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課文

《三袋麥子》的課文內容

欄目: 課文 / 發佈於: / 人氣:5.21K

課文,漢語詞語,指教科書中的正文;推敲文字;督促讀書做文章;窗課,習作文字。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袋麥子》的課文內容,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袋麥子》的課文內容

課文內容:

快要過年了,土地爺爺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節日禮物——一口袋麥子。

小豬看着黃燦燦的麥子,開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愛吃白麪饅頭和烙餅了!”他迫不及待地把麥子磨成麪粉,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食品。

小牛捧起飽滿的麥粒,看了又看,心想:多好的麥子呀,我要先把它保存起來,等家裏的草料和雜糧都吃完了,再慢慢吃這好東西。為了防止發黴和蟲蛀,小牛經常把那袋麥子搬到屋外透透風,曬曬太陽。

小猴呢,他覺得面前的這袋麥子上等的麥種,便把一口袋麥子全種下了地。

一年以後,土地爺爺又來拜訪小豬、小牛和小猴。

他先到小豬家,小豬説:“感謝您去年送給我那袋麥子,讓我吃到了最好吃的東西。”説着,不由得舔了舔舌頭。看着小豬憨厚可愛的樣子,土地爺爺忍不住哈哈大笑。

告別了小豬,土地爺爺來到小牛家。小牛告訴老人:“去年您送我的麥子至今還沒吃完呢。”小牛抱出那隻口袋,裏面仍有半袋麥子。老人點點頭。

最後,土地爺爺又來到小猴家。談起去年那口袋麥子,小猴拉着老人的手,神祕地説:“請跟我來。”

土地爺爺跟着小猴到裏屋一看,啊,麥囤裏堆得滿滿的。小猴説:“我把麥子種下了地,這都是我的收穫。您帶一些回家吧。”老人撫摸着小猴的頭,興奮地説:“你真聰明!真能幹!”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豬、小牛、小猴都得到了土地爺爺的禮物——三袋麥子,他們三個按照各自的方法對這三袋麥子進行了不同的處理。故事的情節生動有趣,語言淺顯易懂,人物個性鮮明,很適合兒童閲讀。

這個故事內容簡單,因此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內化課文中的語言,我主要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並想想演演。第二至四小節中,小豬、小牛和小猴各收到土地爺爺的一口袋麥子後,小豬作者着重寫了他的語言,而小牛作者則寫了他的想法,小猴則短短地寫了他的動作,於是我讓學生想一想小豬看着黃燦燦的麥子,心裏會想些什麼,表情會怎樣?小牛看了又看飽滿的麥粒,會説些什麼?小猴看了麥粒,會想些什麼?説些什麼?在此基礎再演一演,同學們對這幾種動物很熟悉,能夠揣摩出他們的所説所想,一時間課堂十分熱鬧。

同學們演完故事後,意猶未盡,所以在課文結尾,我讓學生為文本續編故事:新年馬上就要到了,這一回呀,土地爺爺給我們也送來了一袋的麥子,這袋麥子,金燦燦的,顆粒飽滿。小朋友,現在這袋麥子就歸你了,你想怎麼用啊?學生紛紛談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説我想一半種下地,一半留着吃;有的説我把麥子種下地後,等收穫了,就送一些給困難的小動物;有的説我想種下地後,收穫了賣掉些,掙點錢……

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不斷地加深了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這點是值得可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