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課文

兩隻鳥蛋課文內容

欄目: 課文 / 發佈於: / 人氣:3.07W

《兩隻鳥蛋》是一首兒童敍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樹上取下兩隻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便是兩隻鳥蛋課文內容,歡迎閲讀!

兩隻鳥蛋課文內容

兩隻鳥蛋課文內容

我從樹杈上取下兩隻鳥蛋,

小小的鳥蛋涼涼的,

拿在手上真好玩。

媽媽看見了,説:

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

鳥媽媽這會兒一定焦急不安!

我小心地捧着鳥蛋,

連忙走到樹邊,

輕輕地把鳥蛋送還。

我彷彿聽見鳥兒的歡唱,

抬起頭來,

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

《兩隻鳥蛋》説課稿

一. 説教材

《兩隻鳥蛋》是一首兒童敍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樹上取下兩隻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小詩裏,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啟發下,幼小的心靈裏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 説教法

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途徑之一是設計合理的教法。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採用講授法、啟發式結合的教法,一年級學生主要依賴於直觀性的教具進行思維。動手觸摸讓學生手腦想象,更有利於學生思考問題。因此,我將遵循直觀性、抽象性相結合的教學原則,在教學中採取課文扶、生字半扶半放的教法,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活動。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 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6個字。

⑵ 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引導學生從“媽媽”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四. 教學重點

⑴ 引導學生從“媽媽”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⑵ 識記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 教學思路

一、設疑激趣,引入新課。

由課件展示鳥兒歡快的在樹梢歡唱,推進到樹上鳥巢中的兩隻鳥蛋,自然而然地引出今天要講的故事

出示課題《兩隻鳥蛋》

這一環節,親切自然地進入到新課的學習中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讓學生拼拼讀讀生字,初步讀通課文後,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讀了這篇課文後,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站起來回答的學生有兩位基本能説清事情的主要內容:“課文寫一個小朋友取下兩隻鳥蛋,媽媽告訴他,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鳥媽媽這會兒一定焦急不安,小朋友聽了媽媽的話,就小心地把鳥蛋送還了。”

不管學生的回答是否切中要點,我都給以肯定和鼓勵,因為這畢竟是剛開始瞭解課文的階段,學生只要能有初步的認識就夠了。

三、逐段朗讀,加深理解

1、學習第一小節:

⑴ 出示鳥蛋實物,讓生觀察,説説鳥蛋的樣子,親自摸一摸鳥蛋?(通過摸鳥蛋,調動學生的興趣。)文中的小朋友和你的感受一樣嗎?找生讀第一小節。

⑵ 比較“鳥蛋涼涼的”和“涼涼的鳥蛋”:你發現了什麼?

(引導學生髮現這類詞語的特點:詞序不同,但表達的意思相同。)除了涼涼的鳥蛋還有什麼是涼涼的?你還能像這樣再説幾個嗎?

⑶ 指導朗讀:讀出高興的語氣。

2、學習第二小節:

⑴ 輕聲讀文,思考:你怎麼知道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

⑵ 出示小鳥破殼的圖片或課件:引導學生説一説。

⑶ 體會鳥媽媽焦急不安的心情,並指導朗讀。

表演者試着把媽媽的語氣讀出來。

⑷ 朗讀。(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理解讀文,提高學生語言表達和感受能力。)

(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小鳥破殼而出”的過程,讓學生親身體驗“小鳥是由鳥蛋孵出來的”,引導發現“一個鳥蛋就是一隻小鳥,就是一個可愛的生命”,學生經過探究,課文難點迎刃而解,愛鳥之情油然升起。)

3.學習第三小節

我特意抓了“捧”這個詞語,這個詞似乎與第一段“小小的”一詞互相矛盾,但有了前面情感的鋪墊,學生馬上抓住了媽媽的話“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有個孩子還説“我現在手上捧的其實就是兩隻小鳥,也是兩個小生命!”孩子能作這樣的回答可見他們已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

4.學習第四小節

我在媽媽的啟發下送回鳥蛋後,我的心情是舒暢的,開心的。這一節主要放在朗讀上,體會情感的宣泄。

四、拓展延伸

本課教育學生保護鳥類,鳥類是人類的朋友。在學完課文,理解課文後,我又給學生補充了一些益鳥的課外資料,讓學生對為什麼要保護鳥類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併發散思維,讓學生想像假如世界上沒有鳥類會如何?進一步體會保護鳥類的重要性。課後,我認為拓展的度不夠,還可以設計一個讓學生續編故事的練習,以達到情感的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