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成語

萍水相逢成語解釋

欄目: 成語 / 發佈於: / 人氣:2.29W

【釋義】

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種蕨類植物。

這個成語的原意是指浮萍隨水飄動,偶然聚集在一起。

【用法】

用來比喻素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

【出處】

這個成語出自《王子安集·滕王閣序》:“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成語故事

王勃,字子安,是唐初著名的文學家。他六歲時就能寫文章;十四歲時,已能即席賦詩;十五歲時,就已考取功名。公元676年,王勃去交趾探望做縣令的父親。途經洪都時,都督閻伯嶼因重修的滕王閣落成,定於九月初九重陽節這天在那裏宴請文人雅士和賓朋好友。他的女婿吳子章很有才華,能寫詩作賦,閻伯嶼便讓他事先寫好一篇序文,以便在宴會上炫耀。王勃是當時有名的文人,所以也受到了邀請。宴會上,閻伯嶼故弄玄虛,請在座的.諸位為滕王閣作序。來賓事先都沒做準備,所以都推託不作。只有王勃當場揮毫疾書,寫就了著名的《滕王閣序》。大家看了一致稱好,閣伯嶼也非常軟佩,也就沒再讓吳子章出場作文了。《滕王閣序》構思絕妙,文筆流暢。全文在描述盛會的同時,也流露出王勃對生不逢時、命運坎坷的慨歎:“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意思是:關山重重難以攀越,有誰為失路的人悲哀?今天與會的人像浮萍一樣偶然相遇,都是他鄉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