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成語

阮囊羞澀解釋及成語故事

欄目: 成語 / 發佈於: / 人氣:1.23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對成語很是熟悉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阮囊羞澀解釋及成語故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阮囊羞澀解釋及成語故事

成語解釋:

阮孚的囊內只存一錢“看守”;為的是免得羞澀;比喻經濟困難;手頭無錢。

成語出處:元 陰時夫《韻府羣玉 七陽 一錢囊》:“阮孚持一皂囊,遊會稽,客問:‘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錢看囊,恐其羞澀。’”

成語繁體:阮囊羞澀

成語簡拼:RNXS

成語注音:ㄨˇ ㄋㄤˊ ㄒ一ㄡ ㄙㄜ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阮囊羞澀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阮,不能讀作“yuán”。

成語辨形:羞,不能寫作“差”。

近義詞:囊空如洗、室如懸罄

反義詞:腰纏萬貫、堆金積玉

成語例子:(1)小林約我一起去春遊,我因阮囊羞澀,只能藉故謝絕。(2)我早答應給酷愛音樂的女兒買一架鋼琴,因阮囊羞澀,至今未能遂願。

英語翻譯:with no money in the purse

成語故事:

東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的兒子阮孚與他的父親一樣高傲放蕩,不與權貴同流合污。他整日衣冠不整,飲酒遊玩,從不治家產,因此生活十分貧困,曾經把金貂拿去換酒喝。他經常帶的錢袋,窮極時口袋裏只保留一枚小錢。

阮囊羞澀解釋及成語故事

成語阮囊羞澀出處:明代俞安期的《類函》,記有阮孚的一則小故事。

阮囊羞澀明代俞安期的《類函》,記有阮孚的一則小故事。

東晉人阮孚,字遙集,他的父親,就是所謂“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阮孚像他的父親一樣,高傲放蕩,藐視權貴,不願意和統治勢力合作,但也不同它進行積極鬥爭,而採取消極的'態度。他不治家產,生活並不富裕,有時還相當窮困。晉元帝曾先後任命他為“安東參軍”、“丞相從事中郎”等官職,他根本不理公務,天天喝酒遊玩,頭髮植亂,衣服也不整,説話行動都很散漫、隨便。在他名義上擔任“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的時候,曾把金貂(官帽上的珍貴飾物)換酒喝了。明帝時,也還掛過“侍中”等官職的名銜。成帝時,他主動要求外調,離開當時的首都建康調到廣州,不久便死在廣州。

據《類函》記載説:有一次,阮孚遊覽會稽,他帶若一個黑色的手提褒。有人問他囊中裝着什麼,他隨口答道:“這是我的錢袋,可是空着但有一錢守囊,恐其羞澀。’”意思是,只留一個小錢在裏面,因為恐怕它全空了要感到難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