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成語

100個歷史典故成語故事(精選100個)

欄目: 成語 / 發佈於: / 人氣:2W

100個歷史典故成語故事

一百個歷史典故成語故事(精選100個)

成語典故指關於成語產生、形成、流傳的故事傳説。 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既代表了一個故事典故,又是一種現成的話,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義而被廣泛引用。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一百個歷史典故成語故事(精選100個),希望對你有幫助。

1、太公釣魚

商朝末年,紂王荒淫無度,殘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艱苦。大臣姜子牙不能忍受紂王的胡作非為,就躲到渭水河邊過着隱居的日子。

渭河一帶是諸侯姬昌的管轄範圍,姬昌胸懷大志,很愛惜人才。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邊釣魚。他的魚鈎是直的,沒有魚餌,離水面有三尺高。他一邊釣一邊説:“魚兒呀,你快點上鈎吧!”有人好意地告訴他這樣釣不到魚,姜子牙只是笑着説:“魚兒自己會上鈎的。”人們嘲笑他,他也不理會。

這件事傳到姬昌耳裏,姬昌心想他可能是個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請。姜子牙看到士兵,不但不理睬,還繼續釣魚,嘴裏念着:“釣、釣、釣,魚兒不上鈎,蝦米來搗亂!”士兵只好回去報告。於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請,姜子牙看見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裏又念着:“釣、釣、釣,大魚不上鈎,小魚來搗亂!”大臣也只好回去報告。最後,姬昌就準備了豐厚的禮品,親自拜訪姜子牙。姜子牙看出他的確是一心想要尋找賢能的人,就答應輔佐他。姬昌為了表示對他的尊敬,就封他為太公。

後來姜子牙連續輔佐文王、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統治,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年代最久的周朝。

2、平易近人

西周初,周公旦的兒子伯禽封於魯,太公望(姜子牙)封於齊,周公仍在朝攝政輔佐成王。三年後,伯禽入朝向周公彙報政務,周公説:“為什麼來得這麼晚?”伯禽説:“我變革禮俗,費力不小。比如服喪,必得服滿三年方得去除。”而太公到齊之後,五個月就去彙報政務,周公説:“為什麼來得這麼快?”太公説:“我大大簡化了君臣禮儀,一切依從通俗簡易。”太公後來聽説了伯禽彙報政務的情況,長歎説:“魯國後世必定北面臣服於齊國。政治如果不簡要平易,民眾就不願意接近。平易近民,民眾才會歸附。”

“平易近民”本指政治上通俗簡易。到了唐朝,為避太宗李世民諱,凡言“民”處皆改為“人”,此語就改成了“平易近人”。這樣一改,意思也就變了,從指政治變為人處世態度,有時也指文章風格淺顯易懂。

3、千金一笑

西週末期,周幽王即位後,不理朝政、吃喝玩樂,醉心女色。周朝有個諸侯國叫褒國,其國君見天子如此荒唐,前來規勸,幽王根本不聽,反而把褒國國君關進大牢。

褒國國君的兒子洪德見父親被關,非常焦急,就與母親商量如何營救。他們聽説幽王非常喜歡美女,就用重金買了一位年輕漂亮的少女,取名“褒姒(sì)”,教給她宮中禮儀,然後送給幽王。幽王見了大喜,於是下令放了褒國國君。

褒姒入宮後,很得幽王的寵愛,只有一件事不隨心意,就是褒姒有個怪脾氣,從來不笑。幽王下決心要讓她笑一笑,於是貼出佈告:誰能讓新王后笑一笑,賞金一千。告示一出,一些人爭相入宮。有的吐舌瞪眼做怪相,有的説一些荒誕的笑話,可褒姒看了,聽了,仍不露一絲笑容。幽王手下有個大臣叫虢(guó)石父,是個會拍馬逢迎的小人,他出了一個壞點子,叫做“烽火戲諸侯”。原來古時候,遇到敵情,主要靠烽火台報警。那些烽火台遍佈各諸侯國,相鄰的兩座能互相看見。如果白天某處發現了敵情,就點燃曬乾的狼糞,靠“狼煙”傳遞情報;如果是晚上,就點燃柴草,靠火光傳遞情報。這樣一座傳一座,用不了多長時間,消息傳遍全國,各地諸侯就會率部隊趕往京都,聽候調遣。

幽王聽了這個計謀,萬分高興,決定一試。一天,天氣晴朗,幽王帶着褒姒來到城樓頂上,登台遠望,遠山近水,盡收眼底。幽王下令點燃烽火,頓時狼煙四起,直衝雲天。遠近諸侯看到烽火點燃,還以為敵國來犯,於是紛紛點齊兵馬,向鎬(hào)京奔來。他們趕到鎬京城下,卻看不到一個敵兵,只見幽王和褒姒坐在城樓上喝酒看熱鬧。這下,可把褒姒給逗笑了。她笑幽王如此輕率行事,笑諸侯這樣容易上當。褒姒一笑,幽王高興了,馬上給了虢石父千金獎賞。可把諸侯們可氣壞了,知道受了愚弄,就大罵一氣帶兵回去了。

幽王對此並不在意,為睹褒姒笑臉,又多次玩此鬧劇。不久,戎(róng)人發兵前來攻打鎬京。幽王看到戎人真的打來了,趕緊派人去點烽火,向諸侯求救。但這一次,諸侯們仍以為天子與王后嬉戲,全都按兵不動。很快,鎬京被戎人攻破,幽王逃到驪山腳下,被殺掉,褒姒被戎人抓走了。

“千金一笑”,形容美人的笑顏十分難得,價值千金。

4、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

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説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説:“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説:“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5、道不拾遺

春秋時,鄭國政治家子產由於平定貴族舊勢力的叛亂有功,成了鄭國的正卿(官名)。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進鄭國經濟發展;同時,還主張依法治國,制定了嚴厲的刑法來處置犯罪行為,因此,國內沒有盜賊。“道不拾遺”(路上丟失東西,別人不會撿去);街上的桃樹、棗樹長滿了果實,也沒人爬上去摘。由於子產把國家治理得很好,鄭國富強起來了,雖然連續三年受災,老百姓也沒有受凍捱餓。

“道不拾遺”常與“夜不閉户”連用,形容社會風氣良好。

6、大義滅親

春秋時期,衞國的州籲(yù)殺死哥哥衞桓(huán)公,自立為國君。

州籲驅使百姓打仗,激起人民不滿。他擔心自己的王位不穩定,就與心腹大臣石厚商量辦法。石厚就去問自己的父親——衞國大臣石(què),怎樣鞏固州籲的統治地位。石對兒子説:“諸侯即位,應得到周天子的許可,他的地位就能鞏固。”石厚説:“州籲是殺死哥哥謀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許可,怎麼辦?”石説:“陳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陳、衞又是友好鄰邦。”石厚沒等父親把話説完,搶着説:“你是説去請陳桓公幫忙?”石連連點頭。

州籲和石厚備了許多禮物,卻被陳桓公扣留了。原來,這是石的安排。衞國派人去陳國,把州籲處死。衞國的大臣們認為石厚是石的兒子,應該從寬處理。石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陳國去,把石厚殺了。史官認為石殺子是“大義滅親”。

成語“大義滅親”,現在指為了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對犯罪的親屬不徇(xùn)私情。

7、志在四方

春秋時,晉獻公在寵妾(qiè)驪姬的挑撥下,殺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分別逃亡到狄(dí)國和樑國。

後來,晉獻公死了,夷吾在秦穆公和齊桓公的幫助下做了國君,他怕重耳回來爭奪王位,就派人去殺他。於是,重耳又從狄國曆盡艱險,逃到了齊國。

齊桓公對重耳以及追隨他的子犯、趙衰、狐偃(yǎn)等人都十分優待,還把一個本家姑娘齊姜嫁給了重耳。重耳在齊國一住七年,日子過得舒服極了,他也不想再回晉國去了。

齊桓公死後,齊孝公做了齊國國君,齊國開始衰弱。子犯、趙衰、狐偃等一起來到桑園裏祕密商議,要想辦法讓重耳離開齊國。

這事讓重耳的妻子齊姜知道了。齊姜是個女中豪傑,希望丈夫能做一番大事業,就對重耳説:“公子,你有遠大的志向,我很高興。你走吧!男子漢大丈夫總得做一番事業,留戀妻子和貪圖安逸是沒有出息的!”

重耳聽了很驚訝,説:“我並沒打算離開你,離開齊國呀,我不走!”齊姜聽了,知道重耳不想走,就和子犯等人商量了一個計策,用酒把重耳灌醉後,把他送出了齊國。

後來,重耳在六十二歲的時候,終於回到晉國,當上了晉國的國君,史稱晉文公。

成語“志在四方”,常比喻人要樹立遠大的志向。

8、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重耳逃亡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作為,就以國君之禮相迎,待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忽然問道:“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説:“美女侍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説:“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説,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託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兩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紮在城濮(pú)。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成語“退避三舍”,現在常用來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9、病入膏肓

春秋時期,晉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聽説秦國有一個醫術很高明的醫生,便專程派人去請。

醫生還沒到,晉景公恍惚中做了個夢。夢見了兩個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説話。一個説:“那個高明的醫生馬上就要來了,我看我們這回難逃了。”另一個小孩説道:“這沒什麼可怕的,我躲到肓的上面,你躲到膏的下面,無論他怎樣用藥,都奈何我們不得。”

不一會兒,秦國的名醫到了。名醫診斷後,對晉景公説:“這病已沒辦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針又達不到,吃湯藥,其效力也達不到。這病實在沒法子治啦。”

晉景公聽了,心想醫生所説,果然驗證了自己夢見的兩個小孩的對話,便點了點頭説:“你的醫術真高明啊!”説畢,叫人送了一份厚禮給醫生,讓他回秦國去了。

“病入膏肓”這則成語,指病已危重到了無法救治的地步,也常用來比喻事情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10、脣亡齒寒

春秋時候,晉獻公想要擴充自己的實力和地盤,就想找藉口派兵去消滅虢(guó)國。可是在晉國和虢國之間隔着一個虞(yú)國,討伐虢國必須經過虞國。“怎樣才能順利通過虞國呢?”晉獻公問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説:“虞國國君是個目光短淺、貪圖小利的人,只要我們送他美玉和寶馬,他會答應借道的。”晉獻公一聽有點捨不得。荀息看出了晉獻公的心思,就説:“虞虢兩國是脣齒相依的近鄰,虢國滅了,虞國也難獨存,您的美玉寶馬不過是暫時存放在虞公那裏罷了。”晉獻公聽後,便採納了荀息的計策。

虞國國君見到這兩份珍貴的禮物,頓時心花怒放,聽到荀息説要借道虞國時,當時就滿口答應下來。虞國大夫宮之奇聽説後,趕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國和虢國是脣齒相依的近鄰,我們兩個小國相互依存,有事可以互相幫助,萬一虢國滅了,我們虞國也就難保了。俗話説:‘脣亡齒寒’,沒有嘴脣,牙齒也保不住啊!借道給晉國萬萬使不得。”虞公説:“人家晉國是大國,現在特意送來美玉寶馬和咱們交朋友,難道咱們借條道路讓他們走走都不行嗎?”宮之奇連聲歎氣,知道虞國離滅亡的日子不遠了,於是就帶着一家老小離開了虞國。

果然,晉國軍隊借道虞國,消滅了虢國,隨後又把親自迎接晉軍的虞公抓住,滅了虞國。

成語“脣亡齒寒”,比喻雙方關係密切,利害相關。

11、居安思危

宋、齊等國聯合攻打鄭國,弱小的鄭國知道自己兵力不足,於是請晉國做中間人,希望宋、齊等國能夠取消攻打鄭國的念頭。其他國家因為害怕強大的晉國,於是紛紛決定退兵。為了答謝晉國,鄭國國君就派人獻給晉國許多美女與貴重的珠寶。收到這些禮物後,晉悼公十分高興,就將一半的美女賞給大功臣魏絳(jiàng)。沒想到正直的魏絳一口拒絕,並且勸晉悼公説:“現在晉國雖然強大,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大意。因為人在安全的時候,要想到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危險,這樣才會有備無患。”晉悼公聽完魏絳的話,知道他時時刻刻都牽掛國家與百姓的安危,從此對他更加敬重。

成語“居安思危”指處在安全的環境而想到可能會出現的危難。

12、卧薪嚐膽

公元前496年,吳王被越王勾踐打得大敗,受了重傷,臨死前,囑咐兒子夫差(chāi)要替他報仇。夫差牢記父親的話,日夜加緊練兵,準備攻打越國。

兩年後,夫差率兵把勾踐打得大敗,勾踐被包圍,無路可走,準備自殺。這時謀臣文種勸住了他,説:“吳王貪財好色,可以派人去賄賂他。”勾踐聽從了文種的建議,就派他帶着美女西施和珍寶去賄(huì)賂(lù)吳王。

文種見了吳王,獻上西施,説:“越王願意投降,做您的臣下,請您饒恕他。”伍子胥(xū)站出來大聲反對道:“勾踐深謀遠慮,文種、范蠡(lǐ)精明強幹,這次放了他們,他們回去後定會想辦法報仇的!”這時的夫差以為越國已經不足為患,又看上了西施的美色,就不聽伍子胥的勸告,答應了越國的請求,把軍隊撤回了吳國。

吳國撤兵後,勾踐帶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吳國伺候吳王,放牛牧羊,終於贏得了吳王的歡心和信任。三年後,他們被釋放回國了。

勾踐回國後,立志發憤圖強,準備復仇。他晚上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還在房子裏掛上一隻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後就嚐嚐苦膽,並讓門外的士兵問他:“你忘了三年的恥辱了嗎?”他派文種管理國家政事,范蠡管理軍事,自己親自到田裏與農夫一起幹活,妻子也紡線織布。勾踐的這些舉動感動了越國上下官民,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越國終於兵精糧足,轉弱為強。

再説吳王夫差自從戰勝越國後,沉迷於西施的美色,過着驕奢(shē)淫逸的生活。他又狂妄自大,聽信奸臣壞話殺了忠臣伍子胥。這時的吳國,貌似強大,實際上已經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親自帶領大軍北上,與晉國爭奪諸侯盟主,越王勾踐趁吳國精兵在外,突然襲擊,一舉打敗吳兵,殺了太子友。夫差聽到這個消息後,急忙帶兵回國,並派人向勾踐求和。勾踐估計一下子滅不了吳國,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勾踐第二次親自帶兵攻打吳國。這時的吳國已經是強弩(nǔ)之末,根本抵擋不住越國軍隊,屢戰屢敗。最後,夫差又派人向勾踐求和,范蠡堅決主張要滅掉吳國。夫差見求和不成,才後悔沒有聽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劍自殺了。

成語“卧薪嚐膽”,現在常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為國家報仇雪恥。

13、東施效顰

古時候,越國有兩個女子,一個長得很美,叫西施,一個長得很醜,叫東施。東施很羨慕西施的美麗,就時時模仿西施的一舉一動。有一天,西施犯了心口疼的病,走在大街上,用手捂住胸口,雙眉緊皺。東施一見,以為西施這樣就是美,於是也學着她的樣子在大街上走來走去,可是街上行人見了她的這個樣子,嚇得東躲西藏,不敢去看她。

後來人們就用“東施效顰”來比喻不知道人家的好處和本身的缺點在哪裏,胡亂模仿。

14、後生可畏

孔子周遊列國時,曾見過一個小孩,舉止言行很不一般。這孩子用泥土堆了一座城堡,坐在裏面,擋住了孔子的路。孔子問他為什麼擋住他的車,不讓他過去?小孩説:“只聽説過車子繞城走,沒聽説城堡還要避車子的!”孔子非常驚訝,沒想到孩子這麼小卻這麼會説話。小孩説:“聽説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泳;兔子生下來三天就會跑了,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呢?”孔子一聽非常感歎地説:“真是後生可畏啊!”

成語“後生可畏”,現在指青年人是新生的力量,很容易超過他們的長輩。

15、知人不易

孔子走到陳國和蔡國之間的時候,窮困不堪,連野菜湯也喝不上,七天沒有吃到一粒糧食,只好在大白天裏睡大覺。

他的弟子顏回找到一點米,把它放在甑(zèng)裏面煮。飯快熟了,孔子看見顏回抓甑裏面的飯吃。

過了一會兒,飯熟了,顏回請孔子吃飯。孔子裝着沒有看見剛才那件事的樣子,站起來説:“剛才我夢見祖先,要我把最乾淨的飯食送給他們。”

顏回連忙説:“不行,剛才有灰塵掉進甄裏,把飯弄髒了一些,我感到丟掉了不好,就用手把它抓起來吃了。”

孔子聽了感慨地説:“我所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但眼睛看到的還是不可相信;我所依靠的是自己的腦子,但腦子有時也靠不住。你們要記住,瞭解一個人確實不容易呀!”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要真正識別一個人是很不容易的。不要輕易地用自己“親眼所見”來為一個人下結論。

16、不恥下問

衞國大夫孔圉(yǔ)聰明好學,更難得的是,他是個非常謙虛的人。孔圉死後,衞國國君為了讓後代都能學習和發揚他好學的精神,特別賜給他一個“文公”的稱號。後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公。

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衞國人,但是他卻不認為孔圉配得上那樣高的評價。有一次,他問孔子:“孔圉的學問及才華雖然很高,但是比他更傑出的人很多,憑什麼賜給他‘文公’的稱號?”孔子聽了微笑説:“孔圉非常勤奮好學,腦筋聰明又靈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對方地位或學問不如他,他都會大方而謙虛地請教,一點都不因此感到羞恥,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是很恰當的。”經過孔子這樣的解釋,子貢終於服氣了。

成語“不恥下問”,現在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道比自己少的人請教為可恥。

17、孟母三遷

孟子小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仉(zhǎng)氏守節。孟子家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他就學了些喪葬之類的事。孟母想:“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就離開了,將家搬到街上,離殺豬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就學了些做買賣和屠宰的東西。孟母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夏曆每月初一這一天,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ī)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記住。孟母想:“這才是適合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裏定居下來了。

成語“孟母三遷”,現在常用來強調環境對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性。

18、孟母斷機

孟軻(kē)是戰國時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成就與他母親的嚴格教育是分不開的。

孟軻小時候也很貪玩。一天,孟母正在織布,還未到放學時間,小孟軻卻逃學跑回家。孟母見了,氣得渾身發抖。她把小孟軻叫到跟前,説:“孩子,窮人無本,力氣是錢。娘每天沒日沒夜地辛苦織布,賺(zhuàn)錢供你上學。可是,你卻逃學。”説着,孟母拿起剪刀,“咔嚓”一聲,把織布機上的綾(líng)子一刀剪斷。

小孟軻見娘生這麼大的氣,嚇壞了,連忙央求説:“娘,我錯了!我一定改!”

孟母見小孟軻知錯,舒了一口氣,指着機上的斷綾説:“孩子,不管做什麼事,功到才能成。你不好好上學,就跟這些斷綾一樣,怎麼能成材呢?”

明白了孃的一片苦心,小孟軻趕快回到學堂。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有逃過學。

孟軻在孟母的循循善誘下,勤奮學習,成了學堂裏有名的好學生。

19、曾子殺彘(zhì)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兒子哭鬧着要跟着去。夫人哄兒子説:“你先在家呆着,待會兒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夫人剛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要捉豬去殺。夫人就勸阻説:“我只不過是跟孩子開玩笑罷了。”曾子説:“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要向父母學習,聽從父母的正確教導。現在你欺騙他,這是教孩子騙人啊!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親了,這不是正確教育的方法。”

於是曾子就殺豬煮肉給孩子吃。

成語“曾子殺彘”,現在常用來強調教育兒童要講究誠信,言行一致。

20、毛遂自薦

春秋時,秦軍在長平一線,大勝趙軍。秦軍主將白起,領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hán)鄲(dān)。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想挑選20個文武全才的人一起去。他挑來選去,最後還缺一個人。這時,門客毛遂自我推薦,説:“我算一個吧!”平原君見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強同意了。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階,大喊道:“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而又明白,為何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退下!我和你主人説話,你來幹嗎?”毛遂見楚王發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跨上幾個台階。他手按寶劍,厲聲説:“如今十步之內,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毛遂那麼勇敢,沒有再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兵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非常精闢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説得楚王心悦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後,待毛遂為上賓。他很感歎地説:“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

成語“毛遂自薦”由此而來,比喻不經別人介紹,自我推薦擔任某一項工作。

21、狡兔三窟

春秋時代,齊國有位叫孟嘗君的人,家中豢(huàn)養着許多門客。在這些門客中,有位叫馮諼(xuān)的人,常常一住就是很長一段時間,卻什麼事都不做。孟嘗君雖然覺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還是熱情招待馮諼。

有一次,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討債,他不但沒跟當地百姓要債,反而把債券(quàn)全燒了。薛地人民都以為這是孟嘗君的恩德,心裏充滿感激。到後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相國的職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熱烈的歡迎,孟嘗君才知道馮諼的才能。直到這時候,不多話的馮諼才對孟嘗君説:“通常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洞穴,這樣才能在緊急的時候逃過獵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卻只有一個藏身之處,所以你還不能把枕頭墊得高高地睡覺,我願意再為你安排另外兩個可以安心的藏身之處。”於是馮諼去見梁惠王,他告訴梁惠王説,如果梁惠王能請到孟嘗君幫他治理國家,那麼樑國一定能夠變得更強盛。於是梁惠王派人邀請孟嘗君到樑國,準備讓他擔任治理國家的重要官職。可是,樑國的使者一連來了三次,馮諼都叫孟嘗君不要答應。樑國派人請孟嘗君去治理樑國的消息傳到齊王那裏,齊王一急,就趕緊派人請孟嘗君回齊國當相國。馮諼要孟嘗君向齊王提出希望能夠擁有齊國祖傳祭器的要求,並且將它們放在薛地,同時興建一座祠(cí)廟,以確保薛地的安全。祠廟建好後,馮諼對孟嘗君説:“現在屬於你的三個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從此以後你就可以墊高枕頭,安心地睡大覺了。”

成語“狡兔三窟”,意思是狡猾的兔子有三個窟。比喻藏身的地方多。

22、雞鳴狗盜

有一次,孟嘗君率領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將他留下,想讓他當相國。孟嘗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來。不久,大臣們勸秦王説:“留下孟嘗君對秦國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齊國有封地,有家人,怎麼會真心為秦國辦事呢?”秦昭王覺得有理,便改變了主意,把孟嘗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只等找個藉口殺掉。

昭王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孟嘗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應了,條件是拿齊國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qiú)(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報酬。這可叫孟嘗君作難了,因為剛到秦國,他便把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就在這時候,有一個門客説:“我能把狐白裘找來!”原來這個門客最善於鑽狗洞偷東西。他了解到,那件狐白裘放在宮中的精品貯藏室裏,便藉着月光,鑽進貯藏室把狐白裘偷了出來。妃子見到狐白裘高興極了,想方設法説服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嘗君的念頭。

孟嘗君立即率領手下人連夜偷偷騎馬向東快奔。到了函谷關(在現在河南省靈寶縣,當時是秦國的東大門)正是半夜。按秦國法規,函谷關每天雞叫才開門,半夜時候,雞怎麼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時,只聽見幾聲“喔,喔,喔”的雄雞啼鳴,接着,城關外的雄雞都打鳴了。原來,孟嘗君的另一個門客會學雞叫,而雞是隻要聽到第一聲啼叫就立刻會跟着叫起來的。怎麼還沒睡踏實雞就叫了呢?守關的士兵雖然覺得奇怪,但也只得起來打開關門,放他們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嘗君已經逃走,立刻派出人馬追趕。追到函谷關,人家已經出關多時了。孟嘗君靠着雞鳴狗盜之士逃回了齊國。

成語“雞鳴狗盜”,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的人。

23、道聽途説

春秋時代,齊國有個人叫毛空,他愛聽那些沒有根據的傳説,然後再把自己聽到的津津有味地講給別人。有一次,毛空聽到一隻鴨和一塊肉的事,他覺得非常稀奇,便告訴給艾子。他説:“有一個人,養了一隻特別能生蛋的鴨,那鴨一天能生一百多個蛋。”他見艾子笑了,又説:“那天,從天上掉下一塊肉,那塊肉長有三十丈,寬有十丈。”艾子笑着問道:“真的嗎?有那樣長的肉嗎?”毛空急忙説:“噢,那就是長二十丈。”艾子仍不相信。他又改口:“一定是十丈長了。”艾子説:“你説的那隻鴨是誰家養的?你説的那塊肉掉在了什麼地方?”毛空支支吾吾説不出來,最後只好説:“我是在路上聽別人説的。”

成語“道聽途説”就是從這個故事而來的。這一成語比喻在路上聽到沒有根據的言論或傳聞,再去傳給別人。

24、三令五申

春秋時侯,有一位著名軍事家名叫孫武,他攜帶自己寫的“孫子兵法”去見吳王闔(hé)閭(lǘ)。吳王看過之後説:“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過了,是不是拿我的軍隊試試?”孫武説可以。吳王再問:“用婦女來試驗可以嗎?”孫武説也可以。於是吳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宮中美女,請孫武訓練。

孫武將她們分為兩隊,用吳王寵愛的兩個宮姬為隊長,並叫她們每個人都拿着長戟(jǐ)。隊伍站好後,孫武命搬出鐵鉞(yuè)(古時殺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她們申誡。説完便擊鼓發出向右轉的號令。怎知眾女兵不單沒有依令行動,反而哈哈大笑。

孫武見狀,又將剛才一番話詳盡地再向她們解釋一次,再而擊鼓發出向左轉的號令,眾女兵仍然只是大笑。孫武便説:“解釋不明,交代不清,是將官的過錯。既然交代清楚而不聽令,就是隊長和士兵的過錯了。”説完命左右隨從把兩個隊長推出斬首。吳王見孫武要斬他的愛姬,急忙派人向孫武講情,可是孫武説:“我既受命為將軍,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將兩女隊長斬了,再命兩位排頭的為隊長。自此以後,眾女兵無論是向前向後,向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複雜的動作都認真操練,再不敢兒戲了。

“三令五申”,即反覆多次向人告誡的意思。

25、驚弓之鳥

有一天,更羸(léi)和魏王站在一個高台上,仰頭看見有鳥在天空中飛。

更羸對魏王説:“請大王看看,我可以只拉弓不發箭而把鳥射下來。”

魏王不相信地説:“難道你的射術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嗎?”

更羸很自信地説:“可以。”

過了一小會兒,一隻雁從東方飛來,更羸拿起弓拉了一下空弦,那隻雁就一下子栽落到地上。

魏王驚歎説:“你射箭的本領居然可以達到這樣一種地步!”

更羸説:“這是一隻受傷的孤雁啊!”

魏王説:“先生是怎麼知道的呢?”

更羸回答説:“它飛得很緩慢,叫聲很悲慘。飛得慢,是因為舊傷疼痛;叫得慘,是因為長久失羣。由於它的舊傷沒有長好而害怕的心情又沒有去掉,所以一聽見弓弦響,就急忙往高處飛,這就引起傷口破裂,從高空掉下來了。”

這個成語現在常用來比喻受過驚恐見到一點動靜就特別害怕的人。

26、呆若木雞

戰國時,鬥雞是貴族們尋歡作樂的一項活動,齊王便是當時的一位鬥雞迷。為了能在鬥雞場上取勝,齊王特地請專家紀(shěng)子幫他訓雞。

齊王求勝心切,沒過幾天,便派人來催問,紀子説:“雞沒訓好,它一見對手,就躍躍欲試,沉不住氣。”過了幾天,齊王又派人來問,紀子説:“還不到火候,看樣子雞雖不亂動了,但還不夠沉穩。”又過了幾天,紀子終於對來人説:“請你告訴齊王,我花工夫把雞訓好了。”待到鬥雞時,對手的雞又叫又跳,而紀子訓好的雞卻像只木雞,一點反應也沒有,別的雞看到它那副呆樣竟然都被嚇跑了。因此,齊王用這隻雞和別人鬥,自然場場獲勝。他那高興的樣子就甭(béng)提了。

後來人們又把“呆若木雞”這個成語引申表示十分愚笨,也形容因為害怕或驚奇發呆的樣子。

27、樂極生悲

戰國時期,齊威王不理朝政,經常通宵沉溺在酒色中,很多諸侯趁機侵擾,國家處於危亡之際。大臣們誰也不敢規勸,只是乾着急。齊國有個叫淳于髡的人,他説話詼諧善辯,喜歡用隱語、微言諷諫威王的過失。

有一次,楚國大規模發兵侵犯齊國,淳于髡(kūn)奉命請來了趙國的精兵來救援,楚軍當夜撤回。齊威王非常高興,設宴慶祝淳于髡請兵有功。宴飲中,齊威王問淳于髡能喝多少酒才醉?淳于髡回答説:“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

齊威王覺得淳于髡的話很奇怪,就問他:“此話怎講?”

淳于髡回答説:“像今天這樣,喝大王賞賜給的酒,旁有執行酒令的執法官,後有御史官,我一邊喝酒,心裏一邊在害怕,所以喝一斗就醉了。”

齊威王頗感興趣地問:“那麼喝一石呢?”淳于髡回答説:“假如遇到久別的朋友,邊喝酒邊談笑,這樣可以喝八斗、一石了。所以説飲酒過分,就會昏亂失禮,行樂到極點就會轉化為悲哀,天下的事都是這樣。”

齊威王知道淳于髡是在委婉規勸他,於是取消了通宵達旦暢飲的惡習。“樂極生悲”這一成語,形容快樂到極點轉而發生悲哀的事情。

28、一鳴驚人

戰國時期,齊威王繼承王位已有三年了,可是他整天飲酒作樂,不理朝政。

大臣淳(chún)於髡想了個激勵齊威王的辦法。他説:“大王,臣聽説齊國有一隻大鳥,三年來不飛也不叫……”他故意停頓一下,試探地問:“大王知道這是一隻什麼鳥?”齊威王知道淳于髡在暗喻自己,不由得大笑起來。笑過一陣後,他才説:“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從那以後,齊威王就到各地去視察。看到稱職的大夫,就給予獎勵;發現一個破壞生產的大夫,就扔進油鍋處死。接着,他又嚴格整頓軍隊,打敗了入侵的魏國軍隊。齊威王“一鳴驚人”,使各國君主都感到震驚。

成語“一鳴驚人”比喻平時默默無聞,突然幹出一番驚人的事業來。

29、三人成虎

魏國大臣龐葱,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説:“現在有個人來説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不相信。”

龐葱説:“如果有第二個人説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有些將信將疑了。”

龐葱又説:“如果有第三個人説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當然會相信。”

龐葱就説:“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可是經過三個人一説,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現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裏的街市遠了許多,議論我的人又不止三個。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龐葱陪太子回國,魏王果然沒有再召見他了。

後世人引申這故事為“三人成虎”這句成語,乃是借來比喻有時謠言可以掩蓋真相的意思。

30、老馬識途

戰國時期,齊桓公發兵攻打無終國。齊軍勝利返回時,因為不熟悉地形,走進了一個峽谷,迷失了方向。足智多謀的齊國軍師管仲對齊桓公説:“老馬識途,無終國的馬很多是從山戎弄來的,不如挑選幾匹無終國的老馬,讓它們在前邊走,興許可以找到出去的路。”齊桓公雖然將信將疑,但又沒有別的辦法,就同意試一試。於是管仲挑了幾匹老馬,讓它們在前邊走,大隊人馬跟在後頭。幾匹老馬不慌不忙地走着,果然走出了迷谷,回到了原來的路上。大家死裏逃生,都佩服管仲足智多謀。從此,“老馬識途”也成為一句廣為流傳的成語。比喻有經驗,能帶領新手工作。

31、圍魏救趙

戰國時期,魏惠王任命龐涓為大將,大舉進攻趙國,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成侯知道國力難以抵住魏軍,就把中山之地獻給了齊國,求齊國派兵解圍。齊王即拜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率兵救趙。孫臏獻計説:“魏國攻打趙國,一定把精鋭部隊統統派出去了,而國內只留下些老弱病殘。我們不妨揚言攻打大梁,魏軍聽聞後一定會撤下邯鄲外圍的兵力,回頭救大梁,我們在中途襲擊魏兵,定可大獲全勝。”田忌用了孫臏的計策。龐涓聽到齊國進攻大梁的消息後,馬上撤下包圍邯鄲的兵去救大梁,誰知魏軍在桂陵遭到齊軍截擊,被殺得不得不撤回大梁,趙國之圍得解。

成語“圍魏救趙”,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32、完璧歸趙

公元前283年,趙國的國君惠文王得到了一塊玉璧,叫“和氏璧”,是個無價之寶。秦昭王聽説後,非常羨慕,就想把它弄到手。

於是,秦昭王派使者帶書信去見趙惠文王。説秦國願意拿15座城池來換那塊“和氏璧”。這可讓趙王作了難,給玉璧吧,怕秦王不守信用,得了玉璧不給城;不給吧,又怕惹惱秦王,領兵來攻打趙國。他就和大臣們商議此事。後來有個人推薦他的門客藺(lìn)相如去秦國處理此事。惠文王派人把藺相如叫來一談,也覺得他是個合適的人選,就決定派他帶着和氏璧去秦國。

藺相如到了秦國,把玉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一看,只見玉璧潔白無暇,晶瑩透明,果真是個無價之寶,頓時高興得合不上嘴。他翻來覆去欣賞了好半天,又傳給身邊的大臣和後宮的美女看,他們個個讚不絕口,紛紛向秦王表示祝賀。藺相如站在旁邊等了好一會,也不見秦王提換城一事,知道秦王要誆(kuāng)騙玉璧。但這時,玉璧已給了他們,又不能硬搶回來。藺相如急中生智,客氣地對秦王説:“這和氏璧雖是天下至寶,可惜上面還有一點小斑瑕(xiá),大王可能還沒看見,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信以為真,把玉璧還給藺相如。藺相如把“和氏璧”拿在手中,連連倒退幾步,靠在殿柱旁,義正詞嚴地説:“這‘和氏璧’是天下人人皆知的寶貝。當初大王派人送信去説要以15座城池換這塊玉璧。可是今天我看大王坐而受璧,又把玉璧隨便給人傳看,根本沒有換城之意,所以我把玉璧收回。大王若是逼我的話,我寧願把頭連同這塊玉璧一起撞碎在這殿柱上!”説完,就要往柱子上撞。秦王連忙陪着笑臉勸阻,又讓人拿來地圖説明把哪些城地割給趙國。藺相如知道秦王這是先穩住他,再把玉璧騙去,就對秦王説:“這玉璧是稀世珍寶,我們趙王在送璧之前,齋(zhāi)戒了五天,又舉行隆重的送璧儀式,大王要是真心換璧,也應齋戒五天,舉行相應的受璧換城儀式,我才敢把玉璧獻上。”秦昭王見藺相如態度堅決,知道硬奪不行,就答應了。

藺相如回到賓館,派一名隨從化裝成窮人的樣子,把玉壁包好纏在腰間,沿小路偷偷送回趙國去了。

五天以後,秦王邀請了楚、燕、齊、魏等國的使者來參加受璧儀式,想借此來顯示一下自己的威風。安排完畢,宣趙國使者上殿。藺相如按照使節的儀式行過禮,秦王見他手中空空如也,就問他玉璧在哪裏?藺相如不慌不忙地説:“貴國從穆公以來,前後有20多位君主,沒有一個講信用的。如今我也怕受到欺騙,就派人把‘和氏璧’送回了趙國了。”秦王一聽,火冒三丈,讓人把藺相如綁起來問罪。藺相如從容地説:“大王請息怒,讓我把話當着大家説明白:大家都知道,秦國強,趙國弱,天下只有強國欺負弱國的事,從沒有弱國欺負強國的道理。大王如真想要璧,這並不難,先把15座城池交給趙國,然後派一使者跟我去趙國取璧,趙國絕不敢得了城市不給玉璧,去背個不守信用的名聲。我知道這次愚弄了大王,罪該萬死,請治我的罪吧,讓各國都知道大王為了想得到一塊玉璧而殺了趙國的使者,天下的人也可以知道是非曲直了。”一席話説得秦王目瞪口呆,他想就是殺了藺相如也得不到璧,還落個壞名聲,就下令把藺相如放了。結果,秦國捨不得15座城池給趙國,趙國也沒有把“和氏璧”給秦國。

成語“完璧歸趙”,後來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33、負荊請罪

戰國時代,趙惠文王因藺相如辦外交有功,拜藺相如為上卿,官位在廉頗大將之上。廉頗因此心中不快,覺得自己功勞卓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侮辱藺相如。藺相如知道後,不願意和廉頗爭位次先後,便處處避讓廉頗,上朝時假稱有病,以便迴避。

有一次,藺相如乘車外出,遠遠望見廉頗的車子迎面而來,急忙叫手下人把車趕到小巷裏避開。他手下的人便以為主人害怕廉頗,非常不解。藺相如對他們解釋説:“秦國這樣強大,我都不怕,廉將軍又有什麼可怕呢?我想,強橫的秦國今天之所以不敢對我們趙國輕易用兵,只是因為趙國有我和廉將軍兩人。如果我和廉將軍兩人不能和睦相處,像老虎一樣相鬥,必定有一虎受傷,秦國就會趁機侵略趙國。我所以對廉將軍避讓,是因為我把國家的安危放在前頭,不計較私人的怨恨。”

藺相如這番話傳到了廉頗耳中,廉頗為藺相如如此寬大的胸懷深深感動,覺得十分慚愧。於是脱掉上衣,在背上綁了一根荊杖,請人領到藺相如家請罪。兩人從此成為至交。

後用“負荊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34、紙上談兵

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很能談論用兵之道,連趙奢也難不住他,日子長了,趙括便以為天下沒有人能及得上自己。

公元前260年,秦兵進犯趙國,趙孝成王命廉頗為大將,率軍抵抗。廉頗見秦軍強大,就在長平築壘固守,與秦兵形成對峙(zhì)局面。秦國一時無法取勝,就派間諜到趙國散佈流言,説廉頗懼怕秦兵,秦國擔心趙王任命趙括為將。趙王果然中計,令趙括代廉頗為大將。由於趙括沒有實際作戰經驗,只會紙上談兵,結果陷入秦軍重圍,他也在突圍中被亂箭射死,趙國40萬軍隊也被秦將白起活埋。

“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現用來比喻脱離實際而誇誇其談的人。

35、遠交近攻

戰國末期,七雄爭霸。秦國經商鞅變法之後,勢力發展最快。秦昭王開始圖謀吞併六國,獨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王準備興兵伐齊。范雎(jū)此時向秦昭王獻上“遠交近攻”之策,阻秦國攻齊。他説:齊國勢力強大,離秦國又很遠,攻打齊國,部隊要經過韓、魏兩國。軍隊派少了,難以取勝;多派軍隊,打勝了也無法佔有齊國土地。不如先攻打鄰國韓、魏,逐步推進。為了防止齊國與韓、魏結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動與齊國結盟。其後十餘年,秦始皇繼續堅持“遠交近攻”之策,遠交齊楚,首先攻下韓、魏,然後又從兩翼進兵,攻破趙、燕,統一北方;攻破楚國,平定南方;最後把齊國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戰十年,終於實現了統一中國的願望。

遠交近攻,語出《戰國策.秦策》:范雎曰:“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這是范雎説服秦王的一句名言。遠交近攻,是分化瓦解敵方聯盟,各個擊破,結交遠離自己的國家而先攻打鄰國的戰略性謀略。當實現軍事目標的企圖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難以達到時,應先攻取就近的敵人,而不能越過近敵去打遠離自己的敵人。為了防止敵方結盟,要千方百計去分化敵人,各個擊破。消滅了近敵之後,“遠交”的國家又成為新的攻擊對象了。“遠交”的目的,實際上是為了避免樹敵過多而採用的外交誘騙策略。

成語“遠交近攻”,後來也指待人、處世的一種手段。

36、圖窮匕見

戰國末期,秦國比較強盛,就不斷出兵侵佔其它國家的領土。一次,秦國攻佔了趙國的都城,並且一直打到北部的燕國。

燕國的太子丹焦慮不安,決定派勇士荊軻到秦國去刺殺秦王,並讓秦舞陽作他的助手。為了取得秦王信任和歡喜,以便有機會靠近他,燕太子丹讓荊軻帶去兩樣東西作禮物:一是秦王急於得到的秦國叛將和秦王的仇人樊於期的人頭;一是燕國的地圖。樊於期的人頭和地圖分別裝在兩個匣子裏。地圖裏裹着行刺秦王的匕首,匕首是由毒液泡過的,只要刺破一點皮,就能使秦王喪命。

荊軻和秦舞陽二人到了秦國都城咸陽後,先用金銀珠寶買通秦王的大臣蒙嘉,再通過他對秦王説,燕國的荊軻要把叛將的人頭和燕國地圖獻給秦王。秦王大喜,就在咸陽宮裏擺下酒宴,接見燕國來的勇士。荊軻在前,秦舞陽隨後,登上宮殿的台階。這時,秦舞陽緊張得腿都有點發抖了,而荊軻卻坦然自若,面無懼色。

秦王看過仇人樊於期的人頭,又讓荊軻把燕國的地圖獻上來。荊軻捧着地圖來到秦王面前,恭恭敬敬地獻上去。秦王慢慢把地圖展開,仔細觀看。地圖將要展到盡頭,裹在裏邊的匕首突然露了出來。這時,荊軻迅速一手抓住秦王的衣袖,一手抓起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一見,嚇得扯斷衣袖,轉身就逃。荊軻沒有刺中秦王,就在後邊緊追。這時,秦王的衞士趕來了。秦王拔出身上的長劍,砍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倒在地上,把手中的匕首向秦王投去,但沒有擊中。結果,勇士荊軻被擁上來的衞士殺死了。

後來,“圖窮匕見”這句成語,人們用來比喻事情到了最後,真相終於暴露出來了。

37、指鹿為馬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着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佈,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準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説:“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裏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便笑着對趙高説:“丞相搞錯了,這是一隻鹿,你怎麼説是馬呢?”趙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説:“請陛下看清楚,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説:“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一轉身,用手指着眾大臣,大聲説:“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時,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説話,因為説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説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鹿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nìng)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説法,對皇上説,“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成語“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xiáo)黑白。

38、孺子可教

據傳説,有一天,張良在橋上漫步,適遇一年邁老人。只見老人故意把鞋扔下橋底,慢慢地對張良説:“小夥子,下去給我拾鞋!”張良感到太突然,想上前教訓老人,但礙於老人的年紀,不忍下手,只好下橋取鞋。取鞋後,老人又令張良給他穿上,張良膝跪於前,小心幫老人穿鞋。事畢,老人非但不謝,反而大笑而去。片刻老人又返回,對張良説:“孺子可教也,五日後的黎明,與我會此。”二次會面,皆因張良遲到而散,第三次張良夜半赴約,先老人一步,老人才授給張良一本書,對他説:“讀此書則為王者師。後十年天下會大亂。十三年後你會見我於濟北谷城(今山東平陰西南),山下的黃石就是我。”説完就很快走了。張良很奇怪,次日天明一看書,方知書名為《太公兵法》(太公,即姜太公,周武王的軍師)。張良就日夜誦讀此書,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tāo)略、足智多謀、文武兼備的“智囊”。十年後果然陳勝起義爆發,十三年後張良去谷城,山下確有黃石一尊,老人的預言神奇般地得到應驗。這個故事雖屬後人虛構,但他讚揚了張良的聰慧過人。

成語“孺子可教”,後來常指年輕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傳授給他。

39、運籌帷幄

話説西漢初年,天下已定,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舉行盛大宴會,喝了幾輪酒後,他向羣臣提出一個問題:“我為什麼會取得勝利?而項羽為什麼會失敗?”高起、王陵認為高祖派有才能的人攻佔城池與戰略要地,給立大功的人加官奉爵,所以能成大事業。而項羽恰恰相反,能人不分,立功不授獎,賢人遭疑惑,所以他才失敗。漢高祖劉邦聽了,認為他們説的有道理,但是最重要的取勝原因是能用人。他稱讚張良説:“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意思是説,張良坐在軍帳中運用計謀,就能決定千里之外戰鬥的勝利。這説明張良心足智多謀,善於用兵。

後來人們就用“運籌帷幄”表示善於策劃用兵,指揮戰爭。

40、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軍大將章邯攻打趙國。趙軍退守鉅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並被秦軍重重包圍。楚懷王於是封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率軍救援趙國。

宋義引兵至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南)後,接連四十六天按兵不動,項羽對此十分不滿,於是要求進軍決戰,解困趙國。但宋義卻希望秦趙兩軍交戰後待秦軍力竭之後才進攻。此時軍中糧草缺乏士卒困頓,宋義仍舊自顧飲酒,項羽見此忍無可忍,進營帳殺了宋義,並聲稱他叛國反楚。於是將士們擁護項羽為上將軍。

隨後,項羽率所有軍隊悉數渡黃河前去營救趙國以解鉅鹿之圍。項羽在全軍渡過黃河之後下令把所有的船隻鑿沉,打破燒飯用的鍋,燒掉自己的營房,只帶三天干糧,以此表決一死戰,沒有一點後退的打算。正是這樣,楚軍戰士以一當十,殺聲驚天動地。經過九次激戰,楚軍最終大破秦軍。而前來增援的其他各路諸侯卻都因膽怯,不敢近前。楚軍的驍(xiāo)勇善戰大大提高了項羽的聲威。以至戰勝後,項羽於轅門接見各路諸侯時,各諸侯皆不敢正眼看項羽。

後來,“皆沉船,破釜甑”演化為成語“破釜沉舟”,以比喻拼死一戰,決心很大。

41、明鏡高懸

傳説,劉邦攻入秦都咸陽,進入咸陽宮,巡視秦王室存放珍寶的倉庫,只見其中金銀珠寶,不可勝數。但是其中最令劉邦驚異的,卻是一面長方形的鏡子。它寬四尺,長五尺九寸,反正兩面都能照人。如果用平常姿式走近它,能照出人的倒影。如果用手捂着心口走近它,就能照出人的五臟六腑(fǔ)。如果有病的人捂着心口去照它,就會從中看到自身疾病所在的部位。如果女子的心術不正,被它一照,就會發現她的膽特別大,心臟跳動也異於常人。據説秦始皇怕人懷有異心不忠於他,所以經常讓宮女們照這面鏡子,發現誰的膽特別大,誰的心臟跳得特別,就殺掉誰。

後來,就用“明鏡高懸”比喻官吏能明察秋毫,光明正大,執法嚴明,判案公正。

42、約法三章

秦末,沛公(即劉邦)首先打進秦國都城咸陽,他本來只是個小亭長出身,見秦宮裏富麗豪華,美女如雲,於是賴在宮中飲酒作樂不願離開。張良極力勸説,講明秦王即因荒淫無道而亡,若劉邦進宮作樂,就會重蹈秦王覆轍,早晚以失敗告終。劉邦這才覺悟過來,他悉召諸縣父老、豪傑説:“父老忍受秦嚴厲苛刻的刑法很久了!我和諸侯及楚懷王約定,誰先入關誰即稱王。現在,我同父老們約定三法:殺人者處死刑;傷人和盜竊按情節輕重治罪;秦國的苛法一律廢除。官民均可安居樂業了。”此約法三章甚得百姓擁護。

現在,凡事先講定規則,要大家共同遵守之時,人們常用成語“約法三章”概括。

43、背水一戰

公元前204年,漢王劉邦派大將韓信和張耳,率領漢軍去攻打趙國。趙王和趙軍統帥陳餘,率領二十萬兵馬,集結在井陘(xíng),準備迎戰。

趙國謀士李左車向陳餘獻計説:“我有個主意,井陘口這個地方兩旁有山,道路狹窄,車馬很難通過。我們派三萬人抄後路截斷他們的糧車,你統率大軍正面阻擊漢軍,把城牆壘得高高的,不與漢軍交戰。這樣一來,漢軍前進不得,後退不能,又無糧草,成了甕(wèng)中之鼈(biē)。我看不出十天,我們就可以捉住韓信。”但是,趙王沒有采納李左車的意見

韓信知道李左車的計策沒有被採用,十分高興。他把兵馬集結在離井陘口三十餘里的地方。到了後半夜,韓信派兩千名輕騎兵,每人帶一面漢軍紅旗,從小路迂迴到趙營的側後方,埋伏起來。命令他們待趙軍傾巢而出時,襲入其大營,拔去趙軍旗幟,全部插上漢軍的紅旗。韓信又派一萬人馬作先頭部隊,沿着河岸擺開陣勢。

陳餘等人看見韓信把兵馬安置於背水之處,大笑他是傻瓜,不懂用兵,便率領趙兵全力迎戰。漢軍的二千輕兵見趙軍全營出動,只留下一個空營,立即闖進趙營,拔掉趙旗,換上漢旗。韓信則假裝敗退,向河岸陣地退去。

趙軍追到漢軍靠河陣地,漢軍後無退路,個個背水拼命廝殺。而趙軍久戰不勝,士氣開始低落,又發現背後自己的軍營都插上了漢軍的旗幟,軍心頓時大亂,紛紛潰(kuì)逃。漢軍乘機前後夾攻,大破趙軍。

“背水一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比喻決一死戰。

44、四面楚歌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佈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gāi)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裏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説:“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裏面楚人這麼多呢?”説着,心裏已喪失了鬥志,便從牀上爬起來,在營帳裏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yú)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虞姬自刎(wěn)於項羽的馬前,項羽英雄末路,帶了僅剩的兵卒逃至烏江,最終自刎於江邊。

以後人們就用“四面楚歌”這個成語,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而陷於孤立窘(jiǒng)迫的境地。凡是陷於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

45、一敗塗地

秦朝時候,沛縣縣令叫泗水亭長劉邦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驪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上,接二連三地逃走了很多。劉邦想:這樣下去,不等到驪山,就一定會逃光,自己免不了要被治罪。他想來想去,索性把沒有逃跑的人都釋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走的人躲在芒、陽二縣交界的山澤中。

秦二世元年,陳涉在大澤鄉起兵反秦,自稱楚王。沛縣令想歸附,部屬蕭何和曹參建議説:“你是秦朝縣令,現在背叛秦朝,恐有些人不服,最好把劉邦召回來,挾制那些不服的人,那就好辦了。”沛縣令立即叫樊(fán)噲(kuài)去請劉邦。可是當劉邦回來時,沛縣令見他領有近百人,恐他不服從自己的指揮,又懊悔起來。於是下令緊關城門,不讓劉邦進城。劉邦在城外寫了一封信,綁在箭上射給城裏的父老,叫沛縣父老們齊心殺了縣令,共同抗秦,以保全身家。父老們果真殺掉縣令,打開城門,迎接劉邦進沛縣,並請他做縣令。劉邦謙虛地説:“天下形勢很緊張,假若縣令的人選安排不當,就會‘一敗塗地’,請你們另外遲選別人吧!”但最後,劉邦還是當了縣令,稱做沛公。

“一敗塗地”本來是一旦破敗,就要肝腦塗在地上的意思。但後人則一直借用它説明失敗之後,而至不可收拾的情勢。

46、項莊舞劍

項羽的大軍進駐鴻(hóng)門(在今陝西臨潼東北)後,有人暗中向項羽報告説,劉邦要在關中稱王。劉邦為消除誤會,在謀士張良的陪同下,到鴻門當面向項羽謝罪。項羽聽他説得真誠坦率,表示不再懷疑,並設宴款待劉邦。項羽的謀士范增、項伯等也一起參加。

范增早就主張殺掉劉邦,免得留下後患。席間,他屢次向項羽暗示殺劉邦,但項羽不予答理。於是他離席,把項羽的堂兄項莊叫來説:“大王心慈手軟,你進去敬酒,請求舞劍助興,趁機殺了沛公。”

項莊入內敬酒,完畢後對項羽説:“大王與沛公飲酒,軍中沒有什麼娛樂,請讓我舞劍助興。”

項羽表示同意,於是項莊拔出劍在席前起舞,項伯看出苗頭不對,便拔劍與項莊對舞,並以身體掩護劉邦,使項莊無從下手。

劉邦的謀士張良見情勢危急,離席找到了劉邦的部將樊噲。樊噲一見張良,就問他現在情況如何。張良説:“現在情況非常危急。此刻項莊表面上是舞劍助興,其實真正的用意是要殺掉沛公!”

樊噲激動地説,既然如此,由他進去與他們拚命。他強行進入營帳,怒視項羽,頭髮直豎,眼眶睜得像綻開似的。項羽賜酒肉,他大口地喝,大口地吃。吃喝後,面不改色地指責項羽聽信讒(chán)言,企圖殺掉有功之臣。過了一會兒,劉邦藉機入廁,逃回了自己的軍營。

成語“項莊舞劍”常與“意在沛公”連用,比喻説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47、胯下之辱

韓信少年時很貧窮,有志向但沒有力氣。在淮陰釣魚,靠一個洗衣的老婆婆每天分飯給他吃。韓信説:“以後我一定要好好報答你。”洗衣婆婆很生氣,責備他:“我看你像王孫公子,不忍你捱餓,才給你飯吃,哪裏想你重重報答?”韓信一次上街,被屠宰欺負,屠宰調戲他:“你不怕,就拿刀殺我;如果不能,就從我胯下爬過去。”韓信沒辦法,俯下身從屠宰胯下爬過去,街上的人都説韓信膽小懦(nuò)弱。後來劉邦的丞相蕭何三次將韓信舉薦給漢王劉邦。劉邦築壇拜韓信為大將。韓信輔佐漢朝有功,被封為齊王。

成語“胯下之辱”現在常指胸有大志,能暫時忍受屈的人。

48、一飯千金

幫助漢高祖打下天下的大將韓信,在未得志時,境況很是困苦。那時侯,他時常到城下釣魚,希望碰着好運氣,以便解決生計。但是,這究竟不是可靠的辦法,因此,時常要餓着肚子。幸而在他時常釣魚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絲棉絮或舊衣布的老婆婆)在河邊做工。其中有一個漂母,很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地救濟他,給他飯吃。韓信在艱難困苦中,得到那位以雙手勉強餬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對她説,將來必定要重重地報答她。那漂母聽了韓信的話,很不高興,表示並不希望韓信將來報答她。後來,韓信替漢王立了不少功勞,被封為楚王,他想起從前曾受過漂母的恩惠,便命從人送酒菜給她吃,更送給她黃金一千兩來答謝她。

這句成語就是出於這個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説: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記,雖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難時,即使一點點幫助也是很可貴的;到我們有能力時,應該重重地報答施惠的人。

49、聲東擊西

秦朝滅亡以後,劉邦和項羽爭雄。有一年夏天,劉邦在彭城被項羽的楚軍殺得大敗,本已歸順劉邦的魏王豹倒戈反漢。

劉邦派韓信領兵去攻打魏王豹。魏王豹得知漢軍進攻的消息,就任命柏直為大將,統率兵馬扼(è)守在黃河東岸的蒲(pú)阪(bǎn),封鎖黃河渡口,阻止漢軍渡河。

韓信帶領漢軍來到前線,看到蒲阪地勢險要,柏直又有重兵堅守,知道從這裏硬攻很難獲勝。經過反覆考慮,他想出一個“聲東擊西”的戰術。他將軍營紮在蒲阪對岸,軍營四周插上旗幟,又弄來一些船隻。白天讓士兵操練、吶喊,夜裏掌燈舉火,調兵遣將,做出要從這裏強渡黃河的架勢。背地裏他卻把漢軍主力偷偷向北移動,選擇了夏陽作為偷渡黃河的據點。

魏軍看到黃河對岸的漢軍,調動繁忙,喊殺震天,以為韓信真要從蒲阪渡河。柏直樂得拍手大笑:“韓信之輩真是一夥笨蛋,我這裏堅如磐(pán)石,固若金湯;再加上黃河水深流急,休想渡過河來!”於是他便放心睡覺去了。

漢軍開到夏陽以後,韓信命令士兵趕緊做木桶。把幾個木桶連在一起,上面拴上木排,倒扣在水面上,就成了渡筏。漢軍乘着這些渡筏,偷渡到對岸。因為魏軍在那裏沒有派兵防守,所以漢軍順利地渡過黃河,攻陷了魏軍後方要地安邑(yì)。魏王豹毫無準備,慌忙領兵迎戰,結果慘敗,他自己也被韓信活捉了。

成語“聲東擊西”,指為了迷惑敵人,表面上宣揚要攻打一邊,其實是攻打另一邊。

50、多多益善

韓信是漢高祖劉邦的大將軍。為劉邦奪取天下,建立漢朝,立下輝煌功績。但是,在漢高祖六年之時,有人告密説韓信意圖謀反,劉邦本來就對韓信有戒心,於是設計將韓信捉拿起來。不過,因證據不足,不久又釋放了他。韓信知道,劉邦嫉妒自己的才幹,常悶悶不樂,藉故推説有病而不上朝,閒居家中,進行消極反抗。

漢高祖劉邦也心知肚明,不想丟失了這位良將,所以常同韓信談話聊天,挽回關係。有一次閒聊時,劉邦問韓信:“像我這樣的人,可以帶領多少兵馬?”韓信回答説:“最多也就帶上十萬人。”劉邦又問道:“你要是帶兵可以帶多少呢?”韓信説:“我當然是愈多愈好啦!”劉邦追問:“你可帶的兵多多益善,怎麼會被我抓住了呢?”韓信回答説“這是兩回事了,陛下雖然不可帶兵太多,但是陛下善於使用將帥,所以我才被你抓住了。”自此,“多多益善”流傳開來。

“多多益善”簡言之是愈多愈好。這個成語還可以在它前面加上“韓信將兵”變成八字,亦即是“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51、成也蕭何

西漢的蕭何是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臣。他曾向劉邦推薦了善於用兵打仗的韓信做大將軍,使之為漢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勞。後來有人向劉邦的妻子呂后告發韓信謀反。呂后想把韓信召進宮來,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同蕭何商議。蕭何設計以慶賀平叛勝利為理由,騙韓信進宮。韓信一進宮,就被呂后以謀反罪名殺於長樂宮鍾室。民間因此有“成也蕭何(韓信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謀)”的説法。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個成語,比喻事情的成敗、好壞都由一個人造成。

52、昭君出塞

在中國古代,漢族統治者與少數民族首領之間,為一定的政治目的而通婚,被稱為“和親”。在古代,中國北方生活着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叫匈奴。秦漢之際,匈奴勢力強大,多次南下威脅中原。漢初國力不強,無法與匈奴對抗,便也採取了和親政策,求得相對的和平。

漢宣帝時,匈奴的勢力衰落了。此時,匈奴內部出現了兩個單(chán)於(匈奴君主的稱號)對抗的局面。其中呼韓邪單于想借助漢朝的支持,統一整個匈奴,於是決心歸依漢朝。他兩次到長安見漢朝皇帝,受到隆重的歡迎,他也表示願協助漢朝政府保護邊境。公元前36年,漢朝派兵攻打了另一個單于,幫助呼韓邪統一了匈奴。公元前33年,他第三次到長安,向當時的漢元帝提出,願意當漢家的女婿,恢復和親。元帝立即答應,並在宮女中進行選拔。有一個叫王昭君的宮女主動提出要去和親。王昭君又美麗又聰明,很受呼韓邪的喜愛,被封為“寧胡閼(è)氏”,意思是將與漢朝建立和平友好的關係。

王昭君出塞以後,生活在匈奴遊牧地區幾十年。在她的影響下,她的子女及周圍的人,都努力維護匈奴與漢的友好關係,使北方邊境出現了少有的安定景象。

53、不寒而慄

漢武帝時,有一個人名叫義縱,因為受到太后的恩寵,做了上黨郡某縣令。上任以後,公務辦得很出色,案子處理上敢作敢為,不論是有錢有勢的豪紳,還是平民,只要犯了法,義縱都能秉公審辦。皇上很讚賞他,調他做河內郡都尉。一到任,他立即把禍害一方的豪門大族滿門抄斬,一時間,河內郡的治安和社會風氣大有好轉,有人不慎把東西失落在道路上,也沒有人搶走據為己有。

義縱調到南陽任太守時,一個做惡多端的豪強地主寧成,正在南陽居住。寧成為了討好義縱,每次迎送都裝出謙恭的樣子。但是,義縱對他的惡行早有所聞,到南陽後立即展開調查,很快就查清他的罪行,把他關押起來。

後來,漢武帝又任命義縱做定襄(xiāng)太守。當時定襄的社會治安混亂。義縱到任以後,把押在獄中沒有加刑具的二百多名重犯,以及為重犯開脱罪責進行賄賂的二百多名門客親屬,一律嚴加追究,拘捕治罪,一天之內處死的就有四百多名。從此以後,定襄的人一聽到義縱的名字就“不寒而慄”——天氣不冷卻渾身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54、蘇武牧羊

太初四年冬,匈奴單于為與漢修好,遣使送回以往扣留的漢使路充國等人。天漢元年三月,漢武帝為回報匈奴善意,派中郎將蘇武、副中郎將張勝及隨員常惠等出使匈奴,送還原被扣的匈奴使者,並厚饋單于財物。蘇武等到達匈奴後,原降匈奴的漢人虞常等人與張勝密謀,欲劫持單于母親閼氏歸漢。事發後累及蘇武,蘇武不願受辱,自殺未成。單于敬重他,派漢降臣衞律勸降,蘇武不為所動。於是單于把蘇武幽禁在地窯中,斷絕飲食,以此逼他就範。蘇武堅持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就將他流放到邊遠的北海(今貝加爾湖)荒無人煙的地方,放牧羝(dī)羊。始元二年,匈奴新單于立,遣使者欲與漢朝親善。漢朝要求匈奴釋放蘇武。始元六年,蘇武等九人由漢使迎接回國。蘇武羈(jī)留匈奴十九年,習知邊地民族,歸國後被任為典屬國,專掌少數民族事務。他在匈奴持節不屈,被後世視為堅持民族氣節的典範之一。

55、奮不顧身

李陵,字少卿,是漢武帝時的著名大將,很受漢武帝信用,任命他為騎都尉,率軍抵禦匈奴的入侵。李陵擅長騎射,又懂得兵法,當時很得朝廷信任。不料,李陵在和匈奴的戰鬥中,由於寡不敵眾,無奈投降了匈奴。

聽説李陵投降,漢武帝很是生氣,認為李陵辱沒了自己對他的信任,朝中大臣也都紛紛指責李陵沒有骨氣。只有太史令司馬遷不這樣認為,他説:“我和李陵一向沒什麼交情,但我見他為人很講義氣,孝順父母,友愛兵士。他常常想奮不顧身地解救國家的災難,所以,我認為李陵這次在領兵不到五千的情況下,與數萬名敵兵對陣,最後由於傷亡慘重,彈盡糧絕,歸路被切斷,才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我還認為,他這次投降,並非貪生,而是想等待以後有利的時機再來報答國家。”司馬遷説得在情在理,但漢武帝卻認為他是替李陵辯護,是非不分,將他關進了監獄,施行“腐刑”。

以後,漢武帝還殺了李陵全家。李陵知道後很是痛心,於是在匈奴娶妻成家,至死不回故土,未能實現他奮不顧身、為國捐軀的願望。

成語“奮不顧身”,意思是奮勇向前,不顧生命。

56、夜郎自大

漢朝的時候,在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更是少得可憐。但是由於鄰近地區以夜郎這個國家最大,從沒離開過國家的夜郎國國王就以為自己統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

有一天,夜郎國國王與部下巡視國境的時候,他指着前方問:“這裏哪個國家最大呀?”部下們為了迎合國王的心意,就説:“當然是夜郎國最大口羅!”

有一次,漢武帝派使節到西南,探尋由長安到今印度的通道。經過一年多的艱難跋(bá)涉,漢史才到達滇(diān)國,見到滇王套羌(qiāng)。滇王曾不無炫耀地探詢:“漢孰與我大?”之後,漢使輾(zhǎn)轉到達夜郎國,夜郎王多同也發出了“漢孰與我大”相同的問話。於是,“夜郎自大”就成了人們譏諷妄自尊大者的典故。

57、門可羅雀

汲(jí)黯(àn)是武帝時的一位名臣。他當官時,每天拜訪他的客人很多。後來他辭去官職,回家靜養。

清晨,他打掃庭院。中午,他打開大門,總見門前許多麻雀尋覓食物,在那裏嬉戲跳躍。他感慨地説:“從前我當官,賓客盈門,現在不當官,我可以張網捉鳥了。”

不久,皇帝又下詔請他回去做官。過去常來的客人又紛紛來拜訪他了。

汲黯經過一場貧賤富貴的交替,看清了世態的炎涼。

成語“門可羅雀”,是説大門外可以張網捕鳥,形容門庭冷落。

58、勵精圖治

公元前74年,漢昭帝劉弗陵死去,曾孫劉詢為帝,是為漢宣帝。

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御史大夫魏相根據歷史教訓和霍氏家族的專權胡為,建議宣帝採取措施,削弱霍氏權力。霍氏對魏相極度怨恨和恐懼,便假借太后命令,準備先殺魏相,然後廢掉宣帝。宣帝得知此事後,先發制人,採取行動,將霍氏滿門抄斬。

從此以後,宣帝親自處理朝政,振作精神,力圖把國家治理得繁榮富強。他直接聽取羣臣意見,嚴格考查和要求各級官員;還降低鹽價,提倡節約,鼓勵發展農業生產。魏相領着百官盡職,很符合宣帝的心意。

宣帝在魏相的配合下,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的有效措施,終於使國家興旺發達起來。他在位二十五年使已經衰落的西漢王朝出現了中興的局面。

成語“勵精圖治”,比喻振作精神,想辦法把國家治理好。

59、一丘之貉

漢朝時有一個名人叫楊憚(dàn),他的父親是漢昭帝時的丞相楊敞,母親是大史學家司馬遷的女兒。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養,未成年時就成了當朝的名人。漢宣帝時大將霍光謀反,楊憚最先向宣帝報告,事後被封平通侯。當時在朝庭中做郎官的人,賄賂之風極盛,有錢的人可用錢行賄,經常在外玩樂;無錢行賄的人,甚至一年中也沒有一天休息。楊憚作中山郎後,便把這些弊病全部革除,滿朝官員都稱讚他的廉潔。

但他因少年得志,又有功勞,便產生了驕傲自滿的情緒,與太僕長榮(長榮是宣帝舊友,最得信任)發生矛盾。

有一次,楊憚聽見匈奴降漢的人説匈奴的領袖單于被人殺了,楊憚便説:“遇到一個這樣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給他擬好治國的策略而不用,使自己白白送了命,就像我國秦朝時的君王一樣,專門信任小人,殺害忠貞的大臣,結果國亡了。如果當年秦朝不如此,可能到現在國家還存在。從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真像同一山丘出產的貉一樣,毫無差別呀!”結果就被太僕長榮向漢宣帝告了狀,楊憚被免職了。

貉,是一種狀似狐的動物,毛黃褐色,深厚而温滑,可做皮袍。“一丘之貂”這句成語,此喻同類沒有差別,像在同一個山丘裏生長的貂一樣。

60、鑿壁偷光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由於家裏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幹許多活,掙錢餬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裏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説:“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説:“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藉着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多看一些書的願望更加強烈了。附近有個大户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着鋪蓋出現在大户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説:“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裏白乾活不要報酬,只是要我閲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61、不入虎穴

東漢時,漢明帝召見班超,派他到新疆去,和鄯(shàn)善王交朋友。班超帶着一隊人馬,不怕山高路遠,一路跋涉,千里迢迢,來到了新疆。鄯善王聽説班超出使西域,親自出城迎候。班超向主人説明來意,鄯善王很高興。

過了幾天,匈奴也派使者來和鄯善王聯絡感情。鄯善王熱情款待他們。匈奴人在主人面前,説了東漢許多壞話。鄯善王頓時黯然神傷,心緒不安。第二天,他拒不接見班超,態度十分冷淡。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對策。班超説:“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慮,兩國和好。”可是班超他們人馬不多,而匈奴兵強馬壯,防守嚴密。

班超説:“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天深夜,班超帶了士兵潛到匈奴營地。他們兵分兩路,一路拿着戰鼓躲在營地後面,一路手執弓箭刀槍埋伏在營地兩旁。他們一面放火燒帳篷,一面擊鼓吶喊。匈奴人大亂,結果不是被大火燒死,就是被亂箭射死。鄯善王明白真相後,便和班超言歸於好。

“不入虎穴”這個成語常和“焉得虎子”連用,意思是説,不進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艱險就不能取得成功。

62、割席分坐

漢朝時,有兩個讀書人,一個叫管寧,一個叫華歆(xīn)。他們感情很好,不僅在同一個地方讀書,而且形影不離。有一次,管寧和華歆一起到院子裏鋤草,忽然發現了一塊金子。當時,管寧視若無睹,仍舊揮動鋤頭,而華歆卻動心了,立刻拾起了金子,放在一邊。

又有一次,管寧和華歆正一同坐在席上讀書。忽然有坐着轎子的官員從門前經過,管寧照常讀書,華歆卻忍不住放下了書本,跑出去看。管寧見華歆這樣不專心,又羨慕做官的人,再加上發現他見到了金子動心的事,就堅決地割斷了並坐在席子,把座位分開,面色嚴肅對對華歆説:“從現在開始,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後來人們常用“割席分坐”這個成語表示跟朋友絕交。

63、樑上君子

東漢時期,在潁(yǐng)川有個縣官叫陳實,他辦事公正,很有聲望。

一天夜裏,一個小偷溜進了陳實的家裏,躲在房樑上,被陳實發現了。他沒有喊叫,裝着沒有看見一樣。他穿好衣服後,就把兒孫們叫醒來到自己住的房間裏,非常嚴肅地對他們説:“你們長大了一定要愛惜名聲,從嚴要求自己,不能做那些損害別人的事。有些人原來並不壞,而是對自己放鬆了要求,染上了壞習慣,慢慢地變壞了的。這些人如果嚴格要求自己,也可以做君子的。”陳實説到這裏,馬上用手指向房樑上邊説:“你們看,樑上的那位君子墮(duò)落到了這般地步,是慢慢地變成的啊!”

躲在樑上的小偷聽到後,又慚愧,又驚慌,連忙從房樑上跳下來,向陳實磕頭認罪。陳實的兒孫們要找繩索捆綁小偷,但被他制止了。陳實見小偷苦苦求饒,便説:“看你這個樣子,並不像個壞人,你大概是因為生活上貧困,才不得不這樣做的吧?”説完,讓家人取出兩匹綢緞,送給小偷,勸他改邪歸正。小偷痛哭流涕,感恩不盡地一再表示今後絕不當小偷了,要重新做人。

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樑上君子”這句成語。“樑上君子”被用作小偷、竊賊的代稱。後來“樑上君子”還用來比喻那種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脱離實際的人。

64、大器晚成

東漢末年,有個叫崔琰(yǎn)的人。他從小喜歡舞槍弄棍,不好讀書。到了二十多歲才開始求師愛學。由於他很有靈氣,再加上學習刻苦,所以他後來成為一個文武雙全的人,受到曹操的器重。

崔琰有個堂弟叫崔林。年輕時性情沉默,不好講話,人看起來也不很聰明,所以很多人看不起他,甚至貶他才智不足,認為他沒有出息。崔琰卻不這麼看,他常常對人説:“才能大的人需要長時間才能顯露頭腳,崔林年紀大些的時候,一定會成大器的。”後來崔林果然做了很大的官。

成語“大器晚成”,指能擔當大事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鍊,所以成就比較晚。

65、孔融讓梨

孔融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有一天,家裏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孔融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裏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説:“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

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説:“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你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

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讚他。

成語“孔融讓梨”,後來常指懂禮貌,善謙讓。

66、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yí)誤戰機,心裏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嚮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嚮導搖搖頭説:“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説,“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嚮導説:“你什麼也別説,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着前方説:“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裏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梅子已經吃到嘴裏,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67、煮酒論英雄

東漢末,曹操挾(xié)天子以令諸候,勢力大;劉備雖為皇叔,卻勢單力薄,為防曹操謀害,不得不在住處後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為韜(tāo)晦(huì)之計。關雲長和張飛矇在鼓裏,説劉備不留心天下大事,卻學小人之事。

一天,劉備正在澆菜,曹操派人請劉備,劉備只得膽戰心驚地一同前往入府見曹操。曹操不動聲色對劉備説,“在家做的大好事!”説者無意,聽者更有心,這句話將劉備嚇得面如土色。曹操又轉口説,你學種菜,不容易,這才使劉備稍稍放心下來。曹操説,剛才看見園內枝頭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前一件往事(即“望梅止渴”),今天見此梅,不可不賞,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會。劉備聽後心神方定。隨曹操來到小亭,只見已經擺好了各種酒器,盤內放置了青梅,於是就將青梅放在酒樽(zūn)中煮起酒來了,二人對坐,開懷暢飲。酒至半酣(hān),突然陰雲密佈,大雨將至,曹操大談龍的品行,又將龍比作當世英雄,問劉備:“使君,請問當世英雄是誰?”劉備裝作胸無大志的樣子,説了幾個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此時正想打聽劉備的心理活動,看他是否想稱雄於世,於是説:“ 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下之志者也”。劉備問:“誰能當英雄呢?”曹操單刀直入地説:“當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兩個!”劉備一聽,吃了一驚,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覺地掉到地下。正巧突然下雨,雷聲大作,劉備靈機一動,從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説是因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時才放心地説,大丈夫也怕雷嗎?劉備説,連聖人對迅雷烈風也會失態,我還能不怕嗎?劉備經過這樣的掩飾,使曹操認為自己是個胸無大志、膽小如鼠的庸人,曹操從此再也不疑劉備了。

68、三顧茅廬

東漢末年,劉備攻打曹操失敗,投奔荊州劉表。為了日後成就大業,他留心訪求人才,請荊州名士司馬徽推薦。司馬徽説:“此地有‘卧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多方打聽,得知“卧龍”就是諸葛亮,此人隱居在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隆中,耕作自養,精研史書,是個傑出人才,便專程到隆中去拜訪。

他前後一共去了三次,頭兩次諸葛亮避而不見,第三次才親自出迎,就在茅廬中和劉備共同探討時局,分析形勢,設計如何奪取政權統一天下的方略。劉備大為歎服,願以諸葛亮為師,請他出山相助,重興漢室。諸葛亮深為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所打動,答應了劉備的請求,離開隆中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負。此後,諸葛亮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幫助劉備東聯孫吳,北伐曹魏,佔據荊、益兩州,北向中原,建立蜀漢政權,形成與東吳、曹魏三國鼎立的局面。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秉承劉備遺志,繼續出兵伐魏。他在向後主劉禪上的一道奏表中寫道:“先帝不嫌臣卑微鄙陋,屈尊枉駕,前後三次親自登門,訪臣於草廬之中……”流露出對劉備給予的知遇之恩念念不忘的感激之情。

成語“三顧茅廬”由此而來,比喻訪賢求才,真心誠意地邀請別人。

69、萬事俱備

三國時代,在赤壁這地方發生了一次歷史上著名的戰役,叫“赤壁之戰”。

曹操號稱擁軍百萬,雄居北方,想吞併南方。東吳、西蜀就聯合起來,一起對抗北魏。東吳的統帥周瑜和西蜀的軍師諸葛亮在一起研究攻打曹操的方案。他們決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輕敵情緒,採用火攻的作戰方案。周瑜用反間計,讓曹操殺死曹軍中熟悉水戰、可以抵擋他們的將領蔡瑁(mào)、張允。周瑜又叫龐統假作獻計,騙曹軍把戰船連在一起。

周瑜又打黃蓋,讓這老將用“苦肉計”去詐(zhà)降曹操。實際上,黃蓋在船中裝滿了容易燃燒的物品,準備以詐降的方式衝向曹營,發起火攻。一切都安排好了,就缺一個很重要的條件——要向北岸曹軍放火,必須依仗着東南風才能辦到。當時正當隆冬季節,天天都刮西北風。周瑜憂急成病,卧牀不起。只有軍師諸葛亮心中有數。他自稱有個祕方可以治好周瑜的病。諸葛亮拜訪周瑜,把藥方寫了出來: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四句韻文道破了周瑜的心事。

周瑜急切地請教諸葛亮有什麼辦法可以借東風。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通過氣象觀察,心中就有了辦法。他對周瑜説,自己能呼風喚雨,借三天三夜東南風來幫助周瑜放火。周瑜立即命人築了一個土台,叫“七星壇”。諸葛亮在“七星壇”上祈求東南風。

到了預定的日期,果然東南風大作,周瑜就順利地執行他的火攻計劃。東風狂吹,火光沖天,赤壁之戰,曹操吃了敗仗,從此奠定了“鼎足三分”的局勢。

成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比喻樣樣都準備好了,就差最後一個重要條件了。

70、火燒連營

赤壁大戰以後,劉備讓大將關羽守衞荊州。關羽帶兵北上,去攻打曹軍,不想孫權卻派人從後面襲擊,奪取了荊州,又殺了關羽。劉備和關羽情同手足,得知關羽被害,不顧諸葛亮的反對,發誓要滅了東吳,為關羽報仇。

孫權得到這個消息,幾次派人向劉備求和,都遭到拒絕。這時候東吳的大將周瑜、魯肅和呂蒙等,都已經先後去世了,孫權只得任命年青的鎮西將軍陸遜為大都督,統率五萬人馬去抵抗劉備。

這時候,劉備已經領兵一路奪關斬將,深入吳境五六百里。陸遜詳細地詢問了前線的情況之後,胸有成竹地説:“劉備帶兵東下,連連得勝,氣勢正旺,並且佔據高處,我們很難攻破他。我們應當勉勵將士,佈置防禦,等待時機,後發制人。”蜀軍多次挑戰,耀武揚威,不斷辱罵吳軍;吳軍將領十分氣憤,都要求跟蜀軍拚一陣,陸遜説:“這裏頭一定有假,咱們不能盲目進攻,以免中計。”他命令吳軍照舊堅守陣地,不要理睬蜀軍的挑戰。

當時正是盛夏季節,天氣異常炎熱,蜀軍士兵忍受不了蒸人的暑氣,叫苦連天。劉備只得讓水軍離船上岸,和陸軍一起,靠着溪溝山澗、樹林茂密的地方,紮下互相連接的四十多座軍營,以便躲避暑熱,休整軍隊,等到秋涼後再向吳軍大舉進攻。陸遜看到蜀軍戰線拉得過長,兵力分散,士卒疲乏,認為進行反攻的條件已經成熟。陸遜決定用火攻打敗蜀軍。陸遜命令水路士兵,用船隻裝載茅草,迅速運到指定地點;陸路士兵,每人手拿一把茅草,茅草裏藏着硫磺、硝石等引火物,一到蜀營,就順風縱火。吳軍又是火攻,又是突然襲擊。蜀軍毫無防備,頓時亂成一團。慌亂中,劉備撥馬向夷陵馬鞍山逃走。吳軍乘勝追擊,殺死大量蜀軍,奪得了許多軍用物資。

劉備逃到馬鞍山。陸遜的大隊人馬把馬鞍山團團圍住,從四面放火燒山。劉備只得帶着殘兵敗將,殺開一條血路,向西逃跑。吳軍緊緊尾追,劉備趕忙命令沿途驛站的人員,集中軍用物資和士兵拋棄的盔甲,堆在要道上,放火燒着,堵塞山道,阻擋追兵。擔負斷後的蜀將傅彤,堅持戰鬥,率領部下往來衝殺,身受重傷,奮力死戰,才使劉備擺脱追兵,逃到白帝城(今四川省奉節縣)。

71、畫餅充飢

三國時期,有一個正直的文人叫盧毓(yù),在魏國做大官。

一次宮中選拔人才,官員們推薦了許多有名的人,魏國的皇帝説:“讓盧毓來選人,我不要這些只有名聲而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名聲就像畫在牆上的餅,不可以拿來吃。”

盧毓建議皇帝選拔和考試相結合。從此,皇帝根據個人的實際能力來任命官員。盧毓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稱讚。

成語“畫餅充飢”就來自於皇帝所説的話。一開始,它指有名聲而沒本領的人。後來,人們用它來比喻以不切實際的空想來滿足自己的人。

72、七步成詩

三國時代,魏武帝曹操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本是同母所生的親兄弟。大哥曹昂、四弟曹中相繼夭亡,兩兄弟曾因爭當繼承人搞得很不愉快。後來曹丕被立為太子,繼而嗣(sì)位稱帝,但對曹植仍心存疑忌,接連打擊迫害。魏文帝曹丕曾逼令曹植行走七步就要做成一詩,若不成,便將施以重刑。曹植本來就才思敏捷、詩才橫溢,頗受曹操賞識偏愛,這時應聲便吟出一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聽後深感慚愧。從此,“七步成詩”便傳為佳話。

73、路人皆知

三國的魏國,是一代英傑曹操建立的,在三國中是最強大的。到魏主曹芳當政時,司馬氏實際上已經操縱了大權。司馬師帶劍入殿,一切政事都由他決斷,根本不把曹芳放在眼裏。曹芳氣憤不過,下密詔誅殺司馬氏。誰知,事不機密,反而被司馬師廢了他的王位。司馬師因篡(cuàn)位不到時機,只好另立曹髦(máo)為新王。

這位曹髦是魏文帝的孫子,原先被封高貴鄉公的爵位,如今做了皇帝,倒想有一番作為。那知,司馬氏控制了整個朝政。司馬師死後,司馬昭自封天下兵馬大都督,處處挾制高貴鄉公,篡權的野心日益顯露,以至天下無人不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語,就出自此處。眼見司馬昭的專橫,曹髦是恨在心裏,但又怕司馬昭的權勢,只好作《潛龍詩》一首,以泄不滿。詩曰:

傷哉龍受困,不能躍深淵。上不飛天漢,下不見於田。

播居於井底,鰍鱔舞其前。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如然。

一位名叫賈充的官吏知道後,馬上向司馬昭告發了此事。

司馬昭一聽,詩中將他比喻成魚鰍黃鱔,惱怒萬分,立刻身帶寶劍隨從,直入宮殿。當着百官大臣,厲聲責罵曹髦,公然威脅説:“你曹髦是不是想作第二個曹芳!”

曹髦回到後宮,痛哭一天,終於下定決心要剷除司馬昭。他召來王經、王沈、王業三位大臣合謀。王經勸告他,以魯昭公討伐季孫氏不成反被流亡的史事為鑑。可是,曹髦表示,寧死也不能讓司馬昭猖獗了。

於是,曹髦召集兵士三百人,要去誅殺司馬昭,王經死諫也不聽,而王沈、王業則投靠司馬昭,當了叛徒。還不用司馬昭動手,曹髦就被司馬昭的手下殺死,王經與三百兵士也慘遭殺害。

成語“路人皆知”前面常常加上“司馬昭之心”五個字,指野心非常明顯,人所共知。

74、窮兵黷武

東吳名將陸遜之後陸抗,有勇有謀,很年輕就被任命為建武校尉。

東吳後期朝政的腐敗,且國君孫皓荒淫暴虐,濫殺無辜。陸抗對此非常不滿,便多次上疏勸諫。但是,孫皓對這些建議置之不理。儘管東吳內政混亂不堪,但由於陸抗謀略過人,善於用兵,因此一直虎視東吳,而欲南下一統中國的晉,也無可奈何。

當時,晉朝的車騎將軍羊祜(kù)鎮守襄陽。他見陸抗能攻善守,知道要立即打敗東吳並不容易,於是改變對東吳策略,採取了和的戰略。陸抗也明白羊祜用意,於是也用同樣的態度對待晉方。在邊境,兩人還常派使者往來,以示友好。因此當時吳、晉一部分邊境竟出現了和平局面。

孫皓聽説了邊境的情況,十分不悦,派人責問陸抗。陸抗回話説:“我如果不採取這樣的政策,反而會助長羊祜的威德。”孫皓聽後,也就沒再説什麼。但他還是想出兵攻晉統一中國。於是頻頻調兵。陸抗知道後,便又向孫皓上疏説:“現在,朝廷應該加緊農業生產,儲備糧食,增強國力。讓有才能的人發揮作用,使各級官員不荒怠(dài)職守,嚴明賞罰以勵百官,審慎實施刑罰以戒黎民。如果圖虛名重形式,處處用兵,好戰不止,耗費的資財動以萬計,士兵疲勞不堪,即使敵寇沒有削弱,我們自己也會因此受累而被拖垮。”

但是,孫皓對陸抗的忠告仍是置若罔(wǎng)聞,以致於國力日漸衰退。而陸抗死後,晉軍便揮師南下討伐東吳,吳國最終為晉所滅。

成語“窮兵黷武”,現在的意思是使用全部武力,任意發動戰爭。

75、勢如破竹

三國末年,晉武帝司馬炎滅掉蜀國,奪取魏國政權以後,準備出兵攻打東吳,實現統一全中國的願望。他召集文武大臣們商量統一大計。多數人認為,吳國還有一定實力,一舉消滅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夠的準備再説。

大將杜預不同意多數人的看法,寫了一道奏章給晉武帝。杜預認為,必須趁目前吳國衰弱立即滅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實力就很難打敗它了。司馬炎看了杜預的奏章,找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張華徵求意見。張華很同意杜預的分析,也勸司馬炎快快攻打吳國,以免留下後患。於是司馬炎就下了決心,任命杜預為徵南大將軍。

公元279年,晉武帝司馬炎調動了二十多萬兵馬,分兵六路水陸並進,攻打吳國,一路戰鼓齊鳴,戰旗飄揚,戰士威武雄壯。第二年就攻佔了江陵,斬了吳國一員大將,率領軍隊乘勝追擊。司馬炎下令讓杜預從小路向吳國國都建業進發。此時,有人擔心長江水勢暴漲,不如暫收兵等到冬天進攻更有利。杜預堅決反對退兵,他説:“現在士氣高漲,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勢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樣,劈過幾節後竹子就迎刃破裂),一舉攻擊吳國不會再費多大力氣了!”晉朝大軍在杜預率領下,直衝吳都建業,不久就攻佔建業滅了吳國。晉武帝統一了全國。

成語”勢如破竹”,形容戰鬥節節勝利,毫無阻擋。

76、樂不思蜀

三國時,蜀國的劉備在駕崩之後,把皇帝的位置傳給他的兒子劉禪,並請丞相諸葛亮來輔佐劉禪治理國家。劉禪有個小名叫做阿斗,阿斗當了皇帝后,每天只會吃喝玩樂,根本不管事,還好有諸葛亮幫他撐着,蜀國才能一直很強盛。可是,當諸葛亮去世之後,魏國馬上派兵來攻打蜀國,蜀國不但打不過魏國,阿斗還自願投降,帶着一些舊大臣到魏國去當安樂公,繼續過着吃喝玩樂的日子,完全忘記自己的國家已經滅亡了。

有一天,魏國的大將軍司馬昭請阿斗吃飯,故意叫人來表演蜀國的雜耍,想羞辱這些蜀國來的人。舊大臣們看到這些蜀國的雜耍,都非常難過,可是,阿斗卻高興地拍着手説:“好耶!好耶!真是好看耶。”一點也沒有傷心的樣子。後來,司馬昭故意諷刺阿斗説:“怎麼樣!在這裏過得開心嗎?想不想蜀國呀?”沒想到,阿斗居然開心地説:“此間樂,不思蜀。”意思是説:不會呀!在這裏有得吃有得玩,我呀!一點也不會想念蜀國呢!司馬昭聽了以後,在心裏竊笑:“真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呀!難怪會讓自己的國家給亡掉!”

後來,大家就用“樂不思蜀”來形容一個人過得很開心,不想回家了!

77、懸樑刺股

晉朝有一個叫孫敬的人,每天讀書到深夜,怕打瞌睡,就用繩子繫住頭髮拴在房樑上,如果頭昏要打瞌睡,頭往下墜,繩子就會將他扯醒。他就用“懸樑”這種方法防止自己打瞌睡。

戰國時,有一個叫蘇秦的人,因為在秦國求官不成,回家後被家人看不起,就將太公《六韜》、《陰符》等兵法書籍,不分白天黑夜地勤奮苦讀。每當到了夜深人靜、頭昏腦漲、眼睛發澀、總想睡覺的時候,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使自己清醒後又讀書。最終蘇秦佩帶了六國的相印,成為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成語“懸樑刺股”,常用來形容學習認真,勤奮刻苦。

78、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tì)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閲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jí)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同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牀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着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一次,半夜裏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説:“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牀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牀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kēng)鏘(qiāng)。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79、草木皆兵

晉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苻(fú)堅統一北方後,強徵北方各族人民,組成八十七萬大軍南下,想一舉滅掉東晉。苻堅先派他弟弟苻融率軍二十五萬為先鋒,從長安向東進發。九月苻堅親率大軍進駐項城,並下令先鋒軍向東晉在淝水西岸的重鎮壽陽展開進攻。

東晉遂派謝玄等統率八萬將士迎戰苻堅;另派水軍五千增援壽陽。可惜壽陽失守,水軍部隊只得在離洛澗二十里處駐紮下來。苻堅得知秦軍攻下壽陽,便把大軍留在項城,只率八千輕兵趕至壽陽。他自以為勝利在望,便派朱序去勸晉軍投降。但朱序卻將秦軍虛實告知晉軍。晉軍將領謝玄根據朱序所報部署,突襲駐在洛澗的秦軍前哨陣地,殲滅秦軍萬餘人;接着晉主力挺進至淝水東岸,與秦軍對峙於淝水。苻堅登上壽陽(今安徽壽縣)城樓,見晉軍陣營嚴整,又遠望八公山上的草木,以為都是晉軍,心中畏懼。

當時秦軍貼水佈陣,謝玄要求秦軍稍退,讓晉軍渡過淝水進行決戰。苻堅以為可以乘晉軍半渡時進行偷襲,便一口應允。豈料秦軍皆是強徵得來的烏合之眾,人心浮動,將士厭戰,加上從前的晉軍降將朱序乘機高呼:“秦軍敗了。”於是秦軍一退而不可復止,東晉軍隊乘勝追擊,大敗秦軍。苻堅在逃跑途中,聽到風聲鶴唳(lì),都以為是晉軍追來。戰爭結果,晉軍以少勝多,前秦政權很快瓦解,東晉得於偏安江左。

人們常在成語“草木皆兵”前面加上“風聲鶴唳”四個字,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80、洛陽紙貴

晉代文學家左思,小時候是個非常頑皮、不愛讀書的孩子。父親經常為這事發脾氣,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氣得很,不肯好好學習。

有一天,左思的父親與朋友們聊天,朋友們羨慕他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左思的父親歎口氣説:“快別提他了,小兒左思的學習,還不如我小時候,看來沒有多大出息了。”説着,臉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聽到了,覺得自己不好好唸書確實很沒出息。於是,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刻苦學習。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左思漸漸長大了,由於他堅持不懈地發奮讀書,終於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文章也寫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時間寫成了《齊都賦》,顯示出他在文學方面的才華,為他成為傑出的文學家奠定了基礎。這以後他又計劃以三國時魏、蜀、吳首都的風土、人情、物產為內容,撰(zhuàn)寫《三都賦》。為了在內容、結構、語言諸方面都達到一定水平,他潛心研究,精心撰寫,廢寢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學鉅著《三都賦》終於寫成了。《三都賦》受到廣泛好評,人們把它和漢代文學傑作《兩都賦》相比。由於當時還沒有發明印刷術,喜愛《三都賦》的人只能爭相抄閲,因為抄寫的人太多,京城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一時間全城紙價大幅度上升。

成語“洛陽紙貴”,稱頌傑出的作品風行一時。

81、鹿死誰手

東晉時,北方羯(jié)族有個叫石勒的人,做過小販,種過地,也被人作為苦力販賣過。後來,石勒聚眾起事,建立了後趙政權。不久,石勒又率兵消滅了前趙國,從而取得北方大部分地區的統治權。

石勒自命不凡地對臣子徐光説:“假如我生活在漢高祖劉邦的時代,我會老老實實地效忠於他;但如果我的對手是漢光武帝劉秀,我就要和他在中原大地上決一雌雄,看看到底是‘鹿死誰手’,天下被誰爭奪到?”

“鹿死誰手”這個成語,現在比喻不知誰會取勝。

82、才高八斗

南朝謝靈運,是一位寫了大量山水詩的文學家。他聰明好學,讀過許多書,從小受到祖父謝玄的厚愛。他出身於東晉大士族,因他襲封康樂公的爵位,世人稱他“謝康樂”。他身為公侯,卻並無實權,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謝靈運自歎懷才不遇,常常丟下公務不管,卻去遊山玩水。後來,他辭官移居會稽(jī),常常與友人酗(xù)酒作樂。當地太守派人勸他節制一些,卻被他怒斥了一頓。可是,謝靈運寫的山水詩,卻深受人們的喜愛。他每寫出一首新詩,立刻就會被人爭相抄錄,很快流傳開去。

宋文帝接位後,將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詩作和書法贊為“兩寶”。謝靈運更加驕傲了,他説:“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語“才高八斗”由此而來,形容人的文才極高。

83、畫龍點睛

張僧(sēng)繇(yáo)是樑朝著名的畫師。有一次他在金陵安樂寺畫龍時,周圍不少人都前來觀看。不一會兒,四條栩栩如生的龍就出現在牆壁上了。但是圍觀的人卻發現這四條龍都沒有眼睛,於是好奇地問張僧繇這是為什麼。他説:“畫上眼睛的話,它們就會飛走的。”大家不信,一定要他試試,於是張僧繇只好給其中的兩條龍點上了眼睛。霎時間,電閃雷鳴,那兩條龍真的飛走了。

成語“畫龍點睛”,比喻説話或做事關鍵部位處理得好,使整體效果更加傳神。

84、江郎才盡

南北朝時,有一位名叫江淹的人,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江淹年輕的時候很有才氣,會寫文章也能作畫。可是當他年老的時候,總是拿着筆,思考了半天,也寫不出任何東西。因此,當時人們謠傳説:有一天,江淹在涼亭裏睡覺,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個叫郭璞的人對他説:“我有一支筆放在你那裏已經很多年了,現在應該是還給我的時候了。”江淹摸了摸懷裏,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筆來,於是就把筆還給郭璞。從此以後,江淹就再也寫不出美妙的文章了。因此,人們都説江郎的才華已經用盡了。

後來人們用“江郎才盡”比喻才思枯竭。

85、南柯一夢

隋末唐初的時候,有個叫淳(chún)於尊的人,家住在廣陵。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槐樹,是一個乘涼的好地方。

淳于尊過生日的那天,親友都來祝壽,他一時高興,多喝了幾杯。夜晚,親友散盡,他一個人帶着幾分酒意坐在槐樹下歇涼,不覺沉沉睡去。

夢中,他到了大槐安國,正趕上京城會試。他報名入場,三場結束,高中了第一名。緊接着殿試,皇帝看淳于尊生得一表人才,舉止大方,親筆點為頭名狀元,並把公主許配給他為妻。

婚後,夫妻感情十分美滿。淳于尊被皇帝派往南柯郡任太守,一呆就是二十年。淳于尊在太守任內經常巡行各縣,使屬下各縣的縣令不敢胡作非為,很受當地百姓的稱讚。

有一年,敵兵入侵,大槐安國的將軍率軍迎敵,幾次都被敵兵打得潰不成軍。敗訊傳到京城,皇帝震驚,急忙召集文武羣臣商議對策。大臣們聽説前線軍事屢屢失利,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都束手無策。宰相立刻向皇帝推薦淳于尊,皇帝立即下令,讓淳于尊統率全國精鋭與敵軍決戰。

淳于尊接到聖旨,不敢耽擱,立即統兵出征。可憐他對兵法一無所知,與敵兵剛一接觸,立刻一敗塗地,淳于尊差點被俘。皇帝震怒,把淳于尊撤掉職務,遣送回家。淳于尊氣得大叫一聲,從夢中驚醒,但見月上枝頭,繁星閃爍。此時他才知道,所謂南柯郡,不過是槐樹最南邊的一枝樹幹而已。

後來,人們用“南柯一夢”泛指一場夢,或比喻一場空歡喜。

86、一事無成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人當了省郎的官,因官運不怎麼亨通,所以時常出去,想藉此遊玩散心。

有一天,他到了京國寺,遊倦了,就寄宿在寺裏,晚上做了一個夢。他夢中走到一處巖石下,碰到一位老和尚。在老和尚面前,有一個極小的香爐,爐內檀香輕煙裊裊(niǎo)。老和尚對省官説道:“這小香爐中的香煙還是你許願時留存下來的,現在你已做了三世人了。第一世你是唐玄宗時代的劍南安撫巡官;第二世你是憲宗時候的西蜀書記,第三世就是現在的省郎官。”他聽了老和尚這番話,恍然有點覺悟,彷佛記憶三世所做的官,都是庸庸碌碌,一事無成。於是,再也不願意在宦(huàn)海里浮沉,對人生似乎恍然徹悟。

現在上了年紀的人,事業上要是沒有成就的話,通常都是拿“一事無成”來感歎。

87、口蜜腹劍

唐玄宗時,李林甫是個有名的奸臣。他無德無才,卻是個拍馬溜鬚的老手。昏庸的皇上竟讓他當上了宰相。

中書侍郎嚴挺之性格耿直,對李林甫十分鄙薄。李林甫便在皇上面前説嚴挺之的壞話。唐玄宗信以為真,當即把他貶斥到洛陽。

過了許久,唐玄宗又向李林甫提起嚴挺之。李林甫看出玄宗想提拔他,於是,他託人轉告嚴挺之,説皇上問起他的病。嚴挺之便上書皇上請求上京治病。玄宗得知嚴挺之有病,從此打消重用他的念頭。

民間稱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形容嘴甜心毒,奸詐陰險,稱“口蜜腹劍”。

88、春風得意

唐代大詩人孟郊,生前留下了許多首流傳千古的佳篇,可是他的一生卻非常坎坷。孟郊年輕時在河南傲(ào)山隱居。孤僻、耿直的他很少與人合得來,但與大文學家韓愈卻一見如故。韓愈很推崇孟郊的詩文,盡力扶持他,望他能考取功名,走上仕途。可是孟郊的運氣總是很背,屢試不中,一直處於貧困之中。

孟郊四十一歲那年,曾兩度前往京城考進士,但都名落孫山。終於在第三次應考時,他考中了進士。為了表達自己的愉快心情,他高興地作了一首《登科後》:“昔日齷(wò)齪(chuò)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春風得意”這則成語的原意是指在春風輕拂中洋洋自得,後用來比喻達到目的後那種得意洋洋的心態。

89、磨杵成針

傳説李白小時不愛學習,很貪玩。一天,他逃學到小溪邊,看見一位老婆婆手裏拿着根鐵杵(鐵棍),在一塊大石頭上磨。李白問:“你磨鐵杵幹什麼?”老婆婆回答:“我給女兒磨一根繡花針。”李白又問:“這麼粗的鐵杵,什麼時候才能磨成繡花針呢?”老婆婆説:“只要功夫深,鐵桿磨成針。”李白聽後很有感觸,回家刻苦用功,終於成為唐代大詩人。

成語“磨杵成針”,比喻只要有恆心,再難的事也能做成。

90、拋磚引玉

唐朝有兩個詩人,一個叫常建,一個叫趙嘏(gǔ)。趙嘏的詩寫得好,常建從心裏羨慕,總想得到趙嘏的詩句。

有一次趙嘏到了蘇州,常建得知趙嘏要去靈巖寺遊覽,就先到那裏,故意在一塊顯眼的牆壁上揮筆題詩,並且只寫了開頭兩句。不久,趙嘏來到了靈巖寺。他看到牆上那首不完整的詩,覺得非常惋惜,便借來筆硯,補上了結尾兩句。

因為趙嘏續寫的詩句比常建寫得好,所以人們把常建的這種做法叫“拋磚引玉”。這成語常常用來表示謙虛,比喻自己發表粗淺的意見或文章以便引出別人更好的見解和作品。

91、嘔心瀝血

唐朝著名的詩人李賀,七歲就開始寫詩做文章,才華橫溢。成年後,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從來沒有得志過,只好把這苦悶的心情傾注在詩歌的創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讓書童背一個袋子,只要一有靈感,想出幾句好詩,他就馬上記下來,回家後再重新整理、提煉。母親總是心疼地説:“我的兒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寫詩上了,真是要把心嘔出來才罷休啊!”

李賀在他短暫的二十六年生涯中,留下了240餘首詩歌,這是他用畢生的心血凝結而成的。唐代文學家韓愈,曾寫過這樣兩句詩:“刳(kū)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即是説挖出心肝來當紙,滴出血來寫文章。

後來人們常用“嘔心瀝血”比喻極度勞心苦思。

92、請君入甕

唐朝女皇武則天,為了鎮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兩個最為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來俊臣。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法,殺害了許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則天手裏,內容竟是告發周興與人聯絡謀反。武則天大怒,責令來俊臣嚴查此事。來俊臣心裏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狡猾奸詐之徒,僅憑一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説實話的;可萬一查不出結果,太后怪罪下來,我來俊臣也擔待不起呀。這可怎麼辦呢?苦苦思索半天,終於想出一條妙計。

他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把周興請到自己家裏。兩個人你勸我喝,邊喝邊聊。酒過三巡,來俊臣歎口氣説:“兄弟我平日辦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認罪,不知老兄有何辦法?”周興陰笑着説:“你找一個大甕,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甕裏,你想想,還有什麼犯人不招供呢?”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抬來一口大甕,按周興説的那樣,在四周點上炭火,然後回頭對周興説:“宮裏有人密告你謀反,上邊命我嚴查。對不起,現在就請老兄自己鑽進甕裏吧。”周興一聽,手裏的酒杯啪噠掉在地上,跟着又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説:“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成語“請君入甕”,比喻用某人自己的方法整治他自己。

93、黃袍加身

公元960年春節,後周朝廷正在舉行周恭帝朝見大禮的時候,忽然接到邊境送來的緊急戰報,説北漢國主和遼朝聯合,出兵攻打後周邊境。大臣們慌作一團,後來由朝中大臣範質、王溥作主,派趙匡胤(yìn)帶兵抵抗。

趙匡胤接到出兵命令,立刻調兵遣將,率軍從汴(biàn)京出發。當天晚上,大軍到了離開京城二十里的陳橋驛,趙匡胤命令將士就地紮營休息。兵士們倒頭就呼呼睡着了,一些將領卻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有人説:“現在皇上年紀那麼小,我們拼死拼活去打仗,將來有誰知道我們的功勞,倒不如現在就擁護趙點檢作皇帝吧!”沒多久,這消息就傳遍了軍營。將士們全起來了,大家鬧哄哄地擁到趙匡胤住的驛館,

一直等到天色發白。趙匡胤隔夜喝了點酒,睡得挺熟,一覺醒來,只聽得外面一片嘈雜的人聲,接着,就有人打開房門,高聲地叫嚷,説:“請點檢做皇帝!”趙匡胤趕快起牀,還沒來得及説話,幾個人把早已準備好的一件黃袍,七手八腳地披在趙匡胤身上。大夥跪倒在地上磕了幾個頭,高呼“萬歲”。接着,又推又拉,把趙匡胤扶上馬,請他一起回京城。

趙匡胤騎在馬上,才開口説:“你們既然立我做天子,我的命令,你們都能聽從嗎?”

將士們齊聲回答説:“自然聽陛下命令。”

趙匡胤就發佈命令:到了京城以後,要保護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許侵犯朝廷大臣,不準搶掠國家倉庫。執行命令的將有重賞,否則就要嚴辦。

趙匡胤本來就是禁軍統帥,再加上有將領們擁護,誰敢不聽號令!將士們排好隊伍開往京城。一路上軍容整齊,秋毫無犯。到了汴京,沒費多大勁兒就拿下了京城。

將領們把朝中大臣範質、王溥找來,他們見到黃袍加身的趙匡胤,嚇得趕快下拜。周恭帝讓了位。趙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國號宋,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歷史上稱為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

94、杯酒釋兵權

宋太祖即位後不出半年,就有兩個節度使起兵反對宋朝。宋太祖親自出徵,費了很大勁兒,才把他們平定。為了這件事,宋太祖心裏總不大踏實。他冥思苦想,終於想出了一條計策。

過了幾天,宋太祖在宮裏舉行宴會,請石守信、王審琦等幾位老將喝酒。酒過幾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監退出。他拿起一杯酒,説:“我要不是有你們幫助,也不會有現在這個地位。但是你們哪兒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難處,還不如做個節度使自在。”

石守信等人聽了十分驚奇,連忙問這是什麼緣故。宋太祖説:“這還不明白?皇帝這個位子,誰不眼紅呀?”

石守信等聽出話音來了。大家着了慌,跪在地上説:“陛下為什麼説這樣的話?現在天下已經安定了,誰還敢對陛下三心二意?”

宋太祖搖搖頭説:“對你們幾位我還信不過?只怕你們的部下將士當中,有人貪圖富貴,把黃袍披在你們身上。你們想不幹,能行嗎?”

石守信等聽到這裏,感到大禍臨頭,連連磕頭,含着眼淚説:“我們都是粗人,沒想到這一點,請陛下指引一條出路。”

宋太祖説:“我替你們着想,你們不如把兵權交出來,到地方上去做個閒官,買點田產房屋,給子孫留點家業,快快活活度個晚年。我和你們結為親家,彼此毫無猜疑,不是更好嗎?”

石守信等齊聲説:“陛下給我們想得太周到啦!”

酒席一散,大家各自回家。第二天上朝,每人都遞上一份奏章,説自己年老多病,請求辭職。宋太祖馬上照準,收回他們的兵權,賞給他們一大筆財物,打發他們到各地去做節度使。

歷史上把這件事稱為“杯酒釋兵權”(“釋”就是“解除”)。

95、孤注一擲

公元1003年,契丹軍隊攻陷德清(今河南清豐),逼近冀州(今河北衡水縣),抵達澶(chán)州(今河南濮陽),宋朝軍隊失去抵抗能力,節節失利,邊境告急文書頻頻送到京城。此時,寇準(曾在邯鄲市成安縣任知縣)任宰相,他接到告急文書後扣而不發,像平時一樣從容鎮定,不露半點驚慌。

宋真宗趙恆聞聽此事,非常震怒,責問寇準道:“邊關軍情如此緊急,你為什麼隱情不報?”寇準笑着對真宗説:“陛下息怒,消滅契丹軍隊的計劃臣已謀劃好了,請陛下御駕親征,敵人定會不戰而逃。”

十二月,宋真宗率領文武百官,冒着嚴寒登上澶州。宋朝軍隊駐紮到澶州之後,寇準奉命處理軍務,他號令軍隊以逸待勞,等待戰機。果然,幾天後契丹軍隊前來攻城,等敵人疲憊時,寇準命令將士出擊,一舉將敵兵斬獲大半,迫使敵人倉皇退兵。從此,宋真宗對寇準更加重用。

朝中另一位大臣王欽若嫉妒寇準的功勞,便在宋真宗面前講寇準的壞話:“陛下聽説過賭博嗎?賭輸的賭徒往往會把所有的錢押上作為最後一次賭注,叫做‘孤注一擲’。寇準再三要陛下親征,陛下不是成了寇準的‘孤注’了嗎?這不是拿陛下的生命來弄險嗎?”

宋真宗聽信了讒(chán)言,不久便罷免了寇準的宰相之職。“孤注一擲”,比喻使出全部力量作最後一次冒險。

96、熟能生巧

北宋時候有一個叫陳堯諮的人,非常善於射箭,當時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百發百中的射箭手,所以大家都對他很敬佩。陳堯諮受到大家稱讚之後,覺得自己的本領已是天下無雙,便驕傲自滿起來。

一天,陳堯諮又在靶場表演他那百步穿楊的絕技。一箭射出,把又細又軟的柳枝條射斷了。觀眾們看得大聲喝彩,並要求他再來一次。這時有個賣油的老頭正從那裏經過,看了後,卻笑着説:“這有什麼了不起,只不過手法熟練些罷了!”陳堯諮聽了,不禁大怒,喝道:“你這老頭有什麼本領,竟敢藐(miǎo)視我?”老頭回答:“我哪裏敢藐視你,我只是從幾十年的斟(zhēn)油經驗中,知道做熟了的事情,便會找出竅門來的道理。”説着,便從他的油擔上取下一個葫蘆,葫蘆口上放一枚方孔銅錢,然後打了一勺油,高舉油勺往葫蘆裏倒,倒下的油直得像一條線似的穿過錢孔進入葫蘆中。油倒完了,把銅錢拿起來給大家看,錢孔周圍竟沒有一絲油漬(zì),大家看了都讚歎不已。老頭微笑着對陳堯諮説:“我這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只是熟能生巧罷了。”陳堯諮聽了,一聲不響便掉頭走了。

後來的人便根據這故事引申出“熟能生巧”這個成語,用來説明熟悉了所做的事情,便能找出做得更好的辦法來。

97、巧取豪奪

宋朝大書法家、大畫家米芾(fú)的兒子米友仁,家學淵源,和他父親一樣既寫得一手好字又長於作畫,尤其非常喜愛古人的作品。他有一樣很大的本領,便是很會模仿古人的畫品。他在漣水的時候,曾經向人借回一幅“鬆牛圖”描摹。後來,他把真本留下,拿摹本還給人,這人當時沒有覺察出來,拿着走了。直至過了好多日才來討還原本。米友仁問他怎麼看得出來,那人回答説:“真本中有牧童的影子;而你還我的這一幅卻沒有。”。米友仁模仿古人的畫品,很少被人發覺,因此獲得了許多名貴的真本古畫。

米友仁是一個有才能的藝術家,知道古畫的妙處和價值;然而,他用摹仿假本巧妙地換取別人真本的行為,叫人鄙棄和不齒。此後,有人把他這種騙取別人真本古畫的行為,叫做“巧偷豪奪”。

“巧取豪奪”,用來形容以不正當的方法,攫(jué)取自己不應得的財物。

98、胸有成竹

北宋畫家文同,畫的竹子遠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少人登門求畫。文同畫竹的妙訣是在自家房前屋後種上各種各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睛雨雪,他經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顏色等,當有新的創意就回到書房,鋪紙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日積月累,竹子在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時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筆,在畫紙前一站,平日觀察到的各種形態的竹子立刻浮現在眼前。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非常從容自信,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傳神。當人們誇獎他的畫時,他總是謙虛地説:“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畫下來罷了。”

有位青年想學畫竹,得知詩人晁補之對文同的畫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晁補之寫了一首詩送給他,其中兩句是:“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

於是,“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準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99、名落孫山

宋朝時候,一位名叫孫山的才子,不但為人幽默,而且善於説笑話,所以附近的人就給他取了一個“滑稽才子”的綽號。

一次,他和一個同鄉的兒子一同到京城參加舉人的考試。放榜的時候,孫山的名字雖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數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同去的老鄉兒子,卻沒有考上。不久,孫山先回到家裏,老鄉便來問他兒子有沒有考中。孫山不好意思直説,又不便隱瞞,於是,就隨口唸出兩句不成詩的詩句來:“解元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解元,是我國科舉制度所規定的舉人第一名。而孫山在詩裏所謂的“解元”,泛指一般考取的舉人。他這首詩的意思是:“舉人榜上最後一名是我孫山,而令郎還在我孫山的後面。”

從此,人們便根據這個故事,把投考學校或參加各種考試,沒有被錄取者,稱為“名落孫山”。

100、一揮而就

公元1256年,二十歲的文天祥來到臨安(今浙江杭州市)參加進士考試。考試那天,他根據題目,就當時的一系列政治問題,寫了一篇長達一萬多字的文章,主張改善朝政。他作這篇文章的時候,連草稿也沒有打,一動筆就寫,洋洋灑灑,從頭到尾一口氣就寫成了。

監試官見了,當即向宋理宗推薦這位賢才。宋理宗看了他的文章,大為賞識,親自選定他為第一名。

成語“一揮而就”,常用來比喻寫文章才思敏捷,才華橫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