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學習資料 > 學習計劃

通用技術課外活動計劃

欄目: 學習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16W

通用技術課程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又富有個性的發展為基本目標,着力發展學生以信息的交流與處理、技術的設計與應用為基礎的技術實踐能力,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一定的人生規劃能力。接下來小編蒐集了通用技術課外活動計劃,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通用技術課外活動計劃

篇一:通用技術課外活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備課組的工作緊緊圍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中心,在教學活動中採取相應的措施,狠抓教學常規的落實。以學生為本,結合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強化常規工作,努力把我們組建設成具有濃厚學習氣氛,緊密團結,互幫互學,共同進步的優秀備課組。

二、情況分析:

1.教師方面:

教研組長:章曉東 備課組組長:鄒文才

備課組人員: 鄒文才 鄭曉瓊 任瑤瑤 吳永端 王振杰

2.學生方面:

本學期任務重,時間緊。高三的通用技術高考在9月24號時間緊迫,高二16個班級就三位老師任課,總體任務較重。

三、工作目標 :

1. 高三及時制定二輪專題複習計劃,並爭取在第二次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2. 高二年級確保合格率不低於98%

四、具體措施:

1. 本學期備課組將切實搞好各種複習迎考工作,高三及時制定二輪專題複習計劃。

2. 高二年級認真研究會考考試大綱,加強培優補差。

五、活動安排:

成員:全體成員

時間:每週週一及週四 下午第三四兩節

地點:高三辦公室

授課總數 24 輔導總數 24 考試總數 4

時 間 教 學 專題 教 學 內 容 課 時 輔 導 備註

第1周 探討新計劃 針對新課程特點,探討教學設想和措施 1 2

第2周

考前模擬訓練1 針對高考中重點內容,探討複習措施 1 2

第3周

考前模擬訓練2 最後對學生的疑點難點進行解決 1 2

第4周 對高二新課內容中出現的問題探討 就教材中出現的練習題進行可能答案的討論,以便在教學工作中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 1 2

第5周 總結前面一個月的教學情況 對前一階段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找出其中不足的地方,以待改進。進行六認真檢查 1 2

第6周 放假

第7周 技術試驗的探討 討論組織學生進行哪種技術實驗 1 1

第8周 公開課 對青年教師的公開課進行點評

第9周

交流經驗 與兄弟學校進行經驗交流

第10周

期中考試

第11周 期中考試總結 期中考試總結

第12周 課外活動的安排 如何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

第13周 技術語言 就設計的交流語言進行討論

第14周 教學方法的討論 根據其他地區實施的`情況,討論可借鑑的教學方法

第15周 模型製作 就學生進行怎樣的模型製作討論 1 2

第16周

交流經驗 與兄弟學校進行經驗交流

第17周 期中複習計劃 對高二期末複習計劃制定和高三高考第二次考試衝刺複習計劃

第18周 期末複習 期末複習測試 1 1

第19周 期末考試

篇二:通用技術課外活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工作中心,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特別是高中技術課程標準的學習,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提升課程實施的能力和研究水平。進一步落實學科教學建議,開展學科教師教育教學系列活動,提升我校通用技術學科的教學水平。

二、工作重點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探索通用技術課程課堂教學規律。

在新的學期中進一步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理論和課程理論,探索教學規律,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針對通用技術課程實施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開展專題研究。繼續對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專題性研討;如:通用技術學科必修課程教學方法研究、學科課程標準的研究、學業評定研究等,提高課程理解和實施能力。繼續學習國內外技術學科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如任務驅動法、項目學習法、協作學習法、探究式學習等),並恰當地運用在技術學科教學中,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加強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和動態生成資源及其關係的研究,構建符合本地實際、促進教師和學生髮展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

2.抓好常規教學工作,提高通用技術課程實施的水平。

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規範教師的教學行為,從整體上進一步提升學科教師的教學水平。引導學科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討和觀摩活動。採取“研究課”與“常態課”“常規課”並存,多元發展的課堂教學研究思路。在學科教學中,以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方式、促進學習方式多元化為研究重點,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3、建立並落實通用技術學科學分制管理體系。

技術課程學業評價以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為原則。通用技術的學業評價內容既包括通用技術課程的知識與技能,也包括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態度和表現,以及技術方法的掌握與實際應用能力的評價。學科教師及班級學科學分評定委員會應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態度(佔20%)、方案及作品(佔40%)、技術活動報告(佔40%)等評價項目進行評價,給出學生的平時學習成績。學期結束前由各校組織書面測試。學生學期成績由平時學習成績和書面測試成績兩部分組成,平時學習成績和書面測試成績各佔50%。學生學期成績等級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課程結束後,要在全面調研的基礎上,完成技術學科教學質量分析報告,不斷提升學科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4.用好通用技術專用實驗室,提升教師和學生的技術素養。

通過組織通用技術專用實驗室的使用培訓,提高通用技術學科教師的操作和使用實驗設備的水平。教師不僅要注重研究實驗器材的使用,充分為課堂教學服務;也要開足動手實踐課,給學生以實踐和創新的機會。另外,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操作安全和操作規範的教育,以全面提高學生技術素養。

三、教學內容與進度安排

本學期開設《技術與設計1》,高二年級10個班同時開課,每週2課時,總課時數40節,其中課堂教學39節,教學評價1節。

備課組成員:組長:謝聖瑜(任教3,4班級) 成員:張琺良(任教1,2班級),楊先臨(任教5-10班級)

第1周 針對新課程特點,探討教學設想和措施

第2周 統一進行集體備課,探討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第3周 就教材中出現的練習題進行可能答案的討論,以便在教學工作中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

第4周 學術研究討論

第5周 對前一階段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找出其中不足的地方,以待改進。進行六認真檢查

第6周 放假

第7周 討論組織學生進行哪種技術實驗

第8周 對青年教師的公開課進行點評

第9周 與兄弟學校進行經驗交流

第10周 統一教學進度

第11周 期中考試

第12周 進行六認真檢查

第13周 針對檢查結果指出不足,指導如何改進

第14周 如何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

第15周 就設計的交流語言進行討論

第16周 根據其他地區實施的情況,討論可借鑑的教學方法

第17周 就學生進行怎樣的模型製作討論

第18周 制定複習計劃

第19周 期末考查

第20周 進行教學評價

四、校本課程與研究性學習

圍繞技術與文化這個角度,開展研究性學習和校本課程,組織完善研究報告,拓展學生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