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學習資料 > 節日常識

清明時節知多少

欄目: 節日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2.82W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時節知多少,僅供參考,歡迎閲讀。

清明時節知多少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清明節的習俗眾多,如:植樹、放風箏、掃墓等。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箏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在秦朝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並相傳至今。

關於清明節的來歷眾説紛紜。相傳春秋時期,晉文公流亡在外飢寒交迫時,介子推曾“割肉救王”於危難之中。晉文公重掌大權後,介子推厭惡朝臣阿諛奉承之風,於是便離朝請辭。晉文公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當時就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人們從樹洞裏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清明時節的習俗和來歷,你知道了嗎?

Tags:清明 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