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學習資料 > 家庭教育

2021年家庭教育的語錄彙總65句

欄目: 家庭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3.13W

遺憾的是,人生沒有彩排,更不能倒帶,手裏握着的單程船票,很醒目地標註着有去無回。若時光可以隨意倒流,如人生可以重新選擇,我願在紅塵深深處,靜倚在緣份的渡口,揣着一顆雲水禪心,將寂寞坐斷,將孤獨守成一幀最美的水山畫卷,一直一直等待那位觸動靈魂的歸人翩翩而來,與我共守山河歲月,攜手演繹一世情長。下面是小編搜索整理的家庭教育的語錄65句,歡迎大家閲讀。

2021年家庭教育的語錄彙總65句

1、以前,是您走到我面前,為我解答疑難問題。如今,請讓我走到您面前,為您撣去身上的粉筆灰。

2、觀樂作苦想,苦受如劍刺,於不苦不樂,修無常滅想。是則為比丘,正見成就者。寂滅安樂道,住於最後邊,永離諸煩惱,摧伏眾魔軍。《雜阿含經》卷十七,第467經

3、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隋)智顴《摩訶止觀》卷九

4、世間男女互貪求,皆由樂着諸色慾,人天由此故纏縛,墮墜三途黑暗中。《心地觀經》卷六,離世間品火莫熱於淫,捷莫疾於怒,網莫密於痴,愛流映於河。《法句經》卷下,塵垢品

5、千經萬論,求諸語言文字,則轉多轉遠;求之現前一念,則愈約愈親。蓋一切經論,不過現前一念心之註腳,非心性外別有佛祖道理也。……真明心性者,知經論是明心性之要訣,必不棄捨。但看時知無一字不是指點此理,就所指處,直下從身心理會清楚。如破我法二執,的的破盡,不留分毫,辨種現根隨,則使自心種現根隨歷如指掌,不使家賊作祟,是謂不離文字而得觀照。不作文字解,不作道理解,便是真參實究。(明)澫益《靈峯宗論》卷二之四

6、君子不掠人之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7、當在和平年代,大多數人還算是豐衣足食之時,人心的不安便只能説明這個地球在發生質的變化。物質的豐裕終究掩蓋不住內心的虛浮,人類正用我們雖然微小卻又能毀滅世界的力量在改變着世界。

8、[禪語感悟] "阡悔"是提升心靈的最佳妙藥,它不但令我們能夠勇於面對自己的 錯誤,而且更進一步改進自己的言行,不再重蹈覆轍。世人對於美麗的外 表總是汲汲營營地苦苦追求,外在的美麗,又豈能長久?改變賴提公主命 運的就是"懺悔"這服良藥,正如人們常説相由心生,心境轉了相貌自然 會改變,而至誠懇切也正是追求美麗人生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9、[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與時競爭、接受考驗,才會成功。

10、舌存見齒落,剛強不勝柔。户朽樞不蠹,偏執豈圓融。

11、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説:"一嗔能摧毀,千劫所積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意思是説,即使是千劫中通過佈施和供奉諸佛等獲得的善業福報,只要你生氣發怒一次,就會將全部福善功德抵消乾淨。

12、生活中的紙醉金迷只是一具華麗的空殼,在珠光寶氣的背後通常是人性的沉淪。沉迷於榮華富貴的'人多是膚淺的人,在繁華落盡時他們會備受煎熬。倘若一味執著於對物質的追求,執著於世俗的欲求,最終必然要承受空虛的煎熬。因為人們站在生命的終點回過頭來才發現,自己所執著的事物其實並沒有多大意義,浮生一夢,終是一無所得。

13、這世界無時無刻不在對我們説法,這種説法常是無聲的,有時卻比聲音更深刻。—證嚴法師

14、江湖不過旅程中的幻境,風浪是你必經的修煉。你繼續走還是停留? 答案在你自己心中。

15、你行走在路上,處處都是江湖。你只管找適合你的渡口,跟 適合的人一起上船。你既然已經出發,就不要害怕風浪。有江湖就有 風浪,有風浪就有興風作浪者。你是個旅人,有你的彼岸需要到達。

16、心正、路正,走下去就不會偏差。

17、同樣一個"得"字,有"捨得",也有"得失"兩種完全不同的心境。——證嚴法師

18、佛陀常常警惕弟子,即使已經智慧圓融,更應含蓄謙虛,像稻穗一樣,米粒愈飽滿垂得愈低。——證嚴法師

19、只要自心有力量,就可以挑起使命,不怕外來的壓力。

20、夫不知萬法唯心,泛求諸事事物物,安得不罔;不知心具萬法,獨取一昭昭靈靈,安得不殆。(明)澫益《靈峯宗論》卷五,聖學説

21、諸天大系縛,無過於女色,女人縛諸天,將至三惡道。《大薩遮尼乾子經》

22、於外相求,無有是處。於外相求,雖經劫數,終不能成;於內覺觀,如一念傾,即證菩提。

23、心理學家在2~5歲兒童中挑選100名反抗性較強及100名幾乎看不出反抗性的兒童,追蹤觀察到青年期。結果前者有84人意志較堅強,有主見,然後者僅有少數人意志較堅強,其餘的人遇事不能作決定,不能獨立承擔責任。因此,對孩子的反抗行為別過於急躁哈。

24、大多數父母以為讓嬰兒長期聽音樂,一方面可以安撫嬰兒,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嬰兒温與的個性。俄羅斯兒童心理學家的一項最新專題研究發現,1~2歲的嬰兒如果每天聽音樂過度,可能會影響正常學習語言的能力,還可能形成沉默、孤僻的個性。

25、一項調查顯示,每天玩兩小時以上電子產品的孩子,約有67%會出現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問題。心理學家指出,這可能是因為電子遊戲與電視節目對孩子的感官刺激比較大,使得他們無法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現實世界。

26、女孩子每年要抽時間出去旅遊一趟,一個人去最好,結伴也最好是閨蜜,這樣不依賴,獨立思考決斷;有錢走風景區,窮遊走山河。旅遊讓你跳出自己的身體或心裏的小圈子,讓你明白你的世界可以很大,你的心境可以很高遠,沒必要陷入自己的小九九中莫名地小憂傷。

27、筒子們,不要以為夫妻之間的爭吵對不懂事的嬰兒沒影響。心理學家發現,當父母吵架時,8個月至2歲間的孩子都會變得非常着急,並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間的衝突。2歲以上的孩子在目睹吵架場面後,會很快模仿大人氣勢洶洶地説話與爭鬥哦。別衝動哈,粑粑麻麻們。

28、心理學家提醒撫養者,應密切關注嬰兒的情緒,多擁抱孩子,對嬰兒的情緒予以正確的迴應。在中國,孩子們得到的擁抱與親吻遠比國外的孩子得到的擁抱與親吻少。到了[xx]歲左右,就很少有人再擁抱與親吻他們了也就是説,他們通常在10來年或更長的時間裏,沒有身體的親密接觸。

29、有些是必須幹,你幹就是了,根本不必高談闊論,你也不必想方設法企圖證明哪些事情是有道理的,哪些事情的道理是無法説明的,你幹你的就是了。

30、目前的中國,最大的問題是把形式當成了內容。

31、論文五要素:邏輯 立論 歷史 事實 價值。"

32、本來可以是一棵樹,最悲哀的是還沒成材的時侯被人拔出來成了棍棒。"

33、幸福是一種有希望的等待。"

34、在這個世界上,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最微不足道的人,如果他時刻留意的話,總會有機會向那些最不可一世的人報仇雪恨。

35、我們都是偽善的人,參議員先生,但永遠不要把它與我的家族聯繫在一起。

36、教育不是中國的獨唱,而是各國的大合唱。

37、用教育傳播中國故事,讓世界瞭解開放自信的中國。

38、花不是盯着開放的,是在無人的角落靜靜地自然開放的。

39、頓者,頓除妄念;悟者,悟無所得。

40、不行一切行,即名佛行。

41、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為讀書型的父母,那就從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靜地看書。如果你不能在書桌前坐半個鐘頭,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從早到晚堅持五六個小時的艱苦學習呢?

4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並不是為了讓你拿"我沒興趣"來搪塞,並試圖避免做一些我們叫做義務責任的事情。

43、佛説能觀無念者,即為向佛性。

44、下手時,須至苦至毒,方始不虛付授也。

45、須知觀照雖亦是念,乃順體起用之念,便可順此用以入體。

46、覺悟生死如夢,一切求心自息。

47、水能性淡為吾友,竹節虛心是我師。

48、欲見本性,必應離名絕相,破其我見。

49、法性本來空寂,不為生死所絆。

50、不起罪業,不起福業,不起無動業,是名供養佛。

51、想像能力在2歲左右出現,隨着幼兒大腦皮層的發育,想像能力獲得了進一步發展。2歲時,説話用的詞一般已達500個左右,3歲時可達1000個左右,已能將詞連接成有次序的語言,能把許多詞接通或形成詞的鏈鎖,然後牢固地記住。

52、如若米蘭昆德拉所説,"美是被背棄的世界",生活教育了我,它頻頻害我跌倒,我得自己爬起,但也謝謝它,讓我清醒的意識到,生命的冷酷與無情。

53、向來覺得,如果真誠的感情遭到冷漠的拒絕,那麼感性和理性的那一方都是值得尊重的,該譴責的是不懂得尊重高尚的情感和以傷害他人為豪的那個,那樣的話,失去也沒有什麼值得遺憾的了。

54、聽人勸,吃飽飯,沒錯。但是主意要你自己拿,別讓別人給你拿主意。

55、放輕鬆,別給自己和別人太大壓力。

56、真正最強大的人,是不會依仗自己的強大去欺壓別人的,他也不需要用這個來證明自己的強。甚至不一定需要社會評價一致説他強。

57、如果你還在為了不公平而鬱鬱寡歡,覺得你明明比別人強卻得到不公正的待遇,那説明你還沒有強到毫不費力的避免這些爛事的地步。

58、論行為,習慣重;論學習,思維重。

59、我們可以讓孩子,從幼兒園,從小學,就帶他去感覺他的身體,讓孩子在草地上,閉着眼睛打滾,讓他的身體滾過那個草地,用嗅覺、觸覺感覺到草地、泥土、氣味,那個時候身體是比較真實、具體的。我們講了太多屬於道德性,概念性的東西。如果沒有一個健全的身體做基礎,都會落空。

60、好奇心、興趣、創造性等都不是培養出來的,是人的自然屬性。父母需要做的是如何去喚醒和保護,而不是總想着如何去塑造。盲目地去教導和干涉,反而會扼殺孩子的天性和自覺。我們需要的是少點自以為是,多點自省自律。為一個錯誤的問題尋找一個正確的答案是徒勞無益的。自己先做對了,孩子往往就做對了。

61、學習不能改變起點,但學習一定能改變終點。

62、逼迫孩子優秀,孩子能優秀十五年,鼓勵孩子優秀,孩子能優秀一輩子。

63、我總結溺愛有兩種,包辦型的溺愛和放縱型的溺愛。而放縱型的溺愛可以培養出孩子的依戀情結、自卑心理和任性的性格,而上網成癮的孩子往往是任性造成的。

64、付出是收穫的沃土,關愛是動力的源泉,微笑是學生心目中的一縷温暖的陽光,更是他們走向成功的階梯。我要把微笑綻開給孩子,鼓勵傳達給孩子,關愛贈送給孩子,讓每個孩子都盡享教育的真愛。

65、好久不見,我又回來了,從輪迴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