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學習資料 > 家庭教育

【精選】我的家庭教育作文四篇

欄目: 家庭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2.95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的家庭教育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我的家庭教育作文四篇

我的家庭教育作文 篇1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一個孩子將來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家庭教育起着什麼重要的作用。這些道理,我們作為家長能深切地領悟到,但是具體到某些環節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小孩難免要犯錯,如果我們像對待成人般的嚴厲斥責,他一定會感到畏懼,他畢竟是個孩子,是個未成年人。這是給他一些寬容,也許會給他帶來一份輕鬆,反而會讓他靜下心來反省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

有一次,他放學回家,看到校門口沒多遠有個玩具店,就和幾個同學進去逛了一下,看到了一個自己非常感興趣的玩具,但苦於價格太貴就掃興地離去了。自己回了家還在想那個玩具,怕跟我們家長説,怕我們不同意,於是就起了不良動機,拿了家裏的十二元錢私自把那個玩具買了下來。後來被我們發現了,就質問他。起初他不敢承認,耐不住我們的苦苦詢問,他終於説出了真相。我們家長知道這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絕不能縱容、絕不能夠讓他養成這個不良習慣。但是我們知道不能夠棒棍教育,孩子雖然年齡小,但也有自尊,有自己的人格、有感情,像父母一樣也需要尊嚴。於是我就講道理給他聽,讓他知道這是怎樣一個不好的行為,如果不禁止這種行為,長期下去會是怎樣一個後果,會對家庭以及社會造成怎樣的危害,最後他懂了,我們也安心了。

打那之後,他從來沒犯過這樣的錯誤。所以説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有意識地讓他既能聽到正面肯定,也能聽到反面的批評,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有益的。每個孩子從小都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我們往往都是想方設法滿足孩子物質上的要求,但卻忽略了孩子心理上的需求。都是以為考試考好了,帶他去吃肯德基,去逛公園,買些玩具來滿足他獎勵他,但這樣遠遠不夠,這樣做往往只能取得反面效果,而不能達到真正意圖,反而會增強孩子的虛榮心。作為家長,我們深深意會到,不僅要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而且要努力滿足他們的心理要求。這樣才能不斷地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引領他們自尊、自信、自強、自立。

“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所以尤為重要。其實,孩子就是父母的迴音,你粗它粗,你柔它柔。孩子更像嬌嫩的花朵,需要父母給它陽光、空氣和雨露,而父母的關愛、體貼和理解就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陽光和雨露。孩子的家教是一項偉大的工程。我們家長應該竭盡全力的配合學校做好這項工作。目的只有一個,希望孩子能夠茁壯健康成長,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的家庭教育作文 篇2

看到這個題目大家也許會覺得奇怪,怎樣才能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我認為做學習的主人就是由孩子來支配學習,而不是讓學習來支配孩子。現在很多學生都厭倦做作業,有時老師剛佈置完作業,教室裏立即就會響起怨氣:“唉!又這麼多作業啊!”孩子為做作業而做作業,為學習而學習,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厭倦、逆反心理,做作業快而潦草,敷衍了事,這樣就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成為學習的奴隸,降低學習效率。我是濮陽市油田二小四年級三班的學生家長,在探討家庭教育方法時,曾經迷茫徘徊過,教育孩子的過程就像摸着石頭過河,小心翼翼地試探着着往前走,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點家庭教育體會,希望朋友們給予指點,互相交流共勉。

兒子上三年級的時候,我和他媽媽經常陪着做作業,作業多時他就敷衍了事,總想把作業往前趕,騰出時間出去玩,結果就會經常出現錯題,而且做錯的都是會做的簡單的題。時間久了,兒子開始動歪腦筋,每次作業多時,他的字就會寫得特別小,他覺得:寫小字速度快。作業少時,我們有時會給他加點碼,他就開始磨磨蹭蹭,不想再做另外佈置的題,帶着情緒去學習,學習效率一點都不高。很多家長對孩子寫作業傷透了腦筋,一籌莫展。慢慢地我們開始探討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作業,放學後我們不再監督他寫作業,給他規定時間,必須在幾點前把作業做完,而且保證全對,他就可以去找同學玩、打籃球、下象棋等。只要作業保質保量完成,他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實踐證明,這種方法非常奏效,並且增強了孩子的責任心和獨立自主的能力,他經常把自己的學習安排得井有條,做完作業後,自己先檢查,再由家長複查,學習效率提高了,也增加了娛樂時間。

教育孩子自己支配學習,當學習的小主人,首先應該讓他樹立自覺學習的責任意識,讓他明白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做作業就是孩子的首要任務,讓孩子不排斥學習,增加他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習的過程變得更加輕鬆愉快。其次,要求孩子注重學習的質量,要求他字體工整,計算準確,身姿端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質量。再者,對孩子多表揚,肯定孩子的.學習成果。當孩子遇到難題,一定要鼓勵他自己解決,家長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訴他,而是啟發他的解題思路和方法,當孩子自己把難題解答後,一定要抓住機會表揚孩子,他就會產生成功感和愉悦感,讓孩子從學習中獲得快樂,做學習的主人。

我的家庭教育作文 篇3

在我5歲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讓我背,其中有兩句話我牢記在心,因為它講的就是家庭教育的事,這兩句話是:“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和“養不教,父之過”。從中可以看出,古代的人很重視家庭教育。對我來説,父母是我的第一任老師,他們從小給我講“幼不學,老何為”、“幼兒學,壯而行”的道理;他們是我的啟蒙老師,把我從愚昧無知,一步一步領進知識的殿堂……

我慶幸自己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中,爸爸、媽媽,還有舅舅都是大學文化程度,外婆是退休的小學高級教師,外公雖然沒進過大學的校門,文化程度同樣很高。在我三歲時,他們就開始教我識圖認字,四歲時就讓我描紅練字,並安排我開始學習音樂。可以説我們這個家庭文化氛圍很好,我有着得天獨厚的學習條件和健康成長的環境。我現在已經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了,學習成績比較優秀。這些除了學校老師的教育外,還得益於我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仔細想想,我有下面幾點體會:

一、我雖然是獨生女,是目前我們家中唯一的小孩,但他們從不寵我,嬌慣我,從我懂事起,他們就每天給我講故事,讓我看圖識字,做一些腦筋急轉彎的遊戲,背誦唐詩等等,從小開啟我的智力,激發我的學習興趣。由於大人們善於引導,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在上幼兒園時,已經能背誦三十多首唐詩,認識二、三百個漢字,就已經能寫一手不錯的毛筆字了。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喜歡上了畫畫,記得在姥爺的指導下,我曾畫了一幅《鬧社火》,描繪了正月十五玩社火的熱鬧場面,裏面形態各異的人物就有一百多個,這幅畫獲得了全國少兒書畫大賽的金獎;後面我畫的《家鄉美》、《飛上太空》和書法作品《草》都刊登在《西海都市報》上,這些成績使我嚐到了成功的甜頭,很有一點成就感,因此渴望知識的慾望更高了,學習的興趣更大了。我覺得我的家人很會調動我求知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這是我特別愛學習的最大動力。

二、我的家人從不給我買零食和玩具,但對我學習有益的東西從不吝嗇。等我長大了一些,基本上能認識漢字時,他們就鼓勵我多讀書,並針對我的愛好,給我買各種少兒讀物。在購買學習用品上毫不猶豫,比如給我買鋼琴、電子琴,給我買筆墨紙硯,給我買其他開發智力的用品等等。他們多次給我講“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不只一次的告訴我多讀書能提高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寫作水平。通過看書,我認識了豐富多彩的世界,瞭解了許多科學知識。我體會最深的一點是:通過閲讀大量涉及各個方面的書籍後,在寫小練筆和作文時從不感到費勁。現在,讀課外書籍已經成為了我學習以外的最大愛好,一有時間,就會捧着書看,都達到了“如痴如醉”、“廢寢忘食”的程度,家人説我是一個“小書蟲”。我也覺得如果有一段時間不看書,就覺得缺點兒什麼似的。到現在,我已經閲讀了少兒版的中國四大名著及世界著名的童話、科幻等大量圖書,一些書我甚至看了7、8遍之多。我每天都暢遊在書的海洋中,如飢似渴的汲取着知識的養分。

三、我從小能夠健康茁壯的成長,除了社會的關愛,老師細心的教育外,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沒有家長的配合、監督,對我的學習和表現放任自流,不管不問,説不定早已耽誤了我的學習。我的家長平時對我的學習和其他方面抓得很緊。每天督促檢查我的作業,給我輔導難題,給我批改作業,督促我預習新課等,使我進一步吸收、消化所學的功課,並對此加深理解,因此在學習中不覺得吃力。雖然我每天玩耍的時間很少,但由於家長合理安排了我的時間,比如什麼時候寫作業,什麼時候練字、彈琴。形成習慣後,不覺得忙亂,而且覺得充實、輕鬆。現在我除了完成正常的學習任務以外,還利用業餘時間堅持學習書法、鋼琴和英語,到現在我的書法已多次獲得省內和國內外的獎勵,電子琴已經通過中央音樂學院四級考試,鋼琴已過四級,樂理知識已過二級。在英語比賽中多次獲獎,曾到北京大學參加了全國英語童話劇表演大賽,並獲得一等獎。現在能流利的用英語表演多個童話故事。另外,我的家人還支持我參與校外的其他比賽,有意識的鍛鍊自己的膽識和口才。並在文明禮儀、尊老愛幼、幫助同學等方面給予了很多教導。

總之,我認識到他們這樣做,都是為了我好,期望我能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我不會辜負家人的教育,我一定要做一名聽話懂事、學習優秀的好孩子。我為有這樣的家庭而自豪,我感謝我的家人。

我的家庭教育作文 篇4

我是一、四班張舒童的媽媽,我的女兒是一個善良、有愛心、明事理、做事認真、團結同學、愛好廣泛、生活節儉的好孩子,但脾氣急躁、有時馬虎、性格敏感。現在班媽彭玲芳老師的帶領下正健康、茁壯地成長。

回想起女兒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我感覺到做一個媽媽真的很幸福,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媽媽的成長過程,在家庭教育方面我是這樣做的:

第一,關注健康、注重營養。我從事健康行業已經近十年時間了,每當看到身邊鄰居、朋友的孩子生病受罪、家長着急的情景,我就想能不能讓孩子少生病呢?為什麼不能做到防範於未然呢?為此,我堅持做到讓孩子每天不少於兩個小時的户外活動,經常帶孩子到郊外遊玩,近途爬山等運動。飲食上做到平衡膳食,不吃零食、不喝飲料的好習慣。同時讓孩子懂得“垃圾食品”對身體的危害,使孩子自覺地遠離食品污染,讓健康成為一種習慣。幾年堅持下來,我女兒的身體健康狀況一直很好。

第二,杜絕溺愛,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溺愛是一種不講原則的愛,是建立在不平等基礎上的愛。我認為這樣的愛易形成代溝,而且還會害了孩子。我們要扮演孩子不同時期的角色,要把孩子當成朋友,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不要特殊對待、過分關注、過分滿足孩子,不要包辦孩子的事情,不要害怕孩子哭鬧,更不能當面袒護孩子。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我還讓孩子充分自由活動,只要她的行為安全、不過分,我就不去幹涉,因為活動是孩子獲得知識的另一個好途徑。

第三,提升孩子的責任感。要讓孩子懂得做人的價值,明確自己的責任,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結構的改變使孩子位於高高的塔尖上,唯我獨尊。孩子認為家長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不懂得回報、不懂得感恩。為此,我從小就讓孩子參與家裏的大、小事,力所能及地幹一些家務。對於在玩耍、上學期間遇到的一些困難,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儘量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從而讓孩子懂得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愛與被愛,懂得愛是一種能力、需求,愛別人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第四,發現孩子的潛力和特長,及時引導和鼓勵。女兒從小喜歡運動,具備一定的運動技能,包括跑、跳等大動作,還有精細動作,如:畫畫,用剪刀,寫字等。精細動作可以更好地促進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所以我認為運動可以使孩子更聰明。我的女兒很喜歡畫畫、手工和輪滑,我們全家都很支持她。在08年秋季運動會上還取得了六十米第四名,立定跳遠第三名的好成績,這對孩子來説也是一次肯定和鼓勵。另外,女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也不錯,她的成長過程中不缺乏玩伴,除了和鄰家、同學家的孩子一起玩兒,在很多的時候我帶她去郊遊時,還鼓勵她和陌生的孩子交往,她總能和他們打成一片,玩得其樂融融。在家裏,我們全家人都是她的學生,經常模仿和複述幼兒園老師講課,我想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鍛鍊吧。

第五,做好幼小銜接準備,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為了做好孩子的幼小銜接工作,我讓孩子上好學前班,對於上小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我及時幫孩子適應、化解,激發孩子的上學興趣,培養孩子自信心,使孩子更快樂地學習。同時,我注重教育理念和知識的學習,做好孩子的榜樣和老師。

第六,做好家校溝通,及時解決問題。孩子的啟蒙教育是多方面的,家庭教育佔主要方面,同時要高度關注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因為學校也是社會的一部分。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家長應積極配合,及時溝通,和孩子、老師一起解決問題,絕不要埋怨孩子,更不要責備老師,孩子的成長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起着獨一無二的作用,我們要做好孩子的領航人,把積極,快樂,陽光的一面展現給孩子,孩子也會把健康、美好、成功的一面留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