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秋季《開學第一課》視頻觀後感(通用9篇)

欄目: 開學第一課 / 發佈於: / 人氣:7.76K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秋季《開學第一課》視頻觀後感(通用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秋季《開學第一課》視頻觀後感(通用9篇)

秋季《開學第一課》視頻觀後感1

9月5日8點整,央視一套的《開學第一課》拉開了序幕。精彩的節目讓我從頭至尾就一直目不轉睛的看着,我時而感動流涕,時而傷懷悲憤,時而高興微笑,時而激情唱和……

當左太北奶奶講述着左權將軍的事蹟時,我的眼淚就一直在眼眶裏打轉。當她講述完,走到父親(左權)雕像前,低聲説着:“……父親,我們現在過得很幸福,您安息吧!”我的眼淚頓時奔湧而出。左權將軍是八路軍在抗戰中犧牲的最高將領,他是為了掩護大部隊突圍而犧牲的,他犧牲了自己,犧牲了小家,卻成全了大家,讓更多的將士生存下來。左將軍多麼偉大,多麼高尚啊!可是左將軍也是一個平凡人,他也有家庭,也給自己才出生不久的女兒寫信,也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父親和丈夫……左將軍犧牲時,小太北還未懂事,而今,當年牙牙學語的小女孩儼然成了白髮蒼蒼的垂暮老人!左奶奶的一聲“父親,您安息吧”不僅是她的心聲,也是我們所有中國人的心聲。我也想大聲説:“左爺爺,你安息吧!我們偉大的祖國一定會越來越美好,越來越強大!”

當史林山爺爺講述“三哥”的故事時,我的心就一直提着。他讓小史林山去報信,而自己卻留下來監視鬼子……多麼好的“三哥”,他把希望留給了別人,卻把危險留給了自己。當史爺爺講到“三哥”被鬼子用刺刀活活刺死拋下山崖時,我的心像刀絞一樣疼痛。日本侵略者太可恨了,我恨自己不能回到那個年代去痛殺鬼子。我要對“三哥”説:“您是好樣的,您的勇敢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向您致敬!”

當老新四軍爺爺講述新四軍搶救“飛虎隊”隊員的故事時,我除了敬佩之情,還感到的一絲温暖。新四軍冒着槍林彈雨,不怕犧牲的精神讓我敬佩。他們以傷亡300多人的代價,搶救5名“飛虎隊”的隊員,讓我感到温暖。古人説,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新四軍很好地做到了。父親説:中國軍隊不僅是威武之師,更是仁義之師啊!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當節目播到許許多多的中國人,在建設祖國中自強不息,奮勇前進時,我在心裏默唸着:我要快快長大,早日為祖國的強盛添磚加瓦。

隨着一首《我的祖國》唱起,一個多小時的節目不知不覺結束了,但是我的心裏卻深深地烙下了四個詞:愛國、勇敢、團結、自強!在莊嚴的國旗面前,我向祖國鄭重發誓:我一定會做一個“愛國、勇敢、團結、自強”的中國人,長大後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全力。

秋季《開學第一課》視頻觀後感2

幸福是什麼?我無法輕易地為它下定義,因為現在,我還無法捕捉關於它的蹤影,無法感受到幸福所帶來的陽光,無法真正用心感受幸福。直至有人問我幸福在哪裏,我説,我還在尋找。

從名人話語中尋找幸福。叔本華説過,“幸福不過是慾望的暫時停止。”有點悟不出它的道理,或許,照我的簡單理解,我們所想要得到的,能夠讓我們幸福,對於自己喜歡的才會有所慾望,不合自己慾望的我們何談幸福。

新的學期,假期中憧憬了許久,直到它的到來,我才發現,壓力愈來愈大,似乎能讓人窒息。我並不想刻意地去重視成績,名列前茅有多少人對它饞涎欲滴,我的家長,究竟是為了榮譽,或是一意地想培育我成為人才,讓我百無聊賴地學習,學習。我要成長,學習固然重要,但健康快樂成長比成績更重要啊,我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能夠了解。我會快樂地學習,況且沒有壓力地輕鬆學習效果該是會更好吧。

第一是什麼?好多人説是“工作中或學習上的優秀”,但第一課告訴我,“人生中有無數場比賽,只要今天比昨天有進步,你就是第一”,進步,步伐雖小,但我邁開了。我是‘第一’嗎?

約翰·庫提斯,上帝將不幸降臨於他,帶着自己殘疾的身體,他終究成為了一位偉大的演説家,終究是實現了自己從小的夢想。我也行嗎?也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我要自信,我一定有獨特的價值!通往夢想的途徑也許不只一條,嘗試新的路,我也能做得很好。

校園生活,有友誼,也有競爭。第一課——“都在想着自己獲取,可能什麼都得不到”。的的確確,珍惜身邊人,身邊事,懂得對生活感恩,何必一直吵吵鬧鬧,好好對他人,下輩子不一定能夠遇上了。要奉獻,幫助別人能讓自己更快樂。

幸福,《開學第一課》讓我領悟了。對於自己的愛好,我不該放棄,即使有些事情錯過了‘時間’,但是,現在,我明白了任何事情,從現在做都不晚。

山區的孩子,他們眼裏的幸福是愛吧。因為,他們清楚最強大的不是苦難,而是愛。愛在大家心裏何嘗不是最強大的。

幸福,現在,在我心裏,它已有了含義,不在受他人幸福的含義的束縛。我的幸福,簡簡單單的,只要我喜歡的人開心,我就感到幸福。因為,我總會為此而努力。而大家總而言之的幸福,也該就是課後總結的“成長、樂觀、自信、超越、感恩、分享、寬容、溝通、關愛、讚美、努力及奉獻”。

幸福。我懂的。

秋季《開學第一課》視頻觀後感3

“父母教會我什麼?”這是今晚央視《開學第一課》的主題,也是最近幾天網絡討論的熱門話題。媒體調查中,南京某小學四年級學生豆豆説:媽媽教我想當三好生就要給同學送禮,結果媽媽的方法很有用,我真的當上三好生了。

想當三好生就要送禮——這位媽媽用成人世界的不良風氣教育孩子,自然被很多網友質疑。可是,媽媽的方法完全錯了嗎?豆豆以前不會和同學好好相處,所以朋友不多。媽媽教她週末邀請同學到家裏玩,或者一起出去組織活動,這是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多參與集體活動,並沒有錯。媽媽教她買些尺子、橡皮、漂亮的夾子送給同學,是為了加深感情,拉近距離,中國自古就注重禮尚往來,大方慷慨也是美德。事實證明,在媽媽的幫助下,同學們都願意和豆豆玩了,她一下子多了很多朋友。可以説,故事講到這裏,是一個美好的“愛的教育”。

但是,當我們知道,交朋友送東西的目的都是為了當三好生,這一切立刻變了味道,原本積極陽光的交友行為,變得有些陰暗。其實,媽媽的方法並沒有錯,錯在動機和理念上,她給孩子灌輸了一種錯誤的價值觀,雖然結果相同,但在孩子人格與品德塑造上,卻大相徑庭。

價值觀決定着人的行為和態度,進而決定着理想、信念、生活的方向和目標。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在生活中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實現我們的價值追求,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是如此,家長不知不覺中受自己價值觀的左右,可遺憾的是,很多家長並未意識到這點;相反,主動對孩子進行價值觀教育的情形很少,孩子只能在言傳身教中領悟、繼承家長的價值觀,即使它們是扭曲和錯誤的。不可否認,現在社會中,某些成年人的價值觀充斥着物慾化和功利化,多數家長當然不可能去用現實、功利的那一套教育孩子,但這些觀念卻常會在一些具體行動和生活小事上表現出來,對孩子來説,就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隨着社會的進步和變革,年輕一代在價值取向上也有了更多的空間和方向,家長再按照自己的社會經驗來指導孩子,也會產生脱節之感。

心理學家諾克瑪説:“作為一個價值觀的催化者,需要奉獻、彈性、參與和耐心。”其實,最質樸的價值觀就是“幸福觀”,我們活着就是為了追求幸福,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同樣是為了他能幸福。當物質生活充裕後,孩子們的價值觀理應不再被束縛,向人性迴歸,向美德迴歸,如此才能成就豐富而有內涵的人生。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不妨把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為最有意義的“開學第一課”。

秋季《開學第一課》視頻觀後感4

幸福在哪裏?

媽媽曾經給我講過一個他小時候的故事,她小時候時候曾經得到了一個泡沫文具盒,她開心極了,感覺非常幸福,如獲至寶,十分愛惜的使用,用了整整兩個學期都還沒有用壞,我感到非常奇怪,無法理解,我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文具盒,數也數不清,卻從來沒有感覺到幸福。

前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的節目,其中“最美女孩”孟佩傑的故事深深的震撼了我,孟佩傑很不幸在5歲時就成了孤兒,她被現在的養母收養,好日子只過了3年,不幸再次降臨孟佩傑的養母在她8歲時就癱瘓了,養父又離家出走,8歲的她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它不僅要做繁重的家務勞動,還要幫助養母做每天幾百次的康復訓練,要把比自己重很多的養母背到輪椅上,推着養母出去散步,在這樣的情況下孟佩傑還考起了大學,為了學業和照顧養母兩不誤,現在她帶着養母走進了大學生活。

在我們看來孟佩傑和她的養母非常不幸,為什麼我分明從她們母女倆燦爛的笑容中讀出了幸福兩個字呢?它讓我開始認真地思考幸福究竟是什麼?他到底在哪裏?在孟佩傑和她養母這樣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中,大家和和睦睦,自然就會感到幸福。再想想我吧,而我有一個温馨的家庭,爸爸媽媽非常寵愛我,只要我的要求合理,爸爸媽媽一定會滿足我,我不用做一件家務,為什麼我沒有感受到幸福呢?

我終於明白了,愛是孟佩傑和她養母之間的紐帶,感恩讓他們感受到了幸福,養母給了孟佩傑一個家,孟佩傑給予了養母一個可能連親生女兒都做不到的無微不至的照顧。而我呢?我以為爸爸媽媽外公外婆給予我的都是理所應當,有多少時候我體會到了父母的愛意和用心良苦呢?就像殘疾人認為幸福就是有一個健全的身體,而健全的人卻沒有體會到一樣,我以前對幸福視而不見,那不就是我以前感受不到幸福的原因嗎?其實幸福就圍繞在我的身旁,只要我有一顆感恩的心,就可以感受到它,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細細的回憶,我感受到幸福的時候是在每個月的月末,因為爸爸的工作很忙,只有每個月的月末才能回家,回來時他總會給我帶許許多多的禮物,吃飯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坐在一起,家的感覺很濃很濃,每當這個時候就會覺得有這麼多人疼愛着我,我真的很幸福,很幸福。

我想好了,一次爸爸回來的時候我要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在他的耳邊説:“爸爸,我愛你!”相信那一刻我們彼此都會感到幸福。

秋季《開學第一課》視頻觀後感5

9月1日晚上八點,我坐在電視機前,觀看已經陪伴着我們十年的《開學第一課》。今年《開學第一課》以“創造向未來”為主題,通過“夢想、奮鬥、探索、未來”四個篇章,鼓勵我們鍛鍊實踐能力,提升科學素養,培育創新精神。

在這四堂課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堂課:奮鬥。

在這一堂課中,俞敏洪老師介紹了他奮鬥的經歷。當年俞老師參加了三次高考才考上。第一次,他英語考了三十三分,落榜了,但他不放棄,回到農村,邊幹農活邊繼續再考。第二次,他英語考了五十五分,離大專分數線還差五分,還是沒考上。這一次他想,我再努力一年,明年肯定能考上。於是,他和媽媽説:“請允許我這一年不幹農活,努力讀書,明年肯定能考上大學。”媽媽答應了他的請求。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考上了,並且考上的是北京大學,收到錄取通知書時他正在地裏種菜。大學畢業後他留在了北大當老師,並且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老師。到了改革開放的時候,他又從北大出來,成立了一個培訓機構,並每年大概出資一億元人民幣左右,支持貧困地區的幾萬個農村孩子進一步學習,去追求他們走向城市、走向大學、走向世界的夢想。俞老師最後告訴我們:人生就是一路奮鬥一路精彩的過程,越奮鬥越精彩。

聽到這裏,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相比農村的小孩,我學習、生活條件這麼優越,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讀書呢?記得有一次,我的期未考試不理想,回到家媽媽批評了我,我當時還不服氣,理直氣壯地對媽媽説:“比我考得不好的人大把,我又不是最差的一個。”現在想起來是多麼的不應該呀!

還記得那一次,老師教我一首難度大的曲子。我彈了很多次都不會,就對媽媽説:“媽媽,我不想學了。”媽媽問明原因後,語重心長地對我説:“你如果現在放棄,那你這麼多年的辛苦都白費了!學習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你要獲得成功,就必須付出努力,否則你會一事無成。”聽了媽媽的話,我堅持下來了,並通過自己的努力,今年通過了鋼琴五級的考級。我還定下目標,明年通過七級的考試,實現自己的鋼琴夢,成為像朗朗一樣厲害的鋼琴家,站上更大的舞台演奏,讓更多的人聽到我的琴聲。

青少年代表王源在節目最後説:“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作為青少年,我們要追求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躍,心靈的勤奮。以夢為馬,以新為劍,少年遠行,不畏將來。”

“中國向未來,創造向未來。”作為一名青少年,我也要努力學習,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未來,加油吧,陳俊昊!

秋季《開學第一課》視頻觀後感6

在我們的血脈裏,流淌着這樣一種驕傲,它深深鐫刻在我們的民族記憶裏。它,就是這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中華驕傲!

在《開學第一課》裏,主持人、嘉賓,和表演者共同闡述了“中華驕傲”:中華漢字、中華武術、中華詩詞與琴棋書畫。其中,我的最愛,就是“中華漢字”。漢字,是祖先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化瑰寶,作為全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文字,直到今天,仍用最鮮活的魅力,向世界展示着中華驕傲。

漢字不但是我們祖國的語言,還漸漸的走向了世界,使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研究漢字。來自美國的“漢字叔叔”——理查德西爾斯。他從小就對漢字產生了興趣,於是,他前往中國,探尋漢字的奧祕。他自制了一萬五千個漢字卡片,來幫助自己學習中文。慢慢的,他發現每個漢字都有歷史與故事,他決定自制一個漢字網站,讓更多人認識漢字。二零一一年,他突發了心臟病,幾乎失去生命。他覺得,自己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能再耽誤製作網站了。為了製作網站,理查德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資產與時間,用《説文解字》、《六書通》、《金文編》、《甲骨文編》四本書,用八年時間,把一個個字都放進了自己的數據庫。終於,網站完成了。一開始,看網站的人很少,後來,人們瞭解了理查德的事蹟,紛紛轉載網站,最後,每天有六十幾萬人觀看他的網站。一位外國人,為了漢字投入了自己的一切。難道還不足以證明漢字,是我們的驕傲嗎?

走向世界的,還不只有漢字。早在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歷經萬難,開拓了“絲綢之路”,將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帶到了西域,加強了中原與西域的紐帶。明朝,鄭和七下西洋,乘風破浪,來到了印度等多個國家的海岸線,將中國的特產遠渡重洋,帶到了其他國家。而現在,我們開展了“一帶一路”,重振“絲路”精神,並且更大限度的發展“海上絲綢之路”,將中國的高鐵與其他位於世界水平的品牌運向世界各地。在這種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開始學習毛筆字、刺繡、古詩詞等中華的驕傲。中華驕傲正在走向世界!

而我自己,雖然會背一些古詩詞,可是隻會其中的冰山一角;雖然會寫毛筆字,可是並不精深;雖然會下象棋,可是技術並不高超。在“中華驕傲”上,我只是個初出茅廬的新手,在未來,我需要學習更多,充實自己,將中華驕傲繼續帶向世界,將更多華夏文化的種子撒到世界各地。

秋季《開學第一課》視頻觀後感7

又是一年開學季,收拾起激動的心情,如約與《開學第一課》在熒屏上相遇,品着知識與文化,共度良宵。

話説中華驕傲,可謂數之不盡。且看老祖宗們留下來的文化瑰寶,着實令人引以為豪。

説文解字,以溯華夏之源。王寧教授以正直為本,為我們講述了漢字的演變。從甲骨文到大小篆,從象形字到方塊字,漢字在千年的風雲變幻中淵源流傳,從未間斷。它美得像書頁間飛舞的蝴蝶,一字一句,優雅地訴説着故事,記錄着歷史,使今天的我們得以見識秦漢的輝煌,唐宋的風骨。此真可謂中華第一驕傲!

聞雞而武,以振民族之魂。武術表演《少年中國説》震撼人心,恢弘地展現了中華武術之美。站如鬆,坐如鐘。南拳北腿,少林武當,一招一式,上可平天下,下可安身心,令人歎為觀止。棍棒之間,舞的是歸隱山林的超凡脱俗,舞的是精忠報國的一腔熱血。

以棋會友,以明賢者之智。琴棋書畫,乃文人四友。琴瑟蕭蕭,筆墨丹青,斟杯醉飲,怡然詩氣在黃卷青燈下盪漾開。而棋者,最為精妙。方寸之間,落棋無悔。手握黑白棋子,指點方格棋盤,卻也有點運籌帷幄之感,看似是場無硝煙的戰爭,其實是棋手之間最真切的交流。棋如人生,人生如棋;心如止水,方可前行。

細品詩文,以載大方之道。我一直認為,詩詞歌賦是中華文化中最絢麗的瑰寶。平平仄仄間不知藏了多少才情,才能使文字的組成到達如此儒雅秀麗的境地。這裏面,有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情壯志,有柳永“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離愁別緒。那一句句絕美的文字,每每讀到,總不能不使我為之動容。

回首過去,憶往昔崢嶸歲月,如此多嬌。歷史大浪淘沙,留下的是民族文化的精華,留下的是民族精神的基因,這是千百年來先輩們為我們留下的中華驕傲,這是我們的文化自信。

展望未來,數千古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華夏兒女沒有辜負先人們的期望,今天的`中國,日新月異,天塹已成通途,登月不再遙遠;京廣鐵路朝發夕至,C919大飛機展翅翱翔,這是屬於這個時代的中華驕傲。而我們能做的,就是銘記歷史,繼承傳統,將中華驕傲帶向世界,讓世界為之讚歎!

今宵月色如水。願四海炎黃傳人得之於心,會之於笑,共賞華夏之美,共築中華之夢,為民族振興聚力聚智!

秋季《開學第一課》視頻觀後感8

“成長的路上總有煩惱,與夥伴一起愛的擁抱,校園的花草一同長高,開學第一課用心起跑……”今天我們收看了開學第一課,主題是:英雄不朽。是啊!英雄永垂不朽,英雄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第1課:愛國

每個英雄都愛國,他們保家衞國,拯救同胞,不畏艱險,勇往直前,不怕風吹雨打。在1931年,日本軍隊霸佔了東北三省,並且打到長城腳下,在城牆上轟下了一個缺口,戰士們用自己的身軀將缺口死死堵住,阻止了敵人的鐵蹄……國歌就是在這國難當頭之際創作出來的。不上英雄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他們付出,甚至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那些英雄如鋼鐵般堅強,如獅虎般勇猛,一位位錚錚鐵漢,一位位巾幗英雄,用自己的汗水血水染紅了我們的國旗……有太多太多的抗日英雄,為了保家衞國,捍衞國土,拋家棄子,視死如歸,他們也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困難,敢於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敵人壓倒的英雄氣概。

第2節課:勇敢

所有英雄面對困難都勇往直前,挺身而出,不怕犧牲。這份勇敢難能可貴,不分男女老少。在那個時代,不少小英雄也拼盡全力,用盡一切辦法,把犧牲減到了最小,保護了戰士和相親的生命。敵人用血洗了我們的南京城,敵人在這座千年古城,進行了一場血腥恐怖的大屠殺,那時的南京就是現實的煉獄。傷痛讓我們更加珍惜今日的和平,勇敢的捍衞正義和良知。

第3課:團結

1931年時,中國的上空出現了一百多架戰鬥機,外國飛行員把戰鬥機畫成鯊魚的樣子,雄赳赳氣昂昂,中國誤以為是老虎,於是形象的稱他們為”飛虎隊“。在戰場上面對敵人的時候,只有同心協力,並肩作戰的團隊,才能獲勝。為了反法西斯的勝利,我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在那個年代,我們用小米加步槍對抗敵人的飛機大炮,之所以能獲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團結!

第4課:自強

英雄最重要的品質是心中自強,不怕困難。我們是英雄的的子孫,未來是屬於我們的時代,學習英雄的精神,接過英雄前輩的旗幟,從現在起堅定意志,把祖國的強盛當作自己的夢想。今天我們是未來的主人,只有自信,自立,自強,才能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

我們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戰士們勇敢頑強,機智勇敢,放棄了自己的家園,用自己的血肉打下了這片燦爛的祖國,用自己的血水染紅了這面國旗,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自信,自立,自強,成為對祖國,對社會,對人民有幫助的人。

秋季《開學第一課》視頻觀後感9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為“中華驕傲”。中華驕傲,是文化的驕傲,是民族的自信。“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載道”和近年來提出來的“一帶一路”都是中國的驕傲。這份驕傲和自信,深深眷刻在我們民族的記憶裏,流淌在我們文化的血脈中。

其中,“文以載道”,文學體現了中國人的審美、情懷和志向。字裏行間,有意境,有韻味,有風骨,迴響着中華民族的文化共鳴。而詩詞又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詩以言志,文以載道。”蘇軾就是很好的代表。他既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細膩,又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在他失意的時候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等名篇佳作。在他經歷坎坷時,在他無人問津時,他依然積極生活,繼續創作,為中國文學作出貢獻。在他的作品中,依然能夠看出那種積極向上的豪邁的英雄本色。

所以,人們常説文學就是一艘船,在這艘船上,承載着千百年來人類的思想情感、精神追求、道德倫理、家國情懷。如果説中國詩詞也是一艘船,那麼在這艘船上,從《詩經》到“楚辭”,從唐詩到宋詞,甚至從元曲到明清小説,就彷彿是一盞盞的燈火,照亮了多少雙眺望遠方的眼睛。

路遙在他的小説《平凡的世界》裏,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精神再獨立的人,有時候也需要找到一種依附,一種歸宿。”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文學就是人類精神的依附,情感的歸宿。而古往今來中國文學寶庫中的詩詞,正承載着中華民族的許多情感和精神價值,傳遞着文化的共鳴。

節目中請到一位96歲高齡的翻譯家許淵衝老先生。看到這位銀髮蒼蒼的老先生,聽到這位老先生70年來筆耕不輟,堅持將中國古詩詞帶向世界的感人事蹟。我很激動,也很震驚。因為從小到大我的夢想,也是做一位翻譯,我不僅想精通我的母語,我們國家的文字,更想去領略其他國家的語言之美,瞭解其他國家的文化。

雖然我不能像許淵衝老先生那樣,將中國詩詞研究得那麼深,把中國詩詞翻譯得那麼好,但我也想把中國的文化傳播出去,夢想着在瞭解東西方文化的基礎上,將中國的文字、文學、文化帶向世界,讓世界領略東方之文的魅力。

我會努力學習,爭取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利用兩國語言,甚至多國語言,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讓驕傲的中國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