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2022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00字(精選5篇)

欄目: 開學第一課 / 發佈於: / 人氣:5.55K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1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00字(精選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2022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00字(精選5篇)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00字1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了中央台播放的《開學第一課》。

節目分三個部分:第一節,有夢就有動力。第二節:有夢就要堅持。第三節:有夢就能出彩。節目一開始就請出了女航天員王亞平,講述了她航天夢的實現歷程。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亞平,她是升上太空的又一位女英雄,實現了自己的飛天夢想。

還有一個4歲得了腦癱的小朋友,醫院已經放棄了對他的治療,但他的媽媽堅持不放棄,付出了超乎常人的毅力,教他學習彈琴,最終孩子幾乎能像正常人一樣上學了。當他在現場彈出《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時候,我和媽媽都感動的哭了。他的媽媽太偉大了!太辛苦了!我從中也體會到了媽媽的艱辛,我以後要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和媽媽的期望!

片中還講述了2008年汶川地震中失去一條腿的廖智老師,她從前是個舞蹈老師,可是,因為地震她失去了一條腿,還失去了她可愛的孩子,從此她再也不能跳舞了,而且生活都不能自理。但是她並沒有放棄,為了自己的夢想,她用假肢繼續練習跳舞,並坐在輪椅上學會了輪椅舞,終於實現了夢想。

節目中還介紹了很多名人明星的夢想實現歷程。這些人夢想的實現都經歷過堅持不懈的學習和努力的工作。一個夢想的實現過程,就是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我感觸很深,我的夢想是長大後當一名飛行員,駕駛着飛機在藍天上翱翔。這個夢想也是我努力學習的目標。我要盡最大努力的學習,堅持不懈的學習,實現我的夢想。

通過觀看《開學第一課》中的故事,我深刻體會到:面對困難不能輕易放棄。雖然假期我沒學會游泳,但現在我決定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儘快學會游泳!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努力,什麼都能成功。我的夢想有很多,服裝設計師、攝影師、導演、製片人或者畫家等等,一切都得靠自己的努力去實現。所以從現在開始博覽羣書,養成會學習、愛學習的好習慣。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00字2

法國雕塑家羅丹曾説過:“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用心觀察,你會發現美就在你身邊。我們要善於發現美,創造美,從而擁有一個美麗的人生。

今天,我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美就在你身邊”。講了探索美、創造美、傳遞美、和諧美。

第一個上場的就是我們的航天員劉洋老師,她對太空也曾有着無數遐想,但當她來到了蒼茫的宇宙時,被在太空的地球深深地震撼了,那是多麼的瑰麗,多麼的耀眼,那種美是無法想象的。她説,太空獨特的環境對人的身裏和心理,都是一種嚴酷的考驗。也許當我們真正遠離了地球,才能體會到地球的美麗和珍貴,我們是多麼需要這顆星球。她愛這裏明媚的陽光,愛這裏清新的空氣,愛這裏純淨的水,愛這裏的江河湖海,愛這裏的高山平原,愛這裏生存着的多樣化的物種,愛這裏生活着的人類。

接着就是姚明的視屏,他來到了非洲大草原,他發現每一種動物都有它獨特的魅力。因為有了形態各異的它們,才有了美好的大自然。是它們才使我們的大自然生機勃勃。但不幸的是因為一些人為的破壞造成了許多動物瀕臨滅絕,要真正來到大自然中去親近它們,看到它們的美麗,才能知道保護它們的重要性。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人正在保護着這顆美麗的星球,當然是清潔工叔叔阿姨們了,他們的工作十分辛苦,又髒又累,整天和垃圾打交道,這是一項很多人都不願意做的事情。在大家還在甜甜的睡夢中時,他們已經起牀了,拿着掃把打掃地面。當我們出門上學時,他們已經把路面打掃得一乾二淨。是他們讓我們的環境變得更美麗!

通過這《開學第一課》讓我瞭解了大自然的美麗。美可以使一座山,可以是一片海,可以是一縷花香,可以是一汪清泉,可以是一個勞動者的背影,可以是一個發自內心的微笑。只要你處處留意,美就在你身邊。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00字3

十年前,著名作家王樹增創作了"中國革命史系列"之《長征》。

有人問他:"寫這本書,有人買嗎?"

事實上,《長征》暢銷國內,供不應求。"讀者不是愛我,而是愛我們這個民族。"王樹增動情地説。

我們為什麼懷念長征?

因為,長征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傳播理想的遠征。千千萬萬紅軍戰士,一路浴血奮戰,傳播着共產黨人改天換地的革命理想,喚醒着中國民眾,給予了他們世代從未有過的嚮往和希望。

長征,是走向一個嶄新中國的里程碑。那羣義無反顧、前赴後繼的紅色身影,也是建設嶄新中國的征途上最美的影像。

懷念長征,意味着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英雄。懷念長征,我們以此告訴世界――將永遠守望歷史的星空。

在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之際,由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關工委、南京報業傳媒集團主辦,棲霞區文明辦、區教育局、區關工委、東方衞報共同承辦了南京萬名小學生"重走長征路共築中國夢"大型系列活動

本次"重走長征路共築中國夢"大型系列活動包括了"重走長征路"、h5網絡傳遞星火、紀念長征勝利主題班會評選以及"我心中的長征"主題徵文等內容。

其中,h5網絡傳遞星火已有近11萬名"長征使者"參與,6月27日,棲霞實小的200多名小學生高舉紅旗,在十月軍校實踐基地進行了2。5公里"長征之路"縮微景觀的體驗;而"我心中的長征"主題徵文活動也反響強烈、投稿踴躍,據不完全統計,迄今已收到徵文稿件數百篇。

自今日起,本報將擇優刊登"我心中的長征"主題徵文稿件,願廣大讀者與小作者們一道,傳承長征精神,共築中國夢。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00字4

前幾日剛剛看完了《開學第一課》,心中有一些小小的觸動。這使我更加清楚,珍惜生命意義的存在,也恰當地彌補了一些教育上的不足之處。

這一課是由潛能、堅持、團結和生命四個階段完美組成的。其中,我對“潛能”這部分影響比較深刻,感受也頗多。

每個人的潛能都是需要挖掘的,也能夠培養。在第一環節“潛能課”中,我見到了一位偉大的校長。他,來自四川綿陽安縣的桑棗中學。他常對師生們進行緊急撤離的演習。地震時,校內近2300名師生全都安全疏散到操場,沒有一個人受傷,這整個過程僅僅用了1分36秒。當看完這個片段時,我震撼了,多麼驚人的數字啊!一種源自內心的感歎油然而生:培養出來的潛能,竟可以在那樣危急時刻發揮地這樣完整,這樣地淋漓盡致!真可謂是知識守護生命,一點不錯。

“堅持就是勝利”,只有通過堅持,才能成功抵達希望的綠洲。那感覺,是欣喜與自豪。

一本書中曾説過:團結,是由多種情感所交織在一起而產生的一種精神、力量。團結並不只存在於志同道合的人羣之中……是啊,難道中國是毛主席攻打下來的?不完全正確的。是靠毛主席的'指揮,百姓們的支持,和戰士們的努力拼搏,是全中國人民的團結啊!

一個團結的集體所遇到的任何困難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團結擁有個人無法比擬的無窮智慧。

“不拋棄,不放棄。”一句簡短的話語卻已道出生命的全部意義。相信,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奇蹟。

生命,還讓我聯想到了汶川地震,那些痛失子女的父母們,那些失去雙親的孤兒們,如何承受?真的很可憐。但是,這些已經成為過去。對於不幸的人,我們只能深感惋惜,而保存了生命的人,我覺得要向他們致敬。廢墟下:三天、六天、九天……已不敢想象,是常人難以承受的痛啊!是什麼力量使他們走進今天?也許是潛能,在那一刻激發;也許是堅持,是對生的渴望;大概是團結,廢墟下眾人相鼓舞……

這開學第一課,我收益匪淺,會記住的。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00字5

幸福,是每個人都想得到的,那麼,你知道幸福是怎麼來的嗎?真正的幸福都來之不易[注: 來之:使之來。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財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只有三種方法可以得到,那就是奉獻、自信、成長。

你知道嗎?奉獻是十分重要的。打個比方:有一大筐水果,有幾個同學都拿着幾米長的大勺子,想把筐裏的各種水果撈起來放在自己的手掌裏。幾分鐘過去了,每個同學的手裏幾乎一個都沒有,唯一隻有兩個同學手上有水果。主持人問他倆是怎麼撈上來的,他們倆不約而同[注: 約:相約。事先沒有約定而相互一致。]的説:“我先撈了一個上來放在了他的手裏,然後他又撈了一個水果放在了我的手裏。”如此看來:奉獻多麼重要啊!

自信,是頂起人生的支柱。成龍小時候刻苦訓練,老師對他要求不斷提高,懲罰也直線上升,可是他堅持了下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因為他很自信!還有一個小孩是個盲童,卻非常喜歡彈鋼琴,可是對於一個盲童來説,有什麼好的方法能讓他成為鋼琴家的美夢成真呢?於是他們母子倆去了北京,租了一間很小的屋子。在那裏他們請教了40多位非常優秀的鋼琴老師和好幾所學校,可最終換來的是失望與自卑。後來,慈善基金會捐助他上了一所盲童學院……

人的一生,每個人的成長之路都是不同的,有悽慘的、陽光的、也有快樂的……有這樣一對母女倆,她們的生活很感人:這一位在大學裏成績很一般的女學生,本來成績不優異的她,母親卻是個可憐的殘疾人。可是他每天堅持給母親按摩,陪母親散步,給母親洗衣做飯……她挺過了四千多個日日夜夜,背後卻從不抱怨。因為她知道要面對現實,成長能給自己帶來幸福,所以一點都不感覺到自己苦和累!

他們都是我們的好榜樣,我可要多多學習他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