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央視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00字(精選13篇)

欄目: 開學第一課 / 發佈於: / 人氣:2.68W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央視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00字(精選13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央視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00字(精選13篇)

央視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00字1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於9月1日21時播出啦,2017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中華驕傲”為主題。

2017年的開學第一課,著名主持人董卿、撒貝寧化身“班主任”,帶領大家從前輩們身上學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任嘉倫、柯潔、郎朗、吉克雋逸集體上線,還有我們超級喜歡的吳磊小哥哥帶領大家唱響“班歌”!最難忘的是第五節:絲綢之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在“走出去”和其他文化進行交流的歲月中,煥發出了持久的光芒。

這節課的重要嘉賓之一是來自巴基斯坦的漢語教師米斯巴(右),她是巴基斯坦第一個本土漢語教師,在巴基斯坦百分之九十會説漢語的人都是她的學生,因此她被譽為“巴基斯坦漢語之母”。看了節目,我感到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很自豪。今年的舞台被佈置成一個打開的“書卷”的造型,兩側是捲起的書邊,在“書卷”下,是兩排一共32套課桌椅,簡直就是教室的模樣。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96歲的北京大學教授許淵衝爺爺。他長期從事文學翻譯工作,已有六十餘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他還曾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

很多我們熟悉的中外名著都是通過許淵衝爺爺的翻譯才能為我們所熟知。他説自己每天都至少翻譯一頁紙,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點,有時也會半夜坐起,打着手電筒寫下想到的內容,生怕第二天忘記。

許淵衝爺爺説:“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那就是我要翻譯到一百歲,把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傳播到海外。”

我們做為年輕的學生,應該向許淵衝爺爺學習,為自己定個小目標,然後向着目標前進。

央視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00字2

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季的主要內容是聯合了當年革命長征故事來講述我們中國當前面對一些政治時事的態度:中國,一點都不能少。雖然在節目中,沒有明確地點出了香港,但我還是不由地想起了香港的事情,當年我們的革命先烈和老前輩們浴血拼搏,目的就是為了把欺負我們中國的敵軍趕出去,捍衞我們自己的國家主權,從那時候我們就明確地表示了我們的態度,就是:中國,一點都不能少,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只有我們中國人才是這片神州大地的主人。

中國一點都不能少,這是常識,更是底線,我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容忍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再次重演。一切分裂祖國的活動都必將遭到全體中國人的堅決反對。我們有堅定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分裂陰謀。我們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中國的任何一塊土地從中國的領土中分裂出去。

我們中國一直都是秉持着以和為貴的處事方針,因為那是我們作為一個大國的風度,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中國好欺負,我們中國是一頭覺醒的雄獅,任何不懷好意的國家都別妄想欺負中國。面對挑戰,我們祖國從不畏懼,擁護祖國統一,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以上就是我在看完這季的《開學第一課》後,聯想到了當下的感想,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明白中國一點都不能少的重大意義。我愛你,我的祖國,我為自己是中國的一份子而感到驕傲和榮幸,這份榮幸和驕傲是我的祖國所賦予給我的,在他國,我無需謙卑,無論是在哪個國家,我都敢大聲地告訴全世界:我是中國人,我與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離。

央視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00字3

9月1日晚上,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開學第一課》。這次節目主要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邀請了95歲高齡的白公館脱險志士郭得賢、我國第一代登山運動員貢布、“嫦娥四號”總設計師孫澤洲、海口艦原副政委嚴冬和澳門中學校長尤瑞陽等講述了他們與五星紅旗緊緊相連的動人故事。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一個故事就是白公館脱險志士郭得賢奶奶講述的親身經歷。1949年10月7日,有些地區還未解放,仍然被關押在白公館監獄中革命志士們,知道了新中國成立的消息,他們激動不已,立即拆下了紅色被面,縫上了黃紙做的星星,祕密做了一面五星紅旗。因為從未見過紅旗,他們只能按照自己的想像力,製作的紅旗不夠標準,藏在了牢房的一塊地板上,想着解放的時候,高舉着這面紅旗衝出牢房。説到激動之處,郭奶奶不禁熱淚盈眶,她哽咽的説道:“想起我們多少同志流血犧牲,就是為了新中國的成立,為了紅旗能夠永遠飄揚……”

節目現場中我還觀看到了很多的才藝表演,由三位初中生哥哥組成的“大黃金“”組合,挑戰了30秒最多的交互換跳繩記錄,真正驗證了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呀。還有大學生哥哥姐姐們來了一場機器人限時救援比拼,實在太精彩了。最後不同民族、年齡的小朋友們紛紛登台,一起高唱《國旗國旗真美麗》等歌曲,用歌聲來表達自己對國旗的熱愛。

72年前,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開啟了祖國多彩的時代。今年恰逢祖國成立72週年,是所有中國人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我為能生活在這個國家感到幸福!

祖國,我愛你,五星紅旗我愛你!相信您在今後的歲月裏更加美好,更加輝煌!

央視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00字4

“小動作,大健康;動起來,更精彩。”是這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節目採用了我們喜聞樂見的形式:運動與國粹相融合,遊戲和鍛鍊相碰撞,韻律與健康相交融……讓我們在輕鬆愉悦當中,感受到天天鍛鍊的重要性:每天堅持鍛鍊一小時,不僅使我們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而且培養了社會適應能力。

而我呢,並沒有每天堅持運動一小時,而是在偶爾做完作業後,壓壓腿,下下腰,舒展舒展胳膊。但也遠遠不到一個鐘頭,看來我的運動量還應該再增加一下了:吃完飯跟爸爸媽媽一起出去遛彎兒,或者跳一會兒舞,做仰卧起坐。但我有的時候做了半小時就已經大汗淋漓了,於是,我心中便有了一個疑問:最好的運動方式是什麼?

《開學第一課》幫我揭開了謎底。博士研究生導師趙教授給我們示範了幾種在家裏、教室裏都可以做的運動動作。“展翅高飛”、“小碎步跑”動作雖然簡單,但可操作性強。愛運動,享健康,原來soeasy!

還有一個環節當然就是一起翻撲克牌啦!這也是最激奮人心的時刻。但這次玩兒的撲克牌跟我們大家想的完全不一樣。規則是這樣的:花兒隊和大橋隊,每個隊都有二十張紙牌,每隊選出兩名同學,花兒隊的牌都是正面朝上,大橋隊的牌都是反面朝上,哪個隊先把對方隊的牌翻完,哪個隊獲勝,怎麼樣?另外,這個遊戲還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玩兒,既可以鍛鍊身體又可以增進親子關係。這個是不是一個絕好的主意?

時間過得真快啊!《開學第一課》也在一片歌舞聲中結束了。我滿載着收穫而歸。

央視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00字5

夢想是什麼?在賣火柴小女孩的眼裏,夢想是飄香的烤鵝,是祖母温暖的雙臂。在袁隆平爺爺的眼裏,夢想是不停地突破和探索,是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創造。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就圍繞“夢想”這一主題,告訴我們有夢就有動力,有夢就要堅持,有夢就能出彩。

在第一節課中,我們看到了在太空為我們授課的王亞平阿姨,也看到了13歲跳傘隊員付麗娟,在知道了她們的經歷後,我也懂得了有夢就有動力的意義。又通過沖浪紙飛機這個遊戲,更讓我明白夢想的動力就是你成功的動力,也是你遠走高飛的動力。

在第二節課中,我們認識了堅持影視夢想,走向世界舞台的章子怡老師,又認識了地震中失去雙腿,堅持舞蹈夢想的最美舞者廖智,她們的故事讓我懂得堅持夢想,努力拼搏,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愈行愈遠,最終走向成功的舞台。

在第三節課中,我們又認識了為夢想努力、替補也能出彩的鋼琴家郎郎老師;11年自學鋼琴培育智障孩子的加油站女工鄭亞波。談到鋼琴,我也是個鋼琴愛好者,我也有一個追夢的經歷:上幼兒園時,老師給我們上音樂課,不用磁帶,而是用鋼琴,從鋼琴裏迸發的聲音是那麼美妙,因此,彈鋼琴這個夢想早已在我心中生根發芽。經過四年努力和拼搏,我現已通過鋼琴七級。我感到,堅持夢想,所帶給自己的是煥發光彩的精彩人生!

除此之外,還有劉冬、譚維維、王廣、周星馳、曾毅、玲花、黃綺珊、趙南、楊培安、蕭煌奇、傅強、方榮、潘其華等給我們帶來了圓夢的經歷,好聽的歌曲、神奇的魔術……讓我們對夢想的領悟更深一層。

每個人都有夢想,無論貧富貴賤,在生活的路上,我們都要克服困難,朝着夢想一路向前。讓我們乘着夢的翅膀起飛吧!

央視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00字6

開學嘍!懷着一份期待和興奮,我邁進了五年級的教室。現在,我是高年級的學生了,心裏想着:這可是嶄新的學習生活,我一定要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績。

老師推薦我們看中央電視台的《開學第一課》。看着,看着,我的眼裏噙滿了眼淚,我一次又一次地被深深地感動了。我更下定決心要努力學習,因為著名影星成龍告訴我們:“付出越多,得到的幸福越多。”從盲童小劉浩彈鋼琴的故事中,從乒乓球巨人鄧亞萍的身上,從佩潔十二年如一日地照顧母親的深情中,我更明白了成龍這句話的意思。

90分鐘的節目,時時刻刻在告訴我們“幸福是什麼?”幸福是積極的生活態度。

劉浩是個盲人,但是他熱愛音樂,全身充滿了自信。母親為了劉浩能學習鋼琴,帶着他和200元錢,敲響了幾十個音樂老師的門,遭到拒絕後,他們也不氣餒,終於,在社會的幫助下,他開始學習彈鋼琴,實現了自己的願望,他把音樂當成時自己的生命,在音樂中收穫了幸福。劉浩是個殘疾人,他對生活的積極態度令我感到慚愧。從小,媽媽就幫我找了最好的老師教我敲爵士鼓,但是我總是懶於練習,遇到難的曲子就發脾氣,不想學了。對於枯燥的練習能逃就逃。所以學習的進展不快,媽媽很擔心,我卻不以為然。今天看到劉浩的故事,我才幡然醒悟。作為一個健康的人,我更應該用積極的態度去生活、學習。在這樣好的條件下,我更應該努力付出,才會找到幸福的方法,瞭解幸福的真諦,邁向幸福的人生。

幸福是一份好心情,幸福是家裏温暖的燈光……

央視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00字7

在開學的第二週裏,我們觀看了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這一次開展了關於孝”愛“的一課。

"孝"上面是一個老,而下面則是一個子字,説了子要拖着老人和長輩,要孝敬他們。《禮記》中説過一句話:則孝,樂其心,不違其志則也。

這個故事是42歲的一個兒子,帶着他的父親去旅行,因此他自己做了一台摩托車四處開,他們去過海南,陝西,北京,山東等各種旅遊地區。6年後,他們父子二人竟走了23個城市,如今已滿牆的照片了。他的父親很開心,有一次,父親問兒子:“累嗎?”兒子卻説“只要您開心,我就不累。”

故事講了秦勇10年前曾是一名歌手,因兒子得病後,他開始留在家照顧兒子——大珍珠。他聽説騎車可以治療,於是他每天堅持帶着兒子騎自行車,一年後,兒子終於學會了騎車,但是爸爸一直沒有放棄和兒子一起玩,談心,游泳。大珍珠説:他不是我爸爸,是我的哥們。為了感激,大珍珠給爸爸寫了一封感恩的信,而爸爸為了鼓勵大珍珠給兒子寫了一首歌《一起長大》非常好聽。

還有一個故事令我深受感動,鄭淵潔和兒子一起吃大蝦,因為大蝦很貴,所以只買了兩隻,在兒子吃完第一隻時,鄭淵潔把另一隻也給了兒子,但兒子説:”爸爸,你給我把大蝦吃完。“爸爸很欣慰的笑了。

當我看完三個故事後,幾乎哭了。這三個故事都描繪了孝“和愛”兩字。孝是落在生活的點點滴滴;愛是讓我們攜手克服苦難的支點。

“孝"“愛“是中國文化的傳統美德,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如果人人付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美好!

央視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00字8

九月一日晚上,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裏的每一個人,都讓我深受感動。

其中,和我最有共鳴的,就是郎朗了。郎朗是為夢想而努力的人。他堅信: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只要一直相信自己,堅持努力,就算是替補,也會有出彩的機會。有夢想,人生就會出彩。

我也一直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我一直想象自己在大舞台上,開一個自己的個人演奏會。當我指尖流淌的音樂奏完最後一個音符時,傾聽着周圍如潮水一般的掌聲。為了這個夢想,我6歲就開始學習鋼琴了。就在前不久,臨近期末的最後一個星期,那天我寫完作業就已經9點半了,可是當天的鋼琴還沒有彈。媽媽説當天的事情必須要當天做完。我不情願地坐在了琴凳上。誰知那天的曲子非常難彈,搞的我不是彈錯了音,就是彈漏了音。我越來越急躁起來,因為時針已經指到了10點。看着時鐘,我的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當我準備放棄的時候,我的腦海裏閃過了我正在練的一首歌曲——————《夢想》。“大海小時候,是一顆愛做夢的露珠;高山小時候,是一粒想長大的石頭;春天最初,是一棵小草的騰湧;星河最初,是一顆小星星的`笑容……”是啊,每一個人都要有自己的夢想,都要為了夢想而去付出努力,只有堅持自己的夢想,才會創造奇蹟。我重新鼓起了勇氣,定下心神,努力的練習着。終於把這個曲子拿下了。到了鋼琴課那天,老師還表揚了我呢!

通過這件事我也相信:困難只是紙老虎,只有勇敢地去挑戰它,擊敗它,才能完成自己的夢想。困難只是嚇唬膽小鬼的,它嚇唬不住堅持夢想的人。大家一起,為了自己的夢想加油吧!

央視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00字9

夢想是人生飛翔的翅膀,只要我們堅持,夢想就一定可以實現,這就是我看了《開學第一課》後最深的感覺。

在我國神舟十號發射時,又多了一位女飛行員,她就是——王亞平。她從小就有了藍天的夢想,後來長大就報名了飛行員。在訓練的過程中,她忍受着所有的痛苦,但是她為了完成夢想,還是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終於實現了她的航天之夢。這樣的例子除了王亞平還有一個人,她在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的女兒還有自己的雙腿,但是她沒有因此而氣餒,經過不斷地努力,她重新走上了熱鬧的大街,重新跳起了美麗的舞蹈,重新站上屬於自己的夢想舞台。她開始的時候不習慣用假肢行走,去吃飯時都會摔跤,困難甚至讓她想到了放棄,但她又回想到,如果今天選擇了放棄,那麼她在廢墟下堅持了二十六個小時,又是為什麼呢?難道就是為了這麼狼狽的活下去嗎?難道就是為了這麼一次簡單的放棄嗎?難道就是為了走下自己的夢想舞台嗎?想到這些,她又重新堅強地站了起來,經過長時間的奮鬥,努力,堅持,拼搏,她終於成功地實現了她的夢想,她就是——廖智。

從她們的事例中,我體會到了,我們做事要堅定不移,不能因為一點點小挫折而氣餒甚至放棄。要知道通往成功的道路是崎嶇不平的,他們既充滿坎坷,又充滿艱辛,並且還很漫長,要用一生的努力才能去攀登。只有經過自己的努力追求,才能收穫成功。我們或者努力一生,或者止步不前就半途而廢,只有有追求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太陽路”。我想做一個有夢想,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有夢就有動力,夢想是一種不竭的動力,讓你不斷燃燒內心的小宇宙,激發對美好生生不息的渴望。這種力量會讓你無懼風雨,無謂風險,不斷前進,這就是我看了開學第一課後,最後的觀後感!

央視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00字10

今天,我觀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開學第一課》。在這四節課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課——孝。

首先,這節課的老師先讓同學們看了一段視頻,視頻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個人,他的爸爸已經七十五歲了。這位老人很喜歡音樂,但是與他相伴的朋友大多都去世了。有一天,老人的孫女問老人:“你去過哪兒啊?”“哪兒也沒有去過!”“那等我長大以後就帶你去啊!”老人連連説好。他聽見了,想:自己應該趁老人腿腳還利索,多帶他去看一些風景。於是,他就改裝了一下舊摩托車,帶父親去看全國的風景。在外出的六年裏,他們一共走了十幾萬公里,去了安徽、河南、山西、陝西等十幾個省份大大小小的景點。他們越騎越遠,最後竟然騎到了北京!他們家裏的一面牆上,貼了整整一牆的父子倆在全國各地遊玩時留下的合影照片!

這是什麼?這就是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樹想要靜下來,風卻不停地颳着;當子女想要去贍養自己的父母時,父母已經等不及離我們而去了。——出自漢·韓嬰《韓詩外傳》。

這時,我想到了自己:有時候,我有一點點不高興的就衝爸爸媽媽發脾氣,可是爸爸媽媽仍舊為我做好我暫時幹不了的事,可是我卻不領情……看了這個後,我真的覺得自己做錯了:我應該自願幫爸爸媽媽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生氣的時候努力剋制住自己不生氣,爭取做爸爸媽媽眼裏的好孩子。我還要為以前的事情向爸爸媽媽道歉;在長大以後,我還要每天去陪爸爸媽媽,讓他們不孤單。正像這堂課告訴我們的那樣:“孝,樂其心,不違其志。”

這一節課,讓我明白:孝,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美德,是我們最不應該忘記的文明傳承!

央視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00字11

“噹噹噹”隨着鐘錶的敲打聲,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開始了!

2015年的主題是英雄不朽,共有四節課:愛國、勇敢、團結、自強。這特殊的四節課講述了一個個英雄的感人故事,也告訴我們了很多道理。那一幅幅畫面在我腦海裏盤旋,我彷彿看見了趙一曼英勇的奔向戰場,早已知道自己最終會戰死沙場,而提早為年幼的兒子留下了遺書;看見了左權為女兒留下的11封家書;看見了程志強被鬼子活活打死……這些血腥的畫面,讓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們都舉起了拳頭,也是這血腥的畫面,喚醒了中國人內心的恥辱。“和平必勝,團結必勝,人民必勝”在我心中,這幾句話一直在跳躍。

最讓我感動的是閆富華爺爺的事蹟。閆富華爺爺13歲就當上了少年兒童團的團長,一天,他和小夥伴們在山頂巡邏,機靈的他突然發現鬼子來了,就急忙讓自己的小夥伴去報告敵情,跟隨大部隊一起撤退。小夥伴報告完了敵情,不放心閆富華,就跑上山去,看見了可怕的一幕:閆富華被一個鬼子拎着,一個鬼子在後面拿着刺刀,惡狠狠地説:“你如果不説出八路的去向,我就送你上西天。”可是他卻閉口不言,鬼子把刺刀慢慢地刺進他年幼的身體,殘忍的殺害了他。閆富華爺爺,用自己的生命換來裏八路的平安。在面對生與死,一個13歲的孩子,毅然把生留給了別人,把死留給了自己。還有多少英雄,為了掩護他人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正是他們的鮮血換來的,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惜呢?

看了這一期《開學第一課》,我懂得了:自強才能無敵,軟弱,只能被別人欺負。七十年前,我們的先輩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日本侵略者。現在,我們也有了飛機、大炮。現在是和平年代,我們希望子彈不要再攻擊脆弱的和平之花了。

央視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00字12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

這學期第一課的內容主要是圍繞漢字展開的。首先,北京師範大學的王教授給我們講解了“正直”的甲骨文含義,她在黑板上畫了一隻腳,腳正對着目標,就是“正”;然後她又畫了眼睛和目標,眼睛看着目標,就是“直”,“正直”的含義就是目不斜視,朝着目標前進。從她生動有趣的講解中我也感覺到正直的力量,我們學習漢語和其它知識都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勇往直前;在生活中也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只要堅定了遠大的理想和正確的方向,我們才能義無反顧的去實現它。

第一課上有兩個故事讓我感觸最深。有一位美國叔叔,叫理查德,人們親切地稱他“漢字叔叔”。他熱愛中國文化,尤其熱愛中國的漢字,他不僅廢寢忘食地學習漢字,而且在身患重病的情況下,還用畢生的積蓄創辦網站,宣傳漢字和中國文化,這深深地觸動了我,一位外國人都能為傳播中國文化無私地奉獻和付出,我們作為龍的傳人,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地學習呢?還有一位許淵衝老爺爺,他雖然已經九十六歲高齡,卻依然堅持着他熱愛的翻譯事業,他甚至將唐詩宋詞都翻譯成了英、法等多種語言,讓外國人也能感受到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其實他在8歲時連26個英語字母都念不清,但經過他堅持不懈的努力,成為了世界著名的翻譯家。這讓我想到:其實我們每個人在學習中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是隻要有恆心和毅力,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使我深刻感受到中國的悠久文化和漢字獨特魅力,也讓我體會到許多優秀的品質和高尚的品德,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有着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好好學習,將老祖先留下的輝煌燦爛的文明傳承下去。

央視cctv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00字13

今天,老師給我們看了《開學第一課》,並要我們做筆記。開始了,這次的主題是“乘着夢想的翅膀”。

首次出現的人物是一個十分有愛心的像春天般的兩個老人,他們自己生活經濟都十分困難,還每月幫助遠安的聾啞學校寄200元給他們。學校十分感謝他們做出的貢獻,想找到他們,他們就憑着信上的地址找到了他們的住處,落款人的名字叫高振寧,他們詢問別人了好久,別人都説沒有這個人,他們就給報社的記者打電話説要找到高振寧這個恩人。終於在一間破舊的屋子裏面找到了高振寧這個人了,一進門,屋子裏一片漆黑,破舊不堪,高振寧出現了,他們把實際情況告訴了記者,其實高振寧這個人不存在,是三個人的名字組合起來的。就這樣,高振寧被評上了春天般的人物。

在黃柏山裏有一個小學,那裏十分的貧困,家長無論如何拼盡全力也要讓孩子上的起學校,他們的老師——劉發英,成為了網絡愛心助援,她每天都會跑丘資、長陽、宜昌三地。她在36年內幫助了480個孩子,成為了愛心助援人。

袁裕校的父親是出了名的破爛王,他經常迷上人家覺得毫無意義的東西。從1890年到2009年他記載了家裏的百年檔案。他總是把破爛收藏起來,還把它們分類、整理。袁裕校做了一個家庭博物館,還記載了上6萬字的書。我覺得這是一種責任心,傳承下去,傳承給每一箇中華兒女。他在30年內收集了2萬多件歷史文物。

一個被稱為“觀音姐姐”的邰麗華,她從小就聽不見,説不了,但她並不抱怨她的父母,就這樣她進入了無聲世界。她曾經在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了“千手觀音”這個節目。

新的學期開始了,我們要做像他們這樣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