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行政公文 > 方案

幼兒園中班活動方案範文

欄目: 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01W

為了確保活動得以順利進行,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綜合考量活動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我們應該怎麼制定活動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活動方案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幼兒園中班活動方案範文

幼兒園中班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隨便吃藥的危險性,懂得生病時要根據醫生的診斷服務。

2、樂意與同伴一起製作小藥箱。

活動準備:

1、收集社會上因吃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實例。

2、製作藥盒的紙。

活動過程:

1、案例分析:

(1)教師講述實例:牛牛一個人在家,突然肚子不舒服,他打開家裏的小藥箱,看到了一種媽媽曾經給他吃過的藥,牛牛想:上次感冒時媽媽就是給我吃這樣的藥,病就好了,現在,我把這個藥吃下去,肚子就會舒服的,牛牛拿起藥想吃。

(2) 引導幼兒討論:牛牛能吃這種藥嗎?衞什麼?

2、 教師講解因吃錯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實例。

3、 引導幼兒討論:怎麼吃藥才是安全的?

4、 製作小藥盒:每位幼兒製作一個小藥盒,貼上標記。讓幼兒將自己的藥放在這個藥盒中,以確保吃藥的安全。

幼兒園中班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在閲讀、交流春聯活動中,感受春聯的韻律美。

2、初步理解春聯的含義和結構。

3、感受人們的美好願望。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帶一副春聯,活動前學會念自己帶的春聯。

活動過程

1、知道貼春聯是中國過年的民俗。

教師:小朋友家是怎麼迎接新年到來的?家門口有什麼變化?

教師着重引導幼兒注意觀察自己的春聯。

2、幼兒介紹自己帶的春聯,知道春聯上下聯字數相等,講究對仗、押韻。

教師:你家的春聯內容是什麼?是什麼意思?你發現春聯有什麼特點了嗎?

3、通過討論春聯的內容,激發幼兒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教師:你喜歡誰帶來的春聯?為什麼?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將幼兒帶來的春聯佈置在活動室內,供大家欣賞。

幼兒園中班活動方案3

一、主題説明:

春節是中國的重要節日之一,是中國人家庭團圓的日子,人們吃團圓飯、逛商店、買年貨、貼春聯、掛年畫等。本主題圍繞春節組織和安排教育活動,整個主題活動分為寒假前、寒加中、寒假後三個階段。寒假前主要是經驗準備階段,寒加中主要是體驗性活動階段,寒假後主要是見聞交流階段。經歷這幾個階段,使幼兒在多樣的活動中學習中華民族農曆新年的禮儀及風俗習慣,並豐富以下經驗:

①春節為農曆正月初一,是農曆新年的開始,是中國人民最重要的節日,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

②春節前,人們常常要逛商店、買年貨、掛年畫、貼春聯等,除夕要吃豐盛的年夜飯。

③春節,小孩子會受到許多壓歲錢,壓歲錢代表了大人對孩子的心願與美好的祝願。

④春節有許多特殊的食品,如:糖果、年糕等。

⑤春節有許多特殊的活動:拜年、走親戚、舞獅、舞龍等。

二、主題目標:

1、知道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到了,自己又長大一歲了,瞭解春節的一些習俗。

2、感受春節的歡樂氣氛,體驗與人們共慶春節的快樂。

3、參加豐富多彩的春節活動,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春節中的所見所聞。

三、活動網絡圖:

四、預設內容安排:

語言:

①談話:年畫和春聯。

詩歌:賀年卡。

數學:

①區分上中下。

②邏輯關係。

音樂:

①歌曲:新年好。

②音樂欣賞:鈴兒響叮噹。

科學:美麗的冰花。

紙工:剪窗花。

社會:你給誰拜年。

體育:卷炮仗。

健康:保護皮膚。

五、環境創設:

1、窗上張貼各種喜慶的圖案、春聯,窗户上貼窗花。

2、主題牆飾:張貼具有代表意義的年畫,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關於春聯的來歷、傳説、習俗等。

3、語言區:

①提供有關春節的圖書、圖片資料,供幼兒自主閲讀。

②收集有關新年的相片、故事圖片,互相介紹,講述相關的故事。

③學習人們互相拜年和祝賀的話。

4、生活區:收集各種窗花、圖案,幼兒嘗試剪貼;用福字、阿福、燈籠等裝扮教室,營造新年氣氛,感受新年的快樂。

5、表演區:準備各式服裝、頭飾、音樂磁帶等供幼兒演唱歡快歌曲、表演歡慶舞蹈。

6、美工區:準備皺紋紙、剪刀、糨糊、各色彩紙、水彩筆等供幼兒使用。用剪刀剪各種形狀的窗花,用彩紙設計製作賀年卡,讓幼兒感受中華民族的風俗。

六、家園共育:

1、家長在孩子製作的`賀年卡上,用文字記錄幼兒講述的祝賀語言,讓孩子帶到幼兒園交流分享。

2、帶領孩子逛市場,欣賞或購買年畫、春聯、剪紙等,感受過年的民俗氛圍。

3、給孩子講解《年的故事》,介紹關於過年的各種民間風俗習慣。

幼兒園中班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認識過馬路的安全規則。

2、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形式:

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

交通指示燈圖片、行人過馬路的圖片

設計意圖:

1、教師出示交通指示燈的圖片。提問:“這是什麼?你在哪裏見過?”

2、教師出示行人過馬路的圖片,提問:“他們是怎樣過馬路的?誰做的對?”

3、請幼兒之間進行討論:自己對紅綠燈的認識。

師幼互動:

張超宇:“我見過,這是紅綠燈,我去奶奶家時看見過。”

劉浩一:“我也見過,我們家樓下就有。”

李浩展:“這個紅綠燈是在馬路口的,要過馬路就要看它。”

白雨霏:“那個小朋友沒有在人行橫道過馬路,不對。馬路上車很多,容易被車撞到。”

李浩展:“過馬路要看紅綠燈,綠燈亮了才能走。”

張超宇:“那個小朋友從馬路上翻過去不對,車一過就撞上了,多危險呀!”

劉浩一:“那個從人行橫道過馬路的小朋友做的對,我媽媽也帶我這麼走。”

白雨霏:“我們不能在馬路上亂走,因為車很多,特別危險。”

祖澤園:“紅綠燈有三種顏色,紅燈亮時不能走,綠燈亮時才能走。”

劉浩一:“有一種燈和這個不一樣,紅燈和綠燈裏有一個小人。是給小朋友看的。”

張超宇:“我知道,那個紅綠燈是給行人看的,老師這個是給司機叔叔看的。”

李浩展:“我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還要看紅燈,變綠了才能走。

教育反思

孩子們對交通安全有一定的認知,能較客觀的認定其他人行為的對與錯。在活動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很大的進步,尤其是對於自己比較瞭解的事情,語言的條理性很強。由此可見,知識經驗的積累對幼兒的思維、語言發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