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行政公文 > 報告

區政府經濟形勢分析報告範文(精選5篇)

欄目: 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93W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區政府經濟形勢分析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區政府經濟形勢分析報告範文(精選5篇)

區政府經濟形勢分析報告 篇1

今年以來,全區經濟運行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回升態勢,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向好。預計全區一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6億元(原口徑),同比增長14.4%,完成市下任務26.6%。1—3月份,全區實現財政總收入13.82億元,完成市下任務25.1%。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6.09億元,完成市下任務25.13%,一季度“開門紅”的目標有望實現。

一、一季度經濟運行總體情況

從主要經濟指標看,1—2月份,投資、消費保持高位增長,工業生產增勢強勁,出口形勢回暖,1—2月份,工業生產、投資、消費、出口等主要指標增幅均高出去年同期水平(由於去年同期沒有基數,財政沒有進行比較)。但我們不能過分樂觀,因為去年1—2月正是我區經濟受危機影響較為嚴重的時候,所以各項指標都在低位運行,使得今年的各項指標同比增長較快。如果我們把今年1—2月的數據與未遭受危機影響的同期相比,就可發現,全區的高速增長仍沒有回到的水平。從中也可以看出,預計全區一季度經濟增長低於同期2.6個百分點。尤其今年是市直企業屬地管理的第一年,基數增大,增速可能放緩。所以我們既看到全區經濟穩步向好,但也不可過分樂觀,今年的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多變。

二、主要運行特點

1、工業生產形勢穩步向好,企業運行質態逐步提高,但個別重點企業運行下滑。1—2月份全區規模工業(包括市直工業)實現現價產值81.8億元、銷售收入75.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3.7%、28.14%;實現利税6.5億元、利潤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4.77%、44.82%,企業運行質態穩步提高。由於市直企業屬地管理,我區產業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從行業分析,裝備製造業和化工產業對全區工業經濟貢獻較大,分別約佔到40%、25%,江蘇罡陽股份、微特利電機、春蘭集團、陵光石化同比分別增長76.32%、60.73%、65.04%、88.94%,重點骨幹企業拉動明顯。但以中盛光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運行不理想。由於受經濟危機影響,歐洲光伏市場需求鋭減,從目前企業訂單情況看,預計到今年下半年需求才會逐步恢復。1—2月份,中盛光電產值、銷售同比分別下降0.12%、21.56%。

2、消費市場持續活躍,功能區集聚能力增強,房地產呈現價漲量跌態勢。在經濟回暖和假日經濟刺激下,消費品市場持續繁榮。預計一季度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34億元,同比增長17%。中百一店、金鷹國際、文峯千家惠、會賓樓賓館、蘇寧電器、嘉鑾國際大酒店等6家重點商貿企業預計實現營業收入5.5億元,同比增長30%,實現利税總額5000萬元,同比增長35%。1—2月份城北物流園區累計投入2.8億元,招引6家物流企業入駐,祥和瀝青、多式聯運中心等項目建設順利。預計一季度實現銷售17億元,物流營業收入6300萬元,貨物週轉量6000萬噸公里,同比分別增長15%、24%、46%。實施金鷹天地商業街、世紀新城、泰茂商業中心等城市商貿綜合體項目的建設,橫店影視城、動漫中心等投入運營,西壩口商圈功能進一步增強,預計一季度商圈實現銷售總額10億元,同比增長16%。大型一站式市場中嘉國際商貿城的投入營業,預計一季度,城東市場羣實現市場成交額11億元,同比增長15%。總體來看,服務業結構矛盾仍較突出,由於我區工業與服務業佔比“翹翹板”的矛盾,服務業佔比每年提升一個百分點壓力較大,信息、中介、社區、文化、外包等技術含量高、知識密集型現代服務業規模偏小,新型業態發育遲緩、發展緩慢。房地產業是全區服務業的重要部分。今年以來,從一些重點樓盤開盤情況看,銷售價格突破8000元,但1—2月份全區商品房實現銷售額9376萬元,銷售面積1。58萬平方米,同比分別下降43%、68%。房地產業市場呈現價漲量跌,需要引起關注。

3、固定資產投資結構逐步優化,重點項目建設加快,但項目推進仍存在不平衡性。1—2月份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8億元,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4.6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0.3%、47.4%。一是新開工項目明顯增多。1—2月份實施項目46個,新開工項目15個,比去年同期增加13個,其中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3個,而去年同期沒有億元新開工項目。二是工業投資增幅加快。1—2月份,完成工業投資2.6億元,同比增長100.41%,江蘇海恆建材機械生產線、金陽光電子材料建設、海陽化纖年產8000噸錦綸6工業長絲項目等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實施加快,有效投入明顯加大。三是服務業重點項目穩步推進。今年,列入市區考核15個重點服務業項目。一季度累計完成投資4.6億元,佔年度計劃投資量的25%,開工率達到60%。其中,投入6000萬元的大型動漫體驗中心已於近期投入試營業;祥和瀝青、凱萊(國際)大酒店、世紀新城、華鉅金海廣場、多式聯運中心等項目實施順利。今年初,我區集中開工了18個重點項目,推動重大項目建設。但項目的進展存在不平衡性,部分重點項目推進速度不快,東方鐵塔、鑫隆大廈等重大項目進展緩慢,部分企業、投資方還存在觀望心理,投資後勁仍顯不足。

4、外貿出口回暖增長,利用外資增幅較快,但>招商難度進一步加大。1—2月份,實現進出口總值12888萬美元,同比增長120.1%。其中,外貿出口額9562萬美元,同比增長94.3%,高於全市平均增幅18.5%。實現實際利用外資額20xx萬美元,同比增長81.5%,東滬科技等結轉的外資項目實施加快。但是我們要看到,一方面,我區今年外貿的快速增長是在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的基礎上的;另一方面,雖然近期外貿形勢轉好,但外貿反彈的基礎還不牢固。1—2月份沒有新批外資項目,目前全區在手洽談項目比較少,大部分項目還屬於洽談信息階段,這將給下一階段利用外資帶來一定的壓力。

綜合分析今年以來全區經濟運行情況,開局良好,發展勢頭總體好於去年。一方面,全球經濟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並逐步反彈復甦,我國的國際發展環境將有所改善,這有利於20xx年我區貿易出口的恢復;另一方面,得力於中央政府一攬子經濟刺激方案的實施,國內經濟呈現“一穩雙升”(消費穩定增長、投資大幅回升、工業強勁反彈)的良好勢頭,由於信心已大部分恢復,政策穩定,20xx年這一態勢將會延續,將對我區經濟發展帶來積極影響。預計我區經濟發展基本呈現平穩上行態勢。做好下一階段工作要重點關注三個方面:一是宏觀環境複雜多變。進入後危機時期,世界經濟復甦的基礎仍然脆弱,而我國也將在保持宏觀調控政策連續性的同時,更加註重提高政策的靈活性和針對性,這使我區經濟發展面臨着更為複雜的外部環境。二是物價上漲壓力加大。2月份市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為102.3,食品類價格繼續領漲,帶動同比指數上漲2個百分點,城鄉居民生活負擔壓力加大。通脹的預期加大,不排除國家進一步提高準備金率,給我區企業資金帶來壓力。三是企業用工矛盾開始顯現。調研中發現,我區企業也出現一定程度的用工短缺問題,尤其是技工和熟練工人較為稀缺。從今年以來舉辦的一系列招聘會結果看,現場達成就業意向的,不足需求比例40%。招工困難的問題可能是今年乃至今後一段時間影響我區經濟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想方設法化解矛盾,突破瓶頸,使經濟能保持持續、穩定、健康地向前發展。

三、下一階段工作建議

20xx年是實現“十一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三大工程”的決勝之年,更是“三年再造一個新海陵”的關鍵之年。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在繼續抓好重點工作的同時,及時適應宏觀形勢變化,研究制訂和落實有針對性的舉措,確保上半年實現年度目標“雙過半”,建議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以更細的工作落實市下考核目標。緊緊圍繞今年市下考核指標,做好細化分解工作。特別對於今年新增的經費支出佔gdp比重、建築業工程結算收入、所屬企業工程結算收入、工業投資等新增指標要摸清基數,做好日常統計工作。對於服務業佔比、工業開票銷售、實際利用外資等難點指標,加強動態監測,抓好序時進度,積極破解難題,優化發展環境,鼓勵增勢強勁的企業有水快流,多做貢獻。

2、以更快的速度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深入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抓緊制訂完善重點項目考核獎勵辦法、重大項目聯席會議制度和產業導向目錄,着力構建項目領導、項目開發、項目服務、項目管理和項目考核五大機制。對各類在建項目要加緊推進,督促檢查,爭取早日竣工;對已審批項目要抓緊落實,儘快開工建設;對已上報待批的項目,要加大銜接力度,爭取儘快審批立項;對正在做前期工作的項目,要認真做好協調引導,完善相關手續,加快報批進度。重點抓好東方鐵塔等重大項目的土地“點供”工作,進一步加大跑省進京力度,全力爭取項目政策和資金。

3、以更大的力度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當前,發展不充分是我區最大的矛盾和問題。要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抓緊國內外後危機時代生產要素加速轉移整合的機遇,圍繞我區優勢產業、集聚區建設,主攻世界500強和央企,有針對性地引進一批關聯度緊、成熟度高和上下游項目,引進一批大項目、建成一批大企業、構建數條產業鏈。謀劃安排世博會期間上海投資説明會,力爭每個月都有重大項目簽約、都有重大項目開工。

4、以更優的結構發展三次產業。堅定信心打好轉變發展方式這場硬仗,在“轉型”上下功夫、見成效,大力推動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按照“調高、調輕、調優、調新”的總體要求,不斷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圍繞新能源、新材料、裝備製造、電子機電等主導產業,延長產業鏈,提高生產技術水平,狠抓結構調整,以有效投入和重大項目帶動優勢主導產業提檔升級。積極鼓勵自主創新和技術研發,在掌握產品核心技術和自主開發能力上取得新突破。充分放大核心商貿圈、城北物流園、東部市場羣的市場效應,加快建設現代服務業聚集區。圍繞加快推進城市化和工業化,以配套服務製造業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研發設計、服務外包、旅遊會展、中介諮詢等產業,在發展現代業態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上取得新進展。突出抓好海陵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建設,加快吉星農業示範園項目實施進度,實現兩個園區聯動發展、優勢互補。

5、以更高的起點謀劃全區“十二五”發展。深入分析國內外環境特別是經濟運行情況,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間我區發展方向、發展思路、發展目標。圍繞我區的優勢產業,制訂新能源、新電子、新材料、新裝備等“四新”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結合“十二五”規劃編制和市區新一輪城市規劃,對北部街區控制性詳規、海陵工業園區規劃、九龍台商工業園規劃進行修編。加快海陵工業園濟川-梅蘭、春蘭路商住區、京泰路街區、市場集聚區四大板塊建設,打造省級生態型園區。完善九龍園區管理體制,加快“中盛光伏科技園”等特色園中園建設。充分研究寧啟鐵路複線改造、蘇中機場建設契機,做好東大門和西大門規劃建設。完成東部市場羣產業發展規劃編制,預留倉儲、生產用地,爭取納入省級服務業集聚區。着眼整個“十二五”發展全局,加大項目策劃,進一步充實完善重點項目儲備庫,爭取一批重大項目列入省、市“十二五”規劃項目庫。

6、以更強的舉措打造發展環境。認真落實培大扶強各項措施,進一步修改完善《海陵區服務業發展若干意見》。繼續舉辦一批銀企合作洽談會,多渠道籌措和協調項目建設資金。鼓勵企業發行企業債券、上市等形式,擴大再生產能力。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搭建就業平台,幫助企業解決用工荒難題。大力實施舊城改造,加快老東站街區、西大門、揚橋東北側街區拆遷改造,進一步完善中心城市功能,為全區經濟發展、招商引資、社會進步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區政府經濟形勢分析報告 篇2

針對金融危機對隴南市鉛鋅產業的巨大沖擊,就目前xxx市鉛鋅產業現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鉛鋅產業轉型等提出一些產業發展思路,為xx市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一些借鑑思路。

一、我市鉛鋅產業發展狀況

xx市鉛鋅礦主要集中在成縣、西和縣和徽縣境內,東西長85千米,南北長7-12千米,面積為1200平方千米,金屬儲量約2800萬噸,平均品位4.5-12%,為我國第二大鉛鋅礦體。鉛鋅作為不可再生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越高,走向枯竭的速度越快。隨着開發程度的加深,開發成本不斷上升,比較優勢和競爭力逐步喪失,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以資源為依託的隴南經濟發展。按照目前開採狀況,再經過十幾年,將面臨資源枯竭的境況。那麼如何未雨綢繆,發展接替產業,從而實現產業轉型和升級,是隴南市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大課題。

(一)支柱產業的作用明顯

截止XX年底,xx市共有鉛鋅生產企業98家,其中:採選企業86家,冶煉企業12家。從xx市的經濟總體情況看,鉛鋅產業在xx市經濟發展中佔居十分重要的位置,已成為xx市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XX年鉛鋅價格高位運行,xx市以鉛鋅產業為主的工業增加值達35.12億元,佔隴南市當年gdp總量的31.41%;鉛鋅企業上繳利税9.67億元,佔xx市當年財政總收入的59.99%。

(二)金融危機的衝擊嚴重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xx市以鉛鋅行業為主的工業經濟遭受重創,在全國、全省工業經濟呈現恢復性增長的背景下,xx市工業經濟仍然保持低位運行,至XX年底,xx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只能與去年持平。xx市工業經濟對鉛鋅行業的過度依賴造成xx市工業經濟巨幅波動,XX年xx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0.33億元,同比下降13.8%,特別是以鉛鋅為支柱的成縣、西和縣、徽縣分別下降35.1%、13.7%和8.9%。

(三)短期內鉛鋅產業景氣度不樂觀

據國際權威鉛鋅監測小組預測,在國家刺激政策支持下以及下游行業出現一定復甦的影響下,XX年前三季度,我國鉛鋅市場的數據出現了一些樂觀的跡象,但在全球產能過剩的情況下,我國的鉛鋅市場仍然難以迅速回暖,復甦之路依然艱難

(四)產業結構調整壓力加大

xx市鉛鋅工業的發展突出表現為企業數量的增加和生產規模的擴大,在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技術水平、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則進步很慢。資源消耗多,能耗高,污染嚴重,產業結構不合理等深層次問題是主要問題。從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出發,國家加大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加快,按照整合要求,隴南市鉛鋅企業不論在資源、環境、市場供給方面,均是無法承受的。

二、鉛鋅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產業升級、環境保護問題是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不及時徹底的解決,企業生存將會面臨巨大的壓力。xx市鉛鋅企業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巨大挑戰.

(一)產業重組問題

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有色金屬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明確要以控制總量、淘汰落後、技術改造、企業重組為重點,目的在於幫助大型企業緩解經營壓力,利用行業低迷時期實現低成本的跨越式擴張。《規劃》將通過大規模推進行業兼併重組等措施提振有色金屬市場,鼓勵有實力的大型企業以多種方式重組,計劃打造3-5個具有實力的綜合性有色金屬企業集團,使銅、鋁、鉛、鋅骨幹企業的產量佔全國的比重分別由目前的70%、55%和40%,提高到XX年的90%、70%和60%,以提高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而目前隴南市鉛鋅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國內前十名鉛鋅冶煉企業中隴南沒有一家企業,企業生產的保本點依舊高於同行業水平。鉛鋅冶煉企業89户,但是集約化經營程度不高,小企業數量過多,企業重組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二)環保問題

xx市經濟增長對資源的嚴重依賴,使得這種增長會受到越來越嚴重的制約,支撐xx市工業經濟的鉛鋅等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發展,將會受到日益增多的限制。高投入,高污染、低產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長方式面臨的市場壓力日益嚴峻,難以支撐經濟可持續發展。同時,作為國家的有形財富,政府對資源開採的宏觀調控將會進一步加強,規模化開採、資源地的環保等問題將會面臨更多限制。今年出台的《鉛鋅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實施細則中已經提到了全國鉛鋅行業的產能淘汰目標。由於xx市鉛鋅企業的粗放型的生產方式和鉛鋅企業仍然是依靠資源的高消耗來推動增長,生產集中度底、資源消耗高、浪費大、污染重,環保壓力很大。

(三)持續發展問題

隴南市鉛鋅企業主要從事簡單的冶煉,沒有下游企業,產品科技含量低,產業鏈條短,鉛鋅產業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十分脆弱,普遍面臨着接續和替代產業發展滯後的問題,在隴南市表現的尤為突出,已經影響到隴南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另外,伴隨礦產資源的開採,現有礦山鉛鋅原料生產持續增長的勢頭已經明顯減弱。以現有開採速度計算,探明鉛鋅資源儲量僅夠開採XX年左右(未計遠景儲量)。原料的生產有可能滿足不了冶煉的生產。鉛鋅工業發展仍以粗放經營為主,採用投資擴大冶煉能力、實現增量的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不顧資源的支撐能力和市場需求,受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的驅動帶有很大的盲目性,難以取得持續性的投資效益。

三、鉛鋅產業轉型與產業鏈延伸

根據xx市鉛鋅情況,結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經濟結構調整要求,xx市必須抓住機遇,實現產業調整、企業規模化經營,這是xx市工業經濟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需要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積極推動產業整合

金融危機的爆發和低碳經濟模式的推行並未根本改變鉛鋅工業發展的總體趨勢,卻為鉛鋅工業的戰略重組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必然推動產業重組、資源整合。按照《有色金屬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和《全國礦產資源規劃(XX-20xx年)》,國家將盡快推動鉛鋅企業整合,通過礦山、冶煉和加工企業之間相互參股等方式進行聯合重組,組建具有競力的企業集團,提高行業的`集中度,促進有色業結構轉型升級。同時將建立健全落後產能退出機制,進一步規範投資行為,制止盲目投資和落後生產能力的低水平重複建設,嚴格執行新開工項目投資管理的有關規定,規範投資行為,從嚴控新建高耗能項目。xx市要抓住這次機遇,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二)實現企業集約化經營

按照產業整合的要求,針對隴南市鉛鋅行業"小、散、粗"的現狀,適時進行結構戰略性調整。通過兼併、重組、聯合等形式,組建若干大型鉛鋅企業或集團公司,實現規模化生產。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領域,成為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主導力量,帶動隴南市企業向產業化、大型化方向發展。市發改委、經委等部門要統籌考慮資源、環境、能源等條件,制定鉛鋅行業發展規劃,指導隴南市鉛鋅行業發展。出台優惠政策,充分發揮成州、寶徽、洛壩等骨幹企業的主導作用,整合重組審批手續,提高產業集中度,擴大產業集羣規模和效益,提高產業集聚優勢和競爭能力。

(三)延伸產業發展鏈條

利用鉛鋅企業積累的財富、技術、人才優勢,按照引進來,走出去的發展思路,加強上下游配套協作,構建技術關聯、協作緊密的產業鏈,走鏈條式的發展道路。一是引進、啟動一批有着完整產業鏈的"採-選-冶-深加工"企業,拉長"鉛-鉛合金"生產鏈條,構築資源型企業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二是大力發展鋅合金零部件,加快發展鍍鋅管材、板材、建材,積極培育"鉛鋅-鍍鋅鋼板-汽車工業"產業鏈。三是加大鉛鋅產品市場應用領域的研究力度,不斷開發鉛鋅新產品。

(四)加大淘汰落後產能力度

按照國家環保標準,建立市發改委、環境保護、國土、安全生產監督、工商、電業、税務、金融等部門建立聯動機制,按照產業政策和行業規劃要求,從佈局和外部生產條件、工藝裝備、能源節約、資源消耗、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方面,加強檢查,跟蹤監督,綜合運用行政、價格手段,對現有生產規模較小、不符合行業規劃、環保不達標的企業,堅決予以關閉,促進鉛鋅行業快速健康發展。

(五)抓住產業轉移機遇,降低隴南市工業經濟對鉛鋅產業的依賴

目前,沿海發達地區正積極主動地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推動高耗能、高排放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外轉移,以騰出空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國家也對沿海產業的這種梯度轉移採取支持、鼓勵政策。各有關部委積極落實國家關於"西部大開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戰略部署,引導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計劃在中西部地區認定一批加工貿易重點承接基地,會同國家開發銀行出台了支持承接基地發展的政策,引導加工貿易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抓住沿海產業梯度轉移這個難得的歷史機遇,xx市積極制定各項政策,高度重視主導產業的培育和支持,積極引進產業鏈條長、輻射效應大的工業項目,並列為支柱產業加以扶持。承接產業轉移,有利於盤活現有資源、發展地方經濟。我們必須開動腦筋、拓寬視野,在更大範圍內謀求承接產業轉移的途徑,充分利用外部資源,充分掌握沿海產業轉移的動向,積極做好沿海產業轉移的對接工作,藉此機會推動xx市的工業化進程,加快經濟發展。

區政府經濟形勢分析報告 篇3

20xx年,全區上下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科學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奮力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全區經濟運行總體延續穩定恢復態勢,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同比均呈正增長,但多數指標在去年同期基數的影響下,增幅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

一、經濟總量完成情況

20xx年,全區增加值可比增速逐季趨緩,根據市統計局統一核算反饋,嘉定區實現增加值2705.6億元,可比增長6.1%,比20xx年同期增長2.0%,兩年平均增長1.0%。其中,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591.5億元,可比增長6.0%;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110.6億元,可比增長6.3%。三次產業結構0.1:58.8:41.1。

二、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一)工業生產增速回落,區屬企業韌性較足

20xx年,全區工業生產增速趨於放緩,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自7月起,累計增幅由兩位數轉為個位數,區屬規模以上工業表現相對較好,產值累計增幅始終高於全口徑規模以上工業。20xx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5454.3億元,同比增長1.3%,比20xx年同期下降6.5%,兩年平均下降3.3%。其中,區屬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3025.8億元,同比增長9.5%,比20xx年同期增長5.3%,兩年平均增長2.6%。12月份,全口徑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90.8億元,同比增長9.1%,環比增長7.1%;區屬規模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24.8億元,同比增長1.3%,環比增長13.8%。

從重點產業看,全區汽車產業實現工業產值3593.5億元,同比下降2.8%,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5.9%,下拉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9個百分點。全區非汽車產業實現工業產值1860.8億元,同比增長10.3%,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34.1%,拉動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3.2個百分點。

(二)消費市場穩中有緩,增長速度轉為個位數

20xx年,全區商品銷售總額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逐步回落,從11月起,累計增幅均由兩位數轉為個位數。20xx年,全區實現商品銷售總額7736.4億元,同比增長8.1%,比20xx年同期增長0.8%,兩年平均增長0.4%。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09.9億元,同比增長6.4%,比20xx年同期增長8.8%,兩年平均增長4.3%。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544.2億元,同比增長6.2%;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65.6億元,同比增長11.5%。12月份,全區實現商品銷售總額684.5億元,同比下降7.8%,環比下降11.0%;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3.5億元,同比下降15.5%,環比下降28.8%。

從電子商務看,20xx年,全區實現限額以上電子商務銷售額2976.0億元,同比增長23.8%,比20xx年同期增長44.2%,兩年平均增長20.1%;帶動全區商品銷售總額增長8.0個百分點。全區實現限額以上電子商務零售額1061.9億元,同比增長7.2%,比20xx年同期增長21.0%,兩年平均增長10.0%;帶動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4.7個百分點。

從綜合商業看,20xx年,已開業經營的17個商業綜合體和2條商業街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21.8億元,同比增長59.5%,比20xx年同期增長56.2%,兩年平均增長25.0%,佔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7.6%。

(三)服務業收入增幅縮小,銀行存貸平穩增長

1-11月,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始終保持兩位數及以上增長。全區503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274.7億元,同比增長32.2%(增幅較1-6月回落43.6個百分點),比20xx年同期增長44.1%,兩年平均增長20.0%。分行業看,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10個行業門類中,除教育以外,其餘營業收入均實現正增長。其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386.5億元,同比增長78.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營業收入355.7億元,同比增長25.4%;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235.8億元,同比增長29.7%。

12月末,全區納統的164個銀行營業網點共擁有存款餘額4040.1億元,較年初增長10.7%,增速較去年同期減緩4.9個百分點。其中,單位存款餘額1971.5億元,較年初增長9.4%;居民儲蓄存款2068.7億元,較年初增長12.0%。全區銀行貸款餘額1878.3億元,較年初增長10.4%,增速較去年同期加快2.3個百分點。其中,單位貸款1067.7億元,較年初增長7.8%;個人貸款810.6億元,較年初增長14.2%。個人住房貸款作為個人貸款的主要組成部分,餘額為571.4億元,較年初增長10.8%。

(四)固定資產投資三升一降,期房銷售保持熱度

20xx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勢向好,自7月起,實現兩位數累計增長。20xx年,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14.3億元,同比增長18.1%,比20xx年同期增長39.7%,兩年平均增長18.2%。其中,完成民間投資242.7億元,同比增長29.7%。四大主要投資領域呈現“三升一降”態勢:工業投資轉降為升,完成投資額113.8億元,同比增長1.7%;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投資額284.1億元,同比增長26.0%;社會事業投資完成投資額14.1億元,同比增長33.3%;基礎設施投資完成投資額19.4億元,同比下降45.8%。

20xx年,全區商品房銷售額情況良好。全區商品房銷售面積146.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6.5%,比20xx年同期下降21.1%,兩年平均下降11.2%;其中,現房銷售面積50.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3%,期房銷售面積96.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7.8%。全區實現商品房銷售額486.0億元,同比增長46.8%,比20xx年同期增長19.3%,兩年平均增長9.2%;其中,現房銷售額76.4億元,同比下降35.0%,期房銷售額409.6億元,同比增長91.9%。

三、經濟運行主要特點

(一)新興產業領航發展

20xx年,全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312.4億元,可比增長10.3%,拉動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0個百分點;佔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的24.1%,比重較去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分領域看,佔比最高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工業產值348.3億元,可比下降14.3%,其餘領域均實現正增長。

全區“三個千億級”產業總產出1678.7億元,同比增長28.9%。其中,汽車新四化產出1251.4億元,同比增長57.7%;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產出384.0億元,同比下降17.2%;高性能醫療設備及精準醫療產出164.4億元,同比增長13.7%。

(二)在線新經濟快速成長

20xx年,全區“在線新經濟”總產出3393.9億元,同比增長23.5%。分行業來看,全區在線新經濟以電子商務為主,20xx年實現電子商務總產出2976.0億元,同比增長23.8%,佔在線新經濟總產出的87.7%;在線服務實現總產出183.6億元,同比增長47.2%,佔在線新經濟總產出的5.4%;在線文娛實現總產出154.2億元,同比下降5.8%,佔在線新經濟總產出的4.5%;工業互聯網實現總產出80.1億元,同比增長44.0%,佔在線新經濟總產出的2.4%。

(三)新能源汽車獨樹一幟

新能源汽車在政策和市場的雙輪驅動下,加快發展步伐。20xx年,全區新能源汽車生產與銷售始終保持兩位數及以上增長。20xx年,全區新能源汽車實現產值239.8億元,可比增長86.4%,增幅高於全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76.1個百分點;佔全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18.3%,比重較去年同期提高7.3個百分點。全區新能源汽車實現銷售額188.8億元,同比增長78.8%,增幅高於全區商品銷售總額70.7個百分點,佔全區商品銷售總額的2.4%。

區政府經濟形勢分析報告 篇4

一、上半年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今年上半年,面對疫情的嚴峻考驗,鶴城區科技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針,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進復工復產,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大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為主線,確保各項科技經濟指標運行態勢穩健。

1.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培育高新技術企業。一是通過引入德睿科技信息諮詢有限公司、興科達科技公司等服務機構,深入區內各領域企業進行一對一高企申報填報指導、高企税收優惠政策宣傳等,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全年高企申報任務數為8家,上半年,我局推薦了湖南振鑫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懷化賦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15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正在認定當中,有望提前完成任務。二是通過發動企業進行科技型中小企業註冊登記、建立研發平台、進行產學研合作等方式,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壯大,今年入統高新技術領域企業數92家。第二季度累計填報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33.43685億元,完成率24.3%,上年同期填報26.9億元,同比增長24.16%。

2.挖掘企業內在動力,提高研發經費投入。一是積極向科技型企業宣傳企業研發經費獎補政策,加大對企業的指導力度,鼓勵企業重視研發經費投入,逐步提高創新能力,實現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上半年,根據《湖南省支持企業研發財政獎補辦法》(湘財教〔2018〕1號)文件精神,我局幫助懷化新奧燃氣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向上申報研發財政獎補資金48.98萬元。二是加大對企業研發經費填報的指導力度,鼓勵企業重視研發經費投入,全社會研發投入不斷增長,截至6月,累計填報17861.8萬元,完成率23.3%。

3.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一是致力於推薦我區科技型企業申報省、市級等上級項目,通過爭取上級資金幫助企業進行科技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值,並指導企業順利通過績效評價。二是將技術市場作為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渠道以及科技與經濟相結合的重要紐帶,加快了科技成果商品化的進程。今年我區技術合同交易額任務為8000萬元,截至目前,已完成2500萬元,完成率為31.25%。

4.發揮科技扶貧作用,助力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一是年初疫情來襲,鶴城區科技特派員衝在前、想在前、做在前,用實際行動積極履行科技人員擔當作為。比如:科技特派員孫偉踴躍參與全市“抗疫”物質緊急摸底,參與派駐博世康防疫聯絡員(幫扶)工作專班工作,協助鶴翔公司佈局復工復產;孫衞清在疫情期間給區公路局、黃金坳各防疫卡點踴躍捐獻防疫物資及生活物資。二是創新模式,指導“春耕備耕、復工復產”工作。科技扶貧團成員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充分利用互聯網、微信等多種渠道,通過在線視頻、製作技術指導微視頻、撰寫技術經驗心得等方式,為派駐村、合作社、企業和農户提供信息諮詢、技術指導。據不完全統計,給農民羣眾送去了雜交水稻種子50斤,幫助蔬菜生產基地解決實際困難問題30餘處,指導農村專業合作社20餘家的春耕備耕、養殖企業10餘家的復工復產工作,對中藥種植户進行新藥材的育種技術培訓。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分析

1.經濟指標數據增長潛力有限。2019年我區企業對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兩項數據的填報率達96.67%,基本做到了應報盡報,大部分企業的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已經佔到企業總產值的6%-7%,達到發達地區水平,今年加之受疫情影響,任務十分壓頭。

2.工業基礎薄弱,統計口徑卻日趨嚴格。我區與省內其他地區相比,規模化企業少,傳統型企業多,高新領域企業少,創新能力低,研發投入不足。同時部分企業受市場影響導致業績下降,乃至停產、停業。今年第一季度由於省統計廳統計口徑進一步嚴格等原因,我區淨出統企業7家,由去年四季度的99家減少為92家,直接導致我區主導的商貿物流、服務業以及對GDP貢獻較大的房地產行業,產值不能算作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

3.優質高新技術企業外遷,科技指標數據影響重大。近年來,隨着國家城市化建設的需要,城市土地控制、環保要求提高等因素,導致大批工業規模化企業生產建設成本提高,使得我區大批規模化工業企業和本就為數不多的高新技術企業搬離城區,形成工業產值減少趨勢。

4.統計數據質量難把握。企業統計人員更換頻繁、統計人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區科技局業務人員少、指導企業點多面廣、沒有預算經費等問題嚴重製約入統企業兩項數據質量的提高。

三、下一步打算

下半年,我們將攻堅克難、想方設法補齊短板,發揮主觀能動性,爭取圓滿完成今年的經濟指標任務。

1.強化政策扶持。繼續落實《懷化市加大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行動計劃(2018-2020年)》,兑現激勵企業創新發展的獎補措施,通過科技專項經費和其他科技政策引導和鼓勵企業投入技術創新。

2.擴大統計基數。進一步走訪我區進入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統計範疇的非高新技術企業、未進入統計範疇的其他規上工業企業以及科技型中小企業,做好摸底和宣傳發動,將符合條件的企業全部納入統計範疇,擴大數據基數。

3.開展業務培訓。一方面,要求各企業統計人員增強責任意識。另一方面,對企業統計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進一步掌握實務操作,做到應統盡統,應報盡報,高質量填報。

4.加大培育力度。自行組織或配合上級部門,藉助院校專家教授以及專業科技服務機構力量,對擬申報企業進行服務,全力做好今年高新技術企業的推薦工作,積極培訓更多高新技術企業。

區政府經濟形勢分析報告 篇5

今年來,xx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打好“五大會戰”、建設“四個舟山”工作主線,全面推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花園式國際人文港城建設新篇章。

一、1-4月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1-4月,xx區經濟運行平穩,質量向好。一季度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2.78億元,增長7.7%,高於全市0.2個百分點。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48億元,增長1.4%;第二產業增加值38.78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81.52億元,增長8.8%。

(一)三大產業提質增效。

農業經濟保持穩定。1-4月,全區水產品總產量5.41萬噸,同比增長0.5%,其中遠洋捕撈產量4.8萬噸,同比增長3.6%。農業方面,主要作物種植面積基本與上年持平。

工業運行穩中向好。從一季度GDP增長因素看,工業增加值增速快於GDP增速,實體經濟對經濟穩定增長的支撐作用明顯。1-4月,xx區規上工業總產值116.57億元,同比增長8.5%,其中區本級103.16億元,同比增長8.9%。規上工業增加值24.56億元,同比增長7%,其中區本級19.37億元,同比增長7%。133家規上工業企業中,70家企業實現正增長。石油化工業、糧油加工業和水產品加工業實現兩位數增長,分別同比增長10.9%、26.5%和32.9%,機械製造業同比增長6.1%,船舶修造業出現小幅下降,同比下降0.9%。良海糧油、興業集團、大洋興和等新投產企業產能釋放。

三產經濟有所升温。從一季度GDP指標分析,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66.4%,拉動GDP增長5.7個百分點,增長貢獻率達74.9%,是拉動GDP的主要動力。1-4月,商貿業保持穩定增長,其中住宿餐飲營業額同比增長2.5%。海洋旅遊增長明顯,共接待遊客323.69萬人次,同比增長11.2%,實現旅遊總收入45.94億元,同比增長11.1%。港口生產有所回落,港口貨物吞吐量5087.94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集裝箱吞吐量40.45萬標箱,同比下降11%。商品房市場交易趨冷,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34.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5.4%,但區本級呈現翹尾效應,實現銷售面積14.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7%。

(二)三駕馬車有喜有憂。

投資較快增長,民間投資比重提高。1-4月,區本級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增速較一季度回升3.6個百分點,超過年度目標7個百分點。企業家投資信心持續上升,民間投資回暖,同比增長39.8%,佔投資總額的59.2%,同比提高11.3個百分點。高新產業投資增長16.1%,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40.8%,其中區本級增長71.1%。

消費增速較去年同期放緩。1-4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19元,同比增長7.5% ,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26億元,同比增長0.5%。區內重點商貿企業受消費體量限制、電商衝擊以及區外消費外流等因素影響,整體經營形勢嚴峻,除xx凱虹尚能保持穩定增長外,其他企業如一百、華之友等都持續出現負增長,而我區限額以上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商品零售額佔整體限額以上消費品市場比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從主要消費商品銷售情況看,我區消費中仍以傳統的汽車、石油為主,佔限上消費的比重近50%,新興消費領域發展相對滯後。

外貿出口增長乏力。1-3月,受油品進出口和造船出口下降影響,我區實現進出口總額54.46億元,同比下降8.4%,完成全年目標370億元的14.7%。出口14.34億元,同比下降10.9%,完成全年目標88億元的16.3%,其中油品出口1.08億元,同比下降68.5%,拉低出口增速14.6個百分點;進口40.12億元,同比下降7.5%,完成全年目標282億元的14.2%。主要出口市場中,對韓國出口增長52.3%,對歐盟、美國、日本出口分別下降47.6%、28.7%和45.9%。

(三)重點項目進展良好。

重點項目平穩推進。2018年3個省市縣長項目(不含金塘),中際化工90萬立方米油品儲運項目、大洋世家海洋食品製造產業集聚區項目均已開工建設,中天重工海工裝備平台項目正在進行前期項目審批,力爭上半年開工建設。新增和泓紙業原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正在加快明確投資合作事項。2019年2個省重點項目(不含金塘)4月底完成投資1.3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23.8%。24個市重點項目(不含金塘),4月底完成投資14.06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45.8%。

招商引資尚需發力。截至4月底,實際到位市外資金19.97億,完成市下達全年指標45億元的44.4%,比要求進度高2.8個百分點;合同利用外資129萬美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2.2億美元的0.6%;實際利用外資600萬美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8000萬美元的7.5%。6月底前有希望到位的還有1650萬美元。

(四)財政收入壓力增大。

税收收入明增實降。1-4月,財政總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為24.04和15.06億元,同比增長1.4%和2.6%。區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12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税收收入4.72億元,增長0.7%,非税收入5.4億元,同比增長5.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87億元,同比增長10.4%。1-4月,區本級税收收入比年初預算税收增長5.0%的目標低4.3個百分點。收入增長主要來源於上年結轉收入約1.0178億元,剔除上年結轉收入後,1-4月實際實現區本級地方税收收入3.7046億元,下降21.1%。

收入結構質量下降。1-4月,區本級地方税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比重為46.6%,剔除4.3698億元一次性採礦權收入因素後,佔比為82.1%,比上年同口徑下降4.4個百分點,收入結構質量進一步下降。

主體税種支撐作用減弱。1-4月,三大主體税種(增值税、企業所得税、個人所得税)實現區本級地方税收收入2.9063億元,僅佔税收收入的61.5%,比上年同期下降2.84個百分點,支撐作用進一步減弱。受房地產企業銷售鋭減及舊城改造進度放緩影響,改徵增值税下降27%,個人所得税受個税新政策影響,下降37.5%。

二、當前經濟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從全年目標任務來看,外貿外資、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區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經濟指標距目標尚有一定差距,下階段要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仍存在着不少困難。

一是經濟環境不確定性依然存在。目前經濟運行中一些結構性矛盾仍較為突出。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石油化工、水產品加工等部分行業利潤空間壓縮。以中海油舟山石化為例,原油成本價比去年同期上漲,其芳烴、二甲苯等主要產品價格下降5%-10%,1-4月虧損1.3億元,同比下降310.4%。受國內外市場持續影響,手持訂單短期化明顯,我區七成被調查企業手中訂單可供生產在3個月以內,其中近三成企業訂單僅可供生產1個月以內,近一成企業手持訂單不足。塑機螺桿行業受中美貿易摩擦間接影響明顯,汽車行業28年來首次出現拐點,影響我區汽車緊固件等配套企業,其中7412工廠1-4月產值同比下降28%。

二是產業項目支撐後勁不足。投資項目結構不合理。截至4月,除浙石化項目外投資累計超過5000萬的項目僅有交投礦業、華豐船廠、良海糧油、澳舟牛業、通達機械和東方印染6個,另有80%的項目完成投資額集中在100-1500萬之間。部分招商項目資金未到位,部分往年市外投資重點項目投資已近尾聲,投資餘量較少,新增量不足,重點外資企業因市場環境、公司發展經營等原因到資仍存在不確定性。部分重點項目未有效釋放產能,如澳洲肉牛進境加工項目目前已調整為年度計劃投資1.5億元;東方海纜項目僅完成1.8億元投資,目前依然停滯;優眾新材料總計1.7億投資目前僅完成8000萬,處於停工狀態;金鷹鋰電池項目基本投產,但實際完成投資僅為計劃總投資的55%;7412工廠三期建設項目,因為部隊改革的原因一直無法開工建設;舟漁明珠工業園拿地後多次更改設計方案遲遲未開工建設。

三是招商政策缺少競爭性。與市內其它區塊相比較而言,我區缺乏實質性的自貿區優惠政策,因市區税收體制等原因,在招商優惠政策兑現上存在很大難度,項目招引缺乏足夠的競爭力。例如浙江自貿區對金融類企業註冊的相關要求也致使xx轄區內該類企業難以落地,對xx區招引此類項目尤其是商貿業項目帶來困難。另外,資源要素保障瓶頸日益凸顯,如我區已無後備耕地墾造資源,高額的外購指標費對項目落地帶來較大阻礙。

四是外貿進出口增長乏力。目前我區缺乏拉動外貿進出口的項目,缺乏增長動能。作為油品、農產品行業的幾家重點進出口企業,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原油進口、成品油出口業務預計在綜保區開展;光匯石油儲運公司由於資金缺乏處於停工狀態,產能短期內無法釋放;良海糧油由於保函為浙江物產公司開立,進口數據體現在杭州;東方印染公司外貿出口業務一直在寧波,預計年底工業園區新廠房投產後,增量部分才能體現在xx。

五是財政收入面臨較大壓力。受全國性降税減費政策影響,2019年我區初步預計減少税收收入6億元,摺合區域共享地方税收約3.2億元,税收收入壓力進一步增大。今年我區房地產業、建築業預計將大幅回調,税收收入將明顯回落。同時,近兩年來鮮有優質税源引進,新增税源匱乏,造成我區地方財政收入增長後勁嚴重不足。

三、下階段經濟工作思路

預計全區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勢頭,但經濟運行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經濟下行壓力始終存在。下階段,我區將繼續以“三服務”活動為抓手,查漏補缺、全力推進,確保各項任務指標順利完成年度計劃,實現xx經濟高質量發展。重點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突出重點領域,大力推動產業升級。一是打造油品全產業鏈。5月20日,我區舉行了“油品全產業鏈”發展論壇,下一步將依託現有的1300萬方油品倉儲量,加強西部油品儲運基地與綠色石化的聯動發展,加快引進油品倉儲貿易、精細化工企業,力爭在油品貿易本地化上取得重大突破。二是加快發展國際農產品加工交易。加快集聚水產精深加工及冷鏈物流企業,促進遠洋漁業全產業鏈發展。加大糧油產業園區保税交易中心相關政策的爭取力度,爭取進境糧食保税交易有大的突破。三是培育發展江海聯運相關產業。積極打造江海聯運中轉物流及海事服務基地,確保招商局汽車滾裝物流基地開港試運營,啟用實華45萬噸級原油碼頭和外釣30萬噸級應急油品碼頭,推動增洲、太平洋海工等企業研發製造高附加值船舶。四是推進數字經濟和軍民融合發展。以xx海洋科學城為龍頭,加大力度培育發展海洋電子信息和軍民融合產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深入推進省級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xx區域建設,積極引入中電科、中船、航天科工系列院所和英特訊、浙江國星北斗等企業開展軍民融合項目技術合作。五是積極推動甬舟一體化發展。加強與寧波鎮海、北侖等地區的交流協商,謀劃可承接的產業和項目。積極引導寧波企業到xx投資興業,重點打造金塘北部甬舟產業示範區。深化與海港集團的全方位戰略合作,推動港口一體化合作開發。

(二)堅持精準發力,加快優質產能釋放。一是全力擴存量拓增量。加快和泓環保、華和熱電、良海糧油、大洋興和、興業集團等已完成項目產能釋放,加快東方印染遷建、通達機械廠房新建等在建項目推進,加快森森新廠房、東方海纜等新項目開工建設,增強我區工業發展後勁。二是強化優質企業培育。以“三名”工程為抓手,加快形成一批龍頭骨幹企業,計劃新增2家市級“三名”試點企業。加快企業上市掛牌,實質性啟動森森集團上市籌備工作,積極促成大洋世家主板上市,梳理儲備易航海等一批企業爭取科創板掛牌。引導一批特色中小微企業加快上規升級步伐,大力實施創新型示範中小企業培育工程。三是加塊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支持33個市百項重大工業和信息化項目建設,重點推進大洋世家、聖吉豪、鴻億電鍍、境界機械、中嘉聯合等新投資開工項目建設。積極謀劃新產業,加快推進電子信息新材料產業園建設,增強持續發展新動能。

(三)聚焦提質增效,切實增強內生動力。一是全面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開展對轄區內全部規上和用地面積在3畝以上的規下工業企業綜合評價。加快企業智能化改造,組織實施一批機器換人示範項目,提升我區傳統制造業企業生產質效。二是全力推進企業幫扶,加快長宏國際與中集集團合作,實現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協調解決中天重工舟岱大橋、灌門水道航道航行問題,破解長宏國際、太平洋海工等重點船舶修造企業發展瓶頸。重點關注豪舟水泥、正和造船等資產重組。三是開展低效企業整治提升。以“畝均論英雄”為導向,加大對全區“建而未投、投而未盡”閒置廠房和“低散亂”廠房的整治力度,切實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以鑄造行業為重點,計劃實施落後產能淘汰7個,力爭今年完成整治提升企業數的50%。四是強化金融服務。打造優質融資體系,踐行普惠金融,進一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切實落實對市場主體尤其是小微企業的支持措施。完善創業融資體系,降低小微企業融資難度。加大與人民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力度,積極推廣“續貸通2.0”等金融產品。

(四)強化招商引資,全面積蓄髮展後勁。一是堅持“一把手”招商常態化。全面梳理區域內重大投資建設項目信息,對於重要節點、重要客商,區領導親自洽談、親自跟蹤,實施重點項目“一把手”親自抓。二是堅持聚力重點項目。加快中天重工海工裝備平台、豐樹舟山產業園、氫燃料電池產業、中信重工等一批在談項目的落地。力爭加快招引一批外資企業。圍繞海洋電子信息和軍民融合,重點加快北鯤科技無人船基地、xx海洋科學城核心區塊建設等項目推進,積極對接中電科、中船重工、航天科工等重點科研院所和電子科技龍頭企業。三是堅持廣闢渠道主動出擊。突出利好項目、xx匹配企業的招商引資信息收集,特別注重外資、500強企業和中央直屬企業的投資信息。積極對接市屬相關部門,強化市區信息共享。

(五)科學研判分析,努力破解收入難題。一是召開財税協調領導小組會議,成立協税護税聯席小組,建立多層次的税源信息互通機制,充分發揮鎮、街道協税護税屬地作用,特別是加強對外來建築業税收的管理。二是強化招商引税,積極培植新税源,加強商貿企業的招商引資積極性,落實好畝產税收等相關政策。三是積極做好農轉用土地耕佔税税收入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