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現代作家 > 朱自清

朱自清《春》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3篇)

欄目: 朱自清 / 發佈於: / 人氣:1.9W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朱自清《春》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朱自清《春》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3篇)

《春》讀書心得體會1

讀完朱自清的《春》這篇文章,我有一種深有感觸,春天是一個起點,只要你起跑就很美,未來是無限美好的。

“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着我們上前去。”

多麼富有詩意的文章啊!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春天是草長鶯飛,是鮮花盛開的季節,春天是充滿生機的季節。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不禁被作者出神入化的寫作技巧所吸引,就像被帶到了世外桃源。

嫩綠的草地覆蓋着田野,孩子們在無憂無慮地玩耍。桃樹、杏樹和梨樹都開了花。各種各樣的花散落在草地上,像眼睛,像星星,還眨着眼睛眨着。“吹面不寒楊柳風”,風像母親愛撫着你,還夾雜着泥土、青草、鮮花的味道。

雨在春天是最常見,淅淅瀝瀝,像牛毛,像針,喚醒萬物——“一年之計於春”,春天能使人神清氣爽。

春天是一個開始,一切剛起頭,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就像一個嬰兒,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在成長;春天就像一個小女孩,花枝招展,微笑着,走着。

抓住春天的機會,繼續向前邁進一個新的階段,只要你肯努力,成功就是你的!以前的挫折和失落都被春風捲走了,來到你面前的是一個新的開始,以前的一切都已成為歷史。

春天是一條起跑線,努力工作,加油,你的起跑線一定會完美!

我們的祖國也像春天一樣,像一條盤旋在東方的巨龍,總有一天會“飛翔”!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刻地認識到:春天就像未開墾的土地,只要你在春天努力工作,你一定能收穫豐碩的秋天!

《春》讀書心得體會2

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意象單純,主題明朗,語言優美,人們往往把它解讀為一篇“春的讚歌”。其實這是一種誤讀。

《春》與朱自清眾多的寫景抒情散文一樣,看似晶瑩剔透,一目瞭然,但它卻像一杯醇酒一般,藴涵了綿長而清洌的韻味與芳香,要真正品嚐出它的滋味並非易事。在這篇“貯滿詩意”的“春的讚歌”中,事實上飽含了作家特定時期的思想情緒、對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現了作家骨子裏的傳統文化積澱和他對自由境界的嚮往。

1927年之後的朱自清,始終在尋覓着、營造着一個靈魂深處的理想世界——夢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頗不寧靜”的拳拳之心,抵禦外面世界的紛擾,使他在幽閉的書齋中“獨善其身”併成就他的治學。“荷塘月色”無疑是經過了悽苦的靈魂掙扎之後,找到的一方幽深靜謐的自然之境,曲折地體現了他“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操守;而“早春野景”則使他的夢的世界走向了一個開闊、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領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後者自然是前者的延續、轉化、提升。但不管這兩個世界有多麼不同,它們都源於朱自清的一種理想追求甚至是一種烏托邦式的幻想。《春》確實描寫、謳歌了一個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靈世界的一種逼真寫照。

細讀朱自清的《春》,我不由地有這樣一種感覺:這是一個大病初癒的文化人,面對春意盎然的原野,他又重新找回了一種自信和自尊,編織着自己的理想之夢。這是一個經歷了“心靈煉獄”的知識分子,在大自然温暖的懷抱中,他沉醉其間,詩情聯翩,感受到了一種“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心靈衝動。他從時代的“十字街頭”撤退下來,又在這裏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我總覺得,朱自清筆下的“春景圖”,不是他故鄉江浙一帶的那種温暖潮濕的春景,也不是北方城郊的那種壯闊而盎然的春景,更不是如畫家筆下那種如實臨摹的寫生畫,而是作家在大自然的啟迪和感召下,由他的心靈釀造出來的一幅藝術圖畫。在這幅圖畫中,隱藏了他太多的心靈密碼。

朱自清研究專家吳周文先生説:“在很多散文中,朱自清慘淡經營詩的意境,將人格美的‘情’與自然美的‘景’兩者交融起來,創造了情與景會、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這種境界的構思,整個地展現自我人格,以美妙的意象作為人格的外化手段,於是他的筆下,自然美成為自我人格的精神擬態,或象徵性的'寫照;個人特定的情緒、思想,也因自然美的。依附,得到了詩意的寫照,或者説得到了模糊性的象徵。怎樣創造這種意境,完成自然美與人格美二者的附麗與連結?對此,朱自清則是繼承弘揚以形傳神、重在神似的藝術精神這一整體性的審美把握,加上‘詩可以怨’的審美理想的制導,生成了風格的隱秀與清逸的色彩。”(吳周文《詩教理想與人格理想的互融》,《文學評論》1993年第3期)對朱自清散文的深層意藴,我以為這些話是深中肯綮的。朱自清屬於那種感情和感覺特別敏鋭、細膩、真摯的人,對大自然的四季變化和山水花鳥等等,又有着特有的親和情懷和觀賞興致。他的寫景,往往是景中有“我”,“我”中有景,景“我”合一。他所以要調動起自己的一切感官以及思想和情感,反覆品味、字斟句酌、“用筆如舌”,正是要把自己的全部人生、人格投入到大自然的形神中去,讓自然的美與他人生的美渾然為一。

他不像魯迅,在描寫自然中採取一種超然的、審視的態度,甚至不惜寫了自然的醜來;他也不像周作人,在刻畫自然中沉溺其間、忘卻自己,恨不得化為自然的一部分。朱自清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是投入的、虔誠的,但同時又是自覺的、清醒的。從這一點來説,他是最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中庸之道”的真諦的。在《春》這篇簡短而明朗的散文中,同樣體現了他的人格操守和審美理想。

《春》讀書心得體會3

春天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季節,但往往又會給人帶來煥然一新驚喜的。在描寫春天的文章長廊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朱自清寫的《春》了。他那栩栩如生、獨一無二的語句,像小河的流水般灌溉進我的心裏,雖然現在是冬天,但我似乎感覺到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氣息。眼前彷彿呈現出一幅鳥語花香的春景圖。

“吹面不寒楊柳風。”從中,我能感覺到,風是多麼地温柔呀!像是母親的手在撫摸着一樣,而且在空氣中還夾着清新的土味、醖釀着淡淡的花香。要是能漫步在這種仙界般的美好春光裏,一定是舒服極了,愜意極了!此時此刻我真是希望能穿越時空,到達這麼美、還充滿了詩意的春天去啊!

朱自清給春天的鳥,“恩賜”了一個美妙的嗓子。“鳥兒將巢安在繁花綠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喚友地賣弄着清脆的喉嚨,唱出婉轉的曲子,跟着輕風流水應和着。”這樣的境界,就像在奇妙的童話世界裏似的。但是,即使鳥兒的天賴之音再好、再美,也比不上那新春的雨水呀!俗話説“春雨貴如油”。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這個美好的季節,是最適合放風箏了。朱自清在春天看到了一個熱鬧的場面,在“城裏鄉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人們都以歡笑和努力,滿心歡喜地迎接着春天,迎接着新的一年、新的開始。一直為現在的美好生活而奮鬥……

春天,是希望的種子、是生命的開始、是美麗的象徵。我從朱自清寫的《春》中,看到了我們祖國美好的未來。人們在努力地工作着、奮鬥着,從希望的春天開始,為我們的世界多添一份光彩。請大家就從現在做起,憧憬着我們的未來,一起來為明天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