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現代作家 > 張愛玲

從《鴻鸞喜》看張愛玲的愛情觀

欄目: 張愛玲 / 發佈於: / 人氣:2.9W

愛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在多數人的眼中,愛情是美好的。但是,張愛玲筆下的愛情並沒有常人想象的那麼美好與甜蜜,她所描寫的愛情是那種可望不可即的,帶着淡淡的憂傷與淒涼。她的小説透漏出情感世界中愛情的千瘡百孔,隱喻着世事蒼涼、愛情無望的答案,這也透漏了張愛玲悲觀的、消極無望的愛情觀。

從《鴻鸞喜》看張愛玲的愛情觀

雖然社會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雲變化,但翻開張愛玲的書,依舊讓人怦然心動,就好像張愛玲所説的:“三十年前的月亮已經落下去,三十年前的故事還沒有完。”讀張愛玲的小説,就是這樣的感覺,雖然已經離我們很遠,每每讀起,卻是依舊震撼心靈的享受。統觀張愛玲的小説,不難發現,她不是單純的侷限於倫理道德的層面去討論愛情,也很少演奏飄逸輕奇、靈思飛動的情感樂章,她筆下的愛情無論呈現何種狀態,往往都表現出一種虛無和消極的傾向。

張愛玲的作品中刻畫了許多的女性形象。她們或美麗聰穎,或高貴大方,或清新脱俗;但她們的結局都是悲涼的。所謂悲涼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撕碎在世人的面前,在張愛玲的眼中,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愛情也是一樣的,無論表面多麼無私而聖潔,融入生活後都會變為生活的依附,索然無味,無奈悲哀。作為張愛玲眾多愛情悲劇小説中的一個,《鴻鸞喜》也不例外,連結婚似乎也不能逃脱悲劇的結局。

小説《鴻鸞喜》短短一萬字,卻在字裏行間表述這張愛玲對愛情的理解。主人公玉清是一個樣貌平平,家世一般的女子,她即將步入婚姻的殿堂,她是欣喜的幸福的,卻又極力的不表現自己的開心,如小説中寫的“玉清非常小心不使她自己露出高興的神氣──為了出嫁而歡欣鼓舞“,矛盾而無奈。明明是一樁喜事,卻隱約中流露出不可阻擋的悲劇效果,連新婚的喜氣都變得“沒有人性”了。“祥雲公司的房屋是所謂宮殿式的,赤泥牆上凸出小金龍。小房間壁上嵌着長條穿衣鏡,四下裏掛滿了新娘的照片,不同的頭臉笑嘻嘻由同一件出租的禮服裏伸出來。硃紅的小屋裏有一種一視同仁的,無人性的喜氣。“新娘的臉也是扭曲的變形的,彷佛有人一屁股坐了一樣,就連買東西都帶着決絕的、悲涼的感覺,讓人感受不到絲毫新婚帶來的幸福感。而所謂的幸福婚姻,訴諸弊端的卻是千篇一律的、一視同仁的、了無生氣的喜氣。這就是張愛玲眼中的愛情,她用雲端裏看廝殺的傲與冷漠靜觀世俗的'故事,用敏鋭而冷酷的筆觸描寫生活的真實,她筆下的人物陷入生活的泥潭不能自拔,這又恰恰是生活的真實。

細細讀來不難發現,雖然是描寫玉清的婚姻,卻用了大篇的篇幅來寫玉清的婆婆婁太太,一個步入婚姻多年的孤獨的女性。夫妻原來都是極相愛的人,才有勇氣決定共度一生,但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總會膩的,不分手也只是如親人一樣生活在一起。可如果是親人,又何必再做夫妻呢?你沒有答案,我也沒有。同樣張愛玲沒有。婁太太的悲哀就在於她一次次發現了自己的不夠,窮的時候覺得自己不夠,等到富了依舊如此,心裏卻不得不承認並無奈的就收着這一切。這道出了多少夫妻的本質啊,愛到最後只剩下了客氣與疏離。悲哀的是,她有不得不感激着周圍的那些人,因而卻更恨他們了。隨着時光的流逝,曾經的感情如流水逝去,兩個人在一起只剩悲涼。婁太太覺得突然覺得她自己的結婚有一種一貫的感覺,而大兒子的結婚卻是一小片一下片的,這一段的描寫使人的感覺由單薄變得豐盈起來,任她再乏味的人,有了這瞬間的靈光,似乎就活色生香起來,而不再是像復活的清晨還沒有醒過來的屍首了。婁太太就是張愛玲筆下經典的女性形象,失去了自己,失去了愛情,甚至到了最後,“一屋子人全笑了,可是笑得有點心不定,不知道應當不應當笑。婁太太只知道丈夫説了笑話,而沒聽清楚,因此笑得最響”。至此,婁太太的悲哀一覽無餘。越是悲哀,越是淒涼,越是可笑。

即使愛情真的已經千瘡百孔了,卻仍然在苦苦的追尋着,死死地抓在手裏,不肯輕易地放棄。張愛玲小説中所表現出的愛情觀與她自身的經歷是密不可分的,父母關係的破裂讓她感受不到一點家庭的温暖,所有的親密關係都進退的是微妙尷尬,所以她生活的小心翼翼。而她的愛情也和她筆下的愛情一樣,是悲劇的。她被認為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業如日中天,偏偏令她痴情的卻是大漢奸胡蘭成;她為這段感情拼命付出,不顧他已婚、不顧他的身份;卻依舊以悲哀結局:胡蘭成另結新歡。張愛玲的愛就在這樣的絕情與悽慘中,自將枯萎了,就像他自己説過的那樣:“你是到底不肯。我想過的,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致尋短見,亦不能再愛別人,我將只是萎謝了”。這種經歷成為了她創作的母體,深深影響着她的愛情觀。所以她用最冷的眼,最尖鋭的筆,寫出悲涼社會中人性的悲哀,愛情的悲哀。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也許張愛玲就是這樣子的,她之於胡蘭成,不過就是懷着一顆慈悲的心去對待,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容忍,只是,我不知道因她的慈悲,她是否就真的擁有了所想得到的愛情,但是她心中的愛情不是一種寬容,更不是一種容忍,而是絕對的自私、絕對的拔扈、絕對不容一粒沙子的。

在小説中,她一直為那些迷茫的女子歎息,歎息她們如同鏡中月水中花,虛無縹緲的追逐,她們如同屏風上的鳥,生活在一個死的世界裏,沒有生機,沒有希望。在這個被凍結的世界裏,愛如同一件華美的奢侈品,是她們所無法企及的。這也正是張愛玲的愛情觀,她生活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殘酷而冷漠的環境,使她對愛情充滿了猶豫充滿了疏遠。她認為的愛情,是世俗的、淒涼的,為了生存,愛情成為了達成婚姻這一目的的工具;她的小説中描繪的愛情讓人感到絕望,讓愛情失去了原有的純潔與美麗更多的呈現出悲哀,悲哀,無疑成為她愛情的主旋律。

張愛玲通過自己的小説表達自己對於愛情的詮釋,也告訴我們,以生存為基礎了婚姻是毫無愛情可言的,是悲哀的;女性只有覺醒只有獨立,才能真正擁有愛情的幸福。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她所描繪的愛情無疑給人耐人尋味的獨特意藴,讓中國文學多了一道獨特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