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現代作家 > 莫言

莫言《賣白菜》作品賞析

欄目: 莫言 / 發佈於: / 人氣:6.74K

導語:《賣白菜》是莫言憶舊系列作品中的一篇。莫言的文字樸實,真摯,字裏行間流露出他對生活的獨到感悟。文中講述了特殊年代裏農民生活的艱辛與酸楚,但堅強的脊樑卻支撐了一代又一代人。文章通過一段辛酸往事的回憶,刻畫了一個堅強、自尊、樸實、誠信的母親形象。

 【賞析】

 《賣白菜》曾被選家選入年度短篇小説集,也被莫言本人選入自己的散文隨筆集,還被當作小小説刊登在晚報副刊。時下,小小説的“小小説腔”令人生厭。這是 一篇無“腔”的小説,真正的大家手筆。記得莫言曾經説過,什麼是風格?風格就是一個作傢俱有了自己獨特的,不混淆於他人的敍述腔調。這個獨特的腔調,並不 僅指語言,而是指他習慣選擇的故事類型、他處理這個故事的方式,他敍述這個故事時運用的形式等等全部因素所營造出的那樣一種獨特的氛圍。從這個意義上説, 這又是一篇帶“腔”的小説。

《賣白菜》是莫言憶舊系列作品中的一篇。莫言的文字樸實,真摯,字裏行間流露出他對生活的獨到感悟。文中講述了特殊年代裏農民生活的艱辛與酸楚,但堅強的脊樑卻支撐了一代又一代人。文章通過一段辛酸往事的回憶,刻畫了一個堅強、自尊、樸實、誠信的母親形象。

 真實的歷史

莫言的《賣白菜》,開篇就把背景交代得清清楚楚,是“1967年冬天”,一個任何中國成年人都知道是什麼時代的時代:貧窮、飢餓……。莫言寫的故事的每一個細節,都象那個裝白菜的“結滿了霜花的臘條簍子”一樣,真實得不敢肆意想象,不許魔幻,只能是本真的再現現實。

 真實的生活

 《賣白菜》小説語言平實、乾淨,故事也真實簡單得要命。故事裏有一個家,但給我們的感覺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家,家裏似乎只有“我”和母親相依為命,一同侍 侯地裏的白菜,一同去賣菜。眼看就快過年了,無比激動的盼望之情在“我”心裏已貯藏很久了。但母親為了換錢不顧我的哭鬧依然決定賣掉最後的三顆白菜。這個 決定儘管殘酷但也真實的反映了“我”家的生活境況。集市上,遇到一個挑剔的孤寡老太太來買白菜,當“我”見她把大白菜外邊的菜幫子撕了又撕,很是傷心和氣 惱,最後“我”賭氣多算了她一毛錢。小説中的“我”的做法的確不合適,但這卻源於“我”對那棵小白菜的特殊感情和老太太苛刻的舉動。等我放學回到家,已經 賣掉的白菜又回到了家,母親“眼睛紅紅地看着我”,説,“孩子,你怎麼能這樣呢?你怎麼能多算人家一毛錢呢?”最後母親哭了,小説的結尾是這樣一句話, “這是我看到堅強的母親第一次流淚,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讀着這篇小説,彷彿在想象中真實的體驗着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年代的北方農村,那徹骨的冷,和 徹骨的窮。

真實的情感

不捨情:從播種的那一刻起,那顆小白菜就和作者結下了不解 之情。它的弱小讓無知的作者給它施了很多肥料,幸虧,它在母親的搶救下,它活了過來。它就象是作者看着長大的孩子。作者説:“我熟悉這棵白菜,就像熟悉自 己的一根手指”,如今,它就要成為別人桌上的佳餚了。所有的期望都在這一刻化為泡影,失望、不解、疑惑、不敢相信……作者對它充滿了回憶,充滿了喜愛,充 滿了不捨。

自責情:刺骨的寒冷使作者將小白菜跌落在地,無論無意還是有意,這都是不應該的。“母親在我頭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闖了大 禍,站在簍邊,哭着説:‘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看着母親那因過度勞累和艱難生活而再也伸不直的背,作者也只能流淚了。“我”的自責之情 相信所有人都能夠體會。

懊悔情:這次悔恨讓“我”至今想起仍沉痛不已。。本是心頭肉的小白菜,卻被人指責;本就瘦弱的小白菜,卻被剝了 又剝;本來誠實善良的母親,卻被人懷疑。這都是一個買菜老老太太的所作所為。“我”心中的憤怒之火暗暗燃起。你既如此,我又何必誠信呢?再加之生活的貧 窮,算錢時給她多算了一毛。不料此事被揭穿,母親這次哭了。母親的.誠信被“我”摧毀了,她徹底感到悲傷,“我”的內心更是無限的懊悔。

 巧用細節豐滿形象

作文必須重視細節,如果不善於捕捉細節併合理利用的話,那麼我們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單薄。可能無力承載濃厚的情感,無法很好地表達自己,更談不上去感動別人。

 《賣白菜》一文中多處運用了細節描寫來刻畫母親這一偉大人物形象。文章開頭即推出一組特寫鏡頭,用“苦着臉,心事重重”描寫母親的神態,用“走來走 去”“,時而揭開、掀動”,“時而拉開、扒拉”描寫母親的動作,用“瞥”、“鎖定”、“端詳”描寫母親的眼神。這一系列的細節描寫雖然沒有提到一個“窮” 字,卻把家境的貧困和母親的愁苦含蓄地表達了出來,雖然沒有直接描述母親的心理活動,卻能使讀者清楚地感受到母親那沉重而無奈的心理狀態和從猶豫不決到痛 下決心的心理變化,可見母親是在無計可施、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做出了要賣掉最後三顆白菜的決定的。當“我”為母親要賣掉那三顆白菜而流淚時,母親的眼睛雖然 “濕漉漉的”,“但她沒有哭”,反而責怪“我”“動不動就抹眼淚”,不像個漢子樣兒。在這裏我們儼然看到母親的心在滴血,表面堅強的母親內心在怎樣的抽痛 啊!作者善於捕捉細節併合理利用,使文中的母親

 巧設衝突 彰顯性格

《賣 白菜》這篇文章處處充滿着矛盾和衝突,就是在這些衝突中塑造了一個雖然生活在貧困交加的時代,但依然堅強、慈愛、倔強和信守誠信的偉大母親的形象。文章開 頭在決定是否賣這最後的三顆白菜的時候,母親內心是很矛盾,母親何嘗不想留下它們過年,但家裏實在是窮啊。為了不讓“我”哭,她惱怒地喝斥我,用“凜冽的 聲音”教訓我,但是看到“我”手上的凍瘡時,又用一種“讓我感到温暖的強調”對我説話,從“我”和母親的對話中看出了她既有倔強的一面也有慈愛的一面。在 集市上,“我”和那個個挑剔的孤寡老太太來之間的語言衝突是最激烈的了,看她把大白菜外邊的菜幫子撕了又撕,“我”的心中的憤怒之火暗暗燃起,作者在算錢 時給她多算了一毛。後來這件事被揭發了,“母親抬起頭,眼睛紅紅地看着我,過了許久,用一種讓我終生難忘的聲音説:‘孩子,你怎麼能這樣呢?你怎麼能多算 人家一毛錢呢?’”“我”不過是想宣泄下內心的氣氛之情,誰料到母親會因此而傷心流淚。母親這次哭了。以前,無論多大的事兒,就算是天要塌下來,母親仍不 會哭。從這些衝突中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生活的艱辛和貧困還不及作者的欺騙讓母親難過。

文章中的衝突是生活矛盾的反映,在矛盾衝突中母親那堅強、倔強和信守承諾的性格彰顯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