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現代作家 > 魯迅

魯迅《朝花夕拾》讀後感550字

欄目: 魯迅 / 發佈於: / 人氣:7.31K

導語:讀了《朝花夕拾》,我看到了魯迅的生活,我認識了魯迅。接下來小編整理了《朝花夕拾》讀後感,文章僅供大家的借鑑參考!

魯迅《朝花夕拾》讀後感550字

《朝花夕拾》讀後感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朝花夕拾》,我看完了,深有感觸。

這本書是魯迅和艾青兩個著名作家寫的。裏邊有許許多多的詩篇及其文章,都很感人,其中,我覺第一章“狗。貓。鼠”最為好看,全篇以議論為中心,中間穿插描述童年時代的生活,脈絡清晰。有“正人君子”的攻擊,回想到作者自身過往的經歷,使作品的論證更具有説服力。而且細緻的細節描寫,顯示出隱鼠的柔弱和敵人的殘暴,是作品更具有感染力。《朝花夕拾》是作者從“記憶力抄出來的”,大多數用來凝練的筆法摘取那些深藏在記憶裏的難忘的生活片段加以描述,選擇具有象徵意義的情節和細節描寫人物的神情心態,使作品的生活氣息更加濃厚,人物形象更加鮮明動人。文章雖着墨不多,但渺渺數筆,卻刻畫出人物的獨特個性,如長媽媽的淳樸善良、辛於革命失敗後範愛農的苦悶和放浪等,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這本書給人很多的感動,同時,在行文中,作者常常插入與內容相關的典故傳説等,使文章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別具一格。

《朝花夕拾》給我的感受深深印在心裏,這本書相信在長大後再次回頭來看的時候,你會覺得別有一番風味,會覺得魯迅和艾青寫的散文和詩集是多麼得重要。

《朝花夕拾》讀後感

勞累了一天,回到家坐在椅子上。無意中打開魯迅爺爺的作品,不禁神遊其中。

“拔何首烏毀了泥牆,將磚頭拋到隔壁的樑家去。”這些都是魯迅爺爺童年時做過的淘氣的事。這就是魯迅爺爺的“百草園”

所有的人都有童年,並且都有屬於自己的“百草園”然而卻是各不相同的在草地裏捉蟲子,拔何首烏,聽蟋蟀音樂家們的演奏。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的生活着,嬉戲着。這一點,被稱為大文豪的魯迅先生也深有體會我們何曾不是。

魯迅爺爺小的時候生活在環境好的地方出生,然而不懂民間的一切,正如魯迅爺也説得“四面全是高高的圍牆,自己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如同井底之蛙。”雖有一片“百草園”,但見識卻極其少。遠遠不如外面的孩子。

童年是公平的,將自己分給了沒個人。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寂寞的;童年是美麗的;童年也是短暫的。但知識是人的營養品,所有人都會去學習,但學習是枯燥的。“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距離實際上看起來並不遠,但實際上是天壤之別。然而所有人都不得不告別美麗的“百草園”到達“三味書屋”中去生活。從無憂無慮到那社會私塾。體現出魯迅爺爺對時代兒童實際的私塾教育的厭惡。

時光如同一把利刃,割去人生的一分一秒,也在人的臉上刻出辛酸。使走過的時間一去不復返。我們不會再重新從三味書屋中重回百草園,讓我們面對現實,和魯迅爺爺一起向童年説再見。

《朝花夕拾》讀後感

讀完魯迅的《朝花夕拾》,讓人回味無窮、耐人尋味。這本散文書是講魯迅小時候的故事。書中有批判、有嘲笑,可以作為魯迅的雜文,暴露出魯迅對現實關懷的一面。這本書確實非常好看。

這本散文中,我覺得最好看的一篇是《狗、貓、鼠》,這篇文章我讀了許多遍,才明白了它其中的含義,希望我的理解是正確的。這篇文章主要對貓和老鼠的一些秉性、行為的描寫來比喻一些人。魯迅先生在文中説明了他不喜歡貓,因為貓與一些人的行為和各種都很相像。比如:文中有寫到貓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動物就盡情的欺負它們,直到最後玩煩了,才把它吃掉。就像有些人,抓住了別人的弱點或不足之處就想盡辦法慢慢的折磨別人,如果折磨不過癮,就十分不甘心似的。如果別人犯了一點兒小錯,那麼一些人一定在別人的背後,偷偷的幸災樂禍。魯迅先生説他討厭貓的第二個原因是,貓與獅虎同族,都只吃比自己弱小的動物,但貓卻有媚態的樣子,正如我們現在的某些人,常常的掩飾自己的某種本性,其實反而讓人覺得他更加的虛偽。貓平時是吃飯不管事,就像一些懶惰的人,有東西吃比誰都急,但要有事做,就連個人影都不見了,就像有句俗語:“吃野吾做野,做野打爛野。”魯迅先生還讓我們知道老鼠並不是那麼的惹人討厭的。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對這些弱小的小東西給予一些愛心的,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做不到呢?雖然説,我不是受益匪淺,但是我卻感受到魯迅不一樣的見解。

在《朝花夕拾》中,我感受到魯迅那個時代裏,我們偉大的祖國有着太多的屈辱的歷史,為了不讓悲劇再上演,就要努力的奮鬥,讓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