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現代作家 > 林清玄

林清玄《寒梅着花未》練習及答案

欄目: 林清玄 / 發佈於: / 人氣:1.85W

【林清玄《寒梅着花未》原文】

林清玄《寒梅着花未》練習及答案

終於過了三十歲的生日。那一天,我獨自開車到台北近郊的八里鄉去,八里鄉有一個臨着海口的彎道,在冬日的霧氣里美麗而古典。右邊海的湛藍在東北季風的吹襲下,浪花用力拍擊着巖岸,發出崩天裂雲的嘶嘶聲;左近的山壁葱葱綠綠地長出各色的花草,人在其中情緒十分複雜,山給我們的壯懷與海給我們的的遠志在抬眼眺望的時刻,交織成一幅充滿夢想的視景。

八里的海灣是我常去的地方,那裏幾乎沒有人跡,只偶爾呼嘯而過幾輛疾馳的貨車,讓人驀地覺到人的腳跡真是無遠弗屆;這個地方在秋天的時候常常有孤鷹出入,在天空中緩緩盤旋,運氣好的話會看到飛翔很久的鷹突然落腳 在山頂的枝椏上,睜着巨眼遙望海口,順着海勢而去,也許可以看到盡處的藍天吧!

漁船也是美的,它是生活與搏鬥得來的美,從高處看,它順着浪頭在海中一起一落一起一落,連漁民彎腰的姿影都清晰可見 我是經常想到漁民辛苦的人,可是想到他們每天在波濤大浪中湧動的生活,應該也油然而興起宇宙蒼茫浩大的情思吧!八里最美的還不是那個海灣,而是到八里的路上有一段種了許多杜鵑花,有紅、有白、有紫,生得零亂錯綜,不像是人有意種上去的。杜鵑正好在山道的臨沿,每次我路過總是把車速放慢,看早春的杜鵑在空靜的山中綻放。可是不知道為什麼車子經過時會從車窗飄進來一陣淡淡的香氣,原來,目見的美色也會刺激我們的嗅覺,好像三十年往事一幕幕浮現時,竟能嗅聞出當時的味道一般。

這次我去八里,路經那一段杜鵑花道,杜鵑已經開得很盛,有許多則凋謝的花鋪在馬路上,鮮新的顏色還未褪去,車子的風過,花魂就向兩旁濺飛起來,到遠一點的地方才落下,逝去的花有逝去的美,被驚起的花魂也像蝴蝶一樣有特別的姿勢。

長在枝椏上的杜鵑雖好看,但總覺得擁擠,它們搶着在春天來時開成枝頭第一株,於是我們感覺杜鵑花不是一朵朵,而是一羣羣的,等到它們落了散居在地面,才看清原來每一朵都有不同的面貌。

對我而言,往事也是如是,處在進行的時刻,很難把每一件事檢點出來,看出它的前因後果,因為每一往事都牽連着另一件,交織成一片未曾消逝。等往事經過了,我隨手一撈,竟像謝去的杜鵑,每一段都能整理出一個完整的面貌,有許多顏色還清新如昔。

我走在八里海邊上,仰起頭來散步,想起自己過去三十年的生命歷程,有一種感覺,好像一篇已經印刷出版的文章,裏面大部分是暢順的,可是有許多地方分段分錯了,還有許多地方逗點和句號擺錯了地方,修改重新來過,已經無能為力了。

快黃昏的時候,海上突然下起雨來,我看着海面上的雨線一直向海岸逼近,才一晃眼,雨已經逼到身側,愈下愈大,很快我就被淋濕了,想起年少時代的喜歡下雨,這時淋到雨竟有一些無可奈何的心境。

回程的時候,路過杜鵑花道,本來在路上的花魂被雨淋過,被車輾過,都成為五顏六色的塵泥,貼黏在地上。我下了車,在微雨的黃昏中看那些花,不禁看得痴了,花而有知,知道年年春天的興謝,知道美麗的盛放後就是滿地的塵泥,不曉得會有何感歎?

到家的時候已是黑夜了,妻子與朋友為我準備了生日盛宴,人聲笑語正從院落中熱鬧的傳出來,我看到院子的梅花還開着,不覺心情一鬆——有謝了的花,總有新的花要開起。

然而,人過了而立之年,如果是一株寒梅,是不是到開花結實的時候了呢?

  (選自林清玄散文集《温一壺月光下酒》)

【練習】

1.開頭第一段的寫景文字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

2.文章題目是“寒梅着花未”,為什麼作者用大量的篇幅來寫杜鵑?

3.請簡要概括本文的寫作思路。

4.王維有詩云: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着花未?與本文作者比較,兩人各自在梅花上寄予了怎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

1.用極富生命力的景物來襯托剛過而立之年的作者充滿活力與夢想,同時由去八里灣而引出下文對杜鵑花的描寫

2.正如作者所言,杜鵑就像那欲罷不能的往事,會在歲月流逝之後才懂得欣賞彼時的嬌紅,藉助杜鵑表達了作者對年華一去不回的淡淡憂傷,而寒梅則更像一中經歷歲月洗禮之後的成熟與大氣,用杜鵑襯托寒梅更能體現作品的主旨。

3.文章結構完整,首尾呼應,一氣呵成。開篇即進入正題,以“三十歲生日”引起下文,繼而寫行入八里鄉以及旅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結尾寫駛出八里鄉返回家中,集中情感,凸顯主題。

4.王維用一種兒童式的天真與親切,委婉地表達出思念故鄉之急之切,語言質樸自然,宛若天成;而本文作者以寒梅自比,在表達對歲月流逝哀傷的同時也寫出了自己飽經風霜之後的輕鬆與釋然,傳遞出一種人生無悔 的態度以及對未來的展望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