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現代作家 > 季羨林

季羨林《聽雨》讀後感(精選3篇)

欄目: 季羨林 / 發佈於: / 人氣:2.65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季羨林《聽雨》讀後感(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季羨林《聽雨》讀後感(精選3篇)

季羨林《聽雨》讀後感1

“聽雨”這樣一個簡單的題目,作者卻圍繞着它寫了這麼多,主要內容為自己喜歡聽雨,關於雨聲的詩詞,聽雨時的心情,聽到雨聲時的聯想。

雨聲是多種多樣的,只有雅人才能聽懂。聽雨聽出了一生,心情頗為複雜。

讀了季羨林的《聽雨》我感覺最大的收穫就是四個字:不能忘本。

雖然我從小在城裏長大,但我也有在農村生活的經歷。所以我對農村裏的一切一切都還蠻熟悉,也很親切。那裏有綠油油的麥田,白花花的棉花。

當初在農村住的那段時間裏,如果説那些綠的莊稼需要水分滋養的時候,看到下雨,聽到雨聲,我就很高興,無論我在哪裏。有時候有些小孩説下雨吧,就不用去地裏幹活了。唉,但我卻有另一番感受。我會因下雨而高興,也會因下雨而憂愁。高興是因為雨水的降臨,解決了燃眉之渴,淨化了空氣,到處一片清新;憂愁是因為,許多棉花成熟之際,是不需要水的。那是更需要陽光,其實我也很喜歡陽光的味道。

現在無論在哪裏,我也不會忘記我曾經在農村生活的那段日子和對農民、農村的深厚感情。雖然我沒有蔣捷那樣很複雜的心情,也不可能像季羨林那樣把自己的心情表達的淋漓盡致,但我同樣知道下雨時,我會為麥苗感到高興,也會為棉花感到憂慮。

這就是雨,這就是聽雨。

“天義有意,聽者有情。”

季羨林《聽雨》讀後感2

季羨林的《聽雨》清新質樸自然,讀起來感覺很親切,聽雨 季羨林閲讀感悟。

“聽雨”這樣一個簡單的題目,作者卻圍繞着它寫了雨聲的詩詞,聽雨時的心情,聽到雨聲時的聯想。

研究學問的季老,聽着陽台頂鐵皮被雨打的聲音,他感到很舒服,從中他能聽出金聲玉振,他能聽出黃鐘大呂,他能聽出大珠小珠落玉盤。他還能聽出雨如彈素琴,如舞霹靂,如百鳥爭鳴,如兔落鶻起,他聽得心花怒放。

聽雨他想到了林妹妹喜歡李義山的“留得殘荷聽雨聲”,他想到了朋友的詩句,還想到了蔣捷的《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

季羨林感慨一番,才説出自己欣然聽雨的原因,十年九旱的北方春季太需要雨了。這一年春,天旱得邪行,季羨林天天看天氣預報,時時觀察天上的雲,連做夢看到了都是細雨濛濛。現在雨下了,他如何能不高興呢。

雨聲是多種多樣的,只有雅人才能聽懂。聽雨聽出了一生。

“天義有意,聽者有情。”讀季老的散文,你不僅能感受到他胸襟博大,達觀睿智,還能學到“謙虛”這彌足珍貴的品質。記得《聽雨》中季老時不時稱自己為俗人,一個學貫中西的東方學大師稱自己為俗人其謙遜由此可見。這不免令我想起“感動中國”頒發給季老獎項時,他反覆唸叨着“不敢當”,那種季老獨有的'謙虛令我感動不已。

季羨林的書就像一面鏡子,當你面對它時,總會發現自己情操上的不足,但當你虛心求教時,鏡的那一頭季老也總會循循善誘地向你傳授人生之道。

季羨林《聽雨》讀後感3

春雨,在古代是一種吉祥的象徵。詩人也對她多有讚美之聲,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就是千古名句。

季羨林老先生的《聽雨》更是如此。季羨林先生通過大旱之中的一場春雨,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情感。文章最後,季羨林老先生更是“潛心默禱,祝願雨聲長久響下去,響下去,永遠也不停。”

雨,我從小到大見過無數次了。小時候,在雨中奔跑、嬉戲,快樂無窮;當然,也有一次,因為雨下得太突然,被淋了個措手不及,沒幾天,就凍感冒了。現在的我,已經沒有了對雨的厭煩之情,偶爾還會因為突然下雨高興一回。

讀了《聽雨》。我又想明白了許多。在中國,聽雨的人從來不在少數,但能聽出雨意的人,大多數都是對塵世有所感悟的人。點點雨聲中,卻不知包含了多少思念、留戀。其中最為經典的莫過於杜牧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雨紛紛”三個字,正襯托着“欲斷魂”,從字句上也能看出作者心中的淒涼。而季羨林老先生的《聽雨》寓意則是相反。季羨林老先生開始的興奮是為了這大旱中,終於下起了雨!雨,能夠使農作物生長的更迅速,更是季羨林老先生盼望已久的心願,終於實現了!

雨,對人有時也是一種回憶,如説是聽雨,倒不如説是用心觀雨,聽雨聲在心中迴響,世間萬理,皆在心中。

雨在心中,心何嘗不在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