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寓言

寓言故事--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欄目: 寓言 / 發佈於: / 人氣:2.68W

引導語:因為寓言是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説明某個道理,所以寓言歷來都是寄意深遠,我們需要用心去品讀,才能領悟其中的深刻含義。

寓言故事--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寓言故事--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戰國時,趙國、燕國都不是實力很強的國家,然而趙惠文王無視對趙、燕兩國虎視眈眈的強大的秦國,打算出兵攻打燕國。

為了避免一場國破家亡的戰亂,燕國的蘇代跑到趙國去求見趙惠文王,以遊説趙與燕兩相和好、共同抗秦。蘇代對惠文王説:

“大王您先別談打仗的事,我且講個故事給您聽:一隻河蚌好久沒上岸了。有一天出了太陽,河岸上十分暖和,於是河蚌爬到岸上,張開蚌殼曬太陽。河蚌只覺得渾身舒服極了,它懶洋洋地打起瞌睡來。這時,一隻鷸鳥飛過來,悄悄落在河蚌的身邊,很快地用長長的尖嘴伸過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猛一驚醒,迅速用力把蚌殼一合,將鷸的尖嘴緊緊地夾住了。

鷸鳥對河蚌説:

“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幹死、曬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隻死蚌了。”

河蚌也十分強硬地説:

“我看你能餓多長時間!我今天不鬆開你的嘴,明天也不鬆開你的`嘴,你就會在這裏被餓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隻死鷸了。”

兩個小東西就這樣對抗着,誰也不肯相讓,真有要拼個同歸於盡的架式。

這時,一位漁人走過來,十分輕易地就撿了個便宜,把蚌和鷸都捉住,滿心高興地趕回家去。

蘇代的故事剛一講完,趙惠文王幡然醒悟。他拍着自己的腦袋説:

“多謝先生的啟發,如果我們小國間自相殘殺,讓秦國從中得利,那我們跟這故事裏剛愎自用的鷸和蚌又有什麼區別呢?”

於是,趙王取消了攻打燕國的念頭。

從這則寓言我們應該認識到,有頭腦的人不論幹什麼事情,都要全面、周密地思考一下,權衡利弊得失後再行動。否則,為了一點點恩怨、矛盾而互相爭鬥,必定會做出鷸蚌相爭的蠢事來。

 [知識拓展]

伊索寓言故事

伊索寓言故事一

一隻小羊被狼追趕,逃進了一個神廟裏。狼對小羊説,如不趕快出來,祭司會抓住你,把你獻給神。小羊回答説:“我寧願獻給神,也比被你吃掉好。”這故事説明,對要死的人來説,應選擇有價值的死。

伊索寓言故事二

有隻冠雀被捕鳥夾夾住了,他悲哀地説:“我真是最不幸的鳥呀!我沒偷別人的金子、銀子,更沒偷別的貴重的東西,僅僅一顆小穀子卻使我喪失了性命。”這故事是説那些貪小便宜而招來巨大災難的人。

伊索寓言故事三

傳説天鵝臨死前才唱歌。有人偶然遇見市場上有天鵝出售,還聽説這隻天鵝的歌聲非常悦耳動聽,便買了帶回家。有一天,他設宴請客,讓天鵝在席間唱歌,天鵝卻始終沒吭一聲。後來,天鵝老了,知道自己死到臨頭,這才為自己唱起了輓歌。主人聽到後説:“如果你真是除臨死之外,其餘別的時()間都不肯唱歌,那麼我就是太傻了,那天叫你唱歌時,就應該把你殺了。”這是説,許多人不願意自願去做某些事,總是在迫不得已時,才勉強去做。

伊索寓言故事四

動物們的集會上,猴子登台跳舞,深受歡迎,贏得大家的稱讚,個個為之喝彩。駱駝卻十分嫉妒猴子,他也想獲得大家的喝彩。於是,他站了起來,自我得意地顯示自己的舞技,結果,他那怪模怪樣的舞姿,洋相百出,使動物們大為掃興,他們用棍棒打他,把他趕跑了。這故事適用於那些不顧自身條件盲目模仿他人的人。

伊索寓言故事五

從前有兩個人,一個總愛説實話,一個卻只説謊話。有一次,他們偶然來到了猿猴國。一隻自稱為國王的猿猴吩咐手下捉住這兩個人,他要詢問這兩人對他的看法。同時他還下令,所有的猿猴都要像人類的朝廷儀式那樣,將在他左右分列成兩行,中間給他放一個王位。一切準備妥當後,他發令,將那兩人帶到面前來,對那兩個人説:“先生們,你們看,我是怎樣的國王?”説謊的人回答説:“在我看來,你就像一個最有權力的國王。”“那旁邊的這些猿猴呢?”那人連忙説:“他們都是你的棟樑之材,至少都能做大使和將帥。”那猿猴國王和他的手下聽到這番謊話,十分得意,高興地吩咐將美好的禮物送給這個阿諛奉承的人。那位説真話的人見到這般情形,心想:“一番謊話可得這般豐厚的報酬,那麼,若我依照習慣,説了真話,又將怎樣呢?”這時,那猿猴國王轉過身來問他:“請問你覺得我和我的這些朋友怎麼樣呢?”他説道:“你是一隻最優秀的猿猴,依此類推,你的所有同伴都是優秀的猿猴。”猿猴國王聽到這些真話後,惱羞成怒,將説真話的人扔給手下去處置。這故事是説,許多人寧願相信謟媚的假話,卻不愛聽道出實質的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