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寓言

四個寓言故事的成語

欄目: 寓言 / 發佈於: / 人氣:1.18W

中國四個字的成語,大家學習了多少個呢?有哪些是與寓言故事有關的呢?下文就是小編收集的成語的寓言故事,歡迎大家閲讀!

四個寓言故事的成語

四個寓言故事的成語:依人門户

從前,每逢新春佳節到來,人們都要在自家的門兩旁貼上桃符,寫上一些吉祥喜慶的話,為的是祈禱新的一年人丁興旺,五穀豐登,做什麼事都有好兆頭。這些桃符一般都要貼到下一個新年才換掉。

到了端午節,各家各户又用艾草紮成一個人的形狀掛在門框上方,利用艾草的氣味來驅除蚊蠅害蟲,消除毒氣瘴氣。

有一天,門邊的桃符一抬頭,看見門框上用艾草紮成的小人掛在那裏,便十分生氣,於是對艾草罵道:"你是什麼東西,竟敢佔居我的上位?"

艾草彎腰看了看已經破舊褪色的桃符,不服氣地説:"你都已經半截身子埋進土裏去了,還有什麼臉來跟我爭上位下位,你生來就只配在我的下面!"

桃符見小艾草人這麼傲慢,更生氣了,便又説:"我起碼是出自文人之手,和筆墨香味有聯繫,我的出身高雅。而你,來自田邊野地的一把蒿草,用幾截破繩一纏,配掛在我的上邊麼?自己也不瞧瞧自己是副什麼模樣!"

艾草人一點兒也不示弱,冷笑着説:"管你高雅不高雅,瞧你風燭殘年,主人早將你忘了,眼下注重的卻是我......"

就這樣,桃符和艾草你一句我一句,彼此爭辯不休,他們吵鬧的聲音越來越大,以至於驚動了門神。門神出來勸解正在爭論的桃符和艾草人,他説:"兩位兄弟,我看還是不要再爭吵了吧。我們這等人,本來就沒什麼大本事,現在只不過是依附在人家的門户上才得以安身混日子,還怎麼好意思去爭什麼高低上下呢?"一番話,説得桃符和艾草人都慚愧地低下了頭。

寓言啟示:那些本來就沒什麼大本事、也沒什麼才幹的人,往往看不見自己的短處,卻偏偏還要互相攀比爭待遇,實在是可笑得很。

四個寓言故事的成語:猶豫不決

戰國時期,秦王想奪取趙國江山,就派兵攻入趙國,將趙國都城邯鄲圍了個水泄不通。趙孝成王沒有辦法,就派人前往魏國請求援助。

魏王派大將晉鄙帶領軍隊救援趙國。可是,晉鄙覺得秦國軍隊百戰百勝,害怕引火燒身,就屯軍於湯陰,不再向前進兵。

與此同時,晉鄙還派部將辛垣衍偷偷潛入邯鄲,勸平原君與秦國講和。辛垣衍是個能説會道之人,他説,秦國如此急切地包圍趙都,是因為秦王想稱帝,成為天下之主,並不是為了趙國的土地。為今之計,趙王應當派使臣求和,表示情願尊秦王為帝,向他稱臣納貢。這樣一來,秦王大喜之下,就會命令將領收兵回國,永不侵犯趙國了。

平原君聽了這些話,一方面覺得趙國打不過秦國,另一方面又覺得向秦國稱臣納貢太過於屈辱,一時也拿不定主意,不知怎樣做才好。

這時,齊國的大賢魯仲連周遊天下,正好來到邯鄲。他聽説了這件事,就找到了平原君,見到了辛垣衍。魯仲連滔滔不絕地陳述自己的.意見,他指出,一旦尊秦王為帝,秦國非但不會就此罷手,還會得寸進尺,繼續欺負趙國。

平原君得知講和會帶來這麼嚴重的後果,就打消了屈辱求和的念頭,決定盡一切力量抵抗秦軍。

四個寓言故事的成語:連篇累牘

隋朝時期,治書侍御史李諤能言善辯,文章也寫得很精彩。他發現六朝以來,人們寫起文章來,通常只追求辭藻的華麗,文章的內容卻空洞無物,於是他就想上一道奏章給隋文帝,請求天子親自下詔,改變形式主義的文風。

其實隋文帝也對形式主義的文風感到討厭。他在處理政務時,看到大臣們的奏章雖然華麗好看,卻不重視對實際問題的解決。他想到,當初南北朝時,北朝的文風比南朝的文風好一點兒,所以北朝政治穩固,而南朝帝王國破家亡,可見政治腐敗與浮華的文風有很大關係。形式主義的文風,真是誤國誤民啊!

李諤伏案疾書,很快就寫成了《請正文體書》,呈給隋文帝,請求認真審閲。奏章從魏武帝、文帝、明帝説起,説他們只注重修飾文章的雕蟲小技,而不深入研究為君之道,使得後世國家衰弱,天下大亂。

奏章中有這樣一句話:“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意思是説一篇篇的文章,一箱箱案卷,説來説去,説的都是吟風弄月的內容,真是累贅宂長,一點兒意思都沒有。

隋文帝看了這篇文章,覺得甚合心意,心想形式主義的文風害人不淺,大家在這種文風的影響下,都追逐華而不實的東西,這樣對大隋江山只有害處,沒有好處。於是,他真的聽從李諤的意見,頒佈政令,要求各級官吏改變文風。

四個寓言故事的成語:良臣尹綽

尹綽和赦(she)厥同在趙簡子手下做官,赦厥為人圓滑,會見風使舵,看主人的臉色行事,從來不説讓主子不高興的話。尹綽就不是這樣,他性格率直,對主子忠心耿耿盡職盡責。

一次趙簡子帶尹綽、赦厥及其他隨從外出打獵,一隻灰色的大野兔竄出來,趙簡子命隨從全部出動,策馬追捕野兔子,誰抓到野兔誰受上獎。眾隨從奮力追捕野兔,結果踩壞了一大片莊稼。野兔子抓到了,趙簡子十分高興,對抓到野兔的隨從大加獎勵。尹綽表示反對,批評趙簡子的做法不妥。趙簡子不高興地説:“這個隨從聽從命令,動作敏捷,能按我的旨意辦事,我為什麼不能獎勵他呢?”尹綽説:“他只知道討好您而不顧老百姓種的莊稼,這種人不值得獎勵。當然,錯誤的根源應該是在您的身上,您不提出那樣的要求,他也不會那樣去做。”趙簡子心裏悶悶不樂。

又一次,趙簡子因頭天晚上飲酒過多,醉卧不起,直到第二天已近晌午,仍在醉夢中。這時,楚國一位賢人應趙簡子3月前的邀請前來求見,赦厥接待了那位賢人。為了不打擾趙簡子睡覺,赦厥婉言推辭了那位楚國人的求見,結果使那位賢人掃興而去。趙簡子直睡到黃昏才醒來,赦厥除了關心趙簡子是否睡得香甜外,對來人求見的事只是輕描淡寫地敷衍了幾句。

趙簡子常對手下人説:“赦厥真是我的好助手,他真心愛護我,從不肯在別人面前批評我的過錯,深怕傷害了我。可是尹綽就不是這樣,他對我的一點缺點都毫不放過,哪怕是當着許多人的面也對我吹毛求疵,一點也不顧及我的面子。”

尹綽聽到這些話後,依然不放過趙簡子。他又跑去找趙簡子,他對趙簡子説:“您的話錯了!作為臣下,就應幫助完善您的謀略和您的為人。赦厥從不批評您,他從不留心您的過錯,更不會教您改錯。我呢,總是注意您的處世為人及一舉一動,凡有不檢點或不妥之處,我都要給您指出來,好讓您及時糾正,這樣我才算盡到了臣子的職責。如果我連您的醜惡的一面也加以愛護,那對您有什麼益處呢?醜惡有什麼可愛的呢?如果您的醜惡越來越多,那又如何能保持您美好的形象和尊嚴呢?”

趙簡子聽了,似有所悟。

可見,真正的愛護並不是一味討好,而是在發現對方的缺點錯誤後,能真心指出並幫助其改正,使之不斷完美起來。

四個寓言故事的成語:各有所長

甘戊出使齊國,前去遊説齊王,走了幾天來到一條大河邊,甘戊無法向前,他只好求助於船伕。

船伕划着船靠近岸邊,見甘戊一副士人打扮,便問:“你要過河去幹什麼?”

甘戊説:“我要到齊國去,替我的國君遊説齊王。”

船伕滿不在乎地指着河水説:“這條河只不過是個小小的縫隙而已,您都不能靠自己的本事渡過去,您怎麼能替國君充當説客呢?”

甘戊反駁船伕説:“您説的並不對呀。您不瞭解世上的萬事萬物,它們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規律,各有各的長處,也各有各的短處。比方説,兢兢業業的人忠厚老實,他可以輔佐君王,但卻不能替君王帶兵打仗;千里馬日行千里,為天下騎士所看重,可是如果把它放在室內捕捉老鼠,那它還不如一隻小貓頂用。寶劍干將,是天下少有的寶物,它鋒利無比削鐵如泥,可是給木匠拿去砍木頭的話,它還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頭。就像你我,要説掄槳划船,在江上行駛,我的確遠遠比不上你;可是若論出使大小國家,遊説各國君主,你能跟我比嗎?”

船伕聽了甘戊一席話,頓時無言以對,也似乎長了不少知識。他心悦誠服地請甘戊上船,送甘戊過河。

若只是拿自己的長處去指責別人的短處,那就太片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