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寓言

【精選】寓言故事作文合集八篇

欄目: 寓言 / 發佈於: / 人氣:5.21K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寓言故事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寓言故事作文合集八篇

寓言故事作文 篇1

一隻猴子在獵人遺棄的木屋裏發現了一支老舊破爛的槍。猴子明白這種能夠噴火的玩意兒很厲害,兇猛的老虎,殘忍的狼和力大無窮的熊都怕它。於是,猴子欣喜若狂地把槍扛在了肩上。

猴子覺得自我瞬間威武了許多,趾高氣揚地在山林中繞了一圈,動物見了它無不俯首稱臣,這使它膽子更壯了,扛着槍闖進了一座城市。

人們在喧鬧的大街上發現了這只不可一世的猴子。由於它扛槍的樣貌十分滑稽,逗得圍觀的人哈哈大笑。猴子見人非但不怕它,並且還拿自我開心,異常惱火,便把槍口對準了人羣。也就在此時,猴子猛然想起了一個最最關鍵的問題DD它不會開槍。猴子於是徹底絕望了,垂頭喪氣地把槍扔在地上,倉皇逃離城市,回到了屬於它的山林。

在任何情景下都不要忘了自我是誰,否則,會被人當成笑柄。

寓言故事作文 篇2

一天,獵人帶着獵狗去打獵,獵人一槍擊中了一隻兔子的後腿,受傷的兔子開始拼命奔跑,獵狗在獵人的指示下飛着去追趕兔子。可是追着追着,兔子就不見了,獵狗只好悻悻而回。獵人開始罵獵狗:“沒用的東西,連一隻受傷的兔子都追不上。”獵狗聽了很不服氣:“我盡力而為了呀!”兔子帶傷終於跑回了洞裏,它的同位在慶幸的同時感到很驚訝:“那隻獵狗那麼兇,你還受了傷,怎麼跑得過它的?”“它是盡力而為,我是全力以赴,它沒追上我最多挨一頓罵,而我若不全力以赴的話,我就沒命了。”

人本來是有很多潛能的,但是我們往往會給自己找藉口:“管它呢, 我已經盡力了。”事實上,盡力而為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想到這兒,我不禁記起了曾經報道的一個科學家的實驗:

一個科學家把一隻健康的青蛙突然扔進滾沸的開水中,這隻青蛙一躍而起,從沸水中逃離出來且性命無虞;而當把這隻青蛙放進温水中,然後把水慢慢加熱,這隻可憐的青蛙卻全然未覺,在水中悠閒的游來游去,等到它發現危險時,已經無能為力了。

大石欄路,勇者視為進步的階梯,弱者為前進的障礙。不思進取,只能像那隻青蛙那樣被安逸的環境所埋葬。

你是盡力而為的獵狗,還是全力以赴的兔子?

寓言故事作文 篇3

草地上,有一朵小黃花盛開了。小花沒水喝,渴的搖晃着身子説:“我好渴呀!誰能給我點水喝呀?”

小蜜蜂路過了,小黃花問:小蜜蜂你能給我點水喝嗎?小蜜蜂沒理她。一會兒,小青蛙又呱呱叫着路過,小黃花問:“你能給我點水喝嗎?”小青蛙也沒理她。小黃花快要枯萎了。正在這時蝴蝶姐姐飛來了,看見小黃花渴的快要死了,於是,蝴蝶姐姐就到池塘裏打來水給小黃花喝。小黃花喝了水就馬上有了精神,並高興的對蝴蝶姐姐説:“謝謝你!”蝴蝶姐姐和小黃花都笑了。小蜜蜂和小青蛙看見了羞得臉都紅了。

小朋友,可不要象小蜜蜂和小青蛙那樣哦!要向蝴蝶姐姐學習,做一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

寓言故事作文 篇4

書,是我最親密的夥伴。它是我學習上的重要工具。

高爾基曾説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錯,我在小的時候我就很愛看書,有時摸到一本好看的書,我就不會撒手,非要看完才行,有的故事情節太好看了,我還會看上一遍又一遍,甚至會背下來呢!慢慢的我一點點長大,喜歡的書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像《西遊記》、《格林童話》、《甜橙樹》??都是我喜歡的書。

有一次,我爸爸在圖書館給我借了兩本好玩的《同桌冤家》,我剛看了開頭就笑得合不攏嘴,我為了快點看完,我就用我的絕招——一目十行來看,過了十五分鐘,我終於把第一本看完了。又看第二本,可剛看了幾頁媽媽就讓我睡覺,我戀戀不捨的把書合上放在牀頭,心想:不知道下面是什麼情節,下面應該更有趣吧!我漸漸睡着。到了早上,我快速起牀、洗臉、梳頭、穿好衣服,就拿起書坐在沙發上津津有味的看起來。爸爸也忙完了,就準備好下樓,我拿着書像一支箭衝向樓下,爸爸把車鎖打開我就迅速上車又看了起來,快到學校了,我正好也看完了,便興沖沖的揹着書包上學去。古人説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多讀好書可以增長見識;多讀壞書大腦就會出現不良思想。而且高爾基曾説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書籍就是我們精神上的食糧,讓我們一起多讀書吧!

寓言故事作文 篇5

森林裏熱鬧好幾天了,原來,動物知識宮要專門為猴子們舉辦一項智力竟賽。消息一傳開,許多猴子家族都跑來報名:金絲猴、黑葉猴、長尾猴、稱猴,還有獺猴……嗬!把知識宮擠得滿滿當當的。一隻小猩猩也想參加比賽。可是,它知道自己不是猴家族的,那怎麼辦呢?小猩猩覺得自己比猴子們聰明多啦,要是比賽,準能得第一名,還能拿到獎品呢!

小猩猩在知識宮大門外轉來轉去,它看到那麼多的猴子都吱吱叫着往裏擠,心想:“我長得其實挺像猴子的,只不過比它們粗壯一些,要不,我也擠進去試試。”想到這兒,小猩猩就夾在猴子們中間,一窩蜂似地擠進去了。負責競賽的大象看見了小猩猩,就大聲地説:“大家注意了,今天我們舉行的是猴子專場智力競賽,不是猴子家族的動物,請馬上自覺退場,請馬上自覺退場,謝謝各位!”

小猩猩只當沒聽見,它貓着腰混到前邊,找了個座位,穩穩當當地坐下來,一聲也不響,生怕人家認出它來,大象站在遠處看了看小猩猩,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它的腦子一轉,想出一道搶答題,就趕緊站到台上宣佈:“現在競賽開始,請安靜!第一道是搶答題,誰要是答得又快又好,就給誰記滿分。”台下的小猴子們吱吱地亂叫着:“啊,你快點説,快點説吧!”

“好!誰能説出猴子和猩猩最明顯的一個區別是什麼?”

小猩猩第一個舉手站起來,大聲叫着:“猴子有尾巴,嗯……猩猩是沒有尾巴的。”

大象高興地説:“答得對,得10分。”

小猩猩得意極了,它剛想坐下,大象又問:“別忙,請問你是什麼猴子呀?”

“我……我是……我是猴子的朋友。”

大象讓全體猴子起立,都向後轉。這一轉不要緊,小猩猩可露了餡,它的屁股上沒有尾巴呀,再一看周圍,每隻猴子的屁股上都有一條尾巴,有的長,有的短,小猩猩臉上熱辣辣的,大象説:“小猩猩,請你出去吧,對不起!”

可是,我也特別喜歡參加競賽……”

“小猩猩,今天是猴子們的專場,要是你參加了,猴子們和你比怎麼記分呀?下次我們專門舉辦一次猩猩比賽,你看好嗎?”

小猩猩這才高興了,它紅着臉用雙手捂着屁股,急急忙忙向門口走去,猴子們的智力競賽又接着進行下去了。

寓言故事作文 篇6

一個年輕人明白愛的真諦,也懂得去愛一個人. 突然,有一天,他的愛人的了一種無名的病,一位醫生説:“年輕人你的愛人的病,去一座藍愛山的地方,摘取愛淚草才能醫治她。”

於是他踏上了路程—他用他的經歷感動了母老虎,湖怪。摘到了草,可是卻被淘氣的小兔子吃掉了。於是他傷心,回到了愛人的身邊,決定守着愛人一生一世。

終於奇蹟發生了,他家的鐵樹開花了,他把她帶去看鐵樹花,愛人的病好了。從此他兩幸福的生活着一直到老~~~~~~~~

寓言故事作文 篇7

小學課本里學過的那一則寓言現在想起來還不免笑一笑,那隻知一味模仿他人美妙步伐的人最後卻忘了自己如何走路而爬着回去的'人難道就只是讓我們笑一笑嗎?不是的,借鑑好的事物固然不錯,但如果抓不住事物真諦而追求表面形式是不會成功的,甚至可能落得個邯鄲學步的下場。

清朝詞人納蘭容若的詞作固然是好,可總是化用前人的多,只是拿來己用,應詞景罷了。所以,他的寫詞的地位不高,那樣多的詞句獨有一句自作的“人生若只如初見”算得好詞,而其他的則是正印證了這句,讓人覺得遠不如“初見”的被化用的詞句好,細細潛酌,慢慢品味文章原本風味,才能“臨摹”出好的詞句,否則就只是金辭華藻的空虛堆砌。

化用旁人的未必就不好,那唐詩仙李白,醉飲之下隨口唸出的詩句“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又是不知化用了多少前人的意境。可他醉中盡悟真意,化用了詞句卻毫無刻意之心,因此,不光字句自然天真,盡蓄了原本風味,還更添了自己的風味在其中,這是好的臨摹,這才讓李太白有凌駕容若不知多少的閒逸,才成為一代詩仙。

這是古人“臨摹”的好壞,而現代的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事,在眾生浮動的“臨摹”大場中,那些臨摹得好的作品也同樣有着極高的價值,而也不乏模仿得可笑的事例。

在慈善風盛行的年代裏,看着一些人因慈善而戴上榮譽的光環,也不禁想要“臨摹”一下,藉此得名得利,可他們並未用與人為善的心境來做這件事,只是做表面形式,比如有公司給老人福利院送上黑心棉,“臨摹”不成,倍受輿論批評,使自己本想爭得的利益遙不可及,自己本來的一點兒信譽也被丟到了九霄雲外去。

模仿秀大盛風行的時代,那些模仿名人的人們只知在舞台上扮醜耍寶,博人一笑後就被人忘到腦後,他們只知借用名人的名氣去看似“高度仿真”的模仿,卻未思考過那些名人真正成功的原因,而以此為指引創造自己的道路。只能侷限在“臨摹”的影子裏,永遠陰暗無光,尋不到出路。

風隨心動,文隨意成。不論是做事或寫文章,倘若只一味追求相似的表面形式,而忽視了事物的本質,抓不住事物的神韻,就永遠只能停留在形似神不似的階段。休作邯鄲學步,摹神重於摹形,才能達到最好的臨摹,甚至是超出範本,有更好的收穫。

寓言故事作文 篇8

着急回家,為的不是打開電腦上網衝浪,也不是躺在牀上呼呼大睡,而是急着看一本書。以前,媽媽是很主張我看書的,從我記事起媽媽就和我一起讀書,一起講故事,一起分析人物·····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功課越來越緊張,媽媽慢慢地不讓我看書了,“少學點東西是小,弄壞了眼睛是大。眼睛要跟你一生的,書本上的知識

紮實就行了,有時間多出去玩玩吧······”這是現在媽媽經常對我説的話。可是像我這種已經把讀書作為一種習慣,以讀書為人生最大樂趣的人怎能就此善罷甘休?所以不免會有些“竊讀記”的經歷。一天,媽媽在廚房裏忙活。我悄悄溜進書房,探着腦袋,豎起耳朵,監視着媽媽的一舉一動。唉!嚇了我一身冷汗,還好沒有被發現,我躡手躡腳地來到書櫃前,小心翼翼地打開書櫃,“吱”,糟了,媽媽來了!隨着由遠而近的腳步聲,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忽然靈機一動,我“嗖”的一下鑽到爸爸的書桌下面,媽媽走進來看了看,沒有發現什麼又回去做飯了。我不禁心裏一陣輕鬆和高興。擺脱了“危險”,我挑了一本書躺在沙發上盡情地看,一頁,二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着。我很得意,也略微有些擔心——這種竊讀的滋味。讀的興趣正濃,絲毫沒有在意媽媽已經站在我的身邊,她又無奈又心疼地看着我説:“理解你喜歡讀書,可是眼睛······”我也理解媽媽的良苦用心,可是每每一本好書卻總是讓我欲罷不能,因此生活中經常會發生類似游擊戰一樣的竊讀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