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寓言

中國寓言故事知識梳理

欄目: 寓言 / 發佈於: / 人氣:5.92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寓言故事吧,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創作的靈魂,就好似人類必須要有思維一樣重要。在寓言創作中寓意是一根看不見的線,大多數時候,這根線並不會直接在文字中體現。那麼,都有哪些經典寓言故事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寓言故事知識梳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寓言故事知識梳理

中國寓言故事知識梳理 1

從前,楚靈王喜歡在上朝時看到大臣們有個如楊柳般婀娜多姿的細腰身,他認為只有這樣才叫賞心悦目,能使滿堂生輝。有些生得苗條柔弱的大臣還因此受到了楚靈王的讚美、提拔和重用。

這樣一來,滿朝的文武大臣們為了贏得楚靈王的歡心和寵信,便千方百計地實行減肥,拼命使自己的腰圍變小。他們不約而同地注意節制飲食,強迫自己一天只吃一餐飯,為此經常餓得頭昏眼花也在所不惜;有的大臣更是摸索出了一套快速減肥的絕招,那就是在每天早晨起牀穿衣時,首先做幾次深呼吸,挺胸收腹,然後將氣憋住,再用寬帶將腰部束緊。經過這樣一番折騰之後,許多人便漸漸失去了獨立支撐身體的能力,往往需要扶住牆壁才能勉強站立起來。

如此這般,經過整整一年的折磨以後,楚國的滿朝文武官員們全都變成了面黃肌瘦、形容枯槁、弱不禁風的廢物,這又怎麼能擔當得起治理國家、保衞疆土的重任呢?

"楚王好細腰"的鬧劇説明: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靈王以個人的好惡去規範臣下的行為,並以此決定親疏,這就必然會引起下屬臣僚的刻意逢迎和拼命邀寵。如此上下互動,漸成風氣,勢必會釀出大禍,危害國家,毀掉個人。應該説,這個歷史故事,對於今天的人們如何安身立命,也不失為一個深刻的教訓。

中國寓言故事知識梳理 2

一次,魯國國君孟孫帶隨從進山打獵,臣子秦西巴跟隨左右。打獵途中,孟孫活捉了一隻可愛的小鹿,他非常高興,便下令讓秦西巴先把小鹿送回宮中,以供日後玩賞。

秦西巴在回宮的路上,突然發現一隻大鹿緊跟在後,不停地哀號。那隻大鹿一號叫,這裏小鹿便應和,那叫聲十分悽慘。秦西巴明白了,這是一對母子,他覺得心中實在不忍,於是便把小鹿放在地上。那母鹿不顧秦西巴站在旁邊對自己有什麼危險,一下衝到小鹿身邊,舔了舔小鹿的嘴,兩隻鹿便撒腿跑進林子裏,眨眼就看不見了。

孟孫打獵歸來,秦西巴對他説放走了小鹿,孟孫一下子火冒三丈,打獵回來的餘興一下子全沒有了,他氣得將秦西巴趕出宮門。

過了一年,孟孫的兒子到了唸書的年齡,孟孫要為兒子找一位好老師。許多臣子都來向孟孫推薦老師,孟孫一一接見這些人,但他總覺得不是十分滿意。正當孟孫悶悶不樂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了一年前被自己趕出宮去的秦西巴,心中豁然開朗,立即命人去尋找秦西巴,並把他請回宮來,拜他為太子老師。

左右臣下對孟孫的做法很不理解,他們問道:"秦西巴當年自作主張,放走了大王所鍾愛的鹿,他對您是有罪的,您現在反而請他來做太子的老師,這是為什麼呢?"

孟孫笑了笑説:"秦西巴不但學問好,更有一顆仁慈的心。他對一隻小鹿都生憐憫之心,寧可自己獲罪也不願傷害動物的母子之情,現在請他做太子的老師,我可以放心了。"

秦西巴的仁慈之心,終於被國君理解,國君捐棄前嫌而合理啟用秦西巴的長處,這一點對我們是大有啟發的。

中國寓言故事知識梳理 3

驕傲的風箏

有一天,小軍來到草坪上放風箏,風箏隨着風升上天空。兩隻小鳥看了説:“哎呀,快看風箏飛得多高啊!”

風箏聽了驕傲起來,它對小鳥説:“我們來比一比,看誰飛得高好不好?”

小鳥説:“好啊。”

小鳥使勁一飛,一下子就比風箏飛得高了。

風箏心想:要不是繩子拴住我,我肯定會比小鳥飛得高。風箏就使勁一掙,繩子斷了,這時一陣狂風吹過,風箏一下子比小鳥飛得高了。這時,它多得意呀!

可是,風停了,風箏就直掉下來,一頭栽進了水塘,它傷心地哭了。

中國寓言故事知識梳理 4

囫圇吞棗

有幾個人閒來無事,在一齊聊天。一個年紀大的人對周圍幾個人説:“吃梨對人的牙齒有好處,可是,吃多了的話是會傷脾的。吃棗呢,正好與吃梨相反,吃棗能夠健脾,但吃多了卻對牙齒有害。”

人羣中一個呆頭呆腦的青年人覺得有些疑惑不解,他想了想説:“我有一個好主意,能夠吃梨有利牙齒又不傷脾,吃棗健脾又不至於傷牙齒。”

那位年紀大的人連忙問他説:“你有什麼好主意,説給我們大家聽聽!”

那傻乎乎的青年人説:“吃梨的時候,我只是用牙去嚼,卻不嚥下去,它就傷不着脾了;吃棗的時候,我就不嚼,一口吞下去,這樣不就不會傷着牙齒了嗎”

一個人聽了青年説的話,跟他開玩笑説:“你這不是將棗囫圇着吞下去了嗎”

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笑得那個青年人抓耳撓腮,更是傻乎乎的了。

這個年輕人自作聰明,如果按他説的辦法囫圇吞棗的話,那棗子整個地連核也吞下去了,難以消化,哪還談得上什麼健脾呢我們學習知識也是這樣,如果對所理解的知識不加以分析、消化、理解,只是一味生吞活剝,那是得不到什麼收益的。

中國寓言故事知識梳理 5

自知之明

齊威王的相國鄒忌長得相貌堂堂,身高8尺,體格魁梧,十分漂亮。與鄒忌同住一城的徐公也長得一表人才,是齊國有名的美男子。

一天早晨,鄒忌起牀後,穿好衣服、戴好帽子,信步走到鏡子面前仔細端詳全身的裝束和自我的模樣。他覺得自我長得的確與眾不一樣、高人一等,於是隨口問妻子説:“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來,誰更漂亮”

他的妻子走上前去,一邊幫他整理衣襟,一邊回答説:“您長得多漂亮啊,那徐先生怎樣能跟您比呢”

鄒忌心裏不大相信,因為住在城北的徐公是大家公認的美男子,自我恐怕還比不上他,所以他又問他的妾,説:“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漂亮些呢”

他的妾連忙説:“大人您比徐先生漂亮多了,他哪能和大人相比呢”

第二天,有位客人來訪,鄒忌陪他坐着聊天,想起昨日的事,就順便又問客人説:“您看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漂亮”客人毫不猶豫地説:“徐先生比不上您,您比他漂亮多了。”

鄒忌如此作了三次調查,大家一致都認為他比徐公漂亮。可是鄒忌是個有頭腦的人,並沒有就此沾沾自喜,認為自我真的比徐公漂亮。

恰巧過了一天,城北徐公到鄒忌家登門拜訪。鄒忌第一眼就被徐公那氣宇軒昂、光彩照人的形象怔住了。兩人交談的時候,鄒忌不住地打量着徐公。他自覺自我長得不如徐公。為了證實這一結論,他偷偷從鏡子裏面看看自我,再調過頭來瞧瞧徐公,結果更覺得自我長得比徐公差。

晚上,鄒忌躺在牀上,反覆地思考着這件事。既然自我長得不如徐公,為什麼妻、妾和那個客人卻都説自我比徐公漂亮呢想到最終,他總算找到了問題的結論。鄒忌自言自語地説:“原先這些人都是在恭維我啊!妻子説我美,是因為偏愛我;妾説我美,是因為害怕我;客人説我美,是因為有求於我。看起來,我是受了身邊人的恭維讚揚而認不清真正的自我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人在一片讚揚聲裏必須要堅持清醒的頭腦,異常是居於領導地位的人,更要有自知之明,才能不至於迷失方向。

中國寓言故事知識梳理

1.愚人買鞋

很久以前,有一位書生,他整日埋頭讀書,足不出户。一天,他手拿書簡,在屋中踱步,不覺便走到了家中的暖爐邊,將腳伸了進去。但他對此卻全然不知。

不一會兒,一股煙從暖爐邊竄上來,他晃着頭,慢悠悠地説:“咦,哪來的煙啊?”

正在遲疑時,他突覺腳疼,這才恍然大悟:“呀,鞋子燒着了!這該如何是好呢?”他又疼又着急,一不小心撞倒了書架,一排排的書順勢砸下來。壓在書堆下的書生從底下鑽出來,晃着頭高興地説:“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也自有滅火之道。”

不多時,家裏的書就被他翻得亂七八糟。最後,他攤開一冊書簡,念道:“桔子性涼,可去火。”於是,他拿起桌上的桔子扒開就吃。一不留神,一滴桔汁從嘴角流出,滴在鞋上,把火澆滅了。他動了動被燻黑的腳趾,説道:“盡信書啊,果然沒錯!”

但是,鞋子已經燒壞了,他只好上街去買。掌櫃笑嘻嘻地問:“您買鞋?請問您多大尺寸?”書生點了點頭,猶豫地説:“尺寸?這個嘛……”掌櫃摸着鬍子,看了看書生的腳,拿出一雙十寸的鞋遞了過去。

誰知,書生沒接,轉身就跑。他邊跑邊説:“你等我,我回家找尺寸去。”掌櫃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拿着手中的鞋看了看,疑惑地説:“真奇怪!用腳試一下不就行了嘛,真是多此一舉。”

書生光着一隻腳,一路小跑回到家。他在家裏翻啊翻,一會兒爬上書架,一會兒爬到牀底,一會兒又鑽進書箱,終於找到了家父留下來的一冊書簡,高興地説:“呵呵,這下可有尺寸了。”説着,向鞋店跑去。

書生舉着書簡氣喘吁吁地説:“尺寸、尺寸……”掌櫃笑嘻嘻地將鞋遞給書生説:“先試試這個吧。”書生拿起鞋就往腳上穿,輕輕鬆鬆就穿了上去,他佩服地説:“你怎麼知道我是……”,話還沒説完,就被掌櫃的一句“十寸”截住了。

書生立刻脱下腳上這雙合適的鞋,展開手上的書簡,説道:“不對、不對,你看家父明明寫的是六寸,怎麼會是十寸呢?”硬是讓掌櫃拿一雙六寸的鞋給他。但是,他怎麼穿也穿不上去。

掌櫃納悶地拿起書生身邊的書簡,仔細觀看,上面寫着:“吾兒七歲,着鞋六寸,腳隨人長,步步前進”。看完,掌櫃哈哈地笑了,就在這時,只聽“撲哧”一聲,六寸小鞋張着嘴巴套在了書生的腳上,而他就這樣穿着小鞋回家了。

2.負荊請罪

戰國時期,趙國的藺相如幾次出使秦國,又隨同趙王會見秦王,每次都憑着自己的大智大勇,挫敗驕橫的秦王,因此趙王很是器重藺相如,一下子將他提拔為上卿,位在老將軍廉頗之上。

戰功卓著的將軍廉頗見藺相如官位比自己還高,很不服氣,他到處揚言説:“我為趙國出生入死,有攻城奪地的大功。而這個藺相如,出身低微,只是憑着鼓動三寸不爛之舌,就能位在我之上,這實在是讓我難堪!以後我再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當着眾人的面羞辱他。”

藺相如聽説後,就總是處處躲開廉頗。有一次,藺相如坐車在大街上走,忽然看見廉頗的馬車正迎面馳來,便趕緊命人將自己的車拐進一條小巷,待廉頗的車馬走過,才從小巷出來繼續前行。

藺相如的隨從們見主人對廉頗一讓再讓,好像十分懼怕廉頗似的,他們都覺得很丟面子,便議論紛紛,還商量着要離開藺相如而去。

藺相如知道後,把他們找來,問他們道:“你們看,是秦王厲害還是廉頗厲害?”

隨從們齊聲説:“廉頗哪能跟秦王相比!”

藺相如説:“這就是了。人們都知道秦王厲害,可是我連威震天下的秦王都不怕,怎麼會怕廉將軍呢?我之所以不跟廉將軍發生衝突,是以國家利益為重啊!你們想,秦國之所以不敢侵犯趙國,不就是因為趙國有我和廉將軍兩個人嗎?如果我們兩個人互相爭鬥,那就好比兩虎相鬥,結果必有一傷,趙國的力量被削弱,趙國就危險了。所以我不計較廉將軍,是為了趙國啊!”

後來這些話傳到廉頗那裏,廉頗大受感動。他想到自己對藺相如不恭的言語和行為,深感自己錯了,真是又羞又愧。好一個襟懷坦白的廉頗老將軍,脱 光了上身,揹着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府上請罪。藺相如趕緊挽起老將軍。從此後,廉頗和藺相如兩個人,將相團結,一心為國,建立了生死不渝的友情。當時一些諸侯國聽説了以後,都不敢侵犯趙國。

藺相如不計個人恩怨,以國家利益為重的高風亮節和廉頗知錯即改的坦誠襟懷,都在啟發人們,在任何時候都要顧全大局,把國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3.飛翔的老鼠

夜空中一架飛機轟鳴而過。

“這是我們的同類在飛翔!”一隻田鼠對女兒説。

“我們的這個同類是誰?”

“是一種會飛的老鼠。”

“難道老鼠也會飛嗎?”

“只要你敢於夢想,夢想就一定會實現。”田鼠媽媽諄諄教導女兒。

第二天一大早,小田鼠就蹲在了洞口邊,如醉如痴地夢想起自己有一天也會飛上蔚藍的天空。

這時,一隻老貓悄悄走了過來。老貓也有一個夢想,就是想美美地飽餐一頓。老貓的夢想瞬間就實現了。

至於那隻小田鼠的夢想實現了沒有呢?這就很難説了。

因為每個人的夢想不同,所以悲劇就時常發生。有的夢想者一不小心就成了別人實現夢想的.犧牲品。

建議您夢想的時候,提高警惕,仔細觀察周圍的情況,確認好周圍是否還有其他人也在夢想。否則,那被實現的夢想就未必是您的了。

4.狐山之狐

滕州有山名狐山,狐山上有一隻白狐精,白狐精統領着一大羣狐狸。狐狸們每天在山林裏捕捉山鼠、野兔等獵物。

有一天,狐狸們聽到山腳下傳來了陣陣雞叫聲,於是白狐精派白尾狐去探個究竟。

白尾狐下了一趟山,回報説:“山下有一個很大的農莊,農莊裏圈養着成千上萬只雞。除了雞,農莊裏還餵養着幾條大狗。”

白狐精對這羣狐狸説:“現在山鼠野兔數量越來越少,也越來越難抓,為了改善生活,今晚我決定派遣精兵強將去農場捉雞。”狐狸們紛紛響應,蹦着跳着個個都想大顯身手。最後,白狐精挑選了十隻年輕力壯的狐狸下山了。

夜半三更,十隻狐狸匍匐着靠近農莊,潛入雞舍,成功地抓到了十幾只大肥雞。白狐精非常高興,重重獎賞了那十隻捉雞的狐狸。當然,山上的每隻狐狸也分到了一些雞肉吃,它們心裏都美滋滋的。

狐狸們嚐到了甜頭,於是慫恿白狐精再次下山捉雞。白狐精心想:這次成功地捉了這麼多雞,農莊主人肯定會有所戒備,如果再去肯定會遭遇挫折。狐狸們見白狐精不説話,都撓着腮齜着牙吵着嚷着起鬨。白狐精拗不過,只得又派遣十隻狐狸進農莊捉雞。

不出白狐精所料,這次捉雞遇到了很大挫折:十隻狐狸潛入農莊,有八隻被大狗撲倒當場咬死,另兩隻狐狸各抓了一隻肥雞倉惶逃脱。白狐精非常懊悔,於是進洞閉關思過,同時讓白尾狐下達“不得私自下山捉雞”的指令。

指令下達的第二日,七隻狐狸失蹤,第三日又九隻狐狸失蹤……

白狐精思過完畢,走出山洞,見山上已經沒有幾隻狐狸了。於是,它匆匆地闖進白尾狐的石洞。此時,白尾狐正在酣睡,而它的嘴邊居然沾有雞毛,身上散發着雞的氣味。白狐精氣急敗壞地問道:“我們的同胞都到哪裏去了?”

白尾狐知道抵賴不過,説道:“由於同胞們經不起雞肉的誘惑,每天晚上都自發組織十隻狐狸去農莊捉雞,而每隻狐狸都認為自己會是那個捉雞成功的幸運兒。因此,即使每次下山大部分狐狸都被大狗咬死,它們也樂此不彼。久而久之,山上的狐狸就這樣一天天地減少着。”

白狐精問:“那你嘴邊的雞毛又是怎麼回事?”

“為了堵住我的嘴,每次它們偷的雞都有我的一份。”白尾狐説。

白狐精知道了真相,深感罪孽深重,於是帶着白尾狐返回天宮,聽憑玉帝處置。玉帝很震怒,發動天雷劈死白尾狐,而讓白狐精在狐山化為石頭,變成石狐。

此後,滕州狐山再也沒有狐狸了。

5.狼救羊

一隻小羊不小心掉進陷坑裏。

一隻覓食的狼從這裏經過。它看見了坑裏的小羊,正準備跳下去,可是一個危險的念頭馬上阻止了它。

狼説:“可憐的小山羊,讓我救你上來吧!”

小羊説:“哼!我才不上當呢,沒安好心的東西!上回我哥哥把你從坑裏救起來,你卻把它吃掉了,真是忘恩負義!嗚──”小羊怕得哭了起來。

狼擠出兩滴眼淚,裝着哭腔道:“罵得好!我是對不住你哥哥呵!我正來救你作為補償!”

小羊説:“別騙人了,我寧願呆在坑餓死也不讓你吃掉!”

狼説:“我怎麼會吃你呢?要吃你我不會跳下來嗎?哼!這回是我救你。談報答的應該是你,看是否忘恩負義的也是你,而不是我!荒謬的傢伙!”

羊想是呀,上回是哥哥救狼,而這回……不上去也是死啊!它要吃我不會自己跳下來嗎?

小羊越想越拿不定主意。狼不失時機地歎了口氣説:“唉!你不上來我也沒辦法,我要走了,天快黑了。”

羊一聽天快黑了更是害怕,連忙叫住了狼。

當狼把小羊救起來後,狼便露出了兇惡的本相,無情地吃掉了小山羊,最後還抹抹嘴説:“讓我費了這麼大勁,你這隻笨羊!”

當壞人有助於你時,很可能有更大的陰謀要傷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