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文言文

《古文觀止方山子傳》文言文選段練習及答案

欄目: 文言文 / 發佈於: / 人氣:7.59K

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①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遁於光、黃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②之遺像乎?”因謂之方山子。

《古文觀止方山子傳》文言文選段練習及答案

餘謫居於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③問餘所以至此者。餘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餘宿其家。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餘既聳然異之,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前十九年,餘在歧山,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遊西山。鵲起於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方山子怒馬獨出,一發得之。 (選自《古文觀止·方山子傳》作者蘇軾)【注】①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漢時的遊俠,喜替人排憂解難。②方山冠:漢代祭祀宗廟時樂舞者所戴的一種帽子,唐宋時,隱者常喜戴之。③矍然:吃驚的樣子。參考譯文

方山子,是光州、黃州一帶的隱士。年輕時,仰慕漢代遊俠朱家、郭解的為人,鄉里的遊俠之士都尊奉他。年歲稍長,就改變志趣,發奮讀書,想以此來馳名當代,但是一直沒有交上好運。到了晚年才隱居在光州、黃州一帶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與社會各界來往。放棄坐車騎馬,毀壞書生衣帽,徒步來往于山裏,沒有人認識他。人們見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説:“這不就是古代樂師戴的方山冠遺留下來的樣子嗎?”因此就稱他為“方山子”。

我因貶官居住在黃州,有一次經過岐亭時,正巧碰見了他。我説:“啊喲,這是我的老朋友陳慥陳季常呀,怎麼會住在這裏的呢?”方山子也驚訝地問我到這裏來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訴了他,他低頭不語,繼而仰天大笑,請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裏四壁蕭條,然而他的妻兒奴僕都顯出怡然自樂的樣子。

我對此感到十分驚異。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輕的時候,曾是個嗜酒弄劍,揮金如土的遊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見到方山子帶着兩名騎馬隨從,身藏兩箭,在西山遊獵。只見前方一鵲飛起,他便叫隨從追趕射鵲,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緊韁繩,獨自躍馬向前,一箭射中飛鵲。

問題:

1.下列句中的“於”與“餘謫居於黃”中的“於”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 賢於材人遠矣 B.倉鷹擊於殿上 C. 舜發於畎畝之中 D.每假借於藏書之家

2.下列對文章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

A.方山子是蘇軾的朋友陳慥,年輕時是有俠義思想的人。

B.選文寫了方山子少年、壯年和晚年時的不同遭遇和思想變化。

C.方山子在晚年隱居山林是為了不受世俗的困擾、過逍遙自在的生活。

D.作者寫方山子,實際上是悲自己被貶黃州“懷才不遇”的境況。

3.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晚乃遁於光、黃間 遁: ②因謂之方山子 謂: ③適見焉 適: ④餘既聳然異之 異:

4.翻譯下面的句子

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譯:

答案:

1、B

2、C

3、①隱居。 ②稱,叫 ③適逢,正巧 ④以……為異

4、簡陋的居室空空蕩蕩,然而他的妻子、兒女和奴婢都顯出怡然自得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