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文言文

文言文中的語音和文字

欄目: 文言文 / 發佈於: / 人氣:2.92W

文言文的語音部分,除了多音字的辨析之外,還包括異讀字的問題。文言文異讀字有三種情況:破音異讀、通假異讀和古音異讀。

文言文中的語音和文字

所讀破音異讀,傳統上又叫讀破。它是採用改變字(詞)通常讀音的方法來表示該字(詞)詞性和意義的改變。例如:失時不雨,民且狼顧。(賈誼《論積貯疏》)在這一句中,否定製詞不修飾雨,可知這個雨字已經不再是名詞了,而活用為動詞,作下雨講。所以,在習慣上把它讀作y,以表示和作名詞的雨的區別。

所謂通假異讀,是指在通假現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讀音去讀。例如:子曰:學耐時習之,不亦説乎?(《論語.學而》)這裏的説是悦的通假字,因此,就應該讀成它所通的悦字音yuè , 而不能再讀它的本音shu了。

所謂古音異讀,是指古代的一些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官名、族我、器物名、姓氏等,因其專有,就有了固定性,從而保留髮古音。例如: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木蘭詩》)此句中可汗是對我國北方部族首領的稱呼,應讀為kè hán,而不要讀為kê hàn。需要指出的是:由於語言的約定俗成性,有些古音,在流傳過程中逐漸被廢除了,並得到了大家人認可。如葉公好龍的葉是姓,古音讀shè,由於大多數人都把它讀作yè, 現在已經讀為yè了。作為地名和姓氏的費,古音讀bì,但現在人們都把它讀作fèi。對於這類字,要根據普通話審音委員會編的《普通話異讀審音表》的規定,凡是時令廢除古音的字,一律要讀今音。

以上説的文言文的三種異讀字和我們通常説的多音字多義字是有區別的。多音多義字的音和義在千百年來早已完全固定下來,為大家認可,並經常運用,而這裏所説的異讀,則只表示在具體的文言環境中,某個字音、義的變化,因此,切勿把它與我們現在多音多義字混為一談。

Tags:文言文 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