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文言文

關於怎樣講好文言文

欄目: 文言文 / 發佈於: / 人氣:8.31K

中學文言文教學歷來困難重重,一是因為文言文歷史久遠、行文簡練、典故眾多,與現代漢語在詞義、語法等方面存在差別,學生難以理解掌握。二是因為應試的需要,教師基本上是串講到底,文言文學習給學生的印象便是枯燥的翻譯、背誦、默寫,學生完全被牽着鼻子走,他們的主體意識被凍結,不能在閲讀中體驗到快樂,久而久之,興趣蕩然無存。尤其令人擔憂的是原本温暖平和樸素可親的文言經典,似乎已變成冰冷的高閣之物,學生們不得不敬而遠之,甚至懼而遠之。三是因為功利的當代人認為,有那麼多新知等待我們去學習,文言文對我們有什麼用,所以失去學習文言文的原動力。

關於怎樣講好文言文

針對上述情況,我在文言文教學中作了一些思考和嘗試,以求擺脱文言文教與學的困境。

一、講出文言文的多種價值。

首先,認識文言文的文化價值。五千年來,炎黃子孫創造的輝煌文化成就,得到了完整而有序的保存,主要依靠文言文。例如《論語》《孟子》記述了儒學思想的核心,兩千年來深入中國人血脈,成為中國人的生命底藴,構成中國人的'精神氣質。可見,中華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絕不僅僅在於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而是因為她保留着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記憶,這記憶很大程度就來自文言文。學習文言文,中華民族及其文化才能薪火相傳;輕視文言文,將導致民族文化記憶的缺失,而失去民族文化記憶,我們民族就如無源之水,無根之樹。因此,學習文言文就是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民族文化。多讀讀李白的詩、東坡的詞,韓愈、柳宗元的古文,學生會深深地意識到: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的語言。

其次,認識文言文的教育價值。教材文言文多是經典之作,歌詠山川,記述經歷,抒懷言志,它們表達了古人對於真善美理想的執著追求。浸潤其中,涵詠體味,會使人無形中受到薰陶、感染,豐富閲歷情感,提升審美能力,增長人生智慧。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讓東江邊長大的學生領略到塞北雪景的壯美;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讓學生學會細緻入微的觀察和感悟;《鄒忌諷齊王納諫》使學生懂得良藥未必苦口,委婉規勸是一種處世為人的良策這樣,文言文不僅鏗鏘入耳,更能怦然動心。

再次,讓事實説話,認識文言文的實用價值。2006年四川宜賓2·7案中,縣公安局副局長鄭雲,在與一名身捆二十公斤炸藥的綁匪進行長時間心理較量時,就是因為當場吟出蘇軾《江城子》,觸動了綁匪的心絃,從而減輕了綁匪狂躁的對立情緒,最終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鳳凰衞視《魯豫有約》)。經常通過實例告訴學生:文言文學習有助於提高我們的人文素養,使我們更好地適應社會和時代需要。

二、講出文言文的文化意藴。

教材文言文典雅、簡潔、內涵豐富,雖年代久遠,卻香如陳酒,其中的文化意藴深厚醇美。

散步古人庭院,認知古人社會生活。教材文言文,窺片言隻語,可知古人衣食住行、文化娛樂等。

萬象萬物。例如,從布衣短褐綺繡中,可知穿着者身份地位的差別。元是今朝鬥草贏,包含了古代民俗端午節鬥草,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下課後會有人也來玩玩鬥草:文鬥鬥智,增長植物學知識;武鬥角力,活動筋骨,驅走疲憊與枯燥,快哉樂哉!

品位意象,提高古詩詞的鑑賞力。理解古詩詞特定意象的含義,是讀懂古詩詞的一把鑰匙。教材選文中多處提及柳、月等等,於是專門講講它們的文化意藴,便於學生更好理解古詩詞。柳亭亭而立,讓人產生許多遐想。柳枝柔長、婀娜,隨風輕搖,讓人覺得有依依之情,加上柳和留諧音,古人自然就有折柳送行的習俗,所以柳樹常被詩人寄託離情別意。如王維的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後來離愁別緒淡化為柳絲的纏綿挽留。柳樹的姿態,也讓人聯想到女性的柔美,柳樹就被擬作美麗的女子。如賀知章《詠柳》: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柳多種於房前屋後,所以柳常作故鄉的象徵。如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的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柳樹較早萌發,與春天同行,所以柳樹有時代指春的到來,唐徐夤的漠漠金條引線微,年年光翠報春歸即是。瞭解柳等的意象,激發學生鑑賞古詩詞的樂趣,進而有學生嘗試在自己的作文中加以運用,增強了文字的表現力。

遊山玩水,領悟中國人的山水觀。古人將自己對山水的認知與感悟記錄在許多篇章中。君子比德,天人合一,就是中國人的山水觀。孔子提出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這種君子比德的哲學思想對後世產生了廣泛影響,深深浸透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因而我們理解了富春江上吳均的淡泊,廬山瀑布前李白的浪漫,岳陽樓上范仲淹的曠達,酈山腳下張養浩的憤慨。這也驗證了天人合一,人在自然中,不是消失,而是和諧共生,延伸拓展。前人昭示給我們這一千古不易的生活態度,其實將漫遊大千世界見微知著的使命當作人生的權力,帶領學生遊山玩水,徜徉於文言文中,也是行使這種權力。

儘管這些思想對於中學生而言有些深邃,但教師還是應該深入淺出地講解,終有潛移默化的神奇,否則怎知山的高聳,水的幽深。

Tags:講好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