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文言文

文言文基礎知識訓練

欄目: 文言文 / 發佈於: / 人氣:2.28W

文言斷句,在過去稱為句讀(dòu)。所謂“句”就是作者已經表達了一個完整的意思,到此應該斷句,用標點符號來表示,即用“句號”。語意未完而需要稍稍停頓的地方叫“讀”,相當於今人使用的“逗號”。弄清句讀是學習文言文的第一步。“句讀之不知”,對原文的意思就會領會錯誤。古文斷句標點與古文閲讀理解是相輔相成的。下面介紹一些具體的方法:

文言文基礎知識訓練

1、掌握大意,高屋建瓴

通讀全文,搞清屬於什麼文體,寫了什麼內容,想表達什麼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單音詞佔多數的特點,抓住幾個關鍵的字詞翻譯以理解文段大意。根據文章的內容或層次,先斷出幾個大的段落或層次,此時注意句首、句末虛詞,這樣憑藉段落、層次或句首、句末虛詞,把有把握的地方斷開來。對每一段落或層次按照前後順序,從頭到尾地進行解剖,分出若干個句子,加上恰當的標點。

小練習: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吾聞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無他異而獨通於聲堯曰夔一而足矣使為樂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2、抓住標誌,沿波討源

(1)虛詞標誌

①語首發語詞:夫、蓋、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於一句話的開頭,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

②複句中的關聯詞:雖、雖然、縱、縱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則、然則、或、況、而況、且、若夫、至於、至若、已而、於是、豈、豈非,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

③句尾詞:也、矣、焉、耳等經常用於陳述句末尾;耶、與(歟)、邪(耶)等經常用於疑問句末尾;哉、夫等經常用於感歎句末尾。它們的後面一般要斷開。

④疑問語氣詞: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與、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詞或固定結構之後,一般可構成疑問句,只要貫通上下文意,就可斷句

如:(趙困於秦)齊人、楚人投趙。趙人乏食,粟於齊,齊王弗許。周子曰:“夫越之於齊楚I蔽也猶齒之有脣也脣亡則齒寒今日亡越明日患及齊楚矣且救趙高義也卻秦師顯名也不務為此而愛粟為國計者過矣。

小練習:於是餘有歎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實詞標誌

①名(代)詞,定主賓

在閲讀中,隨時標出篇段中的名詞。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動物名、植物名、時間等。名詞一般為文章陳述、描寫、説明或議論的對象,在它們的前後往往要進行斷句。名詞(代詞)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語和賓語,因此,找出文中反覆出現的名詞或代詞,就基本上可以斷出句讀了。常見代詞有:吾、餘(表示“我”),予、爾、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

②對話標誌的詞語,如:曰、雲、言,在它們的後面一般都要斷開。

3、先易後難,循序漸進

斷句時請記住:一通讀,二點斷,三標點,四檢查。

首先,牢記一個前提――領會大意。要通讀文段,領會基本意思,在此基礎上,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與上下文的聯繫。

其次,遵循一個原則――先斷後點。即在上步基礎上,先一小段一小段地斷開,然後再考慮該用什麼樣的標點符號。加標點符號時,可按現代漢語加標點符號的方法與要求進行。

除了憑語感外,還要運用有關虛字、詞法、句法等基礎知識以及人名、官名、地名等文化常識,反覆檢證,推敲,才不致出錯。

總結:口訣:“曰”後冒(:),“哉”後歎(!),“夫”“蓋”大都在句前。“於”“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後面畫圓圈(。)“耶”“乎”(“哉”“為”)經常表疑問(?),“也”“者”作用是停頓。或句(。)或逗(,)看情形,各人位置要記牢。

課堂練習: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

過關演練:

一、給下面的文言文段加上標點並解釋段中加點的詞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①而編之以發系②之以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③也所繫者然④也

注:蒙鳩:鳥名。羽:鳥的毛。葦:蘆葦。苕:蘆葦的穗。

①為巢:②系:

③完:④然:

二、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後的題目。

李疑以尚義名於時,獨好周人急。金華範景淳吏吏部,得疾,無他子弟。人紿之,弗舍。杖踵疑門,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聞君義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許諾,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牀褥爐灶,使寢其中。徵醫視脈,躬為煮糜煉藥。旦暮置①其手,問所苦,如待親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穢不可近。⑴疑日為刮摩浣滌,不少見顏色。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復生,無以報厚德,囊有黃白金四十餘兩,在故逆旅邸,願自取之。”疑曰:“⑵患難相恤,人理宜爾,何以報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攜而歸。面發囊,籍其數而封識之。數日淳竟死疑出私財買棺殯於城南聚寶山舉所封囊寄其里人家書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還之二子以米饋卻弗受反贐以貨遣歸人用事多疑名士大夫鹹喜與疑交。

宋學士曰:“吾與疑往來,識其為人。疑願士②,非有奇偉壯烈之姿也,而其所為事,乃有古義勇風。⑶是豈可以貌決人材智哉?”語曰:“舉世混濁,清士乃見。⑷吾傷流俗之嗜利也,傳其事以勸焉。”(節選自《宋學士文集》)

【注】①置:同“執”,拉着。②(xǔxǔ):安樂、温和的樣子。願:老實。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延:請B.籍其數而封識之籍:登記

C.舉所封囊,舉,拿D.數日景淳竟死竟死:竟然死去

2、下列各組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⑴躬為煮糜煉藥⑵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B、⑴李疑以尚義名於時。⑵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C、⑴非有奇偉壯烈之姿也。⑵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D、⑴而其所為事,乃有古義勇風。⑵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為我們塑造了李疑這個一心助人、輕財好義、有古道熱腸的君子形象。即使今天讀來,依然有其現實意義。

B.在吏部做官的範景淳得了病,身邊的親友們對他很冷漠,不肯收留他。李疑則慨然收留了他,表現了李疑於危難時賙濟他人的高尚品德。

C.李疑面對範景淳的酬金,分文不取,在拒絕收受範景淳兩個兒子禮物的`同時,反送人財物。李疑這種救人危難、樂善好施的品德讓人敬佩。

D.作者在文章最後讚揚李疑是一個見義勇為的人,一個污濁社會中的清士,並説明自己寫這篇文章的緣由和目的。

4、給文中的劃線的句子用“/”斷句。

5、翻譯上文橫線上的句子]

⑴疑日為刮摩浣滌,不少見顏色。

⑵患難相恤,人理宜爾,何以報為?

⑶是豈可以貌決人材智哉?

⑷吾傷流俗之嗜利也,傳其事以勸焉。

三、閲讀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後的題目。

馬懷素,潤州丹徒人也。寓居江都,少師事李善。家貧無燈燭,晝採薪蘇,夜燃讀書,遂博覽經史,善屬文。舉進士,又應制舉,登文學優贍科,拜d尉,四遷左台監察御史。

長安中,御史大夫魏元忠為張易之所構,配徙嶺表,太子僕崔貞慎、東宮率獨孤t之餞於郊外。易之怒,使人誣告貞慎等與元忠同謀,則天令懷素按鞫,遣中使促迫,諷令構成其事,懷素執正不受命。則天怒,召懷素親加詰問,懷素奏曰:“元忠犯罪配流,貞慎等以親故相送,誠為可責,若以為謀反,臣豈誣罔神明?昔彭越以反伏誅,欒布奏事於其屍下,漢朝不坐,況元忠罪非彭越,陛下豈加追送之罪。陛下當生殺之柄,欲加之罪,取決聖衷可矣。若付臣推鞫,臣敢不守陛下之法?”則天意解,貞慎等由是獲免。

時夏官侍郎李迥秀恃張易之之勢受納貨賄懷素奏劾之迥秀遂罷知政事懷素處事平恕當時稱之使還遷考功員外郎時貴戚縱恣請託公行懷素無所阿順典舉平允擢拜中書舍人開元初,為户部侍郎加銀青光祿大夫累封常山縣公三遷祕書監兼昭文館學士。[來源:學科網ZXXK]

懷素雖居吏職,而篤學,手不釋卷,謙恭謹慎,深為玄宗所禮.懷素病卒,年六十,上特為之舉哀,廢朝一日,贈潤州刺史,諡曰文。(選自《舊唐書》)

1.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則天令懷素按鞫。按:查辦

B.懷素無所阿順,典舉平允。典:主管

C.時夏官侍郎李迥秀恃張易之之勢,受納貨賄。受:同“授”,接納。

D.遣中使促迫,諷令構成其事。諷:用含蓄委婉的話暗示。

2.下列各項的句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懷素處事平恕,當時稱之。B.寓居江都,少師事李善。

C.懷素奏劾之,迥秀遂罷知政事。D.懷素無所阿順,典舉平允,擢拜中書舍人。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馬懷素家境貧寒,他白天砍柴割草,在晚上燃柴讀書,終於博覽羣書,尤其擅長文章寫作。

B.馬懷素用漢朝不給向被處死的彭越奏事的欒布判罪,説明判處給被流放的朋友送行的崔貞慎等人是不恰當的,從而使武則天改變了初衷。

C.張易之誣陷崔貞慎和獨孤t之,武則天讓馬懷素按照誣辭審問,但馬懷素堅持正義,最終使崔貞慎和獨孤t之獲免。

D.當時權貴和外戚放縱無忌,請求懷素假以官府的名義行(他們的私事),但懷素沒有阿諛順迎他們。

4、給文中的劃線的句子用“/”斷句

5.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貞慎等以親故相送,誠為可責,若以為謀反,臣豈誣罔神明?

譯文:

②陛下當生殺之柄,欲加之罪,取決聖衷可矣。

譯文:

③若付臣推鞫,臣敢不守陛下之法?

譯文:

參考答案:夫趙之於齊楚/I蔽也/猶齒之有脣也/脣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矣/且救趙/高義也/卻秦師/顯名也/不務為此而愛粟/為國計者/過矣。

二、

1C(竟死:終於死了(到底死了);

2A(B⑴以,因為⑵以,拿,用C、⑴之,助詞,的。⑵之,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D、⑴而,但,錶轉折。⑵而,表修飾。)

3.B(有人的人故意欺騙他,不讓他住房子)

4、數日淳竟死,疑出私財買棺,殯於城南聚寶山。舉所封囊,寄其里人家。書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還之。二子以米饋,卻弗受,反贐以貨,遣歸。人用事多疑,名士大夫鹹喜與疑交。

5、見譯文:

參考譯文:

李疑因為(他非常)崇尚義氣(而)在當時(非常)聞名,他最能賙濟別人的危急之處。金華的範景淳在吏部做官,得了病,而(他)身邊又沒有親人(來照顧他)。別人欺騙他,不讓他住房子。範景淳就拄杖到李疑門前,告訴(李疑)説:“我不幸遭病,人家不讓我進屋住。我聽説你的義德很高,能借我一張牀嗎?”李疑(馬上)答應了,請(他進屋)就坐,(並)迅速整理(好一間)明亮乾燥的房子,(同時)準備(好了)牀、被子和爐灶,叫(範景淳)住進去。(為範)求醫疹脈,親自為(範)熬粥熬藥。早晚拉着他的手,詢問哪裏不舒服,待(範)如親人一般。不久(範)的病更加嚴重了,不能起(牀),屎尿弄髒了被單,骯髒惡臭不能接近。李疑每天為(範)刮摩洗滌,(竟)沒有一點不耐煩的臉色。範景淳(感動得)流淚説:“我拖累你了。我恐怕再也活不下去了,沒有什麼回報您的厚德,(只是)袋子裏面有黃白金子四十餘兩,在原來旅社房間裏,希望你去取來。”李疑:“患難之中互相救助,做人的道理本應該這樣,憑什麼(説)回報呢?”範景淳説:“您如果不去取來那些(金子),(等)我死了,恐怕被他人得到,那有什麼好處呢?”李疑於是找了一個鄰居和他一塊去,帶着(那些金子)回來了。當着(範)的面打開袋子,登記金子的數量並做了封記。幾天後範景淳到底死了,李疑拿出自己的錢為(範)買了棺材,葬在城南面的聚寶山。拿出(原來)所封存的那個袋子,(把它)寄存在鄰居家裏,寫信叫他的兩個兒子來。等到他的兩個兒子到了,(李)拿出袋子按(原來)登記的數(把金子)還給(範的)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拿着大米饋贈(給李),(李)卻不接受,反而送給(他們)路費錢,打發(他們)回去。人們因此稱讚李疑,知名人士和士大夫都喜歡和李疑交往。

宋學士説:“吾與李疑往來(多年),(非常)瞭解他的為人。李疑是個温和老實的人,沒有奇特威武的身姿。但他所做的事,卻為古人義勇的風範。這怎麼可能憑藉外貌來判斷人的道德品質呢?”俗話説:“全世界混濁,清廉的人才會顯現出來。我感傷(當今)世俗的好利的(風氣),寫下他的事來勉勵(世人)啊。”

三、

1.C受同“授”錯誤。

項是狀語後置句,寓居<於>江都,A、B、C均為被動句。

3.D“請託公行”的意思是“請託的事情公開地進行”。

4、時夏官侍郎李迥秀恃張易之之勢,受納貨賄,懷素奏劾之,迥秀遂罷知政事。懷素處事平恕,當時稱之。使還,遷考功員外郎。時貴戚縱恣,請託公行,懷素無所阿順,典舉平允,擢拜中書舍人。開元初,為户部侍郎,加銀青光祿大夫,累封常山縣公,三遷祕書監,兼昭文館學士。

5.

(1)崔貞慎等因為是親密的故交就去送他,實在是可以責備的,如果認為他們是謀反,我怎麼能欺騙上天的神明?(意思總體對給1分,“故”“誠”“誣罔”各1分)

(2)陛下手握生殺大權,想要給他們加個罪名,取決於您的內心就可以了。(意思總體對給1分,“當”“柄”“衷”各1分)

馬懷素,潤州丹徒人。寓居在江都,年輕時拜李善為師。家裏貧困,沒有燈燭,白天採些柴草,夜晚燃柴讀書,終於博覽經史,善於寫文章。考取了進士,又參加了皇帝親自支持的殿試,考中文學優贍科,被授予d縣縣尉,經過四次提升,任左台監察御使。

(武則天)長安年中期,御使大夫魏元忠被張易之陷害,發配流放到嶺南,太子僕崔貞慎、東宮率孤獨t之到郊外為他餞行。張易之大怒,唆使人誣告崔貞慎等與魏遠忠是同謀犯,武則天令馬懷素審訊,派太監催促,傳話示意馬懷素要想辦法定成同謀罪,馬懷素支持正義不接受這樣的命令。武則天大怒,召見馬懷素親自詰責質問,馬懷素奏報説:“魏元忠犯罪被髮配流放,崔貞慎等因為是親密的故交就去送他,實在是可以責備的,如果認為他們是謀反,我怎麼能欺騙上天的神明?當年彭越因為謀反被殺,欒布在他的屍身下奏事,漢朝不給欒布定罪,更何況魏元忠的罪與彭越不同,陛下怎麼能追加送行人的罪呢?陛下手握生殺大權,想要給他們加個罪名,取決於您的內心就可以了。如果交付給我去審訊,我怎麼敢不守陛下的法律呢?”武則天的情緒緩解了,崔貞慎等因此獲得寬免。

當時夏官侍郎李迥秀仗恃張易之的權勢,馬懷素上奏皇帝,彈劾他,於是李迥秀被罷免了管理政事,馬懷素處事公平,待人寬容,當時受到人們的稱讚,提升任考功員外郎。當時權貴和外戚放縱無忌,請託的事情公開地進行,馬懷素對誰都不阿附依順,他掌管舉薦,公平允當,被提升為中書舍人.開元初年,任户部侍郎,加授銀青光祿大夫,累積功績被封為常山縣公,三次提升任祕書監,兼昭文館學士。

馬懷素雖然一直做官,卻十分好學,手不釋卷,謙恭謹慎,深受玄宗尊敬..懷素病逝,享年60歲,皇帝特地為他舉辦喪事,停止朝會一天,追封潤州刺史,諡號為文。

Tags:文言文 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