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文言文

文言文被動句解析

欄目: 文言文 / 發佈於: / 人氣:2.85W

文言文閲讀需要在順利翻譯的基礎上理解全文內容,體味古人表達的思想和情感。文言文中的句式也是變幻多端,正確把握文言文句式,對於提高我們的文言文翻譯速度非常有幫助,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文言文被動句解析,一起來看一下!

文言文被動句解析

文言文被動句解析

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用於為為所見字表被動句。二是沒有被動詞,意思上隱含被動,要根據上下文語意去推斷。

(1)沒有標誌詞語,意念上的被動。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被所感動。

(2)有標誌詞語

a為表被動: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

b為所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為所吞即被吞掉。

c於表被動:管夷吾舉於士舉於即在被舉薦。

5、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課文中固定結構有:不亦乎有者得無乎如何奈何然則等。

(1)不亦乎相當於不是嗎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2)如何相當於對該怎麼辦把怎麼樣,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山怎麼樣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麼樣呢。

(3)以為相當於把當作例: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即把叢草當作樹林,把蟲蟻當作禽獸

(4)何為相當於為什麼要呢,為什麼會呢,例:此何遽不為福也即為什麼不會變成福呢。

(5)何以:例:何以戰。

擴展閲讀:常見被動句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在古漢語中,主語是謂語所表示行為的被動者的句式叫被動句。常見的被動句有以下幾種形式:

1.用介詞“於”引進行為的主動者,表被動。即“謂語+於……”如: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觸龍説趙太后》)

2.在動詞前邊用“見”表示被動,構成“見+謂語”的形式。如: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司馬遷《屈原列傳》)

如果需要把動作行為的主動者介紹出來,可在動詞後加介詞“於”,構成“見+謂語+於”的形式。如: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3.在動詞前用“受”字來表示被動,構成“受+謂語”的形式。如:

(1)有罪受貳。

這種句式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後面省略了介詞“於”,主動者也能引出。如果需引進主動者,就構成了“受+謂語+於”的形式。如:

(2)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

4.在動詞前邊加介詞“為”,構成“為+動詞”的形式。

這種句式的“為”和“見”不同:“見”是助詞,不能帶賓語,所以它總是緊挨着動詞;“為”是介詞,它可以緊挨着動詞(省略了賓語),也可以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如: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

5.用“為”引進主動者,謂語前再加“所”,表被動,構成“為……所……”式。如: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

“為……所……”,自產生後,就成了古漢語最常見的一種被動句形式,並且一直沿用到現代漢語裏。但是,在古漢語裏,“為”的行為主動者有時可以不出現,或被承前省略了,變為“……為所……”的形式,如: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

6.用介詞“被”引出主動者,構成“被+動詞”的形式,這種形式和現代漢語的被動句一樣。如: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無任何標誌的被動句。這種被動句中沒有出現任何被動詞,可以根據上下文的意思補出。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