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的複習指導

欄目: 文言文 / 發佈於: / 人氣:1.07W

重視文言實詞語言環境

高中文言文的複習指導

在朗讀過程中,要抓住一個核心——實詞的理解。

每一個實詞都有着它最基本的意義,這些意義大都在我們的理解和把握之內;但每一個實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又會呈現出各自不同的意義。在解讀實詞時我們往往會忽略甚至忘記“這個實詞”的“語言環境”——這是我們在“朗讀”時要時時提醒自己的關鍵之處。如果在解答試卷時,我們離開了“這個詞”的語言環境,就會自覺不自覺地習慣用實詞的“基本意義”來認知試卷上的實詞,這樣就會造成對實詞理解的嚴重偏差。

在實詞的解答中,我們常常容易犯的錯誤是:

組詞法——習慣於用“組詞”的方法來思考和釋詞;填空法——把需要解釋的詞扔掉,只是按照上下文的意思填入一個詞語;對應法——只是用一個雙音節的詞語釋詞對應。這些應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視。

高考文言文釋義要“追根溯源”準確表達

很多總以為,文言文僅僅是為了應付和而學,文言文離我們的生活很遠,根本不具有現實意義。其實,這是因為沒有弄清中文的一般規律。實際上,從開始的成語、詩詞以及文言文閲讀的,正是出於“進一步提高國民的母語水平”而設計的。

漢語重在一詞多義

特級楊振中説,學習文言文的關鍵在於掌握大量的詞語的準確含義。文言文的一個詞,往往有好幾個義項,有的甚至達到二十多個義項,這就是一詞多義。準確地選擇某個義項來解釋詞語並理解句子,是理解句意和文意的第一道難關。例如“日薄西山” 中的“薄”,應該解釋為“迫近”,意為太陽迫近西面的山頭,那麼“薄”為什麼可以解釋為“迫近”呢?這就要追根溯源了。原來“薄”的本義為“草木茂密不得入”,因為草木互相捱得很緊,於是它有了“靠近”、“迫近”之義,由此再引申出“不厚”、“少”等義項。

僅有詞彙還不夠

據瞭解,最近上海的“汲原堂”漢字研究機構的幾位古漢字研究者,通過多方蒐集材料,編著了《中學文言文300詞圖釋》,對和文言文所涉及的每一個實詞做了溯源。負責人張立軍提醒同學們,學中文與學外語迥然不同。

比如, 語言的提升,是隨着掌握單詞量的提升而呈“階梯式上升”的,而中文的語言卻是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交融、交錯,呈 “螺旋式上升”的。而且,英語的往往表現在新詞彙的.不斷增加,但漢語的能力則常常表現為對同一個漢字新詞義的追加。

學會準確表達方式

許多同學都有一個困惑,那就是為什麼自己的語文成績會隨着年級的升高反而呈下降趨勢。張立軍認為,這除了語文學科難度的自然提升,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於所接觸和需要運用考查的漢語詞彙的難度在大幅度提升,使同學們越來越無法“駕馭”書面文字,無法 “理解”漢語中那些含有更“高級”意會的表達方式,包括成語、熟語、精當的文辭、靈活的句式、恰當的修辭、準確的語氣等等。在“高級”漢語中,漢字是“活的”,是“穿梭時空”的,不能“博古”便無法“通今”。因而,沒有好的來了解古代書面用語,從古漢語中汲取更多漢語的“營養”和“精華”,就成了限制人們漢語能力提升的最大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