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唐詩

唐詩三百首的讀書筆記範文(通用8篇)

欄目: 唐詩 / 發佈於: / 人氣:1.18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唐詩三百首的讀書筆記範文(通用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唐詩三百首的讀書筆記範文(通用8篇)

唐詩三百首的讀書筆記1

唐詩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詩歌是中國文學中最古老的文學樣式。俗話説: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書中一共有三百首古詩,每一首古詩都藴含着深刻的含義。對於四年級的我,讀完了一首古詩,我會明白這首詩的意思,但其中深刻的歷史意義還需我去慢慢體會,許多知識還需要我繼續去探討。唐詩,被譽為“中國詩歌顛峯”,讀了《唐詩三百首》一書,我從中感受到唐詩的絢麗多彩,堪稱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史是最璀璨的明珠,是中華民族的珠寶。唐代是詩人輩出的時代,令人驕傲的是盛唐出現了李白、杜甫二位最偉大的詩人。唐詩所反映社會生活的深度,遠遠超過以往任何時代,十分豐富。

當我讀到“詩仙”李白《望廬山瀑布》那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時,我體會到詩人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有着遠大的抱負和夢想。

在讀到“詩聖”杜甫的那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時,我為杜甫一心為國、為民的偉大情操而感動。從王昌齡《出塞》那句“但使龍城習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唱出了戰士們多少驚心動魄的軍旅生活,體現了唐代詩人慷慨激昂的男兒風度和建功邊塞的英雄氣慨。

從我所讀的唐詩中,我明白了中國傳統詩詞的博大精深,有我們的民族特色,同時讓我認識了一個道理:我們小學生從小要有遠大的抱負,做事情要腳踏實地,長大才能為祖國做出自我應有的貢獻。

唐詩三百首的讀書筆記2

今日的“誦千古華章做少年君子”詩詞吟誦會讓我感慨萬千,我不禁想起自我那本讀了千萬次的書——《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是一本不很厚的書,但每回讀,總是感覺沉甸甸的。那一首首詩歌,豐富,風格鮮明,讓人愛不釋手。

人生是短暫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許多詩歌的思想卻穿越時空,從遙遠的古代向我們款款走來,並且將一向走下去,就像一條長河奔流不息滋潤它流經的每個生命。在這條浩瀚的禮貌大河中,有被稱為“詩仙”的李白,被稱為“詩聖”的杜甫……

唐詩的那種大氣與蒼涼帶給我們的心靈許多震撼,讓許多人心嚮往之。古人留給我們的太多太多,值得我們用一生去領悟。古人的人生不能抄襲,但能夠借鑑;古人的人生不能夠複製,但能夠創造。

讀這本書,能提高我們的詩歌鑑賞本事和文學素養,能陶冶自我完美的情操。讓我們用一顆詩意的心去看待生活,體驗人生。

唐詩三百首的讀書筆記3

俗話説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唐詩不僅僅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正因為如此,我借用國慶假期這個機會,細細品讀了《唐詩三百首》。書中主要介紹了唐代的各大詩人以及他們的代表作品:有被稱為詩仙李白的《將進酒》、被稱為詩聖杜甫的《春望》、被稱為詩佛王維的《山居秋暝》等等。每品讀一首詩就彷彿將走入一個文字構建的朦朧美麗的世界,或悲或喜或動或靜都讓我留戀往返。我就挑選印象最為深刻的幾首詩談談自我的感想。

首先是王維的《鹿柴》。開篇“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兩句,原意是想突出山中的寂靜,可是詩人反其道而行之,不直接寫“靜”反而大膽採用“響”字。用空無一人的寂靜山谷中傳來的隱約人聲來反襯深山的靜謐,突出詩人寂寞的心境。我們在寫作時也能夠運用這種反襯的寫作手法,借景托出人物的心理描述,而為自我的文章增添一份趣味與內涵。

接下來是李白的《山中問答》。雖然僅有短短四句,可是從這短小精悍的詩句中我讀出了屬於詩仙的處世之道。擁有萬金的李白不貪戀繁華城區的奢華生活,而是選擇隱居山林,在碧山叢林深處進取學習,汲取精神食糧。古人道:腹有詩書氣自華。李白作為久負盛名的大詩人也在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並沒有因為自我的成就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我們也應學習李白孜孜不倦的精神、堅持學習和戒驕戒躁的好習慣。

最終是詩佛王維的《少年行》。“相逢意氣為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這兩句寫出咸陽城的遊俠在路途中相遇,一見如故,便相邀在路旁酒樓酣飲暢聊的場景。詩句中洋溢着熱情與豪邁的氣息讓我這一千年後的小讀者也燃氣澎湃之情。雖然古時候這種場景也不太會發生在我們身邊,可是處於新世紀的我們也應當多敞開心扉,廣交朋友,讓自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唐代詩歌就像一座百花盛開的大花園,羣芳競豔,奼紫嫣紅。唐人在不到三百年創作的詩篇,流傳至今的尚有五萬餘首。雖不能説篇篇都是精華,可是可供我們學習與借鑑的地方卻有很多很多。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是應當多學習我國傳統國學精髓,傳承我國經典,提升自我的文化素養。

唐詩三百首的讀書筆記4

《唐詩三百首》是我的啟蒙讀物之一。幼時不懂內涵,只覺得平平仄仄的聲韻念起來好聽,父母慢慢教,詩倒也背了幾首。從“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到“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從“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到“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唐詩之美已經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之中,並不只因為其朗朗上口的讀音,更因為年少時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已經將這淺顯的話語轉化成了一幅幅動人的場景,古人的一言一行,景物的美不勝收,已然令懵懂的孩兒心生嚮往。殊不知,在這抑揚頓挫的聲韻裏,一個新世界也就此打開。

一路奔跑着成為少年,讀過的書漸漸多了,走過的路也漸漸遠了,這時翻讀《唐詩三百首》也漸漸有了不一樣的體驗。唐詩是多樣的,詩意存在於大千世界之間:長煙落日,黃河遠去,羌笛聲聲嗚咽,訴説着塞外沒有春意的悽苦;明月照鬆,空山新雨,江南流水四季自是一番奼紫嫣紅;機中織錦,碧紗如煙,泫然欲泣的女子在月夜思念遠行的夫君;樓前雨露,長安城裏,五陵年少胯下的白馬發出歡樂的嘶鳴……千百年前的畫面就這樣經過一首首唐詩浮此刻我眼前,按照遙遠的文字指點,自我竟然也能完成最豪放的想象、最幽深的思念、最入微的觀察、最精細的傾聽……不曾想過,年少懵懂的自我,竟然也能與高山共俯仰、與白雲同翻卷、與滄海齊陰晴。唐詩讓我認知了自我,更讓我領悟到了萬物有靈,天地之美。

手中的詩篇泛黃,少年的青澀逐漸褪去,一路與詩歌相伴而行的青葱歲月,我又獲知了許許多多。提起唐朝的`詩人,怎樣也繞可是李白杜甫等人。而仔細品讀,你會發現動人的不僅僅是詞句,還有詩歌背後的情感與品格。

李白,他一生不以功名顯露,以布衣之身藐視權貴,肆無忌憚地嘲笑等級秩序,批判腐敗的政治現象。為此他曾發出內心的呼聲: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又如《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既為屈死的賢士仗義抗爭,也表達了對朝廷的失望和蔑視。然而詩人的樂觀精神又足以使他超越和戰勝憂患意識。這位偉大的漂泊者從悲傷中走出,選擇用他的詩筆展現大唐的山水,來豐富當今人們的精神世界。

杜甫,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敢於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甘願為解救人民於苦難做自我犧牲。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着憂國憂民這條主線,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應對人民的苦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他靜靜傾聽,長長歎息,默默流淚,向世間發出沉痛的悲歎。他的筆墨,喚醒了當時乃至後世之人的家國情懷。

然而唐詩遠不止三百首,唐代也絕不僅僅有這兩位詩人。李白的自由灑脱,杜甫的憂國憂民,王維的超然物外,白居易的直白顯露……詩人們的閃光點早已融入唐詩中,而當今的我們,是否讀懂了什麼呢?又是不是應當讀懂什麼呢?

唐詩三百首,是繁花雲霓,也是心靈歸宿。

唐詩三百首的讀書筆記5

從古至今,歲月的河流帶走了許多文化,但唐詩卻經久不息,直至今日。此刻這個先進的時代,依舊有無數人熱愛唐詩,喜歡讀唐詩。

“唐詩宋詞元曲”乃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我認為,它們能夠被稱得上是“國寶”。

唐代詩人有各種不一樣風格派別,但無論哪一首,都充滿韻味,可能是詩情畫意的江南美景,也可能是粗狂豪邁的塞北風光,可能是想象,可能是感慨,可能是懷念。還可能是敍述一件事情……無論如何,唐代的詩人用簡短的詩代替了現代的長篇大論,卻將詩人的思想引入一個更高的境界。

我十分喜歡一首詩《春江花月夜》、我甚至將它默寫下來貼在牆上: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我最喜歡其中的一句“江天一色無纖層,皎皎空中孤月輪。我眼前立刻出現了一幅美麗的月色圖,其中還帶着淡淡的哀傷。而最終一句話”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使我感覺到詩人那紛亂的離別之情,慢慢隨着殘月的餘暉,佈滿在江邊的樹上。感覺上這首詩彷彿還沒有結束。

同樣,對於李白、王維、孟浩然、王之渙等許多著名詩人的詩篇我也十分喜歡。

正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王之渙的《涼州詞》也有其富有的韻味。“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這句在我面前勾勒出了一幅塞北與江南完全不一樣的荒涼遙遠的地方,而下一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更突出了詩人對邊塞戰士處境的深切關心。我彷彿吹走了幽怨的羌笛聲,又彷彿來到了邊塞的孤城,彷彿看見了那一片蒼山峻嶺。

我認為,唐詩是不可缺的,人們從中能夠感受到古人當時所體會的一切,也會學會到更多,懂得更多,能夠寫出好文章,心胸也會開闊。從古至今,我們可能遺失了許多文化,更需要從頭學習,並將它們牢記。

唐詩三百首的讀書筆記6

在這個假期裏,我讀了很多本書,最喜歡的當然是《唐詩三百首》了。他雖然沒有童話書讀起來饒有興趣;沒有科幻書讀起來那樣驚險刺激;沒有歷史書那樣精彩;卻藴含着中國古代詩人的心血和思想感情。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唐詩又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個高峯。有唐一代,優秀詩人大批湧現,超過了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成為中國詩歌的全盛時期。

唐代的詩人們,如果悲哀失意了,會説“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然後哂然一笑,便情緒好起來了。如果以前大受挫折,之後又東山再起,會説:“種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劉郎今又來!”瀟灑豪邁之情溢於言表。如果壓力太大,被人排擠,會説:“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如果看不慣有些人眼高手低,妄自尊大,會説:“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而這些詩句,對於我們這天的人來説,又是多麼適用!正是這古今相通的人性,使得唐詩雖然和我們相隔了一千餘年的距離,卻仍然深深植根於我們心中。讓我們自他們的詩中找到一種寄託,一種鼓勵。

然而,畢竟是相隔了千年的時空距離,是我讀起來,由於語言與時代背景帶來的障礙,總還是會覺得有些語言佶屈聱牙。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輝煌的帝國漸行漸遠,在它背後卻留下了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一連串如雷貫耳的名字。這些巨匠大師使唐詩迸發出最壯美的光彩,而盛唐氣象,也漸漸成為隱在人們心底的夢想。我所以而相信,即使這個世界在歷經千年的滄海桑田,依然會有像你我一樣為他沉醉,被他啟發。那麼,就讓我們從此刻開始,讀唐詩吧!

唐詩三百首的讀書筆記7

唐詩,發出它無限的光芒,見證着中國禮貌。每一首詩都很簡樸,僅有短短几行字,可是卻很優美,富有一種讓人用多優美的語言都表達不出來的完美情感。

唐詩,字字句句都温暖人心,總會給予我們神奇的力量,讓我們懂得生活中的大道理,讓我們懂得珍惜。每一首詩跟詩人一樣,有自我的光彩、風格。雖然詩人不在了,可是唐詩卻永遠存在!

唐詩似乎有着讓人起死回生的力量,只要細細去品讀,這便是人生中最大的一筆財富,讓我們一生受益。

《唐詩三百首》寄託了人們對中國禮貌的夢想,我們做為一個現代人,必須不能辜負古人的願望,所以我們應當努力學習,不單是為了祖國,還為了自我。

最終,推薦大家看《唐詩三百首》,也要養成閲讀的好習慣,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探索吧!

唐詩三百首的讀書筆記8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有這麼一些文字發出它那萬丈光芒。它就是古詩,是中國禮貌的見證。它,雖然僅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着幾代中國人民的精神力量。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説着中國以往的歷史文化。

就這麼屈指可數的幾個字,卻如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忙着我們,温暖着我們,這一切,都離不開古詩告訴我們的哲理。古詩,他並不是啞巴,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上遇到困難,他都像教師那樣教導着我們,關心着我們,給予我們期望。每一首詩,都出自不一樣詩人之手,這些詩人已禮貌於世,而這些古詩卻不得而知。它們是那樣的孤獨,被眾人所遺棄,不被眾人所知。它們也有自我的光彩,也有自我的燦爛。它們一向在等待着,等待我們的發現。

每一首是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每一首是都是那樣的含義深刻。拿起《唐詩三百首》再去細細品讀,我們會發現,每一首是都是一個伊索寓言,告訴別人一個深刻的道理。品讀古詩,能讓罪犯走向光明之路;能讓事業的流浪者重新成為有名的人士。古詩似乎有着讓人起死回生的力量,只要細細的去品讀,這便是一生中最大的財富,讓我們一輩子受益。

《唐詩三百首》,寄託了中國人對禮貌的夢想。作為一個現代人,為了不辜負古人的期望,我們要為他而努力,為他而奮鬥。不僅僅是為祖國,也是為我們自我,創下偉大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