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詩句

關於中秋詩句

欄目: 詩句 / 發佈於: / 人氣:1.03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詩句吧,詩句具有語言高度凝練、篇幅短小精悍的特點。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詩句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中秋詩句,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中秋詩句

關於中秋詩句1

1、可憐閒剩此嬋娟。吳文英《思佳客閏中秋》

2、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陽關曲》

3、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每圓處即良宵,甚此夕偏饒,對歌臨怨。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5、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虧,煩玉斧、運風重整。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6、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8、中秋誰與共孤光。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9、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10、銀漢無聲轉玉盤。蘇軾《陽關曲》

11、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嫦娥》

12、霜華滿地,欲跨彩雲飛起。文徵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13、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輝瞭如雪。納蘭性德《琵琶仙中秋》

14、露從今夜白,月是絞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關於中秋詩句2

1、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辛棄疾《太常引》

2、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劉禹錫《八月十五夜玩月》

3、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劉禹錫《八月十五夜玩月》

4、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5、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6、莫遣素娥知道,和他發也蒼華。劉克莊《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7、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8、一月可曾閒幾日,百年難得閏中秋。慧霖《閏中秋玩月》

9、隔翠幌銀屏,新眉初畫,半面猶遮。劉克莊《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10、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1、影留人去,忍向夜深,簾户照陳跡。吳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2、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張養浩《折桂令中秋》

13、殘雨如何妨樂事,聲淅淅,點斑斑。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4、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關於中秋詩句3

1、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2、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3、萬里嬋娟,幾許霧屏雲幔。

4、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5、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6、明月幾時有?把酒問清天。

7、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

8、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9、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10、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螿鳴露草。

11、轉缺霜輸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

12、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13、何人意緒還相似,鶴宿松枝月半天。

14、無雲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

15、更攜取、胡牀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

16、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

關於中秋詩句4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朝代:宋代 作者: 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賞析一

眾所周知,辛棄疾是宋代豪放派詞作家的傑出代表。他的這首《太常引》,運用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通過古代的神話傳説,強烈地表達了自己反對妥協投降、立志收復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從這首詞的內容看,此詞可能是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在建康(今江蘇南京)任江東安扶司參議官任上所作。這時作者南歸已整整十二年了。為了收復中原,作者曾多次上書,力主抗金,收復中原。但他的建議根本不被人理睬,在陰暗的政治環境中,詞人只能以詩詞來抒發自己的心願。

這首詞的上片,詞人巧妙地運用神話傳説構成一種超現實的藝術境界,以寄託自己的理想與情懷。“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對月抒懷,很自然地想到與月有關的神話傳説:吃了不死之藥飛入月宮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樹。詞人運用這兩則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説,藉以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陰暗的政治現實的矛盾。辛棄疾一生以恢復中原為己任,但殘酷的現實使他的理想不能實現。想到功業無成、白髮已多,作者怎能不對着皎潔的月光,迸發出摧心裂肝的一問:“被白髮欺人奈何?”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懷才不遇的內心矛盾。

詞的下片,作者又運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宮,並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樹。想象更加離奇,更加遠離塵世,但卻更直接、強烈地表現了詞人的現實理想與為實現理想的堅強意志,更鮮明地揭示了詞的主旨。

作者這裏所説的擋住月光的“桂婆娑”,實際是指帶給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僅包括南宋朝廷內外的投降勢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勢力。因為由被金人統治下的北方南歸的辛棄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懷想被金人統治、壓迫的`家鄉人民。進一步説,這首詞還可以理想為一種更廣泛的象徵意義,即掃蕩黑暗,把光明帶給人間。這一巨大的意義,是詞人利用神話材料,藉助於想象和邏輯推斷所塑造的形象來實現的。

總之,辛棄疾的這首詞,無論是從它的藝術境界,還是從它的氣象和風格看,他都與運用神話傳説的浪漫主義手法有着密切的聯繫。作者通過超現實的藝術境界,來解決現實的苦悶與實現理想的浪漫主義手法的特點,是一首富於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優秀詞章。

Tags:中秋 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