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詩詞

《登霍山驛樓》古詩詞鑑賞

欄目: 詩詞 / 發佈於: / 人氣:3.16W

註釋

《登霍山驛樓》古詩詞鑑賞

霍山:又名太嶽山、霍太山。位於山西省中南部,在今天山西霍縣東南。驛:驛站,古代供給傳遞公文的人或者來往官吏中途換馬和歇息的地方。

廟:指霍山的岳廟。

迥:遠。

樓:指驛樓。

窮:盡。

鼷:一種小老鼠。

嵐:山間的霧氣。

陂:池塘。

露:指將要凝成露水的濕潤水汽。

一向:一派。這兩句的意思是:日暮的霧氣濕潤着千條弱柳,蕭瑟的秋風吹響衰敗的荷葉。

壺關:古關隘。因為山形像壺,在此設置的關隘就叫壺關。故址在今天山西省長治市東南。此處指劉稹的老巢潞州。

狂孽:指劉稹。

孽:罪惡。

老生:指宋老生。據《舊唐書·高祖本紀》,李淵起兵反隋,隋將宋老生屯守霍邑,抗拒李淵。因而運糧不便,李淵決定退兵,李世民勸乃止。有一白老人求見,自稱是霍山神使,要李淵於八月雨停時,從霍邑東南出兵,到時他將相助。李淵依言進軍,果然斬殺宋老生。這兩句的意思是:盤踞在壺關附近的劉稹十分猖獗,希望霍山神使能像當年幫助李淵斬殺宋老生那樣,幫助朝廷早日消滅劉稹。

賞析

逐句分析

霍山,在今霍州東南。公元844年(唐武宗會昌四年)秋,討伐藩鎮劉稹的戰爭還在持續。詩人此時居母喪,路經此地,登驛樓有感,寫此遣懷。

詩前兩句寫登樓望遠。登上驛站的樓台,四處眺望,岳廟之前,一座座山峯緊緊相連。在這裏,山下所有的景象盡收眼底。“四望窮”引起下文,中間四句寫景皆由此而出。秋日登高,自古多是悲寂寥,所見之景,是一片荒涼蕭瑟,所生之感沉鬱濃厚。

三至六句為自然景物的描寫。遠遠望去,羣山環抱,煙霧繚繞,隱約可見一些小鼠在來回活動。夕陽映射下的小池,無數大雁早已飛來。傍晚的霧氣打濕了萬千柔弱的柳兒,瑟瑟秋風吹向那已衰的荷葉。詩人眼前之景,一片灰暗,觀之不免令人心生寒意。景物的描寫,最終歸結為情感的`寄託。大雁奈何只棲息池邊,而小鼠卻佔據山嶺要地,“一明一暗,言在此而意在彼”,為下文敍事抒情埋下伏筆。本來可愛的柳兒和美麗的荷葉卻遭到霜露和秋風的摧殘,“四望蕭條,民物凋耗之景”,這一切都是藩鎮之亂帶來的社會凋敝的觀照。景物描寫,顯出了詩人愛國的堅定立場和對劉稹的憎惡之情。

“壺關有狂孽,速繼老生功。”是説盤踞在壺關附近的劉稹十分猖狂,期望霍山神使能像當年幫助李淵斬殺宋老生那樣,幫助國家早日滅掉叛鎮劉稹。據《舊唐書·高祖紀》:李淵起兵反隋,隋將宋老生駐守霍邑(今山西霍縣)拒李淵,因大雨連綿,運糧不便,李淵決定退兵,李世民力勸乃止。這時,有一白衣老人求見,自稱是霍山神使,要李淵於八月雨停時,從霍邑東南出兵,到時他將相助。李淵依言進軍,果然斬殺了宋老生。詩人運用歷史典故,表達了自己希望朝廷早日平定劉稹的情感。“速斷”二字尤為凸顯這一心境,快速斬斷之,內心情感強烈。國家遭難,亂賊猖獗,百姓困苦,詩人不僅僅侷限於一己之利,關心朝廷政事,心繫天下蒼生,愛國情懷尤而未盡。

藝術特色

藝術特色方面,本詩語言凝練,詩人注意錘鍊語言,使用典故,這也是李商隱在詩中慣用的手法。詩人將“霍山神使”這一典故敷色加工,使其與現實相聯繫,涵義豐富,造境新穎。另外,這首詩還體現了詩人的審美趣味,在寫景上,詩人關心注意體態弱小和情調衰颯的事物,如“弱柳千條露,衰荷一面風”,一方面表現出在劉稹叛亂下的社會衰敗局面,抒發作者自己的嫉惡如仇之感;另一方面,柳兒和殘荷的命運也象徵了作者自己的不幸遭遇,突出作者的剛勁志氣和耿介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