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詩詞

《文帝議佐百姓詔》原文、譯文及賞析

欄目: 詩詞 / 發佈於: / 人氣:2.17W

文帝議佐百姓詔

兩漢:劉恆

間者數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災,朕甚憂之。愚而不明,未達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過與?乃天道有不順、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廢不享與?何以致此?將百官之奉養或費、無用之事或多與?何其民食之寡乏也?

夫度田非益寡,而計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於古猶有餘,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無乃百姓之從事於末、以害農者蕃、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眾與?細大之義,吾未能得其中。其與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土議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遠思,無有所隱。

譯文

近來連續幾年作物欠收,又有水災旱災和疾病成災,我非常擔憂啊。我愚而不明,不知道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我想,我的政策有過失因而執政有過錯嗎?是天道有不順、地利或許沒有得到、人事大都失去了和睦、鬼神被遺棄沒有祭祀嗎?為什麼會這樣呢?養官的俸祿是不是太多了,沒用的事是不是做得太多了?為什麼民眾的糧食會匱乏呢?

計算(一下)田地沒有更少,統計民眾人口沒有增加,按照人口來算田地,那比古人還有多餘啊,但吃的東西非常不足的,它的根源在哪裏呢?難道是百姓從事商業損害農業的地方很多,還是做酒浪費的穀子很多,禽畜吃掉的糧食很多嗎?大大小小的道理,我沒能明白它的主要原因,要與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士們討論這個問題,有可以幫助百姓的辦法,用心大膽地廣開思路,不要有所隱瞞!

註釋

間:近、近來。

比:連續,頻繁。

登:作物的成熟和收穫。

咎:災禍、禍根,也可引申為過失。這句是説,不明白它的'禍根所在。

度:duó,量,計算,此處為丈量土地。

末:古有士、農、工、商的順序,商排最末尾。有輕視商的意思。

蕃:繁多。

醪(láo):酒。靡(mí):浪費。

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

義:道理,意義。

二千石:漢代內自九卿郎將,外至郡守,俸祿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這裏是以祿俸為職務的代稱。

博士:秦及漢初立博士,掌管古今史事待問及書籍典守。到漢武帝時,設五經博士,置弟子員,此後博士專講經學傳授,與文帝、景帝時的博士制度有區別。

率意:竭盡心意。

賞析

這篇文章全文共分四段:首段説明憂慮民生的日益困苦。二段從朝廷行正和官吏方面設想民困的原因。三段從民情習俗方面設想民困的原因。末段令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士等仔細討論,不可以隱諱。通篇辭、意委婉,官式文書而如話家常,流露在字裏行間的愛民之心,特別感人。漢文帝劉恆是封建社會中一位比較能體貼民間疾苦的皇帝。

作者簡介

漢文帝劉恆(前202年—前157年),漢高祖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之庶弟。前196年劉邦鎮壓陳豨叛亂後,封劉恆為代王,其為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高祖死後,呂后專權,諸呂掌握了朝廷軍政大權。前180年,呂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打盡,迎立代王劉恆入京為帝,是為漢文帝。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