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心繫鄉愁是清明的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1.05W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清明時節的真實寫照。此時,清明將至,眼前的一幕幕,就道出了人們對先祖的思念。於是,在田間、原野上,那墳頭之前,隨處可見祭祖的人們。當祭品、花束擺好之後,便把一杯清酒灑在墳頭,然後燒上紙錢,磕頭祭拜,以告慰先靈。更有敬重者,在丁憂完滿之後,就會立碑樹撰,彰顯先人的品德,然後在祭文的詠誦中,聲淚俱下,以示懷念和不捨。這就是清明時節的主題,讓每個人為了已故的親人,獻上誠摯的思念之情。

心繫鄉愁是清明的散文

之所以選擇清明時祭祖,因為正值春暖花開之時,更要心裏明白,今天的安暖是先人賜予自己的。人間芳菲四月天,在這最美的月份,桃李爭妍、煙柳依依、麥田青青、燕子翻飛,到處都被生機盎然的景象所包圍。這時候,對於喜歡踏青、郊遊的人們來説,就到了最美好的時候。於是,就要把心中積蓄的壓抑、思念、不快,統統地揮灑在春天裏。因此,首先人們就會把最濃的思念,寄予已故的親人。面對春光明媚,想想為自己操勞了一生的父母,安魂在此,心中的那種愧疚就會油然而生。這時候,就會啟程回家,看看入土為安的親人。

子欲養而親不在。此時,在清明時的鄉間路上,看到行人“欲斷魂”的一幕幕,就會心生哀思。特別是此時的物華,妖嬈爭豔、吐露芬芳,將春光裏裝點的格外生動。看看那一朵朵怒放的花兒,像是親人在九泉之下的含笑;看着那一行行煙柳在搖曳,像是親人給自己留下的一生恩情。花兒的美麗,襯托了已故親人的温暖。柳絲的`柔美,傳出了已故親人的撫愛。此時,驗證了那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正是這些熟悉的物華,在清明時分,將每個人心中的思親之情喚醒。

魂歸故里,這是每個人心中美好的寄予。想一想,每個人百年之後,哪一個不安魂於黃土?正所謂,人世間的每個人,不能在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是會在百年之後,便會一起在清明節等候後人的祭奠。這清明節,可以説是每個人靈魂的歸宿,在此時就會心生一種“天下大同,死於安樂”的浪漫主義情懷。此時的清明節,自己在祭奠親人,他年之後,自己也會被後人想起,在清明時遇見。想到於此,心中就沒有太多的不捨和思痛,反而會被喚醒的思念所温暖。

清明時,想要祭奠已故的親人,自然是要回家鄉的。這時候,就會從心底升起一抹鄉愁,揮之不去。或許,有的人已經久居城市;或許,有的人已經安居他鄉。可是,只要是清明時回到家鄉,就明白了什麼是鄉愁。家鄉,有自己的親人安魂在這裏,有自己的故居在這裏,有自己的玩伴在這裏,噹一聲聲乳名叫起之時,心中的百般回味,就濕潤了眼睛。面對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村莊,有的人已經不在了,有的場景已經今非昔比,到此時“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嘲弄着遊子飄蕩的身影。

告慰了先祖之後,靜下心來坐在家鄉的土地上,此時就會感到什麼是踏實了。或許,自己當年藉着要打拼奮鬥的名義,背井離鄉,為功利而忙綠,漸漸迷失了自己。想一想自己的以後,是否還能安魂在這裏?我不敢想,也不敢奢望。可是,又有幾許不捨,誰不想百年之後安魂在親人的身旁?此時,讓我明白了活着的意義:在此生能夠盡一份人事,把自己的父母在百年後,能魂歸故里,那麼也就不負自己在人世間走一遭。正因為有了這種寄託,讓自己才覺得家鄉帶有幾許厚重,幾許眷戀。

我多想在家鄉的土地不走了,靜靜地守候在這裏,待自己百年之後,埋葬在春天裏。可是,這樣的舉動,在黃土下的親人也不放心,還是要為生活而奔波啊!此時,我好像有些明白了,正是一代又一代人延續着,以春天的名義,把對親人的思念用傳統的節日,刻在每個人的心頭之上。這樣無論世事滄桑,怎樣變化,也會因春天,把最美好的人間思念留給親人。到此時,我不由得被先祖們的智慧所折服,用一種浪漫主義的手法,延續着人間煙火的安暖,對後人在年輪的流轉中,時刻洗禮着:不忘先恩。

春暖花開的日子,正是春耕繁忙之時。俗話説: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在出外祭祖之時,就可以看到不變的是,耕耘在天地間的農人。此時,就明白了,要想生活下去,就必須遵從先人的理念:耕讀為本。只要不忘本,那麼人生的坎坎坷坷又算得了什麼?不管是從事什麼行業的人們,當心中有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之後,就要一如既往地堅持。無論是抱有“鴻鵠之志”,還是安於“燕雀繞樑”,都會在大道至簡中,找到可以崇拜或者仰視的聖賢。這樣就可以在清明節之時,祭奠一下載入史冊的英靈。

特別是到了清明節,就有各種祭奠的方式。有國家為了華夏之根,祭拜黃帝陵的公祭儀式,讓三皇五帝的血液,凝聚着海內外華人的心;有祭孔的儀式,讓華夏文化,華夏思想得以一統;有祭奠烈士陵園,讓愛國主義教育在延續等等。更多的是平凡人,為了思念已故的親人,走向田間地頭,以示哀思。這時候,也就明白了家和國的血脈相連,有國才有家,國盛民才安。在這種文明的延續中,道出了人和清明,家國安寧。此時,處處花開,春光燦爛,萬事清明。

清明節,對於一個平凡的我,一定要回家看看。在鄉音的安暖中,彷彿讓我看到在門前的老屋前,小時候父親為我架起的鞦韆。這個時候,盪鞦韆就是最好一種玩樂。據説,在清明節盪鞦韆可以祛病消災,把一切煩心的事就拋之腦後了。因此,這個傳統的習俗,依然還在延續着。在盪鞦韆中,可以強身健體,放飛快樂,更能體會到幾許悠然自得。忽兒,讓我想到了蘇軾的一句詩:牆裏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這是怎樣的一幅柔情畫卷啊!

心繫鄉愁是清明,踏青路上多感動。在故鄉的土地上,清明瞭,記住朵朵花兒在綻放,莫要錯過最真的思親;在故鄉的原野上,記住絲絲煙柳在搖曳,莫要錯過最美的留戀。花開一季,草木一春,人生一世,都在清明之時,只為記起,濃了思念,灑在每個人的心頭。在這各種情感的交錯中,更覺得能回老家轉轉,就是人生的幸福。只要這些花魂還在,我的根就在,因為故鄉有我的親人安魂於此。在這個既厚重又感動的清明節,讓我深刻的認識到,在年年歲歲中,延續着人間煙火的一份真情、一份感動、一份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