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給傷員換藥現代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7.08K

時光如白駒過隙,1979年2月的自衞反擊戰距今已37週年,在我的軍旅生涯中有幸趕上了參戰,這一年我正值青春年華25歲。如今戰爭硝煙已散去,我也步入了耳順之年,當年英姿颯爽的女兵,如今已是滿臉皺紋老婦人,歲月可以流失,但參戰這段經歷卻永遠揮之不去,它就像一棵常青樹深深紮根在了我的心裏。

給傷員換藥現代散文

又是一年的2.17,讓我情不自禁地回憶起,37年前的元旦剛過不久,我院接到了進入一級戰備的命令,根據上級的要求已在住院的病員轉到兄弟醫院,醫療器械全部更新打包。每一個人都寫好了上前線請願書,我們的個人物品已打成包並寫上了自己名字,萬一“光榮”了也知道這是誰的包。

出征前的誓師大會上,舉起了我們的右手,莊嚴而神聖,我們的口號是“堅決聽從黨中央的指揮!”我們是軍人,當戰場上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會毫不猶豫衝上前去!中華兒女的熱血在此時奔騰,全院幹部戰士個個摸拳擦掌只等一聲令下開赴前線。

2月18日晚八點我所在的十二野戰醫院,接到中央軍委命令參戰,專列日夜兼程,把我們帶到廣西一個叫“西鄉塘”的“五七”幹校,根據前線指揮部的安排,我們把“五七”幹校改裝成為一個戰地醫院,其性質是傷員的中轉站,在開戰的第七天我們受命接收從前線送下來的傷員。

參戰這年是我當兵第十個年頭,當兵這十年來什麼苦沒吃過、沒經歷過,野營拉練腳上磨起了血泡也沒能阻擋住我們的腳步,深夜緊急集合夜行軍山高路陡沒有難倒我們,野外露營天當被地當牀照樣睡的香甜……再苦再累也難不到我們,我們絕不會喊一聲累叫一聲苦!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們會想辦法去克服,因為我們是軍人,軍人就要有一顆鐵打的心,永不在困難面前低頭!

記得第一天收治傷員的情景,從碼頭接收的一輪船的傷員,像潮水一樣向我們湧來,滿載傷員的軍車停在了學校寬擴的大操場上。廣西民族學院的學生在帶隊老師的指揮下,按我院分類組的要求把傷員一個個地抬入病房,帶着混身泥水、血水、分不清軍裝顏色,衣冠不整、缺胳膊斷腿的傷員,帶着戰場特有的血腥味,充斥着整個病房。觸目驚心的'傷情讓人揪心地疼,從末經歷過戰爭的我們,全身的細胞都跟着緊張發動起來,這就是戰爭,是戰爭就會有流血犧牲,我們戰士是英雄的戰士,面對槍林彈雨他們沒有退縮,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面對越軍瘋狂的掃射,軍人就是為了祖國的尊嚴、領土的完整,不惜獻出最保貴肉休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

所有抬下來的傷員胸前的傷票詳細記錄着傷在什麼地方,注射過那些藥物,救下來的傷員無論是炸傷、槍傷、燒傷都需要換藥,換藥的目的就是預防和控制創面感染,促進傷口的癒合,在戰地救護上,這項工作顯得尤其重要,這是受傷的戰士能否重獲新生最基本的一項工作,也是最重要最關鍵的環節!我們深知責任的重大,深感自己肩上擔子的沉重,我們絕不能讓受傷下來的傷員,傷口發生感染而危及生命……

收治的傷員很多,也意味着換藥用的紗布用量也大,那時還沒有像現在有一次性紗布,所有的紗布全是手工製作,換下來的紗布洗乾淨,曬乾後、摺好還要繼續使用,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見此情景西鄉塘老鄉們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幫助我們洗紗布、折紗布、做棉球,保證了換藥用的敷料供應,這讓我們想起了陳毅將軍的名言:“我就是躺在棺材裏也忘不了沂蒙人,他們用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我們的父輩在解放戰爭時期,沂蒙人民推着獨輪小車,帶着煎餅、大葱支援前線,是沂蒙人民做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取得了解放戰爭勝利,正如一首歌所唱的那樣“軍隊和老百姓,咱們是一家人,哎咳咱們是一家人。打敵人保家鄉,咱們要一條心,咱們要一條心哪,才能夠打得贏哪。”來我們駐地幫忙的西鄉塘的鄉親們,沒有向我們或政府要過一分勞務費,這是一個怎樣的思想境界啊!正因為我們有了當地百姓們的無私支援,我們才能夠出色地完成了給傷員的換藥任務,沒有讓來院的傷員換不成藥而造成傷口感染,我們由衷地感謝西鄉塘的鄉親們!

換藥必需要用到換藥包,現在的醫用換藥包都是一次性的,打開就能用,而當年我們用的換藥包也全都是手工製作,換藥包內裝二個彎盤,一個彎盤是盛放無菌紗布、消毒繃帶及凡士林油紗布、碘酒棉球、酒精棉球、雙氧水、內有鑷子兩把(有齒、無齒各一把)、無菌剪刀(這種剪刀是特製的,頭上是有缺口的,便於拆線)這是無菌的彎盤,另一個彎盤是盛放從創面上取下的敷料、引流物和換藥時用過的棉球、敷料等污穢物,這些換下來的污穢物每天都有好幾筐,都是西鄉塘老鄉們幫我們抬走的,我們所用的換藥包都是供應室戰友們送到病房,取走我們用過的換藥包,再重新洗乾淨製作消毒,工作量是相當大的,超負荷的工作供應室戰友沒有叫苦叫累,仍然沒日沒夜地繼續工作着,這也是一場戰鬥,打贏這場戰鬥就必需要有足夠的糧草,敷料就是換藥用的糧草,供應室戰友功不可沒。

戰場下來的傷員幾乎都要換藥,凡士林油紗布用量也特別的大,滿滿一盒裝有凡士林油紗布的鋁飯盒,換了沒幾個傷員就用完了,我們工作服口袋裏,醫用膠布和止血鉗是經常隨身攜帶着的,因為隨時都用的着。

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我給一位攻打高平負傷下來傷員換藥,雖然衞生員給他剛換過新軍裝,但一臉的疲憊掛在臉上,黑黑的臉龐透着堅毅,他的傷在肩部,我先輕輕地用手取下傷口外層繃帶及敷料,外層的紗布已被鮮血染紅,為減輕他的疼痛我在撕膠布時候,手指輕輕推揉貼在皮膚上的膠布邊沿,待翹起後用一隻手輕壓局部皮膚,另一隻手牽拉翹起的膠布,緊貼皮膚表面向相反的方向慢慢取下,這樣即能減少疼痛又避免將傷口表皮被撕脱。

當我打開傷口時驚呆了,這是一個什麼傷口啊,一個血淋淋的傷口展獻在我的面前,深深的洞口周圍的皮膚已被燒焦,洞口像翹起的嘴巴向外張開着,射中他的子彈從肩胛骨穿過,既沒傷到肺部,也沒傷到頸動脈分支,這顆子彈打得實在是太離奇了,偏離一點就會要了他的命,不得不感慨這位勇士的命大。

輕拉出的凡士林油紗布沾滿着鮮血,早已沒了凡士林原來的黃色,從傷口往外拉凡士林油紗布是很痛的,我想減輕這位傷員的疼痛,分散他的注意力,我就問傷員:“你是怎麼負的傷。”傷員告訴我:“我們部隊受命穿插,為趕時間奔跑時就感覺肩膀被人重重打擊了一下,麻麻的,我用手一摸全是血,連長見我負傷,馬上組織反擊,並叫我們班的戰士掩護我到師醫院,在師醫院軍醫給我取出了子彈,就送到你們這了。”説話間我拉出了二根沾滿血水的凡士林油紗布,我以為這傷口不深,就用有齒鑷子試探了一下,沒想到裏面還有油紗布,我看傷員已痛的咬牙裂齒,臉上的肌肉不停地抖動着,我停下了往外抽油紗布的動作,傷員問:“怎麼了?”我説:“看你太痛了。”“沒關係,我能堅持。”傷員越是這樣,我心裏越是不安,他受傷已非常痛苦,我換藥又增加他的痛苦,於心不忍啊!又不能不換藥,傷口再痛也得清理乾淨,這樣傷口才能癒合,我深深地被傷員戰友的堅強感動了,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儘量放慢動作,輕輕地往外拉油紗布,儘可能地減輕傷員的疼痛。等我拉完了,傷員額頭上已全是汗了,我向傷員遞上一塊消毒紗布讓他擦擦汗汗,接着我先用0.9%生理鹽水棉球自內向外輕柔地,拭去傷口外面的血水分泌物,再用雙氧水沖洗他的傷口,傷口用棉球拭淨後,再用有齒鑷子取出壞死的組織,這也是很痛的,又不能上麻藥,我看到傷員使勁地皺着眉頭,我對傷員説“快完了再堅持一下。”“比起犧牲的戰友,我這點痛已算不上什麼了。”這是下來傷員和我們説的最多的一句話。

換藥進入尾聲,我用酒精棉球消毒創面四周皮膚,根據他的傷口情況,我選擇了二條長形凡士林紗布填充洞口,凡士林紗布具有保護上皮的作用,促進肉芽、上皮組織的生長,有利於傷口癒合,填凡士林紗布還不能填的太實,要比原來要少一點,這樣容易讓傷口早日封口,到這個時候創面才算處理完畢,覆蓋上無菌幹紗布,膠布粘貼固定,整個換藥過程才結束,這時的我也累的直不起腰了,感覺這個腰已不是我自己的了,但我知道我不能休息,還有不少傷員等着我去換藥,我得強打精神繼續戰鬥。

傷情複雜的傷口換藥需要半小時以上,動作還不能快,得輕輕的,彎着腰一天換藥下來人就像散了架,傷員這麼痛都能堅持,比起犧牲的戰友我們這點累根本就算不上什麼了,所以我們得咬牙堅持着,為了傷員我們真的是豁出去了!

戰爭能激發出人格最大的潛能,極少的睡眼,要在平時早就累趴下了,我們也不知道那來的這麼大的力量,每天面對大量的傷員,不漏過一絲一毫的症狀,精神高度集中,忘我的工作着,因為我們知道稍一疏忽,受傷的戰友就有可能失去生命,永遠不會再睜開眼睛了,我們的幸苦付出也給了我們豐厚的回報,送走一批又一批傷員真正做到了零死亡,這讓我們深感欣慰與驕傲。

至今我還對一個右手負傷的傷員愧疚着,這是攻打涼山下來的傷員,因為是手上負傷被安排在二樓四個傷員的一個病房,他的右手被流彈削去了中間三個手指,只剩下大拇指和小手指,我給他換藥時,打開紗布只見三個手指已被師醫院處理縫合過了,創面有輕度水腫,針眼.周圍及縫線下稍有紅腫,這是生理反應,只要保持創面不被感染,還是能癒合的,只是他這個右手殘廢了,我輕輕在用0.9%生理鹽水棉球擦洗傷口,再用70%酒精棉球消毒,覆蓋上凡士林紗布與無菌幹紗布給他包紮好,正想起身離開,傷員叫住了我:“護士,你能幫我寫個信,向我哥哥報平安麼?我負傷不想讓我父母知道,怕他們擔心。”我有點為難,但看到傷員期盼的目光我動了隱測之心,拿起了空白護理記錄紙,突然耳邊聽到吳軍醫的一聲大吼“你在幹什麼!”我嚇得臉都白了。好在吳軍醫沒向領導彙報,那時候規定是不准我們寫家信的,軍令如山,違抗者是要受處分的。當晚12點這批傷員全部後送到後方醫院,我可以做的更隱敝點,寫好讓他帶走的,而我卻拒絕了他,他的右手是完全不能寫字的,也不知這個傷員最後怎麼向家裏通風報的信。

還記得有一個腹部中彈的傷員,他的腹部傷口有輕度感染,外層紗布已被濕透,外層敷料我用手去除後,我用無菌的無齒鑷將內層敷料移除時發現,紗布緊貼在創面已粘在了一起,我就用0.9%生理鹽水棉球把創面濕潤後一點點揭除,掀開後發現傷口局部腫脹,滲出液很多,我將這一情況報告給了軍醫,考慮到滲出液太多,必需補充液休,並加大抗菌素的用量,於是給這位傷員增加了二瓶液體,補充他因滲出失去的體液,這位傷員換藥後四個小時不到,外層敷料又濕透了,為保持創面乾燥,下午我又為他換了個藥,覆蓋用了大紗布,傷員臨送後方前我又特地給他換了一次藥,並囑咐傷員傷口一濕就要叫護士及時換,這樣才能避免感染的傷口進一步惡化,這個傷員後送組特別關照了火車上的接收護士,37年過去了,不知道這個傷員恢復的怎麼樣?

1979年這場戰爭至今已37年,當年我們的戰士都很年輕,許多還是剛入伍沒幾個月的新兵,在戰場上他們都表現的非常勇敢而令人敬佩!在祖國需要的時候他們沒有後退!面對瘋狂的越軍他們沒有退縮,他們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祖國和人民,今天我寫這些就是為了不要忘記,37年前我們這些受傷的勇士,更不能忘記那些自衞還擊戰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