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抒情的風景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7.13K

一篇散文具有一個或多箇中心思想,以抒情、記敍、論理等方式表達。文學體載包括雜文、隨筆、遊記等。

抒情的風景散文

依湖而居

此湖不大,沒有崢嶸的氣象。幾次搬遷,皆因此湖。

湖間有一條小河,經過人工雕鑿和修葺,與湖相接相連。湖面長滿了各種樹木,錯落的石巖中伸展出一叢叢倔強的小草,間或分散着一簇簇明豔的野花,有金黃的,也有淡紫色的,各自招搖着一種野鄙的情調。坐在湖岸上小憩,風從湖中吹來,可以清晰地聽到一種幽幽的聲音。一隻白鶴停留在石階上觀望,而後又輕輕地飛翔在湖面中央,與其他鳥類形成了一個快樂的世界。湖中有幾塊較大的巖石,一條條小魚鄰近環繞,黑壓壓一大片就像一支整齊待發的軍隊。

隨着一陣雷雨的降臨,河中魚兒開始騷動,河水帶動湖面微波,在風聲怯怯地抖動中,魚兒們開始爆發出了旺盛生命力,整條小河形成了一片夢幻般的河流,風雨交加中,河面波湧漣起,魚兒們個個躍至空中,陡生靈氣,像是一幅大手筆的濃彩國畫。

每年初夏,湖邊的枝條四下飄拂,花朵繁密,遠遠望去,像是一堆畢畢剝剝正在燃燒的火焰,帶給人莫名的振顫與喜悦。清爽的晚上,我常會到湖邊走走,有座亭閣,亭子中間有一張石桌、幾個石凳,頭頂有月光斜斜的流瀉下來,整座湖攏於這一簾柔軟的薄紗當中,清靜的耳廓漸次盈滿草蟲空靈的鳴唱,那音質純淨得如同一股甘冽的溪流,起得柔和,吟得婉轉,好似一幅世外桃園圖景,疾徐作歇合乎韻致,各具靈趣,自如行腔。

不遠處,便可見車水馬龍,霓虹閃爍。因為鄰湖相隔,它温柔敦厚的胸脯把紛繁與喧囂隔絕於世外,讓心靈有一處幽靜的憩所,讓心海中不經意間泛起的浮華沉澱下來。

很慶幸,可以依湖而居。這湖,便是獨墅湖。

襄陽好風日

很早以前,我就想寫一點關於古城襄陽的東西了,卻始終沒敢提筆。對於古城來説,我雖然在這裏或客住或居留,但只是形同路人,從沒有靜下心來認真地觀察和體味過她。

9月,秋高氣爽。我帶着少有的激情,開始了古城襄陽之旅。那些清晨,那些黃昏,我一個人提着行囊發痴似地在古城襄陽的大街小巷裏遊覽和盤桓,嘴裏不時地發出一些古怪的聲音,險些被人們誤以為是精神病。我忘情地投入到她的山水之間,飽覽了她的秀麗風光,徜徉在這條2800年的長河裏,希冀能夠領略到她的全部風貌和文化底藴,解讀曾經羣雄逐鹿的古戰場文人墨客尋古探幽之地,大腦裏終於留下了深深淺淺的印象。

古城襄陽“外攬山水之秀,內得人文之勝”,歷經朝代更替,興盛演進,人世滄桑,它宛如綿長的漢水,積澱了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能夠見證古城襄陽輝煌的,有綠影壁、仲宣樓、昭明台,還有依山傍水的古城牆以及古隆中、習家池……難怪,襄陽城和襄陽古城牆先後被列入全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呢。

雄居漢水之南的襄陽城,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襄陽城牆始建於西漢,唐宋時期改為磚城,明洪武年間重築,一直保留至今。我走在東城牆上,俯首素有“華夏第一池”之稱的襄陽護城河,穿過婆娑的樹叢,就像穿越時空的隧道,當我小心翼翼地爬在城牆的垛口,看着四通八達的公路和街道上小轎車、大客車、摩托車以及行色匆匆的人們,眼前便浮現遠古“襄陽城,城八門,門門跑馬;漢水河,河九汊,汊汊行舟”的繁華景象。

如今,與護城河融為一體的薈園、襄陽公園、陽春門公園,成了人們休閒遊樂場所。晨陽裏,樓台亭榭倒映在光潔如鏡的護城河面;護城河畔,綠柳婆娑,水杉參天,冬青翠柏夾竹桃一片葱蘢,掩映着巍峨的.古城牆;晨練的人們,或打拳或跳舞或跑步,就連小狗也跟隨主人一路碎步顛呀顛的;九曲橋上依偎着一對對戀人,一羣羣兒童在你追我趕地嬉戲,一家家老老少少在樂陶陶地盡情遊玩……夕陽裏,荷塘、垂柳、小船、拱橋、樓閣,構成了古城襄陽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綠影壁原是王府門前的照壁,隨同王府建於1440年前後。因是蒼翠的綠石雕就,所以稱之為綠影壁。它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石質雕壁。昔日的戰火雖燒燬了豪華的明王府,而綠影壁卻安然無恙。當我目睹着這尊輝煌的藝術珍品時,不禁讚歎偉大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卓越才能。

曾經屬於古樸的舊城,正在由於物質的極大豐富而披上了新裝;過去由於生活水平的侷限而毫無保留的坦白,正在淡出。因為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還有這座城市,正在不斷地悄悄地改變着。在感慨人情世故的變化,卻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社會的進步。我們最終沒能在襄陽古城挖掘出更多的名勝,而且一些相傳的古蹟也越來越少了,隨着城市建設消失在時光裏,不再成為現代都市的一道風景。城市在大步向前邁進,只有關於昨天和今天的感慨在回憶中流傳……裝點着華麗路燈鋪着大理石的濱江大道、徒有虛名的各個碼頭,以及人聲鼎沸的街心花園、鼓樓文化廣場、南湖文化廣場以及襄陽大市場早都融進了濃烈的現代氣息。

倒是小東門還保留了一些古味,門的兩側分別蹲着一個石獅,斑駁的門眉上刻着四個蒼勁的大字“襄陽古城”。左邊是漢城,右邊是明城。穿過幽靜的門洞,猛然間抬頭一看,門額上“鐵鑰襄荊”四個大字赫然醒目。

大北門久已不再開啟、鏽蝕得斑駁的、厚重的木質城門,掩合在門洞的牆邊,彷彿幾個閒坐的老人在嘮嗑着往昔的崢嶸歲月。我撫摸着青灰的城牆,很多處的牆體,經歷了風霜雨雪的剝蝕,有的已經裂縫,有的裸露出坑洞,有的地方已是蒼苔茵茵。小草和小樹在古城牆的夾縫裏沐着風櫛着雨,頑強地生長着新的年輪。

襄陽北街乃襄陽城內一大景觀。當我漫步這條仿古文化一條街上,只見牌樓聳立,商賈雲集,顧客盈門。翹首飛檐、古味濃郁的商鋪裏,各種時新的商品琳琅滿目。有坦胸露背的摩登女牽着小狗在人羣中溜達,流行歌曲不時從酒吧裏精品店裏飄逸出來。購物的觀光的南來的北往的,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在北街第二個牌坊背面有一首楹聯“轂駕雲霓通要塞,帆乘日月過名城”,可見古襄陽真是“南船北馬”、“七省通衢”、“兵家必爭之地”。

我佇立在官廳碼頭抬頭北望,漢江一橋、長虹大橋像道道彩虹橫卧江上,卧龍大橋(即漢江三橋)已在合攏;樊城那邊高樓大廈鱗次櫛比、直插雲端;魚梁洲上商品房一片一片,擋着了遠處的村落和羣山。不見了往昔的點點白帆,沙鷗翔集,漁歌唱晚。江邊銀白的沙灘上點綴着五顏六色的帳篷。崔家營水利樞紐工程蓄水後,襄樊段已是高峽出平湖的景象,側耳凝聽,再也沒有漢江捎帶着三秦荊楚的風情從北城牆腳下嘩嘩的流水聲。古城襄陽的一步一景都流淌着舒捲的底藴。

我走過臨漢門,來到夫人城下。據傳説,東晉名將朱序駐守襄陽,前秦大將符丕圍攻襄陽城,形勢危急,其母韓夫人登城巡視,見西北角薄弱,有被攻破的可能,遂率領婢女及城中婦女築城二十丈。符丕攻城西北角,由於新城築就,久攻不下,只得引兵退卻。襄陽人謂此城夫人城。如今,紀念韓夫人的碑鑲嵌在古城牆上,韓夫人的雕像矗立在亭閣裏,威風八面。

我駐足在“解放襄陽西門登城突破口遺址”,極力地去想象當年李自成“雄兵十萬取襄陽,旗鼓驚天菊正黃”、張獻忠“砍破襄陽刀小試,削平巴蜀劍重磨”的壯烈場景,彷彿耳邊響起解放襄陽激烈的槍聲和隆隆的炮聲,聞到了瀰漫濃烈的硝煙。我忽然想起了戰爭、割據與封閉,發現過去抵禦外來侵略的城牆,沐浴着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轟然大開了。人們在和平安寧的環境裏,享受着幸福安康的生活,已經不再需要它的佑護了。

正當我漫步在西城牆邊的林蔭小道沉迷古今時,一場大雨驟然滂沱而至。雨簾裏,城牆朦朧了,西門橋朦朧了,護城河的水也朦朧了,欲隱欲現的“襄陽人家”如蓬萊仙境一般縹緲。內環路邊,小攤販們用鍋碗瓢盆交響曲製造出一種喧囂的市井氣氛。他們炕燒餅,炒板栗,烤賣羊肉串。小吃店門前桌子上圍坐着幾個赤膊的青年,正盡興地吃着宜城大蝦喝着燕京啤酒回咂着連詩人王維也沒法享受的況味。在西南城牆比較完整部分的內側,是人們開設的食府、酒肆、商店、休閒城、美容中心……殘垣斷壁處已經長滿了葱蘢的樹木,或被人們闢成了菜地……這些年,雖然政府投資對襄陽城牆不斷地進行修繕,但是人為的破壞大大地損毀了古城襄陽的完美。使我們再也無法“憑欄開襟”,更好地領略“風神諧暢”和“華實滿野”的怡人景色了。

我穿行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尋尋覓覓,所到之處到處都是機關、學校、商場、超市和居民小區。小巷深處,一位老人正帶着他的小孫子興致盎然地攆得作為寵物的鴨子嘎嘎地滿地亂竄。居民的庭院裏栽滿了冬青、石榴、紫荊,一架架葡萄篩下一地斑駁的疏影。正值中午時分,有學生放學回來了,有大人推着自行車下班回來了,有豪華的轎車呼嘯着開過來了,有雞犬之聲和隆隆的火車的鳴笛遠遠近近地傳來。

我乘興驅車來到周公山腳下。一路小跑,拾級而上,登上了襄陽最高處——烈士塔。回身俯視,被剛剛一場大雨洗刷過的城市,清亮明淨。相比樊城,古城襄陽顯得有些清淡、沉靜,湮沒在綠意點綴的樓羣裏。隱隱約約的古城景象,讓她多了份古意,更擁有了山水寫意的風景。王、孟讓襄陽重疊在唐詩的背影裏,也給襄陽抹上了詩意的底色。當暮色像不經意間抬手碰翻的一杯清酒,慢慢地浸潤開來的時候,城裏頭街燈次第亮起,開始是一點、兩點地閃爍,最後鋪天蓋地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都説襄陽名勝天下聞名,更靠英才興古城壯聲威。一部《還珠格格》,一部《射鵰英雄傳》又讓古襄陽名揚四海。在羣山懷抱的古隆中,我拜謁了絕代英才諸葛孔明,領略了老前輩躬耕隴畝吟樑父,三顧堂裏隆中對,手搖羽扇出師表。在揹負峴山東臨滄浪清幽寧靜的習家池,我看習鬱鑿取清水、浪洗凡心,聽詩聖李白吟哦“且醉習家池,莫看墮淚碑”……張繼千古傳誦的《楓橋夜泊》,孟浩然“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餘韻流風,彷彿又把我帶回到了遠古時代,大有一種把酒臨風寵辱皆忘的感覺。很歉然,杜甫的衣冠冢、劉備馬躍檀溪遺址、關羽水淹七軍古戰場,還有米公祠、鹿門寺等等,這些恐怕我是來不及探詢了。

“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這話説得很貼切。襄陽的人傑要遠比襄陽的山水更值得誇讚。遊歷了幾乎大半個襄陽古城,我開始掩卷沉思:如今,古城襄陽似乎只有一個“殼”的存在。如果我們襄陽,能多幾個書畫雙絕的米襄陽,能多幾個領袖唐詩的孟浩然,能多幾個八斗高才的蕭統,能多幾個“家傳安樂千秋業,友結清奇一代賢”的龐德公,能多幾個在唐末“一塌糊塗的泥塘裏的光彩和鋒芒”的皮日休,能多幾篇《七哀詩》、《登樓賦》、《漢晉春秋》之類的千古絕唱,哪裏會有沸沸揚揚的諸葛亮出身襄陽南陽之爭、宋玉故里宜城鍾祥之説?歷史留給了我們很多古蹟、經典和輝煌,我們能“用孟浩然詩言待客,以諸葛亮策略經商”,但是,我們能給後人留下什麼呢?是一個知名品牌,是一種時代精神,還是一部傳世華章!我們不能把襄陽大頭菜永遠捧為至寶,更不能到處都是垃圾成山污水橫流破敗不堪吧!如果我們有的是創新,有的是成就,有的是世界聞名或者中國第一,送它幾個宋玉、諸葛孔明又算什麼?!現在,我們應該思想的是如何秉承古代文明與傳統文化,去創造更加輝煌、更加燦爛的新紀元了。

沉思良久,我的心情愈加沉重起來。我力圖把一個歷史的、現實的、完美的古城襄陽呈現給大家的構想就有些卑微和唐突了。

正當我躑躅不前的時候,在襄陽西城門的左側,發現了用大理石雕刻的巨幅碑文,遂逐字逐句的拜讀起來:水蜿蜒如龍遊大地,萬山聳峙似虎踞長空。嗨,倒是頗有一些大氣,頗有一些激情呢!原來,這是襄陽的《春秋代序》,遂節錄如下:

“風雲聚合,江河潮生,無數豪強紛至沓來。為爭奪這塊逐鹿中原的跳板、這道屏障江南的雄關,而刀兵相見。

龍虎爭鬥,兵過禍福,戰爭摧殘着文明,文明頑強地再生。播下災難的戰爭,更催生出一片人才的森林。強了硬弩怎及得奇才偉略;諸葛亮的一把羽扇就搖出了三國的格局;刀光劍影終化作翰墨風流孟浩然的一首《春曉》,竟震動了盛唐的詩壇。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當電子漫過古城牆的垛口,當商海的潮聲織進羊祜山的鳥鳴……歷史將在襄樊收穫一片更迷人的風景。”

我想,這顯然不是古城襄陽的史詩,也不是古城襄陽的輓歌,但是它用簡約的文字,概括了古城襄陽二千多載風雲變幻,勾勒了古城襄陽更加迷人的風景。

我還説什麼呢!古城襄陽作為中華腹地的山水名城,一座真正的城市,不論是她的歷史文明,還是她的現代輝煌,不論是她的過去,還是她的現在,都是我無法在一篇短短的文字裏能夠全面概括和描述的。

我只能默默地用一句古詩再次為她祈禱和祝福: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