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人生最美是淡然的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6.19K

人生最美,是淡然

人生最美是淡然的散文

嫣然的五月去了,豔烈的六月來了。日子,在一個又一個看似雷同的重複中輪轉;光陰,在一個今天接着一個昨天的往復中更換。“一剪閒雲一溪月,一程山水一年華,一世浮生一剎那,一樹菩提一煙霞。”繁華三千,獨愛悠然;世事迷離,獨喜淡然。惟願,此生,悠然中修身養性,淡然中豁達從容,如此,無憾亦無悔。

六月的穹宇,天藍藍,雲悠悠,風輕輕,雨沙沙。每天黎明拂曉,一個人,習慣了陶然在清晨的那一抹清新裏,觸摸自己內心的陽光,聽晨鳥啁啾,嗅草木泛綠,聽着悟着,思着想着,一陣涼風拂過眉間心上,一郡大雁飛過頭頂,頓時,一份知足感溢滿心頭,一種幸福的滋味盪漾開來,情不自禁告訴自己,生活多麼美好,生命多麼可貴。其實,生活之於我們,原本簡單而美妙,只是,許多的時候,我們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心念,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夙願。人生,一念之間,思門洞開,春暖花開,雲淡風清。

讀好友的私人日誌《讀懂自己,做個淡然的人》,他清清淺淺、豪豪達達的心靈獨白,他淡淡然然、真真實實的人生領悟,其實,也恰恰是自己內心深深處的心聲與呼喚,我對他説,他是多麼棒多麼令我幕仰。這個世界上,真正能讀懂自己的能有多少呢?真正能為自己而活的又有幾人呢?在這個物慾橫流、紙醉金迷的年代,真正能淡泊名利權位,真正能潔身自好,捫心自問,有多少人能做到纖塵不染,有幾個能堅守本色本真呢?“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為了生存,為了活計,不是不可以利來利往,不是必須無慾無求,只是,若能把握好自身的底線,有自己堅持的人生原則,我想,是可以做到適可而止的,是可以掌控好分寸的。

行走紅塵,世象紛擾,許多的痛苦皆源自於攀比,很多的不快樂都來自於面子與虛榮。猶記得,上學時,好喜歡但丁的這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説吧。每本教科書的扉頁上都被我用鏗鏘有力的筆墨寫上,作為座古銘來警記。已經無法知道當時年少的我為何會喜歡上這句話,隨着青葱年華的走遠,我的本性依舊,我的本真依然,我知道,那時的我定然是喜歡上這個簡短句子裏所深藴的人生哲學,以及那種灑脱達觀的人生態度。

鄰居時常説我不食人間煙火,説就説吧,懂你的人面前,不用解釋;不懂你的,辯駁再多也是徒然。其實,正是我真正懂得了尋常煙火的滋味,我才能更加體會到於濃嗆煙塵外,尋得一絲半毫的詩情畫意是多麼重要;在滿足基本物質的同時,也讓精神的世界豐盈充實起來是何其難得。我的不食人間煙火,只不過是將他人追電視泡沫長劇的時間,用來染上氤氲的瀚墨香而已;我的無慾無求,也只不過是將他人燈紅酒綠的應酬交涉的時間,用於牽手文字,品字潤心,寫字慰情。

人生短暫,浮生似夢。我們不能因為步履匆匆,就忘記了去欣賞時時縈繞身旁的秀水青山;更不能因為柴米油鹽的瑣粹,就不記得去品味詩酒花茶的純香雅韻。要知道,生命是短暫的,也是美好的,更是平淡的;人生是枯燥的,也是可以多份閒適雅趣的,更是可以多點閒情逸致的。在這美好而又平實的塵世長河中,我們是完全可以多份悠然淡泊心,讓日子有聲有色,讓生活有滋有味。心若有桃花源,處處是水雲間;心若有悠然心,時時清香裊繞。

紅塵繁蕪,清歡難得。正如白落梅所説:“一個人,要在煙塵滾滾的俗世中,品出清歡的滋味,是需要心靈達到一種境界的。紅塵的滔滔濁浪,已經將人心鼓動得浮躁。許多人,被紛繁的世事消磨,已經沒有閒暇,靜下心抬頭去看一朵白雲的姿態,低眉去賞一朵野花的素美。縱然走近田園,也感受不到清風的涼意,雨絲的温潤,聽不到鳥兒的鳴叫,聞不到泥土的芬芳。他們走馬觀花地看那些寧靜的山野風景,漫不經心地咀嚼農家飯菜,卻終究還是離不開世故,品不出真正的清歡。”

所謂的清歡,其實就是一份對生活的平和心,以及對俗事的淡然心。“擁有一顆平常心,是清歡;品嚐一杯閒茶,是清歡;漫吟幾句詩詞,是清歡;聆聽一曲絃音,是清歡。”就如我悠悠然慢跑或散步在晨曦裏,陶醉在撩撥淡淡情思的音樂裏,徜徉在喜愛的文字裏,我想這都是清歡,因為我是快樂的,是享受的。花開見佛,花落成詩,也是清歡,更是境界。

繁華灼灼,知足常樂。利慾無涯,薰心無邊。懂得知足,天地闊;懂得滿足,自逍遙。“利不可賺盡,勢不可用盡。”正如楊絳先生所言:“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平淡的日子是最美的`,平實的生活是最真的,知足的心是最健康的,知足的心也是最快樂的。

雨後夏夜,月影婆娑,星空疏朗,忙碌一天的我,關上房門,拉下窗幔,安坐在屏前,聽着綿綿的清音,品着清喜的文字,心慢慢靜下來,思緒幽幽飛揚。歲月如歌,光陰如水,喜歡寧靜中的沉寂,喜歡平淡中的真實,喜歡簡潔中的安然。其實,我們的心是需要簡約的,温婉於人,純善於心,背不動的,就放下;得不到的,就坦然;想不通的,就釋然。揣一份明媚在心,攜一縷閒逸於身,超然而自得,怡然而自樂。

山外青山樓外樓,人間有味是清歡。

青山綠水妙無盡,人生最美是淡然。

人生就像一場戲,演得好就成為主角、演得不好的、最多是個跑龍套

記得以前,你很喜歡和我説話,我剛一上線,第一個來找我聊的人總是你。而,現在,即使在線,你也不會和我説話。

以前,你總會在和我説話的時候不理會別人。而,現在…寧願和其他人説話,也不願和我多説一句。

以前,無論你在幹什麼,都會和我講,而,現在呢?不會了,那怕只僅僅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

人生就像一場戲,演得好就成為主角、演得不好的、最多是個跑龍套的

以前,你總喜歡逗我開心,總可以讓我大聲的笑。而,現在呢?不會了,真的不會了!

我知道,我們之間產生了一道無法越過的溝壑,它,難以跨越。

以前,你總是極盡一切的讓我開心,而我,卻用我的淡漠一笑而過。而,現在呢?我即使用盡我的所有快樂,也換不到你的一點關心。

所以,我們陌生了

現在,我真的好無助。你知道我習慣了經常熬夜,而原來那時,有你陪我。 而,現在呢?我卻已習慣了在黑夜裏懷念過去。我也知道,你卻在某一個地方過着你自己的生活。

你知道我心裏有多難受麼?即使有的時候會裝作不在乎…

有時、我真的希望我們的生活可以沒有任何交集…偶爾、我的心也會痛,卻經常會弄不清楚是為什麼會痛。哭,卻也不知是為何而哭…! 可是我知道、不管是為了什麼,再哭,又能怎麼樣?

那時的曾經,最多也只能是曾經…那時的喜歡,最多也只是不知為何的一廂情願…!

明知不停付出沒有任何回報,卻還在傻傻的等待着什麼…

過了就是錯了,這就是過錯…!

你早就累了,而我過了這麼久才終於感覺到累、我氾濫的同情心,真的會讓人好累好累…

人生就像一場戲,演得好就成為主角、演得不好的、最多是個跑龍套的

我們終究陌生了,不是嗎?

愛情來的時候,我把它關在門外,到現在、請都請不回來…

傻傻的自己,可以活在哪裏?人總是要親自受傷、才會學着變聰明…!

人生就像一場戲,演得好就成為主角、演得不好的、最多是個跑龍套的…!

我們一直都在各自的戲裏練習微笑、最終變成不敢哭的人…

我們早已沒了從前的默契…

你離開了、我錯過了…

就再也回不去了…

一切都會成為曾經吧。

有一天下雨、我想你了。

你呢?呵,不會…

寂靜遺忘…

人生的第二條輔助線

著名主持人白巖鬆,有一次應邀到廈門大學去演講,鼓勵學生們花時間做些無用的事,也許不經意間,就改變了思維方式,從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他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件事有人説對有人説錯,這是常理。”對他本人來説,改變思維方式的原因,源於童年時一項特殊的任務。

白巖鬆的舅舅是中學的數學老師,當白巖鬆還是一個孩子時,這位舅舅每天都給他出一道題,有趣的是,他不等白巖鬆思考,就會搶先畫出一條輔助線,然後讓白巖鬆去找第二條輔助線。當時,白巖鬆對此非常惱火,卻又不得不堅持完成這項看似沒有必要的特殊任務。直到多年之後,白巖鬆才認識到,舅舅通過這樣的方式,已經深深地改變了他的思維方式。因為就從那時開始,他相信所有的問題不止有一個答案,當別人有一個答案的時候,他總是下意識地要去找第二條輔助線,創造力就在這一個小細節上誕生了,而它恰恰來自不帶功利性的無用的訓練。

白巖鬆的這段經歷,讓我回想起自己的中學時光。那時,同學們都在埋頭苦讀,為即將到來的中考奮鬥,我卻因為對數理化的恐懼,每天生活在自卑和自責之中。語文老師看出了我的心思,一天,他拿來一本古詩詞選集,讓我每天早自習時背誦其中一首。當時我並不明白老師為什麼這樣做,只是把它當成任務來完成。直到多年之後,我拿起筆來寫作,可以輕鬆地引用古詩詞時,才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原來他早就看出來,憑我當時的數理化成績,肯定升學無望,不如讓一直痴迷文學的我,多學習一些古典文學的知識,當時看似無用,後來卻讓我受益終生。

鄰居家有個獨生女兒小娜,從小就學習一般,大家平時在一起聊天,免不了談到各自的孩子成績如何,唯恐他們輸在起跑線上,小娜的父親卻從來不焦慮,也不急着給孩子報培訓班,反而經常利用假期帶她出去玩。小娜上小學五年級時,跟着父親到北京去看了一場書法展覽,忽然對書法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主動要求上培訓班。於是,從小學到高中,當別的孩子埋頭在題海之中時,總能看到小娜不慌不忙地騎着自行車去上書法課,對此,鄰居們紛紛搖頭,感覺小娜是在做無用功。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多年之後,沒有考上名牌大學的小娜,開始在書法界嶄露頭角,一次次捧回金燦燦的獎盃。直到這時,我才明白,讓小娜憑興趣學習書法,正是一位聰明的父親給孩子畫的人生的第二條輔助線,儘管她不夠聰明,最終卻一樣可以成功。

正如白巖鬆所説,如果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另類”,做些看似無用的事情,比如尋找人生的第二條輔助線,那麼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擁有與眾不同的美好人生。

驚濤拍岸的人生

在泰國普吉的一座小島上,我認識了一家餐館的老闆。

他們家店面很小,卻在當地非常有名,專賣烤龍蝦和椰子飯,味道不錯。牆上貼滿了顧客們的手寫貼紙,有的寫“龍蝦真好吃”,有的向女朋友表白,還有的畫一些稀奇古怪的畫和文字……世界各地的語言都有。店名則叫“LOVE”(愛),聽起來就温暖無比。

我們都很喜歡這裏的店員,永遠笑眯眯的,還經常過來問菜合不合口味。有時候來了壞脾氣的客人也從不計較,送杯果汁就打發了。

我想他們應該是世界上生活得最輕鬆幸福的那類人,經濟有保障,沒有競爭壓力,在如此美麗的小島度日,心情愉悦,身體健康。這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未經任何風浪的完美人生了。

有次我跟一位店員聊天,説起我的感受。他聽過後卻笑起來,指着店口的招牌問?“你知道這裏為什麼叫‘LOVE’嗎?”

“大約是為了紀念某段愛情?”我猜測。

他搖頭?“你記得2004年印尼地震引發的東南亞大海嘯嗎?”

我當然記得。那場海嘯死了幾十萬人,舉世震驚。李連杰也險些遭難,回國後還因此成立了壹基金。

他説?“在那場海嘯到來之前,我們的確像你形容的那樣幸福。”

那場巨大的災難突如其來,一夜之間吞沒了他的房子和全部財產,使他變得一無所有。許多親友被海浪捲走再無音訊,連自己的命也是別人搭救回來的。那個時候,他孤零零地站在廢墟之中,赤手空拳,身無長物,哭得像個傻瓜,絕望無比。

幸好,島上的人互相施以援手,一起蓋起房子,重新建了餐館,他們悉心經營,辛苦工作,依然虧損了很久。好在害怕海嘯的客人們在幾年後陸續回到了這座島上,人流漸漸多了起來,才開始盈利。老闆給餐館起名叫“LOVE”就是為了感恩那段經歷。

我聽得唏噓,然而故事並未完結。後來的某個夏天,我重回這座島時,正遇上一次大規模海嘯預警,地震級數與上次一模一樣。儘管最後海嘯未嘯,仍然驚魂不已。我置身其中,更覺震撼與恐懼。

沒想到海嘯第二天,那家飯店便開門營業,我驚奇又不解,問店員難道不害怕嗎?連續經歷幾次這樣的心驚肉跳,為什麼還願意停留在這座小島上?真的不要命了嗎?

他的表情很平和,對我説?LOVE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愛身邊的人,更是愛着命運的安排。上帝讓他們重新活一次,不是讓人學會畏懼,而要學會無畏。在經歷生死之後,反而可以坦然安定地生活在這座小島上。相信一切自然而然地到來,不害怕可能重來的危險,不再顧慮未來行向何方。

那是我以為的無憂無慮,卻不知包容了多少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人生學會隨緣,才能活得自在

越多事情你越想得到它,反而往往會遠離你,正所謂凡事不要太過強求

在這個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如意,總會有煩惱和憂愁。當不順心的事時常縈繞着我們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面對呢?“隨緣自適,煩惱即去”。其實,隨緣是一種進取,是智者的行為,愚者的藉口。何為隨?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恨,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隨是一種達觀,是一種灑脱,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練達。

人生學會隨緣,才能活得自在 何為緣?世間萬事萬物皆有相遇、相隨、相樂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有緣,無可能即無緣。緣,無處不有,無時不在。你、我、他都在緣的網絡之中。常言説,“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萬里之外,異國他鄉,陌生人對你哪怕是相視一笑,這便是緣。也有的雖心儀已久,卻相會無期。緣,有聚有散,有始有終。有人悲歎:“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既然要散,又何必聚?”緣是一種存在,是一個過程。

“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無憂。若如此,人生哪裏還會有什麼煩惱可言?苦樂隨緣,得失隨緣,以“人世”的態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態度去收穫,這就是隨緣人生的最高境界。

“隨緣”,常常被一些人理解為不需要有所作為,聽天由命,由此也成為逃避問題和困難的理由。殊不知,隨緣不是放棄追求,而是讓人以豁達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隨緣是一種智慧,可以讓人在狂熱的環境中,依然擁有恬靜的心態,冷靜的頭腦;隨緣是一種修養,是飽經人世的滄桑,是閲盡人情的經驗,是透支人生的頓悟。隨緣不是沒有原則、沒有立場,更不是隨便馬虎。“緣”需要很多條件才能成立,若能隨順因緣而不違背真理,這才叫“隨緣”。

生活中,常有人會有這樣的感慨和迷惑:“為什麼有的人不喜歡我?”“為什麼有的人不理解我?”“為什麼會是這樣?”若從隨緣的角度看,不喜歡不需要任何理由,喜歡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理解不需要任何理由,不理解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緣分就是緣分,不需要任何理由。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可謂是有事必有緣,如喜緣,福緣,人緣,財緣,機緣,善緣,惡緣等。萬事隨緣,隨順自然,這不僅是禪者的態度,更是我們快樂人生所需要的一種精神。隨緣是一種平和的生存態度,也是一種生存的禪境。“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放得下寵辱,那便是安詳自在。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凡事不妄求於前,不追念於後,從容平淡,自然達觀,隨心,隨情,隨理,便識得有事隨緣皆有禪味。在這繁忙的名利場中,若能常得片刻清閒,放鬆身心,靜心體悟,日久功深,你便會識得自己放下諸緣後的本來面目:活潑潑的,清靜無染的菩提覺性。人們獲得緣不是靠奮鬥和創造,而是用本能的智慧去領悟去判斷。

佛家多講隨緣,有“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隨緣,莫攀緣”等説法。“隨緣”不是隨便行事、因循苟且,而是隨順當前環境因緣,從善如流;“不變”不是墨守成規、冥頑不化,而是要擇善固守。隨緣不變,則是不模糊立場,不喪失原則。就在世間上做人,要通情達理、圓融做事,這樣才能夠達到事理相融。

隨緣不變,則是不違背真理。莊子妻死,他知道生死如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運行,既不能改變,也不可抗拒,所以他能“順天安命,鼓盆而歌”;陸賈《新語》雲:“不違天時,不奪物性。”明白宇宙人生都是因緣和合,緣聚則成,緣滅則散,才能在遷流變化的無常中,安身立命,隨遇而安。生活中,如果能在原則下恪守不變,在小細節處隨緣行道,自然能隨心自在而不失正道。

隨緣,是一種胸懷,是一種成熟,是對自我內心的一種自信和把握。讀懂隨緣的人,總能在風雲變幻、艱難坎坷的生活中,收放自如、遊刃有餘;總能在逆境中,找尋到前行的方向,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隨緣,是對現實正確、清醒的認識,是對人生徹悟之後的精神自由,是“聚散離合本是緣”的達觀,“得即高歌失即休”的超然,更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從容。擁有一份隨緣之心,你就會發現,天空中無論是陰雲密佈,還是陽光燦爛;生活的道路上無論是坎坷還是暢達,心中總是會擁有一份平靜和恬淡。

淡然心性,淺笑相安

彈指百年成一瞬,幾多惆悵化無言。於萬千世事,於繁華深處,總是覺得身不由己,總是覺得力不可及。多少事物,並不是符合想象的,淡然心性,淺笑相安,如此便好。

日出日落,花開花謝,歲月,恪守諾言,周而復始,一如往昔,沉澱過往,記錄寥寥跡痕。掬一杯香茗,將心靠岸;握一份懂得,走過喧囂紅塵,一路清唱;盈一份灑脱,淡看人情冷暖,用素心素筆,寫下心間暖意。如此經歷,愜意滿滿,心在懂得之處,愛,在回眸的距離;笑容的明媚,便是這一季幸福的點綴。

雲花起起落落,季節輾轉輪迴。彷彿青春在剎那芳華里無聲凋謝。年少時分,那些懵懵懂懂的夢,純純願想,澀澀期盼,痴痴執念,而今散落時光。愛過,恨過,聚過,遇過,也曾匆匆忙忙而錯過,情之獨鍾,心無可奈。此間種種,恰似水過無痕,恰似醉夢一場,一襲涼意,沒有什麼過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

行走的風景裏,多少夢想已漸漸湮滅,多少掛牽已漸漸斑駁。或許,冥冥之中,一切皆是天意,或許,於此一世,早已註定。所有悲喜,愁苦,都在輪迴綻放,才沉澱下紅塵漂浮裏的縷縷淡泊,心素如簡,清雅芬芳。

貪戀了這淺淺的温柔,淡淡清韻,陌上花開,我等你來,你在或者不在,我就在這裏,不願離,也不願棄。

一輩子,有多長,我無法知曉;一場緣,有多久,我也無從明瞭。一份情,一段緣,如同一束煙花,驀然劃破整個夜空的寧靜,隨着一道優美的弧線,空中出現了璀璨與斑斕,卻又在回眸轉瞬之間迴歸於無盡暗夜。一場煙花的落幕,似乎讓我莫名失落,似乎讓我失去了可以撫慰心靈的那份依靠。

漸漸懂得:風華絕代,不過是一指流沙;蒼老歲月,終究歸於一段年華。生命中再輝煌的成功也會匆匆成為過往,再精彩的演出也會謝幕,再深刻的記憶也會隨着時間而淡忘…人可以不成熟,不成名,甚至可以不成功,但是不可以不成長!一次成長比什麼都有意義,成長是生命的犒賞,成長是最為健康的力量。因為人生,是一棵長滿無限可能的樹,生命的芬芳,總會在風風雨雨的成長中如約而至。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諸多的猜不透,想不盡,放不下,都是紅塵裏的鏡中花,水中月,揮不去的是歲月荏苒已過往。待到繁華落盡,只餘回憶。

忘記並不等於從來存在,一切自在源於選擇,而不是刻意。於瑣事之中,別怨,放下所有的愁苦不安,放下越多,便覺得擁有的更多。一念放下,萬般自在。生命每天都在悄無聲息的流逝,輕盈卻安靜。日子在歲月的年輪之中漸次厚重,就在寂寞與繁華之中被時間悄然鐫刻下深深淺淺的印痕。

春來花自開,秋至葉飄零。想必流走的光陰過往是回不去了,無人知曉,我,依舊在時光裏靜靜等待,等待一季花開,一場感動。流轉時光之下,我亦飛逝。只是憂傷未曾離開,緊扣生命的絃琴,本不必想要去普哪支曲,怎奈時光裏充滿了傷感。請原諒我的多愁善感,些許多情,我也只是想守候一份靜好。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滿隨天外雲捲雲舒。我以一顆如蓮的心,去關愛,去感受百味的生活。如此也好,有所寄託,至少不會覺得太孤獨……

一路上,有多少無言的歎息與惆悵?有些話,不用多説,懂你的人,自然會懂;有些事,不用多做,彼此也會明白。淺淺相遇,深深相思。相逢是緣,離別也是天意。萬事順其自然即好,別太強求,別太隱忍,也別太累。

歲月輕淺,途中諸多美麗,諸多精彩,在匆匆忙忙的腳步中總會錯過。一抹流風,清朗爽直,在艱難中,依然詮釋着生命的美麗。我也漸漸地,漸漸地懂得:平平凡凡的生活才最為真實。感恩父母給予生命,感謝生活給予的一切。做最簡單,最自然的,最真實的自己,也不用再掩飾。

世人一生一世,不過如此,寸寸之心,既然裝得下清風,裝得下大地,也可以放開一切的一切,守一生的淡然,平淡意藴。不必因瑣碎之事而煩憂,也不必因為錯過一場花事而落寞。多存一份美好,感受世事,感受着春風,輕拂過夏荷,於秋水瀲灩之中,掬一捧冬雪的純潔。原來,內心深處一直濃濃眷戀的也是平凡的生活。

方方素箋,濃濃墨韻,承載着心底的裊裊深情,心底的困惑,化作一路的堅定……

婉約一份清雅,默守一份寧靜。淡然心性,淺笑嫣然。

文:唯伊,離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