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先讀後記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2.07W

書有前言、後記,讀書理應自“前”至“後”;我的習慣卻是:得一新書,先閲“後記”。

先讀後記散文

大凡書之前言或序言,都肩負着總括全書之內容概要、理論價值、現實意義之重大使命,不可以輕心掉之。故作者寫得費勁,讀者看得吃力。加之時人著書,多愛請名人賜序,借名人之名,以名“拙著”之價.其用心良苦,倒也無可厚非。問題是,大凡名人都要日理萬機,於百忙中擠出時間為人作序,質盤可想而知。若將名人所賜之前言,與這前言所包裝的正文作一比照,便不難發見:序者並未細讀所序書,所謂“你寫你的,我寫我的”,結果是“前言”不搭“後語”。前不久,倒是讀到一篇與正文相契合的名人“前言”,著書者是我的一位朋友,一問,原來這掛著名人之大名的“前言”,是我這位老兄親自撰寫的。

“後記”卻與“前言”大不相同。後記既不負有重大使命,也用不着請名人代勞。著者著書,到了能夠寫後記的時候,心情已是“冬去春來”了。您想,寒來暑往。日落日出,書終於完稿了,出版社終於開恩,著者怎能不高興?身心一放鬆,後記就容易寫得生動、風趣而又有靈性。反正是一篇無關宏旨的小“後記”,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或繪景或抒情,或發發牢騷或開開玩笑,有時還可以來一兩首舊體詩新體詩打油詩或別的什麼詩。

寫文章(包括“後記”)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你着意深刻、厚重,寫出來的文字卻板實、淺鄙;你隨心所欲,任情而發,反倒能寫出有性情、有思想、一新耳目、發人聲、生省的文字。蘇東坡説“吾文如萬獻泉源,不擇地而出”,“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好的後記,亦有這種如行雲流水、自然天成的效果。羅宗強先生的《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在後記中追憶一件往事:“記得有一次,正在大樹下接受批鬥,突然傳來一聲清脆的鳥鳴,下意識地抬頭一看,陽光在綠葉上閃爍着,一種難以言喻的生的`歡樂與生的嚮往猛烈震撼着我,雖然隨着一身嚴厲的‘低頭’和背上重重的一槍托,但是我仍然覺得甘泉的滋潤。”這本書,我還是四年前讀過的,正文的內容已漸漸淡忘,惟有後記中的這段文字,至今仍記憶猶新。我常想,羅先生如果沒有這種獨特的生存體驗與情感經歷,便不大可能對魏晉士人的心態與人格,有如此獨到而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