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有關文化的經典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1.11W

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簡單來説文化就是地區人類的生活要素形態的統稱: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文化的經典散文,祝大家閲讀愉快。

有關文化的經典散文

同事們談起開會守時的問題,感覺不守時似乎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陋習。當然對於需要行事嚴謹講求效率的職業人來講,守時的確是不可或缺的職業要求,但是“遲到”也絕對達不到不可容忍的地步,這應該不符合國人寬容仁厚的個性。由此又談到了中餐和西餐的做法,德國女人做飯廚房裏必備天平和量器,這對於我們來講已不是什麼稀奇,而中國女人做飯僅憑一雙蘭花手便也可以通通搞定,這原本源自文化的不同,本沒什麼優劣之分,然而現代人多數卻偏偏有所褒貶,對中餐做法嗤之以鼻。“你看西方的菜譜多精確,所以做出來的菜才是一個味道,而中國菜譜什麼都是少許,完全靠廚師把握,所以每道菜味道都不同。”這思想完全符合了工業化時代批量產品標準化的思想,然而卻忽視了人不是標準化產品。“你看也正因為如此,中華美食才可以如此豐富而各具特色。你們不都喜歡舌尖上的中國嗎?”我隨口應對兩句,也不期望讓年輕人一下子就能明白不同文化下會有不同的產物,

林語堂先生把“講求效率,講求準時,及希望事業成功”看作是美國人的三大惡習,雖然現在這聽起來讓人覺得有些不習慣,但“把近乎正確的東西弄得更正確些”的思維的確反映了現代西方文化中精確極端的特質,而“近乎正確已經是夠好了”式的中國傳統思維,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文化中靈活和包容的人性特點。

中國文化可以延續幾千年而沒有消亡絕非僥倖,中國人智慧的哲學思想不同於以科學和效率為基本出發點的現代西方文化。也許在近代的工業時期和經濟發展中,現代西方的文化凸顯其在這一時期的優越性,使得越來越多的國人產生了文化自卑感,甚至整個亞洲都有類似情況,用崇洋媚外講有點過分,但多少會有點這種味道,尤其是自以為接受了先進的現代文化薰陶的年輕人。一直打拼於外企的我,更是跳不出這樣的成長路程。

現代西方文化在成就時下流行的“成功”人士方面來講是無可替代的,因為這原本就是工業商業時代產生的文化,是屬於這個時期獨有而最有效的方法,這並不奇怪。然而打拼之後,人總歸要回到“人”的起點,無論你是成功還是不成功人士,人首先還是要先做好“人”,而後才可能平靜,快樂,幸福。能夠經得起時間和歷史考驗的文化,一定是最接近於人性本身的文化,那才有可能歷經時光洗禮,歲月摧殘,朝代更迭,歷史變遷,文化侵蝕,仍得以流傳。所以我們不能忽視怠慢傳統文化的魅力,無論是中國的還是西方的。

我非歷史學者更非文化大家,中國文化的博大遠非我一兩篇文字就可以闡述清楚,但絕不像某些人眼中那樣,多是封建迷信和文化糟泊。同事家的孩子得了感冒,我建議給孩子煮點中草藥湯喝一下,卻被人家看成是“有病不去醫院”一樣愚昧,苦笑自己真是受糟粕留毒太深啊。我不是什麼醫學專家,我只是為了兒子和家人的健康學了一點點中華醫學的基本常識,就靠幾味滿大街都賣的中草藥,保證兒子從來不打吊瓶不吃抗生素,天天活蹦亂跳地快樂成長,這是我的實踐所得。“西藥只吃一小片,中醫要喝一大鍋,還不一定管用。”年輕人這樣解釋説。我明白為什麼現代西方文化為何如此流行了,因為直觀明瞭,容易理解,注重效果和效率,立竿見影,符合了現代人簡單的邏輯思維和急躁個性。由此可以看出,現代西方文化是以個體和局部為文化主體的,頭痛醫頭嘛,效率效果邏輯無論哪方面來講都更易於大眾接受,不需要什麼思想和思考,這也正是時下快餐文化如此勢不可擋的祕密所在,要賺大眾的錢,沒有什麼比給大眾一粒抗生素或麻醉劑更直接的了。所以心靈雞湯熬了一鍋又一鍋,反正有人買單,至於這湯如何調製,人如何得的病,那太費腦筋,不如略過。而中國傳統文化探究的卻是系統,人體自身的系統,人與社會的系統,人與自然的系統,人與未知世界的系統,要理解起來當然要多費腦筋。中國文化調理的是系統性和諧,而非某一部分的好壞,只有整個系統環境順暢了,作為系統一部分的個體才可能在系統中順勢而為,成就自己,否則永遠地逆流而上,當然也有可能到達巔峯,但其間的付出和代價不可估量。比方説中國人文講究兒女繞膝,子孫滿堂的幸福,一個人要追求二人世界的快樂,那一定要做好別人唾手可得的滿足感和安定感,你要付出相當巨大的成功努力才能夠換得的準備,原因很簡單,你不在勢上。由此來看中國文化的精髓理解起來確是需要點腦筋,那不是哪個王朝哪個聖人説的,那是貼近於人類文明發展規律的東西,效果也要經歷一點時間沉澱才能體現出來,不過卻是雞湯永遠不能做到的,可以成就你成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什麼成功人士。

現代人急躁的個性實在是很難理解和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帶來的神奇效果了,作為精華之一的食療養生文化,也很難被現代人接受。有位媽媽怎麼都看着自家孩子長得不健康,硬是要醫院從血液到骨髓地檢查到底哪裏的問題,我説“正好是冬天,給孩子吃點補氣血的食物,慢慢就好了”。但是人家搖頭説不管用。我很是無奈:“這不是藥啊,怎麼可能一吃就管用。你今年冬天給孩子補的東西,要到明年開春和夏天才能看出效果來,你堅持給孩子補,一定會有效果的。”中醫不僅講究人體自身的整體,而且講究人與四季自然和諧的運作,所以才有春發夏長秋收冬藏的養生理論。因為複雜所以被很多人拒之門外,尤其是那些自認為講究科學的急躁人,可惜了我大好的中華醫學。既然習慣了頭痛醫頭簡單的科學思維,那隻好放棄中華醫學的奧妙了。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我想是智慧。智慧屬於所有得以流傳的傳統文化,西方傳統文化中有關哲學,個體心理學和大眾心理方面的探究也是無可比擬的,只是理解起來同樣要費些腦筋,遠不如心理醫生的雞湯來的直接,所以也少有人問津。科學是可以復現和模擬的,而智慧是要靠人類思考體會和感悟才能得到。現代西方科學文化倡導戰勝自然,利用自然,而中國文化的智慧是順應大勢,與世界宇宙和諧共處。由此可以看出作為泱泱大國的中國人為何永遠是以温和仁厚的姿態面向世界,這不是因為我們沒有俄羅斯的強硬,缺乏美國的霸氣,更不是事不關己的矯情,這原本源自祖先刻在我們骨子裏的文化基因。然而一種文化的優劣,在人類不算漫長的發展史上,絕不是以一段時間的先進和落後來判定的,中國文化賦予這個民族的包容仁厚的個性和順應大勢的智慧,會繼續幫助這個國家和民族繁衍昌盛,生生不息。

中國傳統文化猶如中式之美,大多人需到了一定年齡,修養到一定程度才能欣賞的了。像京劇裏粧後女子誇張而招搖的美豔,中國紅的熱烈而沉穩,木桌長椅的清雅和悠閒,盤扣珠釵的精緻和奢華,旗袍的妖嬈和韻味,雕樑畫柱飛檐畫壁的匠心與氣派,竹茶的淡泊與靜美,中式之美含蓄而藴味悠長,又美得毫不吝嗇。中式之美總還得有一點文化底藴和人生積累才能欣賞得到,不似現在流行的各種派別,美得令人一見傾心而又一覽無餘,正如現在風靡的快餐文化。這也許是商業時代不可避免的文化現象,更符合目前商業社會的需要。

其實喜歡或熱衷於流行的現代西方文化不是什麼問題,大可慶幸一下自己仍年輕,也可以暗自哂笑一下別人已足夠老。然而當有一天在非0即1,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現代西方文化裏感到無所適從,身心疲憊之時,別忘了還有一種講究平衡之美中庸之道的中國文化,那裏充滿着陰陽變幻的智慧,在她的薰陶下,浮躁可以變得平和,焦慮可以變得淡定,浮華可以變得真實,雜亂可以變得和諧,總之生命可以還回她本來的樣子。

一直困擾自己的成長曆程,崇尚並身體力行地堅持了那麼久的現代西方文化成就了社會的我,卻也使自己的心靈近乎乾涸,轉而發現傳統文化卻可以使生命開出芬芳的花,始終不清楚那段被自己看作“彎路”的是不是人生的必須,或者至少是商業文明時代的必須,如果人生在一開始便踏上美好的自我征程會不會更能接近“成功”?成長是沒有固定模式和答案的,但翻看中外各領域傑出而人生圓滿的大師,最終都趨同於樸素的哲學“智慧”,他們只是成就了自己,順便也獲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