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記憶裏的鄉村生活之篾匠篇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7.28K

題記:“手藝在手,吃穿不愁”——在物質匱乏的那些年代,在改革開放前的農村,我生活的山村,人們常常用這句話來形容學手藝在謀生中的重要性。的確,在那些逝去的歲月裏,山村裏時常有走村串户的手藝人,為謀生勞累奔波,構成了那個時代獨特的風景

記憶裏的鄉村生活之篾匠篇散文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故鄉,鄉場上趕集的日子,時常可以看到一些外地人,三三兩兩結伴而行,身着青色的迪卡中山裝,穿一雙帶兩排繫鞋帶的扣眼布鞋(當地人的布鞋是做一個繫帶,穿的時候用鈕釦上),背上背一個用細篾條編制而成的精緻小簸蘿。在當地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來,這是外地來的篾匠。這些篾匠大多來自四川中州,我們當地人稱為中州篾匠。

地處大婁山西北坡的小山村,地理學上稱為黔北高山河谷地貌。山村裏的村民,都有在房前屋後栽種慈竹的習慣。當地人的生產生活,也和竹子有不解之緣。從灶台上的刷把、筲筵到牀上的篾席,從背上背的背篼到曬穀場上的`曬席,都與竹子緊密相連,更與篾匠密不可分。不知道是篾匠來到當地,影響了當地人的生活習慣,還是當地人的生產生活習慣和獨特的地理位置,讓篾匠有了展示手藝的廣闊天地。這已經無從考證。

篾匠們展示自己手藝的方式,就是背上的小簸蘿。當老篾匠教會了一個徒弟,可以自立門户的時候,都會精心編織一個小簸蘿,趕場天在場上一站,當地人看到背上小簸蘿編制的精緻,便會請到自己家,為家裏做一些篾活。篾匠們都是三三兩兩在一起,老篾匠帶着一兩個徒弟,剛出師的篾匠們,則和自己的師兄弟自立門户單幹,三五年後,出師的篾匠又可以帶徒弟了。他們的手藝,就這樣在實踐中互幫互助得以傳承。

每到春節過後,中州篾匠陸續開始離開家,開始編織自己一年的生計。節後的第一單,一般是完成春節前劃好的篾條。為保證篾活質量,篾匠們無論走到哪家,都是先將竹子選好,劃成篾條,涼曬半個月,再製成竹製品。哪家來了篾匠,街坊鄰里們都會抽空去看,看中的篾匠,會接到街坊鄰居們的邀請,為他家做篾活。這樣,篾匠們的活計就會不斷的延續。

七八十年代的山村,交通不便。篾匠們從中州出發到山村,需要四五天的時間。除了有一手好的篾藝外,還需要能走山路、身體強健。篾匠們外出的日子,是一段充滿艱辛苦淚的歷程。有時候十天半個月遇不上寬裕的人家,連換洗衣服都成了困難。最難的是出現生病的境況,記憶裏有一個六十多歲姓樑的中州篾匠,在山村做篾匠很多年,有一年冬天,遇到天寒生病,接連數日不見好轉。最後,幾個徒弟不得不將他送回老家,就這樣一去不返了。

雖然不愁活計,但篾匠們遇到農忙的時候,還得重返故土忙農活。從春節出門,一年下來,一個人也就兩三百塊前的樣子。

在哪些物質匱乏的年代,落後而平淡的山村,秋收時節的房前屋後,村民們總會擺出幾鋪曬席,幽怨的翻曬着收成。而篾匠們的生計,如鄉親們的穀粒,在貧瘠的土地上年復一年地打着滾兒。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