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豆包蘸糖稀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2.92W

哈爾濱羣力開發區新建一處旅遊景點——關東古巷。前幾天和朋友去玩,多年不見的藝人正在做糖人,周圍圍着很多的人在參觀。看到那一個個栩栩如生千姿百態的糖人,不由地想起來過去在農村熬糖稀的情景,那做糖人的材料就是糖稀,越來越感覺從心裏往外甜。

豆包蘸糖稀散文

早年的農村,不但生活很苦,嘴也苦,一年到頭能吃到甜味基本是兩樣東西,一個是苞米地裏的“甜杆”,一個就是糖稀。過年的時候,農村最富裕的户才能給孩子買幾塊糖球吃,平時是吃不到甜味的。想吃點甜的味道,只有熬糖稀。熬糖稀家家都會做,自己做得衞生,清純,大人小孩子都愛吃。

熬糖稀的原料是甜菜疙瘩。那陣子農村是集體所有制,農户家自留地沒有種甜菜的,甜菜“霸”地,特別能吸收土壤裏的有機成份,種一年甜菜,第二年種什麼莊稼都不願意長,所以,甜菜都是生產隊計劃種植。收成以後賣給糖廠,保證城市裏工人老大哥吃糖。上級每年都給隊裏下種植任務。甜菜雖然“霸”地,但是,老百姓還是挺喜歡它的。甜菜渾身都是寶,甜菜櫻子長得又肥又大,是餵豬的好飼料,甜菜從間苗開始,婦女們就偷偷地掰甜菜葉子烀豬食餵豬,一直到收穫為止。甜菜疙瘩成熟以後,烀着吃,味道也佳。在鍋裏放上水,把洗淨的土豆放在鍋下面。再把甜菜用刀修理好,洗淨切成一釐米厚的片,在鍋邊上貼一圈。烀熟了以後,甜菜上結一層黃黃的鍋巴,裏面的糖液流出來淌到下面的土豆上,吃起來很甜很甜的……如果在鍋裏再蒸一盤辣椒醬,把白菜葉子鋪到桌子上,上面抹上一層辣椒醬,放上弄碎的土豆,小米飯,香菜,葱段兒和甜菜……包成飯包吃,準保吃撐着。

生產隊甜菜收穫的時候,也是遛土豆的時候。我們放學以後,扛着二齒子,挎個土籃,就去甜菜地裏遛甜菜疙瘩,這個隊遛完了,就遛那個隊,八個小隊遛完,基本上可以遛兩麻袋以上,夠熬糖稀用了。熬糖稀前,先用菜刀將甜菜疙瘩的頂去掉,然後洗淨切成條,倒入大鐵鍋中加水煮。等到鍋裏的甜菜都煮爛了,用大笊籬,將碎甜菜渣子撈進大屜布上,再將屜布口捏好,放在鍋蓋上使勁用手向下擠壓,這個時候,含有糖漿的汁水就從屜布中流出來,淌進了鐵鍋裏。鍋裏剩下的“水”,就是熬糖稀的`原汁。然後,往灶坑裏添柴火,熬鍋裏的漿水,過不了多久,鍋裏漿水就燒開了。這個時候要拿起一個飯勺子,在鍋裏不斷攪動,此時的外屋地全是熱騰騰的蒸氣,隨着鍋中水分不斷蒸發,鍋中的糖漿水逐漸變稠,顏色也逐漸加深,到糖漿水呈黏液狀的深褐色時,糖稀就熬成了,裝進罐子可以留一段時間,等饞了吃。

進入到臘月裏,家家都蒸好了黏豆包,把已經凝固的糖稀稀釋化開,用豆包蘸着吃,味道甜稠,不比白糖差,別提多香甜。

苦中有甜,苦中有樂。那個年代雖然生活苦一點,可是人人心裏都有一個盼頭。一年裏吃一頓豆包蘸糖稀就是幸福。

幸福是什麼,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的。幸福是存在於一種特定的環境裏;幸福是一種滿足;幸福是一種心情和心態;別人決定不了你的幸福,你的幸福也不能給予別人,幸福只能用心去體會。幸福就好像熬糖稀一樣,慢慢用心去熬,慢慢用嘴去嘗,就會透心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