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海子復活了嗎的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3.28W

《春天,十個海子》是海子人生的最後一首詩。詩的第一句寫道:春天,十個海子全都復活。

海子復活了嗎的散文

在一定意義上,海子的確就像春風吹又生的野草,已復活過多次,就像每年的今天,他的詩歌總是被反覆唸誦。或者説,海子並未真正死去,無數個海子仍在艱難地活着。那個29年前的今天自殺而死的,只是其中的一個海子,名字叫做查海生。

他是很多喜歡詩歌的人一座無法超越的頂峯。因為他的詩歌是用自己的生命點燃而成的。對於任何一個知道身死燈滅的人來説,海子的死都是不值得的。海子15歲考入北大,讀大學時就想到了自殺,他説肉體中的自己早就死了很多次。

海子的死亡,是他主動堆在自己身上的所有苦難的交集。他一直認為,自己是在黑夜之中。而這個黑夜又是人類所共處的虛空的“世界之夜”。他在詩歌中寫道:

在夜色中

我有三次受難:流浪、愛情、生存

我有三種幸福:詩歌、王位、太陽

在“三次受難:流浪、愛情、生存”中排在首位的是“流浪”,這是海子一直都在尋找精神家園的標誌。也是他自殺的根本原因。因為無所皈依,而尋找又是那麼瘋狂,所以在精神崩潰之後不得不放棄生命。

導致海子痛苦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流浪,其實海子去過的地方很少,除了家鄉,就只有北京、青海和西藏了。因此這種流浪完全是精神上的,當然,也與一無所有的物質匱乏有關。當代中國人的心態都很像“流民”。海子短暫的生命歷程中,生活從來就沒有安穩過,自從他降臨到這個世界,陪伴他的一直只有苦難;據説海子在中國政法大學教書時,每當黃昏來臨,就獨自一人徘徊在昌平的街頭,手中拿着幾個西紅柿或者一根大葱,在到處遊走時,就這樣對付了一頓晚餐。那是一種怎樣的彷徨和飢渴啊!

我曾經於1994年坐車穿過昌平的黃昏,蒼茫的大地,死寂的原野,在它慢慢進入黑暗時,的確能夠讓人體驗到什麼是“比遠方更遠”。海子出生在安徽安慶的一個農村,據説其父是殘疾人,兄弟四個(沒有他經常歌唱的“四姐妹”),家境貧寒,那種揭不開鍋的貧窮不是現在的人可以想象的。海子短短的.一輩子,消耗了很多父母血汗換來的物質財富,但他卻沒有能力為家庭作出任何貢獻,一個弟弟為了他能夠繼續學業而主動中途輟學。因此,當他的殘疾父親聽説他卧軌自殺後,第一句話就是:“孬種!”

導致海子自殺的第二個原因是“愛情”。愛情的力量對於年輕人來説,無疑是無價的。我們可以想象,海子這樣的詩人,感情是何等豐富而濃烈!但遺憾的是,肯定是屬於早熟的他從來沒有收穫過愛情。一是因為他年紀太小,他大學畢業時還不到20歲,情愛意識正處於萌芽之中;二是由於他沒有經濟基礎,他苦得還不如一個賣苦力的農民工。據説,海子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幼稚”的,這樣的一個人,肯定無法獲得女孩子的青睞,不是她們“不識貨”,而是海子太“嫩”。海子是“落後”於時代的!在他的心中只有詩歌和幻想。

導致海子自殺的第三個原因是“生存”。生存,不僅僅是物質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但不幸的是,海子生活在一個“貧困的時代”,這種貧困不僅僅是詩人自己的惡劣物質條件,更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整體的信仰缺失和人性迷亂。海子正是在這種人間普遍的疏離和隔膜的狀態之中,才痛苦地意識到:“我的人民坐在水邊,只剩下淚水、恥辱和仇恨。”海子對此手足無措,但他想樂觀,要“給每一條和每一座山取一個温暖的名字”,決定從明天起,就做一個幸福的人,給所有的父老鄉親們寫一封信。但這其實是一種深深的掙扎與無可奈何。所以每當讀海子的這些詩句,我經常會眼淚嘩嘩地流淌在臉上,不能自已。“……有時真想問一聲:親人呵,你們是怎麼過來的。”

海子是被“流浪、愛情、生存”三次受難擊倒的,這不僅是他本人的貧困,背後更是整個時代的貧困。是大悲憫,也是大糊塗,劇烈的精神衝突,導致了他的自殺。海子的自殺儘管與物質有關,但他對於物質從未斤斤計較,至少他在認識上是超脱的,他並不重視貧窮還是富裕,而是完全將自己置身事外。海子自己都吃不飽,但他將窮人和富人一起都關心了。他在《麥地》中寫道:

月亮下

一共有兩個人

窮人和富人

紐約和耶路撒冷

還有我

我們三個人

一同夢到了城市外面的麥地

白楊樹圍住的

健康的麥子

養我性命的麥子!

海子最關心的,我認為就是常見的“人間關懷”,除了宗教信仰外,就是人與人之間道德倫理關係。中國人在這兩個方面都是極端貧困的。絕大多數中國人一無信仰,二無正常的道德倫理關係——因為不平等!沒有了這些“人間關懷”,物質上的貧困就會導致一個人在內心上的極端脆弱,最終形成恐懼和絕望。海子在自殺的時候才25歲,尚未到達“而立之年”,巨大的精神包袱最終讓他不堪重負。據説,在海子死亡後,人們才發覺,對海子的一切,包括他的家庭、生活、感情經歷等,大家都一無所知。可見,海子在自己孤獨無助的內心狀態中掙扎了很久很久!其實,所有的人和生命,在價值上都是一樣的。人們往往是缺少什麼,就吶喊什麼。海子在日常生活中無法感受到“人間關懷”,所以,他通過詩歌來關心人類,尋找愛情。

在海子看來,能夠拯救“世界之夜”的是:夢想(詩歌)、宗教(王位)和能量(太陽)。他認為,依靠“詩歌、王位、太陽”,就可以到達幸福的彼岸。但這樣的追求,正是海子的悲劇。因為幸福往往是世俗的、當下的,而不可能依靠虛構。海子曾經很多次想象過死亡和自殺。在遭遇了無數現實的困境之後,他成了“一個黑夜的孩子,沉浸於冬天,傾心死亡”。海子是被艱難的現實和自己的時代推向死亡的。在這個“向死而生”的過程中,幾乎沒有任何人阻攔他,儘管他無數次發出警告和預言。

海子,無愧於卓越,因為他用詩歌準確描述了一個時代的精神狀況,見證了無數中國人的內心荒蕪和彼此隔膜!但海子並不是不可超越的,因為在現實中,有無數個和海子一樣正在經歷時代痛楚的年輕人,他們之中的不少人的詩歌(廣義的,指各種追求超越的表達)讀起來同樣震撼人心,同樣是生命的呼喊,只是能夠聽懂的人總是稀缺的。“悲憤出詩人”。海子已經遠走了,如果想知道好詩在哪裏,還是多多觀察現實吧。在現實的底層,一定有很多隱祕的聲音,但它們卻是詩歌中最值得用心傾聽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