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童年的傷痛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7.09K

春去秋來,青春的年華漸漸逝去,似東去的流水轉眼不見,一去不回。記憶的花朵片片飄散,跌落一地的憂傷,每朵,都塵封了一段往事……童年的往事,總在記憶的最深處躲藏,無意中翻起,仍是滿心的疼痛。

童年的傷痛散文

1、母親

生命中最偉大的親人、生命中最慈愛的長輩、生命中最容忍自己犯錯的人——無論多麼完美的詞語,都無法詮釋出母愛的偉大!那是人性中最燦爛的光環,不容褻瀆。

母親無疑是這個世上對我最好的人,懷胎十月,在那個困難的年代,吃不飽飯,更別説什麼營養品了。母親白天要去鄉村小學教學,而在早上上班之前和下午下班之後,還要到山上幹農活,掙“工分”(當時“生產隊”分糧食的憑據,幹活多“工分”才多,分得的糧食才多)。母親忍受了一切痛苦的磨難,也包括我對母親的“折磨”。母親後來回憶説,那時的我並不讓人省心,在肚子中就經常調皮地“踢”母親的肚子,害得她在上課或者在山上幹活的時候,忽然便一陣疼痛,冷汗直冒。我出生之後,麻煩事更多了。每天上課的時候,母親總是把我背在背上,給孩子們講課,或者左手抱我,右手批改作業。而我,總是不安分地掙扎,讓母親很累。我鬧夠了便睡,經常白天睡得多,晚上便不停地哭鬧,害得母親睡不成覺,深夜還在抱着我在屋裏走來走去,哄我。而母親,白天便已是勞累不堪,夜裏還睡不好,可憐天下父母心!以前,我並不知道那種勞累的滋味,現在,卻似乎明白了許多當年母親的苦。我的女兒一歲半了,夜裏總是我照顧她,喂她奶粉、提尿……好在女兒夜裏還算乖,並不多鬧,我也比當年的母親輕鬆多了。

善良的母親性格温和,但很堅強,從來不會埋怨生活,更不會埋怨長輩。那時候,父母親跟着爺爺奶奶居住,一座以前老地主的大房子,分成很多個小屋,供一大家人居住。爺爺奶奶生育了五個兒子,兩個女兒。爺爺是村裏的支部書記,家境還不錯,子女們掙的錢,每個月都按時上交,其實那些錢都進了奶奶的腰包。奶奶並不多做農活,卻對兒媳婦們很是嚴厲,動輒大罵,儼然一副“皇太后”派頭。那時候,大娘、三娘和母親常被罵來罵去的。母親並不多話,努力做活,從來不和奶奶頂嘴,但仍是不得奶奶歡心。我出生後,父母不管多忙,奶奶閒着也不會幫忙照顧我,這些,母親都不會埋怨。

母親經受過太多的苦難,每每想來,總是讓人潸然淚下。我兩歲多些的時候,母親生了一場大病,住進了醫院。到現在我還依稀記得,和母親同病房的老大娘很喜歡我,居然還拿了糖給我吃(那時候,只有過年才可能吃糖),她是第一個讓我感動的陌生人。也不知道她後來怎麼樣了,唯願她平安。母親的病很嚴重,卻沒錢醫治,父母的工資全被奶奶拿去了,但在這樣事關生死的時候,奶奶卻一口咬定錢全用光了。用完了所有借來的錢,父親絕望地流着淚水把母親從醫院抬回了家,然後看着母親在牀上奄奄一息走向生命的盡頭……

兩個月大的弟弟沒有奶吃,餓得連哭叫的力氣也沒有了,父親便取了稀稀的米湯喂他,就這樣,弟弟才活了下來。母親在昏迷中偶爾清醒之時,總是愛戀地看着我和弟弟,無比擔憂,她是在想她走了之後,我和弟弟怎麼辦?也許是上天垂憐我們這個可憐的家庭、也許是母親善良正直的品格感動了老天爺、也許是我和弟弟的可憐樣子讓母親不忍心丟下我們……總之,母親堅強地活了過來。我們這個瀕於破碎的小家,也重新有了希望。

2、父親

父親很嚴厲。雖然他從來不打我們,但他的言行舉止,總讓我和弟弟覺得害怕。沒有父親的嚴厲,或許我不會擁有現在的幸福,在我每次迷路的時候,父親總是堅持着將我的方向指正。雖然,每次執拗的我都很恨他,但現在想來,父親是真正的航針,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將來。

認識母親時,父親不過是個五六歲的小孩子。我遠房的姑姑嫁去母親一個院子,爺爺奶奶帶着一大家人送我姑姑,無意中和我外公熟悉起來。爺爺奶奶見外公家境還好,便找人説媒,給我的父母訂了娃娃親,那時候,母親還不到五歲。外公家很遠,二十多里路,父親幾乎每年都會去我姑姑家玩上一段時間,當然,也會去那個扎着小辮子的小女孩家混幾頓飯吃。後來外婆回憶説,外公總是笑呵呵地弄好吃的給父親,比對待自己的兒子還好。父親到區上讀高中的時候,便和母親一個班級,他們都是那種讀書成績特好的學生,很得老師喜歡。可惜畢業的時候,他們都沒有能讀成大學,因為在那個年代,成績好不能上大學,要有家庭背景、當官的子女才能“被推薦”去讀大學。父母親都回了農村,再後來,爺爺便叫父親娶了母親回去,兩人都在家鄉的小山村當了代課老師。

父母親是結婚後再戀愛,這話,我起初不信。“那個時候,雖是一個班的同學,但我從來沒有正面看過你的母親。”父親淡淡地説。父親一向言出如山,加上我對那個時代的理解,我相信了。父親有着平凡人的疼痛,結婚後,“家長”作風嚴厲的奶奶依然掌管經濟大權。父母的工資全被“繳獲”,偶爾有學生家長送點白糖(那時候並不時興家長送禮制度),父親總是小心翼翼地帶回家,偷偷給母親兑上開水,端給母親吃。那些白糖開水,可能也是母親懷孕期間唯一吃過的“營養品”吧。

父親很重“孝道”,從小他便嚴格地教育我和弟弟,而他,便是為我們作出了榜樣,父親從來不會違逆爺爺奶奶的命令。即便是在母親病危,奶奶寒着臉不給錢的時候,父親也只是咬着牙,借遍了所有能借的親戚朋友家。當看着母親在牀上沒錢治病等死的時候,父親哭了。他用稀米湯喂着弟弟,那一刻,他的心碎了。我能理解一個男人那個時候的無奈,鐵錚錚的漢子在那時是多麼無助!後來我想,如果那時母親真的不幸去了,父親一定會將我和弟弟撫養長大,不再續娶,孤獨終老,為了那份愛情和自己的愧疚!後來母親奇蹟般地好了,父親欣喜若狂,更加賣力地幹活,想要改變貧窮!還有一次,父親忽然患了重感冒,躺在牀上無法起身,母親不得不去山上幹活掙“工分”。三歲的我就守在父親的牀前,看着痛苦的父親和才一歲的滿牀亂爬的弟弟。父親口渴得厲害,我不會燒開水,只得舀了冷水給父親喝。快中午了,我忽然聞到一陣香味,不禁口水直流。跑到隔壁一看,原來是奶奶趁着兒子兒媳們在山上幹活還沒有回來,自己在家偷偷地炒肉吃。見我去了,奶奶寒着臉叫我走開,我可憐巴巴地説:“父親病了,給他一點肉吃吧,奶奶。”奶奶冷冷地揚起手要打,我害怕地逃走了。回到屬於我們自己的小屋,父親明白了一切,他痛苦的眼神讓我害怕,二十多年後我才明白,他是無奈於自己的母親如此對待自己!但他,作為一個兒子,卻不能説什麼!至今,我都無法走出那種心理的困境,無法原諒奶奶。現在,爺爺十多年前早已去世,奶奶由五個兒子輪流供養,每次到我家,我都想起往事,心底便有一種難以釋懷的疼痛。有時候,真恨自己,為什麼記憶力那麼好。

3、新家

而立之年的我,經歷了三次搬家。第二次是十五歲,父母親由代課教師考為“公辦”教師,調動到鄉中心小學,單位發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那次搬進新家,我們全家很是欣喜,終於脱離了勞苦的農村!第三次搬家是在我二十七歲,我憑藉自身的能力從鄉鎮上考進縣城上班,買了三室兩廳的新房,全家人興高采烈地跟着我搬了家,進了城。後兩次搬家是快樂的,而第一次的搬家,則是一種殘忍的記憶,屬於童年。

我五歲多的時候,四叔五叔(父親的四弟五弟,父親排行第二)討了老婆,家裏便沒有多餘的房屋居住。在奶奶的安排下,爺爺便將父親和三叔叫到跟前,一人給三鬥米和幾斤玉米,説是分家了。這消息無疑是晴天霹靂,困苦不堪的家庭連立錐之地都沒有了。父母親的工資早被繳得精光,一貧如洗地被趕了出去。三叔也好不到哪裏去,他的兩個女兒大的三歲、小的一歲,也沒有什麼家底。父親和三叔逼不得已,跑去鄉上信用社貸款回來,在村裏修了土牆瓦房,當時在村裏也算“露”了一把,但背後的.艱辛別人怎知?我到現在都記得,那段時間,全家人沒有地方住,便在修新房的旁邊放置了一張大木牀(母親的嫁粧)。牀四周插了竹竿掛上蚊帳,頂上放上油布遮風擋雨,一家人夜裏便蜷縮在大牀上休憩。而那時,我居然很快樂,我不再需要天天看奶奶的臉色,我想母親也是快樂的,只是她沒有説出來,但我看得出她臉上的笑容。那時候,我便天天帶着弟弟,遠遠地看着大人們修房,很好奇。

搬進新家,雖然有了遮風擋雨的地方,卻是家徒四壁,但父母親卻信心十足地想要弄好這個家。他們拼命地上班、幹農活(那時候,土地下放了,自家人種來自家人吃)、養豬。父親是個很聰明的人,他做了能掙錢的很多事情,我們的家境,也漸漸好了起來,居然不久之後,便還清了賬務。小的時候,父母親去山上幹活,總是將我和弟弟帶上裝進涼背,放在土邊。我總能記起那時候的天很藍、山坡上的花花草草很多很鮮豔、各種鳥兒總是不知疲倦快樂地叫……微風一吹,那“絲茅草”的白花便漫天飛舞,煞是好看。有時候餓了,便趁大人們不注意,悄悄在土邊揀起紅薯,用手拍拍泥巴,便往嘴裏塞,吃得一嘴的泥。被母親發現,她便心疼地給我擦去泥巴,掏出洗淨的紅薯,任我吃。那時候,總是看見母親眼裏的淚。

家裏的東西,漸漸多了起來,紅薯、玉米、豬、狗、新八仙桌、新椅子、新櫃子……國家的政策,父母親的勤勞,讓家境漸漸好起來了。以前頓頓吃煮紅薯或者玉米饅頭、漸漸吃稀稀的紅薯飯、到後來的偶爾吃白米飯……家境的變化,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後來,上小學了,八十年代後期了,我們家也便能每個月吃一次肉了,漸至後來,能一週吃一次肉了。那時候,父母一大早便起身去幾公里之外的場鎮趕集,我和弟弟便在家裏快樂地等待,眼巴巴地盼望着中午的“美食”。

美女同事今年二十九,小我兩歲,有一次她問我米是不是“五一”期間土裏收穫的那東西。我苦笑:那是麥子!年齡相仿,她卻沒有受過我那些苦難,比我幸運。但我卻更懂得珍惜“家”,母親常很驕傲地説:“你自小便很顧家,現在也是。”最早的證據,便是我快兩歲的時候,已經穿着破舊的衣服到田間地頭撿柴火帶回家,別的大人開玩笑搶都搶不去。

或許,我真的比同齡人更懂得“家”的含意。

4、外婆

外婆一直是我心底最柔弱的記憶,一想起她,便是深深的痛楚。寫這文的時候,看着手中夾着的煙,淡淡的煙氣上升,一圈一圈,那裏面,忽然出現外婆慈祥的面容……夏日的傍晚,天熱得讓人心慌,小舅舅便取了涼蓆,放在院子裏,我們幾個小孩子便躺在上面,享受夜風。我們打鬧累了,不知什麼時候便睡着了。忙完了家務的外婆,每每那個時候便心疼地抱起我,放回屋子的小牀,小心地取下蚊帳,然後將蚊帳裏面的蚊子用蒲扇清除乾淨。末了,再摸摸我的頭,發覺我還熱的時候,她便會搖着扇子,讓我酣然大睡。有的時候,我並沒有完全睡着,便任由外婆輕輕地抱着我,心裏一陣陣温暖。外婆對孫子們都很好,或許我是長孫的緣故,她對我總是很特別的照顧。

善良的外婆總是惦記着我們,在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小的時候,家窮。父母親白天上班教學,下班了還忙着到山上去做農活,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年幼的我和弟弟。最重要的是,他們即便如此辛苦,也無法帶給全家足夠的口糧,新修的幾間瓦房給了全家遮風擋雨的地方,也給了全家沉重的壓力。每到我家揭不開鍋的時候,小舅舅或是姨娘便聽了外婆的話,挑了一擔穀子到我家,將穀子留給我的父親母親,卻將我和弟弟挑到了外婆家,每次一住,就是好長的日子。而在外婆身邊的日子,我們總是很開心,因為每頓能吃飽飯了。外婆可捨不得我們受餓,她總是想方設法給我們弄吃的,暗地裏,她自己卻吃得很節省。整個山村的人,都知道外婆是個非常善良的人,大家都很尊敬她。

外婆從來不罵人,很親切,讓每個後輩都感到温暖。最讓我懷念的,是後來家境好了之後,每次過年的時候,她總是帶着我們一大家人在每個小家裏輪流過年。我家離外婆家二十里地,姨娘家離外婆家又是十多裏地,那時候,幾乎沒有公共汽車,再遠的路,也憑腳走。外婆她們大人們在前面一邊走一邊拉家常,我們一羣小孩子穿着過年才有的新衣服和新布鞋,開心地跟在後面打鬧。那時候的温馨的感覺,現在仍是記得清清楚楚,現在的孩子,怎會有那樣的感覺?那種新年的喜悦和親情的温馨,現在的孩子,怎會體會?

外婆一生,很辛苦。就在家族漸漸富裕起來,快要過好日子的時候,外婆忽然病了。我那時候不懂,隱隱約約聽得母親説外婆是被氣病的。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小舅舅讀書不努力、當大學教授的三舅舅離了婚、二舅舅跑去雲南杳無音信……這些,擊垮了外婆,她患了癌症。外婆被送去多家醫院,醫生都只是開了一些鎮痛的藥,另外便是吩咐多弄點好吃的給病人吃,然後搖頭説時間不多了。最後一次見到外婆的時候,她躺在牀上,看得出她很痛苦,但卻極力將那痛藏着,不讓親人傷心。我要去遠方讀書了,要離開外婆了,外婆摸着我的頭,很是不捨,想不到那個片段成了永恆。我的記憶便永遠定在了那個瞬間,多年以後,想起那個瞬間,我就想情願用任何的代價,換回那一刻外婆對我的愛戀。

【後記】童年,有過太多的痛苦記憶……而這支筆,怎能述説所有的傷痛?唯有寫下寥寥心語,當做紀念,並時刻告誡自己珍惜擁有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