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豁口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3.3W

六月的一個下午,晚飯過後,例行半城一圈,巧遇中心小學的白旭先生,遂一同漫步。

豁口散文

今年,我因為“三區”支教來到了百里中學。聽説白旭老師在中小,於是第二天就去拜訪了他。白旭老師和另外一個老師同住一個房間,同在一起辦公,房間看似有點兒擁擠。我們互致問候,攀談了幾句。白老師就給我到了一杯白酒,盛情難卻,一連喝了三杯,心裏暖融融的。後來我欣賞了他的正楷毛筆書法作品,看了他的密城筆記文稿。我看出來了,他一説到文學,就很投入,眉飛色舞,很是健談。他説自己用筆寫作,電腦不是很熟悉,曾經手寫了一個劇本轉讓給了西安的電視劇製作人,未曾留下原稿。我主動承諾以後寫的作品,我給義務錄入電腦形成電子文稿,白老師非常高興。

白旭先生是一個真正的文化人。他脾性耿直,文學造詣很深,尤其擅長古文,聽説近年還有電視劇本問世。認識他是在我剛參加工作那年,師範畢業分配到新集中學任教,説是中學,其實就是個七年一貫制學校。那年我進校,他調出了,在川口小學當了校長,聽老師們説白旭人很清高,很有才,文章寫得好,語文教的出色,於是多了幾分關注。學區統一開會、組織考試,見過幾面。一年後,我調離了新集,好多年了再未謀面。後面斷斷續續聽到過他的一些事蹟,當過星火中學校長,後來因為計生政策免職。再後來在教師進修學校培訓期間見過一面,也只是認識,打個招呼而已。近年來,看到他在靈台教育、甘肅政協等雜誌上發表的文章,知道他仍然行走在文學的路上。

白旭先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性情中人。白老師來過我的臨時辦公室幾次,我們相聊甚歡。他每次到來,都是懷揣兩罐啤酒,我們一邊喝一邊聊。他一高興,就會背誦一大段古文。他對古代經典詩文記憶頗多,隨便説一篇,他都能背誦一大段。前不久,我在靈台聽了民盟平涼主委朱建國教授的報告寫了一篇感受,他看後大加讚賞。他説,此人我很熟悉,有過交流。他寫的關於皇甫謐的文章,在朱教授的推薦下,發在了寧夏政協雜誌上。他的大作《皇甫謐塾書館覓蹤》《密高王轉》《密須探古》《密須老窖》,我都一一拜讀,悉心錄入。由於是古文,輸入法詞庫沒有現成的詞語,輸入比較困難,工作雖然累,但是因為喜歡,卻很快樂。我很佩服白旭先生博聞強記和出口成章的才學,和他在一起,我很愉快,似乎自己也是個文人了。

白旭先生是一個熱心公益,致力於文化傳承的人。新密須廣場建成。高端大氣,休閒娛樂一體,吸引了許多遊人。矗立於廣場南口的密須石碑,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正面密須廣場四個大字熠熠生光,北面的碑文簡述密須歷史文化,語言簡潔準確,既有文氣又通俗易懂。後來,和白老師探討時方知碑文是其創作,就連為廣場增色不少的六角亭也是接受了他的建議臨時增加的。街道北面的密須古城牆遺址廣場雖已多年失修,殘敗不堪,石碑被人為破壞,碑文也是其所為,當年的書記鄉長,對他禮遇甚高。每每説起,白先生都惋惜不已,他説這篇碑文,是他比較滿意的一篇。

白旭先生是一個執着的人,更是一個善於發現的人。今晚和白旭先生一起漫步,方才注意到,他臉色黧黑,身體單薄,衣着樸素。看到他有點偏拐,行走不太方便,心裏有幾分過意不去。我們相約在街道西面新大橋一帶轉轉,誰知到了那裏,離傳説中的陰密縣城故址近了,我們不約而同的改變了主意,沿着柏油路,很快就到了對岸的山跟前。他説,陰密縣城衞城故址就在這個溝裏面的一個孤山上。我們抄羊腸小道上山,他雖然腿疼,但是爬山卻很利索。快到山頂了,一圈高大的古城牆把我們擋在了下面,我們沿着牆根部向西行,出現了一個豁口,這個豁口,看樣子是莊稼人挖開的',有新挖的痕跡,豁口處還有成堆的荊棘阻擋着,用手分開荊棘勉強通過,登上牆頂,這是一個不大的平台,不到三五畝地。地裏種着玉米,玉米苗還不到一尺高。東面邊上,雜草叢生,有幾朵木瓜樹,木瓜果清晰可見。白先生伸手去摘,夠不着,我用手拉着他,他身子斜着,摘了兩顆,他意猶未盡,還想繼續,我硬是拉了回來,人老了,別出什麼差錯。北面又有高大的牆面,不過這裏,又有一個大的豁口。站在這個豁口,他説,這就是傳説中的陰密縣城。我説這不可能,古人又不傻,怎麼能把縣衙設在這陡峭的山坡上,這可能是當年老百姓為了躲避土匪而築造的堡子吧!他説,這是陰密縣的衞城,駐紮着部隊,史書有記載的。我説,誰會把兵駐紮在這裏,上下都不方便。倒是這裏能看清百里方左右圓幾十公里,所有通往古城的道路盡收眼底,這可能是個瞭望哨。我們各執己見,爭論了一會兒,誰也不能説服誰。後來,我們穿過豁口,站在了堡子北邊的地邊。這才看清楚了,背後很開闊,直通山上,這山頂直通西屯原邊。哦,我才覺得白先生所言不差。原來這裏是絲綢之路,密須古道,南北交通,聯通雍渭,地理位置確實險要,真個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説不定郭子儀屯兵西屯,鳳翅塬大戰都於此有關呢!

白先生找到了這個豁口,我透過豁口看到了美麗的古城風貌。站在這個豁口,我撫今追昔,彷彿聽到了幾百年前的吶喊聲。豁口是一個機遇。聽説他和前任書記在這裏照了一張日出的照片,意境深遠,至今還掛在密須民俗館。

暮色降臨,我們順着東面車道下山返回。此行,鍛鍊了身體,見識了陰密縣衞城故址,欣賞了山川美景,心情大好。細細思之,詩文之靈感亦如今晚的豁口,別樣的風景常在那豁口之外。每一次心靈的震撼,何嘗不是穿過了一個豁口?

Tags:豁口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