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追憶清明,緬懷母親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8.61K

四月裏,雲暗雨細,記憶裏飛出一串串晶瑩的淚。四月裏,風沉淚長,紅塵中顛簸着一疊疊光陰的故事

追憶清明,緬懷母親散文

走進四月的扉頁,“清明節”三個黑色的大字,無情地提示着這個月份的不尋常。四月,註定要與灰色再次重逢;四月,註定要與傷感再次交集;四月,註定要寫滿思念與哀思。

前兩日,我們姐妹三人,偕同年邁的父親,帶着幾個孩子,乘着縷縷清風,載着濃濃思念,邁着沉沉腳步,來到母親安眠的地方悼念。

距離清明還有幾天,可是前來追悼親人的人可真不少!看着安息堂前的空地上那一排排的車龍,再看看正從山下不斷趕來的人流,我們加快了前進的腳步。

推開記憶中那扇沉重的大門,踩着沉重的腳步,懷着沉重的心情,我們來到了二樓——安放母親骨灰的房間。走進距離母親最近的地方,靜靜地凝視母親慈祥的面容,千言萬語堆積在心頭,卻始終無法表達出內心的哀痛。小心翼翼地點燃一束清香,點燃三百六十五個日夜累積的思念,點燃有關母親的所有記憶。

透過裊裊上升的煙火,我彷彿看到了母親虔誠地點燃香火的背影。為了保佑全家內外的安康,一上車就會犯暈的母親,硬是克服坐車的種種不便,每年不管大小節日,都要到各地為我們這些子女祈福。以往的我,並不能體會到母親的良苦用心,總是埋怨她不顧身體要到處奔波。現在的我,卻只能借幾縷清香,來追憶母親的慈愛,想到這裏,我的眼眶不知不覺紅了起來。

點完香,我默默地端祥着母親的遺像,任自己的思緒隨着往事流轉。母親為人熱情大方,對待親朋友好友就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

每年年底,母親就開始張羅着準備“發粿”了。做“發粿”不是一件好差事。首先要買回酵母來催發麪粉發酵;接着還要煮一大鍋的地瓜,等地瓜煮熟了,再放進一個超級大的盆子裏壓,擠,直至變成一團;最後再放進發酵的麪粉一起攪拌。等到這些吃力的活幹完後,還要把它們揉成一塊塊圓形的發粿,再放進鍋裏蒸。蒸“發粿”的時候,要有一個人守着灶火,火不可太旺,否則“發粿”會燒焦,也不可太弱,否則“發粿”會蒸不熟。

每年母親都要做幾十斤的“發粿”。“發粿”存放的時間長,可以存放兩三個月,所以,母親總是喜歡多做一些。這些“發粿”除了用來祭祀神靈外,大部分都被母親用來贈送左鄰右舍及親朋好友了。每次“發粿”新鮮出爐時,我們這幾個姐妹總會最先品嚐到。因為,母親要根據我們的口味為調整“發粿”的味道。等到確定“發粿”的味道適中時,她才會拿出來叫我們四處送人。

還記得母親去世那一年,家裏還存有許多“發粿”,説來也奇怪,本來可以存放很久的“發粿”,在母親去世後,卻全部發黴壞掉了。當時,父親是多麼捨不得把它們扔掉啊!可是,壞掉的東西又怎麼能再吃呢?母親如果在世,也一定會不捨扔掉自己辛辛苦苦做出來的食品的。

母親就是這樣一個慷慨而熱心的婦女。只要是她自己種的,自己養的,都可以拿來送人。每次看到她笑呵呵地把自己種的花生、弄的地瓜粉、做的“發粿”等農產品到處贈人時,我都是百思不得其解:難道她這麼辛苦地付出,只是為了送人?每當母親看到我不捨的眼神時,總會摸摸我的腦袋,微笑地説:“東西再做就有了,跟別人分享成果才是最大的幸福!”或許正是母親這樣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着我,長大後,我跟她一樣,樂於助人。每次看到同學有什麼困難,或者同事遇到什麼挫折,我總會主動伸出自己的援手,我已經習慣了像母親一樣:做一名默默無聞卻又甘於奉獻的普通人。

從光陰的往事中走出,我小心翼翼地摸着玻璃窗,心疼地摸着窗上那張照片。“媽媽,我們來看你了!帶着你生平最愛吃的東西來看你了!你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好嗎?不管你身在何方,在我們心裏,你都不曾離開!不要再擔心我們了,我們大家都過得很好!”

收拾好東西,整理好傷感的情緒,帶着對母親的無限思念,我們一行人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安息堂。

從山上回來,我的眼前一直浮現出母親生平的音容笑貌。“清明時節淚紛紛,追憶親人思無窮。”揣着對母親的無限懷念,我把自己的淚水吞進肚子。我相信,母親一定不願意看到我這幅傷心的模樣。

“再見了,母親!再見了,親愛的母親!希望我們來世還有機會再相逢!”把剛才沒有説出口的千言萬語化成一行告別,我的淚水終於被風吹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