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清明懷念父親的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1.98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是一種以記敍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並茂的文學樣式。你所見過的散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懷念父親的散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懷念父親的散文

清明懷念父親的散文 篇1

在這個的感恩懷德、撫慰亡靈的清明時分,我帶着厚厚的紙錢去祭奠常眠在墓地的父母,這裏沒有蒼松翠柏,沒有鮮花點綴,更沒有春雨的纏綿,只有漸趨生疏的憂思,只有膨脹起來的懷舊感傷。輕輕地揮動着寄寓哀思的鐵掀,在父母的墳頭灑上我的懷念,點燃祭奠的紙錢,讓縷縷煙霧化做了我的哀思。默默注視在燃燒中漸漸升騰的灰片,正是花葬有時,人去無期,一股悲痛從心中湧來。

一九八四年四月二日父親因病離開了我們,恍惚間三十年過去了。每年這個祭奠日到來之際,我都要到這裏祭奠我的親人,世界萬物都在悄然發生着變化,可惟有血肉相連的親情,是不會隨着萬物變化被割捨掉的。此時此刻,我突然意識到緬懷親人的那一份感受!又何嘗不是想在心靈上追求一種哀傷的刺痛。回想起父親健在的日子,我一次次在孤獨裏掙扎與疾呼,眼淚也一次次浸透着我的心……

父親建國前在一個私人工廠當學徒,建國後經過公私合營,父親成為了一名國有工廠的工人,那個時候,父親是廠裏唯一讀過中學的人,後來父親當了廠裏的會計。聽母親講,在那個時候,家裏六口人僅靠父親上班微薄工資維持着家庭生活。父親是一個責任心強有擔當的人,父親除了起早貪晚努力工作外,還在房前屋後開了幾片小菜園,每當父親下班後,就在菜園裏幹活,澆水,剪枝,除草,等待蔬菜成熟了,就挑到附近市場去賣,用來填補家庭的收入和日常開銷,雖然掙不了幾個錢,就是這點微薄收入足以解決家裏兩個姐姐學習支出和學費問題。

父親是位堅強樂觀的人。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災害,糧食極度緊缺,物資匱乏,父親作為家庭的一家主要經濟支柱,為了生存,父親全力拼命工作,為了每個月多掙十幾塊錢的加班費,主動放棄會計工作要求到生產車間第一線工作。起早貪晚,在單位加班加點,回到家裏就在外面幹活,每天休息時間只有4-5個小時。每到星期天,無論是晴天或者下雨天,父親便把我和弟弟放在外公家照顧,帶着母親,帶着十多歲的兩個姐姐到十幾裏外的郊區去挖野菜,採摘榆樹葉,到附近的泡澤去捉魚,撈蝦。在那個糧食極度緊缺的狀況下,我們家的餐桌還算是挺豐盛的,野菜糰子,榆樹葉湯,魚蝦醬,雖然沒有什麼營養,總算是熬過了那段艱苦的歲月。由於高度勞累加之休息不好和營養不良,父親先後病倒過兩次,親屬朋友勸他住院治療,可他總是輕描淡寫的樂觀地説,&ldqu;沒事,挺挺就過去了,一切都會好的&rdqu;。沒有怨言,沒有牢騷,只有憧憬。一切都是那麼自然。

回顧那段父親陪伴我走過的那些年,無論是生活的苦難,還是我們的叛逆。無論是疾病的折磨,還是環境的考驗。世間百態,人生百味,父親都能泰然走過,坦然面對,我從來沒見他低過頭,彎過腰,更沒見過他的眼淚。父親那種淡定,那種以微笑面對人生、面對環境,不為生存的困難而計較,不為生活的壓力而焦慮的淡定思想,無時無刻的影響着我,他不但給了我的生命,也教會了我怎樣去面對生活的困難。怎樣去做一個堅強的人。在我的思想裏,父親就像一棵萬能的生命樹,在生命中的春天他給我五彩斑斕的幻想,在生命中的夏天他給我腳踏實地的成長,在生命中的秋天他給我春華秋實的成熟,在生命中的冬天他給我平心靜氣的沉思。

父親是一個博古知今的人,在我剛剛懂事的時候,父親就喜歡看書,《警世通言》,《白話聊齋》《三國演義》《水滸傳》,《東周列國志》等書籍都是他的最愛,那個時候我還很小,總想看看父親讀過的書籍,有的時候偷偷的拿起來看看,被父親發現了便遭到一頓很嚴厲的訓斥,甚至遭到父親的巴掌。因為當時那些書籍全都是父親借來的,父親把這些書當做珍寶一樣珍藏着,從來不讓家裏人觸摸,後來我漸漸地長大了。父親便語重心長的説:&ldqu;看書要學以致用,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做人&rdqu;。給我講了&ldqu;孟母三遷、孔融四歲讓梨&rdqu;等故事,雖然這個事已經過去幾十年了,但當時的情景我至今還記憶猶新。父親寫得一手好字,每逢春節到來,喜事登門的時候,親戚、朋友、鄰居便紛紛的到我家請父親幫他們寫對聯。寫喜帖、挑好對聯,鋪好紙張,大筆一揮,洋洋灑灑的大字便出現在客人面前,直到客人笑容滿面地離開。在父親的薰陶下,我從小就非常喜歡看書,特別是歷史書籍,潛心學習,學以致用,從中吸取營養,學習父親的沉穩,秉承父親的風格,像父親一樣,踏實做人。

父親是個嚴厲的人,在我的記憶中,母愛對我是深深地、刻骨銘心的,又是無窮盡的。父愛呢?總覺得是微乎其微的。在小的時候,無論是外公外婆、舅舅與舅媽、還有周圍鄰居都很喜歡我,由於我比較乖巧聰明,姐姐們也是常常走到哪裏,就把我帶到哪裏。好吃的、好玩的總少不了我的。但是父親卻從來沒有從表面上寵過我,總是板着一付面孔,我不敢和他親近,他也總是象個陌生人一樣,我對父親有一種畏懼的感覺。無論我做了什麼事,無論怎麼努力,我從來沒有得到過父親的一句讚揚。記得我讀小學的時候,在全校作文大獎賽上獲得了二等獎,當我歡天喜地的把獎勵證書交給父母的時候,母親高興的特意為我做了一桌好吃的,父親看了看獎勵證書卻是面無表情,一言不發,沒有誇獎,沒有鼓勵,我不知道父親為什麼不喜歡我?偷偷的問媽媽,媽媽説:&ldqu;孩子啊!你爸爸是恨鐵不成鋼啊&rdqu;!當時我並沒有領會媽媽説的寓意,以至於後來在一段時間和父親之間有了一種隔閡,甚至產生了逆反心理,雖説表面上我從沒表現出對他的牴觸,在內心卻和父親有了距離。

七十年代末,我和姐姐先後參加了工作,家裏的生活條件逐漸好了起來,父親也從廠裏退了下來,記得我第一次拿到工資交給父親的時候,父親一改過去嚴肅的面孔,和藹的對我説&ldqu;如今你也長大了,在外面工作要知人識人,要有眼力見,把工作幹好&rdqu;還從我的工資中拿十元錢給我,叮囑我買雙鞋穿。此時,我才如夢初醒一般,我懂了不是父親不喜歡我,是我錯怪他了,天底下哪有父親不疼兒女。想想父親這些年為了這個家庭嘔心瀝血,無怨無悔的付出着,流盡了汗水,淘盡了青春,可我卻在錯怪父親,真是慚愧呀。父親只是不會表達而已,這不正應了那句:&ldqu;父愛如山,沉默是金。&rdqu;那種深厚的父愛是我這個當兒子的永遠報答不完的。

多少年過去了,此時我才真正理解&ldqu;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rdqu;的含義,等到自己慢慢的長大可以盡孝心的時候,才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傷痛是&ldqu;子欲養而親不在&rdqu;,唯有自己的感受最深。雖然生活中有些事情在我的記憶中變得模糊,可是對父親那種懷念始終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漸行漸遠。父親的愛雖然不會讓人朝思暮想,寢食難安,但是父親的精神卻深入骨髓,無處不在。

清明懷念父親的散文22

今天是清明節。父親離開我們即將兩年了,他老安眠的地方己經長出些許灌木,雜草小樹已經淹沒了那條小徑。 去年清明我在微博上看到別人寫懷念父親的文章。

我很震搣,父親的離世,使我久久不能平靜,致使我今天想抒發對父親懷念的文字。 另外我想寫這些文字還有一些原因,我在生活中遭遇到磨難,在工作中遭遇的挫折讓我明白了父親一生的不容易。父親姊妹七人,二個弟弟,四個妹妹。父親是長子,爺爺奶奶由於生養太多,在父親童年那個年代,不得不掇學在家,幫爺爺奶奶幹農活養活弟弟妺妺。那年他才十歲勉強唸了兩年書。

十二歲那年父親隨爺爺學手藝。由於父親勤勞刻苦,不到一年,就能獨立操作。在他那個時代由於父親勤奮好學,不到十五歲就被一家國企聘用,由於他那過硬的技術,很快被委以重任。隨着父親的成長,姑叔們也在漸長大,爺爺奶奶沒辦法,把父親趕了出去,那年才十九歲。

就這樣父親帶着母親住在外婆家。幾年後父母親生了我們姊妹四人。就在那年爺爺奶奶相繼處世,留下還末成年的小姑小叔,沒辦法,三十六歲的父親只能帶着我們和小姑小叔成家立業的重擔。 在那樣艱難的歲月父親把我們三個孩子培養讀了大學,那是多麼的不容易。

在我們眼裏父親是一個有能力的人。雖然只讀了將近兩年書。可被他所在的單位一直委以重任,直至退休。可父親離休後身體一直不是很好,可他一直強撐着不讓我們知道。一直到父親確診患了食道癌晚期生命只有五個多月時,我們做兒女的都哭了,我們愧對他,象天快要塌了一樣。

與父親最後一次見面,他安慰我,讓我不要多想,説我們該做的都做了。可是我現在想想我做的實在是太少了…記得父親病危時,他用盡所有的力氣説了他人生的最後幾句話;我要死了。人總有這一天,你們不要傷心,我死後,你一定要把這個家撐起來,因為我只養了你一個兒子,姊妹四人要和氣。説了這些話後,他老人家再也沒能發出仼何聲音,這是多麼的悽切和不捨…

隨後兩天我們都陪在家裏,我想他一定很痛。也很恐懼。所以我就一直握着他的手陪他老人家,中間總是要跑開與其他人在一起,現在想想,真是後悔和內疚… 二零一二年,八月九日九點二十分父親他老人家永丗長辭,享年六十六歲。

辦完父親後事後,我整理父親的遺物,我感到無限的悲傷,基本沒什麼值錢的衣物,父親一生節儉,把一切都給了兒女。 在這兩年裏,我時常夢到父親高大的背影,時常夢到父親的教悔。父親願您老在天堂裏一路走好。正如我的老父親歌中唱的那樣,下輩子還做你的兒女…

清明懷念父親的散文 篇2

清明的路上,腳步總是沉沉的。

父親也算高壽了,風風雨雨85載,費盡了心血,耗盡了精力,終於帶着對兒孫的深深眷戀走了。

父親是一位普通的知識分子,一身以教書為職業;他沒有顯赫的地位,也沒有驚天動地的輝煌業績。他在三尺講台整整站立了四十個春秋,一絲不苟地履行人民教師的職責;他真切地愛着自己的學生,對於求教的學生,比對自己的兒女還要耐心;誰有了困難,他都是慷慨解囊,盡力幫助;他把兩個孤兒學生一直撫養到大學畢業。

父親當了一輩子的老師,我沒能聽他講過一堂課,但是從他的同事和學生的敍述中。都分明看見我的父親,是一個受人尊重和愛戴的人民教師!

父親是文化革命前的人民代表,這個榮譽,他非常珍惜。

父親為人是那樣平凡和低調,生活是那麼簡單。他辛勞了一輩子,唯一享受的現代化生活就是一台十四寸的彩色電視機。

父親是一個坦蕩正直無私的人,説話從不拐彎角,也不會阿諛奉承哪個當權者。

在我的記憶中,父親一直對我疼愛有加,也許我在家是排行老幺的緣故吧。我小時候身體多病,他經常四處尋醫問藥。

父親用他樸實的人生抒寫了他的生命軌跡,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留下萬貫家產,卻給了我們熱愛生活、奮鬥人生的'精神。

父親經常教導我的人生格言是:“人從心發,樹從根發。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多年來,我努力地使自己平靜下來,但心中對父親的思念仍揮之不去,經常想起父親生前的點點滴滴。有時候,父親會不經意的走進我的夢中,夢中的感覺模糊而幸福。

父親,我感謝您。是您教我學會了如何做人,如何面對困難和挑戰。教化給我們的善良、正直、樸實、勇敢、勤奮的健康品質,使我們能夠堅實地立足於這個社會,然後腳踏實地的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具有深厚責任感和價值觀的人!

在您面前,我不敢説我實現了您的期望,但至少,讓我像你那樣,學會了堅韌、勤勞、感恩,質樸、忠厚、寬容和清廉。

懷念父親,感恩父親。

清明懷念父親的散文 篇3

爸,走了。在4年多前的一個深秋;在一個寒冷而漆黑的夜晚。像秋風裏的一片落葉,輕輕的,無聲無息的,隨風飄去。沒有一絲驚擾;沒留下一絲痕跡。

爸,走了。帶走了他的作品;帶走了紙和筆,我想:“在天堂裏,有寫作陪着爸,爸不寂寞!”

爸,一生默默無聞,與世無爭。他平和善良,真誠待人。他勤勞簡樸,粗茶淡飯。爸,唯一的愛好是寫作。

爸的晚年生活是充實和快樂的。從退休開始,他就每天堅持寫作,一直到他去世的前兩個月。爸的回憶錄,整整寫了十幾本。爸寫得一手好字,我們小輩的字都不如他。

爸,像收藏寶貝似得收藏着他的回憶錄。在他去世的前兩年,我把回憶錄的一部分製作成了一本書,當成生日禮物送給他。他高興得不得了,包了書皮鎖在櫃子裏面。

去年的深秋,我愛上了寫作,寫起來就忘了吃飯,甚至忘了睡覺。愛的如痴如癲!它給我煩悶無聊的生活帶來了驚喜;是我在苦苦尋覓中找到的愛好。我想,我將像爸一樣,把寫作視為珍寶,用寫作陪伴,走過以後的日月,一直到老。

我不知道,這是冥冥之中上蒼的安排;還是天堂裏的爸,賦予我的靈性。為此我感謝上蒼;感謝命運;感謝世間的一切。但我知道,我最應該感謝的是您,我的爸爸。因為我的身體裏流淌着您的血液;我的每一個細胞裏充盈着您的基因。我才得以,如此的多愁善感;如此的真誠善良。

在我的小説裏,我給爸寫的回憶錄,做了一本書。它比我給爸做的那本深藍色書皮的書,要漂亮很多。這本書的書皮是淺褐色的麻紋紙,封面左面是連綿起伏的高山和山下古樸的村落,右面是繁華的城市。村莊和城市,通過一片原野自然的融合成一幅水墨畫。右下面是書名《我的故事》。我想:“那渺渺炊煙升起的村莊是爸的故鄉;那華燈高照的城市是爸,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爸對那本書,一定很滿意。因為從那時起,我就不再做噩夢了,也不再徹夜難眠了。

寫作使我躁動不安的心平靜了;使我空洞愚笨的大腦充實了;使我驚恐慌張不知所措的靈魂有了一個寄放的地方。

寫作,讓我感慨:在這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我們姐弟兄妹今生今世能夠走到一起做親人,是多大的緣分啊!為此,我要用愛去滋養呵護這份手足之情。

愛是我唯一要做的,用愛去擁抱我的親人,我的孩子。只有愛,才對得起我們大家今生今世擁有的緣分。

寫作,讓我更加理解了爸,爸淡泊平和的心態;爸與世無爭,知足常樂的笑容。讓我對生命,對生死有了新的感悟:人的一生,富貴也好,貧窮也罷;短暫也好,長壽也罷;閃耀過也好,默默無聞也罷;不管你願意不願意,都得自己去走。都得歸於泥土。都是一個獨特的唯一的生命過程。都值得我們去敬畏。

無數的人,從生到死,無聲無息。在歷史的長河中,能讓人們記住的,又有幾人?即使名垂千史,又能怎樣?當下的感受,能觸摸到的,實實在在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不必強求自己,更不要勉強別人。

爸,我會像您一樣,坦然的面對紛亂繁雜的社會,不羨慕別人;不輕視自己;不埋怨命運。

在這,清涼寂靜的夜晚,我憑窗而立,向神祕浩瀚的宇宙發問:天堂真的存在嗎?有的,一定有的!那裏沒有痛苦和疾病。

願天堂裏的爸,過的好;願天堂裏的爸,保佑媽和我們全家平安健康。

清明懷念父親的散文 篇4

又是一年清明時。

山間,陰風陣陣,白霧茫茫,到處鶯飛草長,柳綠桃紅……

景物依舊,物是人非。

燕子南飛,有再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父親,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裏也該有甦醒的時候?可謂生死兩茫茫。如今跪在你墳頭,近在咫尺,卻又陰陽相隔。

對於我而言,思念天堂的父親,幾乎成了常態。而清明的到來,只不過讓心底的思念更加濃郁深沉罷了。跪在父親的墳前,放一掛鞭炮,告知父親,我們回來了!插上兩柱香,點燃擺好的紙錢,希望父親能在九泉之下長眠安息。望着飛旋的紙灰,彷彿感到父親靈魂就在身邊。

烏啼鵲噪昏喬木,

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

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

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

蕭蕭暮雨人歸去。”

如今,又逢清明,父親的音容笑貌縈繞在我眼前,往事如昨,一件件浮上心頭……

20××年夏,那年,那月,父親悄悄地走了,就這樣走了,時光如水,離別如夢。

一晃八年過去了,曾經年少天真的我已是一個青春年少孩子的父親了。

每逢清明,心中便會莫名的惆悵。父親的離去,於我而言,痛徹心肺!原以為,我在學業上的進步、事業上的成功就能給父親帶來安慰、帶來快樂,卻不知子欲養而親不在。

原來是我錯了,愛從來不會等待,要是不懂得,就會終身遺憾;要是不珍惜,就會遺憾終身。就像我,等到我能為父親做點什麼的時候,而斯人已去,我卻永遠無法原諒我自己。

剪不斷的親情,割不掉的思念,報不了的恩,就成了我心頭永遠的痛。

父親是典型的嚴父。

我記得,小時候經常騎在他佝僂的背上,走東家串西家,感覺中,盡是幸福,目光中,盡是寵愛。

但在學業上,他對我們從來不苟言笑。那年初春,我感冒得厲害,頭暈眼花,我不想上學,父親知道後,以為我偷懶,不想上課,拿起柳條打得我渾身傷痕累累,但我仍然拗不過他,揹着書包一瘸一拐地走進學校。但在我心裏卻埋下了對父親的怨恨,我懷疑,我是不是父親的親生兒子?

從那以後,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從不曠課,從不遲到早退,用功刻苦,學業如日中天,一路高歌猛進,在班上一直名列全茅,而我自以為是,驕人成績的背後是自已努力的結果,與父親沒有絲毫關係。

我痛恨他對我太絕情,感受不到他一丁點兒的好,在我們見面的日子裏,我習慣與父親針鋒相對,按我的思維,就是表現得滿不在乎,好讓他知道我恨他。我常常冷眼相對,而他微笑而過。

當時只道是少不更事,如今回想起來,才知道當時我心裏飄過的一絲報復的快感,卻原來是對父愛的褻瀆!

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等我當了父親以後,才知父親當時對我的要求是再平常不過,而他對我的嚴厲正是我成長過程中難得的財富,而我在他面前表現出的憤怒卻深深刺痛他的心,而我還覺得心安理得?

每當想起昔日的點滴,我的心中總是追悔莫及。

當日的我,為什麼不聽母親的勸告原諒父親呢?當日的我,為什麼沒有珍惜這一場短暫的父子緣分呢?父親啊,如果我知道,你會用永別的方式,喚醒我心底對你的愛,那麼,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固執至此,我一定一定會在你的有生之年,告訴你,你就是我心中的那座山!

永遠記得,聽到父親離去的噩耗,我坐火車從廣東到湖北,一直哽咽,淚如泉湧……走近靈堂,我撕心裂肺地抱頭痛哭,哭到聲嘶力竭,哭到天昏地暗。從前以為,此生不會再為父親流一滴眼淚,卻原來,血濃於水,到生離死別的一刻,還有什麼是放不下的呢?而父親卻不再給我機會,讓我彌補。從此,我的生命裏,永遠打着一個心結,這輩子也無法釋懷。

永遠記得,那一夜,我徹夜守在父親靈前,傷心欲絕,有説不出的傷痛,寄不完的話語,葬不掉的思念,祭不完的哀思,道不了的歉意,而所有這些複雜的情感,唯有託燭火、託紙錢傳遞……

父親的遺像前,香火不停地閃爍着,飄渺間,像是流着淚;恍惚間,又像是滴着血,可那一點一點滴落的燭淚,卻滴滿了我的心頭,燙得我疼痛無比。

此時此刻,能為他做的,原來只是低着頭不停地燒着紙錢,而那一疊疊的紙錢,頃刻間,便在我的眼前化為灰燼,就像父親,那鮮活的軀體,終究也化成灰燼,讓我再也無法觸摸得到。

此時此刻,若掬一捧黃土,可以報答父親的生養之恩,我願用雙手把黃土掬滿他的墳頭;若叩頭可以減輕心底的內疚之情,我願把頭叩至血跡斑斑;若下跪可以讓父親安息,我願長跪不起,讓他了無牽掛。

可是無論我怎麼不捨,怎樣追悔,父親,卻永遠閉上了他的眼睛。此後,思念他,便是我生命中永恆的主題。而我對於父親的歉疚,便註定一生也得不到救贖。

父親呀,若可,請您今夜入我夢來,一訴離情,可以嗎?

我明白,燕子有再飛回來時候,楊柳有再青的時候,父親卻再也回不來了!

死者長已矣,存者永懷悲!音容笑貌,歷歷在目,諄諄教誨,猶言在耳,感懷在心,唯有淚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