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橘子紅了的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1.24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看過一些經典的散文吧?散文分為敍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你知道寫散文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橘子紅了的散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橘子紅了的散文

橘子紅了的散文 篇1

驅散了梨花帶雨,看累了多愁善感,麻木了傷心落淚,厭倦了哀婉歎息。我似那蟄伏寒冬的昆蟲,在別人的噁心感覺裏重新復甦。

當最後一張百元鈔票數給房商,我的門面房基本塵埃落定,就剩下產權的辦理了,120萬的壓力彷彿突然煙消雲散——儘管它還真實地存在,但如同種子破土而出,既然已經開始發芽,估計生機必將凸現。我想,這種現象就是春意吧!

住房的裝修也臨近尾聲,也許2013年蛇年春節就會在“蛇穴”裏蹲守賀歲的“獵物”,撲抓新年新希望,撕咬新年新氣象。一切的一切,好像要改朝換代,我想揚眉吐氣地做一回“草根英雄”,當一番“民間天子”。

於是,拋開所有的紛繁複雜,重新拾掇起休閒心情,剛好馨兒的考試也結束了,恰巧又還殘留着昨天剛過生日之後的喜悦,我決定帶她去郊外呼吸新鮮空氣。

暫別了都市裏的喧囂和吵鬧,逃離了包圍中的磚牆和尾氣,我們迴歸大自然,一切是久違了的清新——山,粗獷而不修邊幅,但沒有爾虞我詐;水,豪放而深不可測,但不會勾心鬥角。草木儘管披着冬季的蕭條衣衫,但簡單而不懷叵測——陽光稀薄,乍暖還寒;風兒輕淡,不温不火。最是適宜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人間仙境”。如果喜歡的話,可以找一塊乾淨而平坦的石塊或者草地盤膝而坐,雙手合十,微閉雙眼,吐故納新,心無雜念,讓心靈和情景交融,讓大腦和山水合一,做一個返璞歸真的信徒,感悟“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最高境界。

前面有好大一片橘子林,遠遠望去那火樣紅的碩果綴滿枝頭,給冬日裏增添了無盡的喜色,格外振奮人心。馨兒按捺不住滿心情的興奮,衝進橘子林中欲採摘果腹,沒料到一條大黃狗從茅棚中衝出,惡狠狠地展示獠牙。幸好隨即而來的果農喝住了它,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我向果農説明了來意,他寬宏大量地邀請我們進果園,並給我們一把剪刀,囑咐我們用剪刀從橘子蒂部剪下果實,那樣不至於毀壞橘子樹的枝。我想,果農對他的果樹是傾注萬分的關懷和疼愛的,在這裏我們學會了相互的尊重和體貼。不像網上所玩的QQ農場,都在肆意地踐踏別人的勞動成果,都在無聊地偷來偷去,都在虛擬地放縱着自己的情緒和主張。而且,忽略了真正的“農場交友規則”,就是需要實誠和本份,需要理解和將心比心。

我們根據自己的需求,採摘了大約兩斤左右的橘子,倚在橘樹下,品味着那微酸帶甜的勞動所獲。剝開橘子,看着那絲絲橘絡和片片橘瓣,正好像網絡中的世界——橘絡網絡都無限,包裹着紛繁迥異的網友似橘瓣,可以在細嚼慢嚥中品味他們的苦澀酸甜:有的無核,有的汁多,有的.爽口,有的色豔。同是“果中精品”,都是“性情中人”,不應該相互有猜忌和疑慮,不應該相互有排擠和變異......。

橘子紅了,其實正是人生燦爛的映襯,酸澀也罷,甜蜜也罷,重要的是要有敢於承受的耐性和信心。我也該拋棄所有的灰暗,學習橘子本色,讓人生多一些光鮮靚麗,多一些厚實風格,多一些沉甸甸的豐盈。這是我給馨兒悟出的“哲理”,也是我自己該去努力的方向。

橘子紅了的散文 篇2

《橘子紅了》是李少紅導演拍的—部電視劇,片頭用了徽州老房子的背景,而橘園卻不是在徽州拍的,據説用於拍攝的橘園不太火紅,不夠氣氛,攝製組用來裝點橘園的橘子運來十幾噸。用人工—個—個掛在樹枝上,才有了現場那種效果。

我眼前出現的橘園可不是美工師營造出來的,它是自然生長的,是貨真價實的,是生機勃勃的。先天註定它比電視劇中的畫面還要養眼,讓人心怡。

隨市文化局組織的“紀念改革開放三十週年文藝晚會創作小分隊”下鄉採風,我們來到歙縣的新溪口鄉。

在風光秀麗的新安江邊,在江岸—座座鬱鬱葱葱的山坡上,—叢叢的橘樹,上面掛滿了—樹又—樹的橘子,亮橙橙,金燦燦,滿山遍野,鋪金疊翠。那場景讓人感覺的不僅僅是養眼與心怡,它給人們的視覺衝擊力是無法言喻的。

人的認知總是有限的,歙縣的三潭枇杷,那景色我曾領略過,而蜜橘的壯觀與秀美,見到它還是第—次。這不能不使我為之傾心,為之震撼。

三潭指的是漳潭、綿潭、瀹潭;三口指的是街口、震口、新溪口。它們都坐落在新安江邊,新安江得天獨厚的小氣候為我們養育了這些甘甜的果實。

新溪口鄉的黨委書記汪天平如數家珍地向我們作了介紹:這個鄉有萬畝柑橘林,歷史上它是徽州貢橘的產地。為了改良品種,提高產量,他們請來了專家指導,種植出蜜橘和沙糖橘。目前他們這裏是安徽省最大的柑橘基地。除了柑橘,還有三大主打產品:茶葉,山核桃,水產品———養的是美國的叉尾魚。據説是—種味道非常鮮美的魚種。

但是,就是這樣—個山水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從前農民的生活並不富裕,橘子只賣到—二毛錢—斤,有的年景橘子賣不掉,只有往新安江裏倒,浪費了資源還污染了環境。為什麼?從前這裏不通公路,水上運輸對於他們來説,是不太方便的。

2007年10月,新溪口鄉修通了公路。從此,它們與外界的聯繫方便多了,村裏還成立了柑橘協會,會長餘生明是個非常能幹的人物。現在他們的產品可以通過網上交易,外地客商收購柑橘的車子可以直接開到他們的家門口。坐地銷售,橘子賣到八毛錢—斤,農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我們來到新溪口鄉的時候,只看見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建新房。

餘生明帶我們來到—棵橘樹前,這是—棵在香拋樹上(俗稱香泡樹)嫁接過的果樹。香拋樹屬於常綠闊葉樹種,原產浙江金華、温州等地,每年春天開花,夏天結果;花香特別馥郁,香味能飄到二三十米外,“香拋樹”由此得名。到了秋天,原本青色的果實變得金燦燦的,並能—直掛果到12月份。餘生明指着成功嫁接了六個品種的果樹——給我們作了介紹,它們分別是臍橙、特早、大紅袍、本地早、蜜橘、九月紅。人工與自然的巧妙結晶,兄弟與姊妹之間的友好團聚。這時,我突發奇想,如果哪位園藝師能在—棵樹上嫁接出56個品種的水果,它就可以稱作是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團結樹”。可能是我孤陋寡聞,也許,我們的園藝師們正在着手這—項目的研究,也許,這樣的果樹早就嫁接成功。

我想,李少紅在拍攝《橘子紅了》的時候,—定不知道安徽黃山的歙縣三口,—定沒有見過三口的橘園和那橘子掛滿枝頭景象,不然,她若把外景地設在這裏,肯定會為她的電視劇大增異彩。

橘子紅了的散文 篇3

去年初冬時節,我隨文學志願者一行來到久違的五鳳溪,參加文學志願者活動。來到五鳳九年制學校與文學愛好者一起共同學習探討文學。活動結束後,我獨自走在五鳳鎮古老的街道上,一覽五鳳溪這座依山傍水的天府邊城

因金鳳、青鳳、玉鳳、白鳳、小鳳和穿鎮而過的黃水河而得名的五鳳溪,有着悠久的歷史。漢唐時已為沱江上游重要碼頭,是成都聯通重慶的重要商道。來自兩廣、兩湖及陝西、江西等地大量移民,他們與原住居民和睦相處,文化多元,兼容幷包,共同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地方人文。獨特的移民文化、宗教文化、碼頭文化和哲學在五鳳溪交融貫通,誕生了眾多知名人士與社會名流,並以被譽為“東方黑格爾之父”的哲學家賀麟最具有代表性。後時世數變,獨偏安於山水間的古鎮,安享着這裏的寧靜與閒適。近年來,政府投入巨資對五鳳溪進行了精心的打造,修舊如舊,盡顯文化底藴,更具古鎮獨韻。如今的五鳳溪是成都市十大古鎮之一。

走在古老的街道上,靜聽廊橋上的琴聲,眼望關聖宮裏的香火,品嚐半邊街的美味,腳踏古老的石梯,此刻,我的這顆心收穫着一片寧靜、一片安詳。步步登高,不經意之間就來到了山頂。“大爺,喝茶嗎?”一個清脆而甜美的聲音打亂了我的思緒。定睛一看,這裏是一個名叫橘子紅了的茶吧。

走了很久的路,也有點累了。於是,我就叫上一杯茉莉花茶,斜躺在藤椅上,細品起來,濃濃的茶香醉了我的心脾。茶吧設在古鎮的山頂,綠樹成蔭,花果飄香。一眼望去,古鎮的美景盡收眼底,紅牆灰瓦的關聖宮裏,燃燒的香火飄入藍藍的天空,一顆根植牆縫、頑強生長的百年的古榕樹見證着這裏的滄桑。茶吧播放着陳瑞演唱的“橘子紅了”,悠揚的歌聲帶着我的思緒,隨着微風飄向那遠去的年代。

清晰的記得我第一次來到五鳳是因為給搶修電信設備。1982年的夏日,五鳳鎮的電話全部打不出來,我們判斷是載波機出了故障。於是,我和生於五鳳溪的學長曾興福一道,揹着維修設備和工具,還用扁擔抬上一個60多公斤重的蓄電池,就上路了。從淮口鎮到五鳳沒有直達公共汽車,要先乘公共汽車到羅壩渡口,然後坐船過渡,再沿鐵路走5里路,才能到達。下了車後我們開始搬運器材和電池。60多公斤重的蓄電池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們邊走邊歇。在鐵路上行走非常困難,火車過時,人都站不穩。好不容易到了,我的肩膀壓腫了,腿肚子走僵硬了。我們一到郵電所就開始工作,沒用多久電話就搶通了,看着門口排長隊等打電話的人們,高興地打着電話,向外面報告五鳳情況和傳遞信息,鎮長也趕來感謝我們。一身疲憊的我卻因五鳳美麗的山水感覺到輕鬆和快樂。

古老的五鳳溪街上擠滿了趕場的人們,小販的吆喝聲喚醒着這裏的山水,街邊上擺滿了當地的橘子、紅苕、水蜜桃等特產。天鵝蛋、油果子的香味撲面而來。黃果樹下,涼風習習,茗葉飄香,一把把竹椅坐滿了飲茶聊天的鄉民。我來到玉鳳街的中段一家古鎮最大的茶館。叫上一杯兩角錢的茶悠閒的品了起來。鄉民們一邊飲茶一邊擺着農門陣,暢聊着國家大事和家長裏短。一陣鑼鼓聲後,川劇座唱開始了,無論是領腔還是伴唱,皆傾情獻藝,聲情並茂。茶客們則全神貫注,如痴如醉。轟鳴的火車聲也絲毫沒有影響茶客們的濃濃興致。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走進茶館喝茶,茶倌的吆喝聲和茶客們的嬉笑聲至今還記憶猶新。

後來的二十幾年的歲月了,由於工作關係,每月都會來五鳳溪一二次,來五鳳溪必定要進茶館,品一杯五鳳溪的茶,感受一下這裏的古樸的民風。

“老哥子,買點橘子嗎?這是五鳳最好的橘子啊。”老農的話語把我的思緒從遙遠的過去拉了回來。我買了幾斤鮮紅的橘子,品了起來,甜味很濃,水分很足的橘子,化入我的心脾,愜意至極。兩隻鳥兒飛來,在茶吧的橘子樹上嬉戲,好像在説着什麼。一個打扮時常的美女來到茶吧,叫了一杯苦丁茶,獨飲起來,憂鬱的目光一直盯在山下,好像有着濃濃的心結。後來她拿出一本書靜靜的閲讀起來,書名是中國近代著名哲學家、五鳳鎮賀麟先生著的《文化與人生》。冬日的陽光灑在茶吧,到此來休閒品茗的人逐漸多了起來,兩隻鳥兒飛走了,美女也收拾揹包,沿石階而下,消失在古樸的小巷,留下孤寂的背影。我在想,這位美女也許有着濃濃的五鳳情結,有着心酸或者曲折的故事,來到這裏尋找着什麼、思想着什麼吧。

五鳳溪的美景一直沉澱在我的心底,老茶館的茶味和橘子紅了茶吧的茶香,時常從我的心海飄出。今年春節,我又來到五鳳溪,仍想在橘子紅了茶吧品上一杯茶。熟悉的小巷、石梯,漫遊的人們卻是不熟悉的面容,不同的口音標示着他們都是遠道而來的遊客。來到山頂,苦尋四周,卻不見橘子紅了茶吧,原址改成了“那時花開”。茶吧播放的音樂成了“那時花開”。設施一樣沒有變,只是青春靚麗的服務小妹變成了大嬸大媽。橘子樹上沒有了橘子,只有滿身綠葉在寒風中搖曳。不變的依然是那濃濃的茶香,悠揚的歌聲卻讓我感覺到了人間滄桑和世事變遷。

時光荏苒,那時花開,橘子紅了,已經摘了。我與五鳳溪有緣,我與五鳳溪的香茶有緣,從五鳳溪或苦或甜的茶裏我品出了一種淡定的人生,一種不可釋懷的人生,一種笑看風輕雲淡的人人生。

Tags:橘子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