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月光下的風波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5.28K

退休後蝸居鄉下,喜歡四季一早一晚田園漫步,吸吮清新空氣,嗅聞泥土氣息。日出日落,花露清香,鳥語歡唱,更吸引人的是勞作一天的夾縫中,趣味橫生的笑話和一天的奇聞妙事,就出自月光下村莊的人場子裏。

晚飯畢,照例環繞田間小路完成3公里溜達。跳跳(寵物狗)伴隨我左右,與主人的心情對接,搖動着尾巴時前時後圍着我撒嬌。夕陽的餘暉還沒有散盡,東方一輪明月已經高掛。“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昨夜一場雨,讓雲霾消散得無影無蹤,留下萬里晴空,像是給今晚這輪明月騰出空間,讓其充分施展它的皎潔姿影。

夜色初降,田野開始變暗,花喜鵲唧唧喳喳從頭頂飄過,飛向村莊大樹上的巢穴。不時有摩托車或電動自行車從身邊匆匆駛過,他們是從城裏做工歸來的鄉下人。我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趕緊去了村裏那個人場子,那裏有吃過晚飯的人,更有吃飯晚端着碗來湊熱鬧的人。

鄰居門前的一方水泥坪,農忙時節是莊稼臨時晾曬場,農閒時這裏成了左鄰右舍的聚集地。尤其趕上不冷不熱的`季節和今晚這種月光,早有端着飯碗的鄰居們聚集在這裏,也有婦女、孩子學着城裏人那樣,在音樂旋律下跳起了廣場舞。老人和近處打工回來的人們,草草飯畢,也會不約而同地彙集到這裏觀看。等待舞者散盡,會留下不少人席地而坐,饒有興致地侃侃而談。

你一言我一語,海闊天空,無所不涉。各自在外一天的所見所聞,在這裏彙集,不同的描述方式一一展露。説者來勁,聽者入迷。直到夜深人靜,有人有了倦意,為了第二天照常外出奔波,興致未盡者才會戀戀不捨地離開這片月色下的人場子。

今晚的場子讓我大出所料,月色下空空蕩蕩。按常規此刻正值熱鬧非凡,為何一反常態,這裏出現了異常寧靜的場面,莫不是人們因勞累一天在家匆匆吃過,又匆匆睡下?

鄰居大門外只有鄰居女主人(二兒媳)、老婆婆和老婆婆的孫媳婦。現年96歲高齡的老婆婆,除了耳朵有聽力障礙,身體還異常的好。祖孫三代媳婦各自坐在一邊,誰也不説話,年近70且老實巴交的二兒子一聲不吭,蹲在院內只管搗鼓他那輛破三輪車。

面對異常,我忍不住問鄰居女主人,“今晚的人都哪去了,咋都不出來?”

“俺家剛剛吵完大架,把人都給嚇跑了!”女主人沒好氣地回答我。

女主人的話更加撲朔迷離,不得不繼續探究竟。在我的追問下,女主人小聲向我道出了實情,原來是因為買便宜肉,這裏剛剛發生一起家庭舌戰。

村裏有個養豬户,辛辛苦苦大半年養的幾十頭豬成了商品豬,因行情一直不好,户主一壓再壓不賣,不料沒有等來好行情,生豬賣價不升反而一落再落,近期行情又突然驟降,一下從每斤7元多降到5元多,看到繼續下滑的趨勢,户主再也沉不住氣了,再等也還是賠錢,就下狠心約來了豬販子收購。

豬販子來圈裏像選美一樣,挑挑揀揀還討價還價,最後僅以每斤5元成交。兩頭超重和兩頭體形不算完美的還被剩了下來。幾個月辛苦賠錢無疑,氣得養豬人發誓“以後我再養豬就是個孫子!”還一氣之下自己充當了屠夫,把剩下的4頭豬一命嗚呼。留下少部分豬肉自家吃,餘下的肥瘦搭配,全部以6元一斤淨肉賤賣鄉鄰。

因為便宜,我的這家鄰居女主人就買了20斤。考慮近百歲婆婆的牙口不好,就沒有用複雜烹飪手藝,而是煮了滿滿一鍋肉讓全家老少享用。

晚飯時辰到,老婆婆看到滿滿一鍋肉,不料儉樸一生的她生氣了,埋怨兒媳婦過於奢侈浪費。言稱“舊社會過窮日子,一大家子人過年也捨不得買十斤肉,照你們這樣,萬貫家產也得吃個淨光。”

“咱家人多隻買20斤,比着人家還算少哩!”面對老婆婆的責怪,兒媳小心翼翼地為自己辯解。

你一言我一語,由緩慢升級到火氣沖天,老太太喻之以理且陣陣有詞,大有不依不饒之勢。孫媳婦見狀,就上前幫自己的婆婆解圍,“奶奶,你別生氣,煮好的肉一頓吃不完放進冰箱以後慢慢吃,不會浪費掉!”

估計沒有聽清孫媳婦説的啥,反以為孫媳婦給自己也過不去,老太太更是火上澆油。少見的民國小腳板也能顛離地面,手指點着孫媳婦,“你也是一個敗家仔,大家都來看看俺家兩個不會過日子的敗家仔啊!”

老太太沒有息怒之意,對兒媳孫媳的大手大腳不滿意而大發雷霆。耳朵聾又聽不得晚輩的解釋,直罵得兒媳和孫媳婦敗陣,躲在一邊不敢再上前吱哼一聲。

前來湊場子的鄰居們見狀,也來幫助女主人説服老太太,誰知她老人家越勸越固執,越勸調門也越高。弄得鄰居們十分尷尬,個個自討沒趣,便喊上自家的小孩掃興地縮回了自己的小巢,人們因此而散,今晚的人場子變得空空蕩蕩,寧靜和諧之夜就這樣被撕成碎片。

老太太還在嘔氣,煮好的肉、做好的飯,她老人家不動,一家人誰也沒有心思吃。

聽完鄰居女主人説完事情的來龍去脈,看在平日敬重這位老太太,老太太也抬舉我這個晚輩鄰居的份上,不甘心讓這一家人這樣僵持下去,就試探性地上前勸説老太太。

因為老人家耳朵聾,我用近乎吵架的高音一字一頓地勸,“都能掙錢了,掙錢、省錢,最終都是為了花。”

“不會掙錢,着急!會掙錢,有了錢不會花錢,也是最可悲的。”

“您老活這麼大歲數,從古到今你看到財聚人散的事例還少嗎?”

……

列舉事例,幾句反問,一番解釋,一陣沉默,一時醒悟,看樣子我的話在老人家這裏起了點作用。老人緊繃着的臉有些鬆動,説話的語氣也有些緩和,最終綻放笑容,直説我的話在理。末了還附和着我的話撂下一句“掙錢不會吃不會花確實就是窩囊廢!”

然後起身走到還在嘔氣的兒媳和孫媳面前説:“老了,老了,我真的老了,以後可別和我這老腦筋一般見識!”

勸和成功,看着這位倔強的老人家,讓我想起《紅樓夢》中三進榮國府那個俗人、俗心、俗態的劉姥姥,比劉姥姥年事還高出許多的老太太,雖然年近百歲,卻身板硬郎,説話氣足,腿腳利落。她雖沒有劉姥姥深得人心的交際口才,卻也有心直口快、脾氣暴躁、有稜有角、呼風喚雨的治家本領。

從民國時期一路走來的老太太,一生貧困中養育兩男三女,丈夫過早離世,年輕守寡拉扯兒女成人。如今跟着二兒子生活,好日子來了卻依舊習慣儉樸生活,直到兒女因為孝敬,不讓她再進廚房前,她一直保持做飯煮菜不用油,只在煮好的飯菜裏滴上幾滴明油完事。在她的耳濡目染下,勤儉持家,早已成了這個家庭的傳世家風。

一場風波的起因,只怪村上那個養殖户生氣殺豬賤賣鄉鄰。世道變了,賣方任由買方擺佈已成規律,如今農民只得被市場牽着鼻子走,養殖種植情緒低落也就見怪不怪了。

月亮高掛,一家人表情隨老太太心情而動,一切又回到了無憂無慮、心安坦然、和好如初的境地。一家人遲到的這頓晚餐,風平浪靜般重現在月光下的水泥坪上。

不過,這頓晚餐僅一家人而已,因家庭風波而離去的鄰居們沒有再回來,也沒有人再講述今天在外邊遇到的故事

今夜遲到的晚餐雖然肉香醇厚,但缺少鄉鄰的人場子似乎少了一些調料,寧靜的月光雖然很明亮,但變得慘淡無神;月色雖然很皎潔,卻顯得不夠迷人。

Tags:月光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