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古詩

古詩村居的教學實錄

欄目: 古詩 / 發佈於: / 人氣:8.85K

村居是南宋詩人辛棄疾的作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古詩村居的教學實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古詩村居的教學實錄

一、導入自主發現

師: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慢慢回頭,穿越時光,走進南宋詞人辛棄疾筆下的田園,去品味那個時代的鄉村生活——

生:一起讀:《清平樂·村居》

師:自己讀一讀這首詞,看看和我們平時所學的詩有什麼不一樣。

生:自由讀。

師:同學們讀得多投入啊!讀着這首詞,你發現題目、語言形式上,詞與詩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生1:詩只有一個題,而詞的標題由兩部分組成。

生2:我知道詞有詞牌名,這首詞中“清平樂”是詞牌名;而它的題目是“村居”。

師:你真會發現,詞牌名“清平樂”本來是一種音樂歌曲,後來才作詞牌,同一個詞牌填的詞字數都是一樣的。

生3:我發現詩中每句話的字數都是相同的,而這首詞的每句話字數不同。

生4:詩只有一段,而詞有上下兩片呢!

師:古詩每句字數相同,整齊劃一;而詞卻是字數不等,讀來倒另有一番節奏和韻律感呢!想再讀一讀體會一下嗎?

生:自由讀,隨後配古箏樂齊讀。

【評】所有詞的形式特點,均由學生在朗讀比較中發現、體驗而得,老師所做的,只是梳理與豐富。學生是課堂上的體驗者,發現者,“百聞不如一嘗”,這樣的學習體現了教學的過程性,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而古典音樂的渲染又讓學生一下子進入了恬靜悠閒的鄉村風情中。

【辯】的確,教者的此處設計讓學生自讀自悟,這樣的做法很好,只是課一開始,就讓學生配樂讀似乎欠妥。要知道,音樂的選用是為文本理解服務,而非相反。此時的學生還沒有真正的走進文字,感悟詞韻。讓學生在音樂背景下讀詞,有無病呻吟之嫌,不夠協調。所以我認為,配樂朗讀,應在深入領悟整首詞後進行,讓二者和諧共生,相互促進,這樣,才能形成一種“大美學教育”。

二、初讀領悟詞意

師: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注意字正腔圓,爭取讀出感情。學習時,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樣重要。請大家再靜靜地用心讀一讀這首詞。看看你能讀懂哪些詞句。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生自讀思考,在詞旁做記號。

生1:起立朗讀。(朗讀水平一般)

師:讀得還可以,我給你的朗讀打80分。

【評】教師是學生智慧的點燃者,課堂上應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給學生人文的關懷,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給學生打80分,老師的“霸主”地位彰顯無遺,我感覺分數過低,應該對他的第一個舉手表示充分鼓勵,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潛能。

【辯】的確,學生在課堂上理應得到平等的尊重,但這並不意味着學生可以因此而得到一味的肯定,廉價的表揚,這樣的肯定是不能真正地激發學生內在動機的。

【再辯】課堂學習需要積極和亢奮,但也需要冷靜和理智,不能過於情緒化。缺乏實質內容的捧場容易掀起學生的躁動情緒。最好的評價,應該落實到具體的閲讀、理解、欣賞與表達上,最好的評價,應具有激勵性和引導性。既恰當又有分寸感。

生2:我知道“無賴”的意思就是指厚顏無恥。

生3:不對,“無賴”在這裏是説小兒子天真可愛,活潑。

生4:我不理解什麼是“吳音”。

師:吳音,就是吳的地方話!當時作者寫這首詞,在江西的上饒地區,春秋時代那裏屬於吳國。

【評】這種枯燥的講解能讓學生真正理解吳音嗎?讓聽課的啟海方言的老師示範一下豈不形象易懂?

生5:“翁媪”是什麼意思?

生6:“翁媪”就是指老男人和老女人。

師:我們根據字形就能猜測它的意思。記得“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句詩嗎?翁指的是老公公。在這首詞裏,老爺爺和老奶奶的關係是?(夫妻)所以,在這首詞裏“翁媪”的意思是?(一對年老的夫妻)

生1:“剝”是什麼意思呢?

師:剝,指去掉外面的皮或殼。平時你們剝過什麼?誰知道“卧剝”是怎麼剝的?(躺、趴)誰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評】何為有質量的問題?是不是暗示這個同學提的問題沒有質量?對提問的同學是不是有一棒子打死之嫌?

【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質疑能力,教師要進行合理的引導,這樣才能提高學生提問的水平,提問的深度和廣度,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課堂不是聊天室,不能任由學生信馬由韁地提問。

【再辯】課堂上固然要解決問題,但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活躍他們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這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再辯】課堂上教師要敢放、會放,也要敢收、會收,以高度的敏感和藝術的方法,努力將學生的問題集中化,高質量,如果問題變成“漫遊式”,那樣便可能無教學可言。

【再辯】課上有時難免出現一些太簡單、價值意義不大的學生提問,但學生如果已經提出來了,當場否定、拒絕或迴避,弄不好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遷就或肯定又會影響課堂的教學效率,到底我們該怎麼把握,確實是一個沒有普遍適用的模式和套路的難題。

生2:為什麼“醉”了,“相媚好”是什麼意思?

生4:白髮誰家翁媪,為什麼是句號而不是問號呢?

師:詞語的意思你們都讀懂了,這首詞你們讀懂了嗎?誰來説一説?

三、品讀感悟詞境

師:從“茅檐低小”可以看出這家人生活比較清苦,但為什麼這對老夫妻卻感到快樂與滿足呢,為什麼有心情喝酒喝到不醉,能親親熱熱“相媚好”呢?

(一)感悟“相媚好”。

生1:我覺得兒子勤勞孝順,他們才相媚好。

師:你是從哪兒讀懂的?

出示: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師:哦,你是怎麼理解的?

大兒子正在鋤草,(多媒體出示畫面)他覺得父母年紀大了,想盡孝心,體諒父母。

師:誰有補充的?你是怎麼想的?怎麼理解的呢?

二兒子正在織雞籠,(多媒體出示畫面)雖然沒有哥哥力氣大,能幹,但也很盡力。

師:夫妻倆看着勤勞能幹的大兒、中兒,心中的喜悦之情溢於言表。那麼年幼的小兒也讓他們喜歡嗎?

生:喜歡,因為小兒子調皮可愛、無憂無慮。

師:從哪兒看出?

生:無賴。

師:文中哪個詞兒具體表現小兒很無賴?

生:卧。

師:“卧”是什麼意思?你能做個動作嗎?

生:身體前傾,做趴狀。

師:這是俯卧,還可以怎樣卧?

生:自由地做出仰卧、側卧……

師:想一想小兒剝蓮蓬時還可能怎樣。

生:可能搖着小腿,嘴裏哼着歌。

生:可能在地上打個滾兒,玩累了還可能躺在地上睡一覺。

師:這樣的小兒,你想用什麼詞來形容他?

生:自由自在。

師:讀出小兒的悠閒自在吧!

生:朗讀。

師:還不夠悠閒自在呢!再試試,注意那個“無賴”和“卧剝”。

生再讀此句。

師:“無賴”讀得輕快、上揚,小兒多可愛多頑皮呀。他享受着天真無邪的幸福,多讓人羨慕。我們都來分享他的幸福。

齊讀。

師:小結過渡:大兒、中兒勤勞孝順,小兒調皮可愛,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是那麼和諧,難怪他們“醉裏吳音相媚好”呢!

(二)感悟景之美。

生1:我覺得還有一個原因,這兒的景色很美。

師:哦?你從哪兒讀懂的?

生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師:從青青草你讀懂了什麼?

生1:我覺得這裏的草很青很茂盛,生機勃勃。

師:(多媒體出示):瞧,他們就生活在這樣優美的山村,你能想象出這鄉村的美景嗎?

生自由練説,師指名説。

(三)指導朗讀,想象説話。

師:這麼美的風景,真是如詩如畫呀!你能讀好嗎?

多名學生朗讀。

師小結:瞧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農村真是自有一番樂趣呀。

那就讓我們走進畫中,聽他們聊聊吧!

師:自己讀一讀,想一想,你彷彿聽到老兩口在説什麼?

生同桌兩個人一個做老爺爺,一個做老奶奶,試説。